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五上第四单元第17课《地表的变化》一课一练(含答案)课堂回顾不同的地表形态(1)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2)水在地表流动过程中塑造着 。基础训练1 判断题。(1)喜马拉雅山形成于一次次的火山喷发。( )(2)地震、火山喷发、水流冲刷都会引起地表的变化。( )(3)地球上的山脉高低起伏,大多是地壳岩层受挤压或拉伸变形形成的。( )(4)如果没有人为的破坏,某一种地形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5)今日的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多是水土流失造成的。( )(6)化石不但能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还为研究古环境提供了线索。( )2选择题。(1)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形态( )。A.拦河筑坝 B.围海造田 C.种植庄稼(2)形容如今的黄土高原,下列词语中不合适的是( )。A.沟壑纵横 B.绿树成荫 C.黄土裸露(3)下列现象中,( )不是自然因素对地表影响的结果。A.火山喷发 B.地震 C.修建机场(4)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现象严重。下列措施中,可以有效防止土地沙化的是( )。A.发展畜牧业 B.大量种植耐旱植物 C.过度开垦、过度樵采(5)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 )不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A.地震 B.岩石的风化 C.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6)萌小牛同学在西藏某地旅游时,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壳化石。以下推理最为合理的是( )。A.远古人类曾将贝壳带上高原B.这里曾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C.贝类原来生活在高山上,后来环境巨变,才适应到水中生活(7)“大河向东流哇”是《好汉歌》中的歌词,我国的大江大河多是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 )。A.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B.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C.人为因素的影响(8)如右图,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喷发 B.风的侵蚀作用 C.水流的作用(9)关于风对地表形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可以挟带沙子,将沙子搬运到远方B. 大风可以使大块岩石破碎形成细小的沙、土C.地震、火山和风对地形的作用都是迅速的素养提升3实验探究题。流水对地表形态的作用主要是侵蚀和沉积。萌小牛利用土壤做了模拟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实验。如右图,在水槽的一端用土堆一个斜坡,在中间挖一条宽、深都约为1厘米的“河道”,用装满水的塑料瓶沿“河道”上端慢慢将水倒入“河道”,水向下流,形成河流。(1)河道被水侵蚀后,形成的现象最可能的是( )。(2)当河流流速较快时容易产生 作用,当河流流速较慢时容易产生 作用。(3)下图是萌小牛上网查询的一条河流长期变化的记录图。A、B、C、D、E、F、G、H是图中河道两岸的不同地点。C 处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流水的 作用,D处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流水的 作用。在A、B、C、D、E、F、G、H中,变化与C相似的是 ;变化与D相似的是 。答案17 地表的变化【课堂回顾】(1)青藏高原 (2)地表形态【基础训练】1.(1)× (2)√ (3)√ (4)× (5)√(6)√2.(1)C (2)B (3)C (4)B (5)B (6)B (7)A (8)B (9)C【素养提升】3.(1)C (2)侵蚀 沉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