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2 My school things Lesson 1 Get ready & Start up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2 My school things Lesson 1 Get ready & Start up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三年级上册Unit 2 My School Things分课时教学设计
Period 1 Get ready & Start up.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时学习内容为2单元Get ready和Start up板块。本课含两个语篇:一首儿歌和一篇简短对话。儿歌内容主要描述了准备上学时需要携带的物品,包括笔、铅笔、铅笔盒、书包、书和尺子。对话内容主要描述了Tom询问姐姐Amy书包里都是什么的情境。(what)。
通过儿歌和对话,孩子们可以轻松地学习基本学具的英文单词,增加词汇量,教育孩子们学会整理和准备上学所需的物品,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why)
儿歌和对话均为简单句和重复问答,便于记忆和学习,易于理解和模仿,问题"What's this "和"What's that "多次出现,有助于加深记忆。(how)
学习者分析
已知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用品的英语表达,如book,pencil等,能听懂简单的英语指令。
未知知识:学生对特定的学习用品词汇不熟悉,如pencil case, ruler, eraser等;不熟悉询问物品名称的句型"What's this "。
语言能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在初级阶段,需要图片辅助和教师的指导帮助理解。
注意力:三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维持兴趣。
课时学习目标
学习理解:在看、听、说的活动中,梳理、学习学习用品相关词汇并能简单运用;
应用实践: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核心句型并能分角色表演对话;
迁移创新:运用所学语言在小组内通过“我画你猜”的方式交流和展示自己关于学习用品的绘画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及解决策略
难点:学生对学习用品的英文表达不够熟悉,难以快速反应和使用。
解决策略:通过图片和实物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视觉记忆。
通过重复练习和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生对句型和词汇的熟练度。
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在看、听、说的活动中,梳理、学习学习用品相关词汇并能简单运用; 1、我会思考 通过主图中钟表时间的导入,理解情境,并提出理解性问题。 参考语言: Who is he Where is he What is he (Daming) doing 2、我会跟唱 学生看动画,说出动画里看到了什么,激发学生的旧知,拓展新单词,引出单元主题,初步构建“学习用品”的概念性理解。 3、我会观察 给学生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图找出Daming在 收拾什么文具,考验学生的读图能力。再讲 表示学习用品店的单词与图片进行连接,让 学生初步建立起图文联系。 4、我会猜测 通过歌曲的铺垫Start up对话内容,并让学生猜测书包里有哪些学习用品,认识Tom和Amy并和他们打招呼,复习第1单元中问候语。 参考语言: Guess! What's in Daming's schoolbag Guess! What’s in Amy’s schoolbag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参与互动和交流,主动分享个人对该主题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根据需要调整提问方式,进行追问或给予鼓励。 教师根据学生理解词汇、拼读单词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供帮助。 教师根据不同能力水平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给予指导或鼓励。 教师评估学生对学习用品词汇英文表达的熟练度。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对话内容,学习对话中的词汇和核心语言并能在相关情境中简单运用,同时学会学生通过跟读和分角色朗读对话,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内化语言,为语言输出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核心句型并能分角色表演对话; 1、对话呈现 教师朗读对话并播放视频,鼓励学生Amy的书包有哪些学习用品。 于此同时,教师应确保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和角色的语音语调。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对话的核心语言。 参考语言: What's this It’s a...(It’s...=It is...) Is it a... No, it isn’t. 2、角色扮演。 教师再次朗读对话,基于对话内容,将学生分成两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Tom, Amy)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前每组学生练习对话,确保他们能够流利地说出角色的台词。 (程度较好的学生颗尝试复述出故事大概内容。) 3、小组展示 邀请2-3个小组在全班前表演对话,其他学生和教师观察并给予评价。 4、练习巩固 基于课文内容,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以便巩固学生课文理解以及句型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颗当“小老师”帮助同伴学习。 教师观察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核心语言进行问答和交流的情况。 教师观察学生在角色演唱中流畅度和语言的准确性。 教师观察学生展示时的自信度。 教师观察学生对对话内容的熟练度。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归纳和整理核心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同伴学习和角色扮演使每位学生都能深入角色,运用语言理解意义,程度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尝试复述对话内容。最后通过小组展示和“小老师”的帮助,能够提高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运用所学语言在小组内通过“我画你猜”的方式交流和展示自己关于学习用品的绘画内容。 1、我画你猜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两人一组,开展“我画你猜”的游戏。 参考语言: A: What’s this B: Guess! A: Is it a ... B: Yes, it is./No, it isn’t. It’s a... 2、情景再现 邀请2-3个小组在全班前表演对话,其他学生和教师观察并给予评价。 教师评估学生的情景对话的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教师观察学生展示时的自信度。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迁移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模仿模仿对话内容,并在全班表演对话。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生活,在组织语言、交流自己想法和介绍他人想法的过程中,发展语用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