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建筑中的结构(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建筑中的结构(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人教鄂版 三年级上册 《小小建筑师》单元 16.建筑中的结构 教学设计
单元 《小小建筑师》 课题 16.建筑中的结构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学习内容及要求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3~4年级 ①区别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说出中国古代技术与工程方面的典型案例。 ②举例说出工具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便利、快捷和精确;学会使用常 见的工具制作简单作品;单产品,特点。了解产品的构造和拆装简。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举例说出建筑中运用到的科学技术和原理。 科学思维 1.能比较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稳定性,能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正方形。 能比较重心高和重心低的物体的稳定性。 探究实践 能设计实验比较不同形状立柱的承受力。 2.能设计实验比较平面和拱形的承受力。 态度责任 乐于进行探究实验,态度严谨、认真。 2.能在科学探究中如实描述实验结果,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 3.在交流活动中愿意倾听和分享信息。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举例说出建筑中运用到的科学技术和原理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比较不同形状的承受能力和稳定性。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10根木棒、一个卷纸筒、2个螺帽、1卷胶带、1把剪刀等
学生:铅笔;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交流对建筑结构的原有认识 1.出示一副高层建筑物的图片,然后提问这是什么建筑物,你知道他们有多高吗?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有多高?为什么那么高的建筑物能矗立在空中而不倒塌呢?建筑中有哪些结构能使其又稳定又能承重呢?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考察学生关于建筑物为什么能稳重矗立的前概念,让学生说说关于建筑中起到稳固和承重作用的结构,了解他们的认知基础。
二、展开科学实践活动一:那种结构更稳定 二、通过搭建图形比较他们的稳定性 1.出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看一看这些都是什么形状 你觉得三角形和正方形哪一种形状更加稳定,将你们的猜测记录下来. 试一试,你能用木棒和橡皮筋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吗? 想一想分别需要几根木棒几根橡皮筋? 教师发放短木棒和橡皮筋组织学生进行搭建活动。 试一试三角形和正方形哪种形状不容易变形,将你们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你还想尝试其他的形状,妈试一试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发放长木棒和橡皮筋,让学生想办法加固这些正方形。 试一试如何才能使不稳定的正方形变得稳定 你成功了吗?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小组发放卷纸筒和螺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比较上端较重和下端较重物体的稳定性。 在两个卷纸筒上分别绑上一个螺母,一个绑上一端,一个绑下一端 推一推两个纸筒,哪个纸筒更不容易被推倒?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实验结。 通过以上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什么样的结构比较稳定? 这些结构在建筑中有哪些应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这个环节的教学可以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搭建三角形和正方形,先数数他们各有几条边、几个角、再计算需要几根木棒和几根橡皮筋。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比较上端较重和下端较重的物体的稳定性。教学中可以不提及重心这个概念,如果提及可做简单解释。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实验,学生已经总结出什么样的结构比较稳定。接着,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寻找这些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
三、展开科学实践活动二:哪种结构承受力较大 三、通过实验,讨论什么样的机构承受力大 1.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形状的立柱承受力大。 建筑中有各式各样的立柱,你都见过哪些形状的立柱? 你觉得哪些形状的立柱承受能力大?将你的猜测记录下来。 如何检测?我们猜测的是否正确? 发放白纸,胶带,剪刀和螺帽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教师再发放两张白纸组织,学生比较平面和拱形形状的承受能力大小。 织学生交流讨论实验结果。 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大? 这些结构在建筑中有哪些应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实验,学生可以总结出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较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寻找这些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如圆柱是建筑中最常见的柱形,桥梁、窑洞等都应用了拱形结构等等
四、拓展与应用 三、认识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结构。 你们知道什么是榫卯结构吗?读一读课文了解什么是榫卯 结构。 榫卯结构有什么特点? 除了教科书上的几个例子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榫卯的结构。 在学生了解了榫卯结构的神奇之处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现代的建筑中样榫卯结构不再常见?引导学生认识到榫卯结构工艺要求高,机械生产难度大,建筑成本高,初步体会建筑技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五、练一练 一、我会选。 1、以下四种空心立柱结构,在材料相同、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承受力大的是( ) B、 C、 以下两种桥,承受力大的结构是( )。 A、 B、 拓展学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古代桥梁中会用到榫卯结构 B. 榫卯的凸出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C. 榫卯的凹进部分叫榫(或叫榫头) 2.天安门应用了哪些建筑结构?(至少说出2种)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 C 2.B
六、 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16.建筑中的结构 一、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 二、圆柱的承受力大 三、拱形结构受力均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