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一课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2025年 高考一轮复习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目录
Contents
01
目标明确
02
考点讲解
03
知识拓展
04
基础巩固
目标明确
行业PPT模板http://www./hangye/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1.明确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和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2.科学分析三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原因,明确新时代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考点一
考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 基本国情 内容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位 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 社会的 主要矛盾 主要 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决定
两大 历史任务 历史 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决定
注意:
1.“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均有着政治、经济两方面含义。
不能说“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2.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正确理解:
独立主权部分丧失,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知识拓展: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力量 政治代表 建国方案 结果
地主阶级和 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 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集团 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
也被推翻了
民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 民主革命的 力量之一) 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 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和 其他进步势力 中国共产党 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2.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背景: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的的领导力量。
→伟大觉醒、紧密结合、应运而生、初心使命。
意义: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2)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3)历史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基础巩固
1.社会性质决定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不同,主要矛盾就会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也就有所差异。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半封建→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人民解放 
②半殖民地→阶级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国家富强 
③半封建→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实现人民幸福 
④半殖民地→民族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2.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并相继提出自己的方案。在众多建国方案中,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其中的原因有(  )
①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有了主心骨 ③资产阶级革命没有给中国带来任何进步和发展 
④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最为强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基础巩固
A
基础巩固
3.从石库门到红船,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说明(  )
①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②党的成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 
③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考点二
考点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1.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新中国 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过渡时期 ⑴三年恢复期:1949—1952年,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恢复国民经济。
⑵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⑶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⑷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
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
开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目 的 生产力 方面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
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 方面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建设方面 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
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意义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结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和方面。
知识拓展:正确理解”改革”
知识拓展:改革开放的意义(结合必修一)
①四改变: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
党的面貌。
②三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
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
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两个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
伟大历史贡献;
⑤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
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基础巩固
C
基础巩固
2.北京市门头沟区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走进门头沟区红色资源,赓续门头沟区红色血脉”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田庄村,追忆京西山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诞生的历史;步入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在宛平县抗日烈士纪念碑前凭吊牺牲的乡亲;驻足黄安坨村毛主席批示纪念馆,当年这里成立的互助组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亩产。同学们参加此次活动最有可能认识到(  )
①在改革开放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改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基础巩固
3.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40多年来,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我们依靠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来”,让中华民族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 
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改革开放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4.以下是某校设计的“行走的思政课”路线图。据此推测,该路线的主题为( )

A.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薪火
B.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C.回顾奋斗历程,展望强国前景
D.勇挑时代重任,实现民族独立
基础巩固
C
5.从图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我们可知(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
②中国人民稳步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
③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④中国社会充满活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基础巩固
D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