资源简介 人教鄂版 三年级上册 《家庭用电》单元 11.电与我们 教学设计单元 《家庭用电》 课题 电与我们 课时 1核心 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及要求 3.2电磁相互作用 3~4年级 ⑨列举点的重要用途,知道雷电、高压电、家庭电路中的交流电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能够基于调查活动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列出电的主要用途。 科学思维 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探究实践 知道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态度责任 在调查和分析资料的活动中,意识到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安全用的常识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关于电的知识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安全用电的图片学生:家庭用电调查表、铅笔;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一、课前调查与资料搜集 1.调查家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 要求学生参照活动手册上的要求,调查家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用电干什么。学生可以请父母协助进行调查与资料搜集活动。学生可以进行自制表格。 2.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整理有关预防雷击的资料。 提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有关书籍或报刊、上网搜集相关资料。 充分地调查和搜集、整理资料,是开展有效讨论的基础。关于“家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用电干什么”等问题的调查活动应当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本节课主要依据学生的调查,引导他们讨论,形成共识。二、交流、讨论家庭用电调查情况 1.检查学生的家庭用电表,调查表,了解学生的调查情况。 2.谈话;同学们课前对家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以及电的用途进行了调查,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以某一位同学的调查表为基础,把其他同学交流的这张表上没有的补充上去,最后根据这个更完善的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看每一条记录是否准确,有没有错误,如果有错误大家一起讨论如何修改。 3.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交流结果,教师指导学生表达与交流,要求学生按照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电有什么用途进行表述,如果学生表述不准确或不清晰,应当引导学生讨论辨析。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家庭用电情况前,教师应当先检查学生的“家庭用电调查表”,对他们的调查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表达与交流。三、安全用电 1.电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果不注意安全用电可能会造成危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不注意安全用电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请各小组内讨论一下小组长,把大家形成共识内的记录下来。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讨论的情况,教师指导学生表达与交流,如果学生表述的不正确或不清晰,应当引导学生讨论、辨析。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讨论情况,教师指导学生表达与交流。如果学生表述不准确或不清晰,应当引导学生讨论、辨析。 4.下面这些做法有什么问题,可能会造成怎样的危害?为什么会造成危害?PPT出示各种图片。 5.师生共同对上述做法逐一进行讨论。 6.谈话在变压器电线塔等许多地方,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安全用电的标识,你们认识这些标识吗?他们是什么意思? 7.师生共同对安全用电标识逐一进行讨论。 8.谈话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记忆安全用电常识,人们编写了各种各样的安全用电歌,这是老师找到的一首安全用点歌,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想一想每句话蕴含的道理。 9.学生读安全用电歌,教师对部分内容进行解释。 学生通过家长、媒体等渠道,对安全用电问题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教学时,有必要汇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讨论、辨析。这样既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培养他们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教科书中呈现的6种不安全用电的做法是示例性的,具有典型性。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更多的、结合当地实际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辨析。 安全用电标识的内容,教科书上只是列举了4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看到其他的安全用电标识,教学时可以增加一些内容。四、雷电及其危害 1.检查学生收集整理雷电的危害资料的情况。 2.学生们课前已经收集整理了关于雷电及其危害的资料,每个人都把你的资料中,你认为重要的信息用下划线的方式标注出来,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3.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讨论情况,教师指导学生表达与交流。如果学生表述不准确或不清晰,应当引导学生讨论、辨析。 3.谈话雷电是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对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具有较大威胁,在雷雨天下雨这些做法有什么问题,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用PPT出示下列图片。 4.师生共同对上述做法逐一进行讨论。 5.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知道了电的用途,对安全用电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还了解了雷电及其危害。课后,各小组可以利用我们搜集到的资料,自定主题,做一个有关电的手抄报,向学校其他同学进行宣传。 搜集、整理的“雷电及其危害”资料,来源不同,往往有重复,有的资料可能篇幅很长,重点不突出,显得杂乱。教学时,不能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交流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应当引导他们对资料进行整理,教给他们整理的方法,训练他们整理资料的能力。如果遇到表述不一致的同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如果讨论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存疑,课后进一步搜集资料,或请教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解释。 教科书中对雷电的介绍很简单,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适当介绍更多的、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 辨析雷雨天的行为,教科书只呈现了三幅图。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更多的、结合当地实际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辨析。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电器下列电器中电压不是220V的是( )。 A. 玩具遥控器 B. 电视 C. 电磁炉 2.能为我们供应电的是( )。 A. 电池 B. 电脑 C. 电视 3.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 A. 220V B. 36V C. 1. 5V 4.一般情况下人体能承受的最高电压为( )。 A. 10V B. 220V C. 36V 5.以下关于平安用电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不用家里的电线和插座做试验 B. 雷雨天将电器的插头拔掉 C. 电线的绝缘层破了不影响使用 6.当发觉有人触电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快速切断电源 B. 快速把触电者拉开 C. 快速用手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拿开 7.下列不属于家用电器的是( )。 A. 煤气 B. 电灯 C. 空气加湿器 8.下列电器中( )的电源我们可以直接用手触摸。 A. 手电筒 B. 洗衣机 C. 冰箱 二、填空题。 1. 1879年美国有名创造家( )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学校里照明的电压都达到( )V.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 2.阅历证明,小于( )V的电压才是平安的。 3.墙壁插座内的电是( )通过电网输送到各家各户的,千万不能直接触摸。 4.不要靠近( )(填“变压器”或“家用电器”)以及断开或暴露的电线。 三、判断题。 1.电是重要的能源,但有时也具有危险性。( ) 2.用两个手指捏住1. 5V干电池的两端会发生触电的危险。() 3.我们直接用家里插座中220V的电做试验。( ) 4.家中电器能连接在干电池上使用。( ) 5.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遇到是不会发生触电的。( ) 6. 1879年,富兰克林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各种不同用途的电器就陆续消灭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3. C 4. C 5. C 6. A 7. A 8. A 二、填空题 1.爱迪生 220 2. 36 3.发电厂 4.变压器 三、判断题 1. 2.x 3.x 4.x 5.x 6.x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 11、电与我们 1、调查家中的电器 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