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热传递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夏天用棉被把棒冰裹起来。棒冰比暴露在阳光下融化得( )。A.快一些 B.慢一些 C.一样快2.下列事例中用来避免热传递的是( )。A.电熨斗的金属外壁 B.冬天室内的暖气装置 C.热水瓶的玻璃瓶胆3.利用篝火取暖主要是利用了(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4.下面哪种做法能使杯子保温效果最好( )。A.杯子加盖,杯外包一层纱布B.杯子加盖,嵌入塑料泡沫里C.把塑料杯换成不锈钢杯5.下列材料中传热能力最强的是( )。A.铜 B.铝 C.钢6.在夏季烈日下,地面被烤得很热,地面热的原因是发生了(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7.我们制作的走马灯能转起来,是因为( )。A.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 B.纸杯受热后膨胀 C.蜡烛燃烧后质量发生变化8.要想让太阳灶加热速度变快,可以( )。A.换用质量更轻的材料 B.选择颜色更深的物体做反光板C.调整反光板角度,使光线集中9.冬天,在同一环境里用触摸木头、大理石和塑料,会感到大理石更冷,这是因为( )。A.大理石的温度低 B.木头和塑料是热的良导体 C.大理石更容易导热10.我们常常用热水瓶来储存烧开的热水。热水瓶的构造和保温杯相似,如下图,它里面有一个内胆,是由两层玻璃组成的,并且玻璃层中间真空;保温瓶的最外面,是一层薄的塑料壳或金属壳。热水瓶能较好地保温,最主要是因为( )。A.外壳坚硬,热量不易散失 B.内胆真空,保温效果好 C.塑料材料,传热能力差11.笔记本电脑常常用铜条来辅助散热,这是因为( )。A.铜的导热性能很好 B.铜是热的不良导体 C.铜的价格低廉12.宇航服一般做成银色是为了( )。A.漂亮 B.吸收太阳能 C.反射太阳辐射二、填空题13.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 、 三种,热传递时,热总是从温度高处传到温度低处。14.不同物体的传热速度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 ,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 。15.液体或气体受热 ,遇冷 ,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16.早晨阳光明媚,小欧知道太阳是地球最大的 光源。小鸥觉得头发都被太阳晒热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 。17.奇奇的姐姐把切成片的马铃薯放在平底锅里煎,此时,锅和马铃薯发生的热传递方式是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是从温度 (填“高”或“低”)的物体传向温度 (填“高”或“低”)的物体。三、判断题18.光脚站在地毯上不会觉得凉,因为地毯是热的不良导体。( )19.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地毯上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20.由于冬天较冷,所以冬天的衣服的布料我选用热的良导体材料较好。( )21.建筑物的外墙加岩棉板是为了保温。( )22.热对流只在气体与液体中存在。( )23.只有金属才是热的良导体。( )24.选择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 )25.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银是热的良导体。( )四、连线题26.将下列传热方式与生活中的现象连起来。握手时感到温暖烧水时水全都变热 阳光下感到温暖 热传导坐在篝火旁觉得热 热对流暖气片让整个屋子变暖 热辐射手伸进温水觉得热五、简答题27.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冬季人们穿深色衣服,夏季穿浅色衣服的道理?28.蓬松的棉被为什么盖起来很暖和?29.怎样才能使太阳灶的加热速度变快?30.敏敏赤脚在家行走,发现走在瓷砖上感觉比较冷,走在地毯上感觉比较暖和,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B A C A C C B题号 11 12答案 A C1.B【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够减缓热传递,所以夏天用棉被把棒冰裹起来。棒冰比暴露在阳光下融化得慢一些。2.C【详解】热传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电熨斗的金属外壁、冬天室内的暖气装置都应用了热传递,热水瓶的玻璃内胆是避免热传递的,可以让热水瓶里的热水保温时间更长。3.C【详解】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对流是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利用篝火取暖主要是利用了热辐射。4.B【详解】物体保温要尽可能减少热的传递,选用的材料应该是热的不良导体。根据对保温的认识,杯子加盖,嵌入塑料泡沫里阻隔热传递效果最好,保温性最好。5.A【详解】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不同的金属导热的能力导热性不同,传热能力最强的是铜,所以A符合题意。6.C【详解】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在夏天的烈日下,地面被烤得很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是热辐射,即地面热的原因是发生了热辐射。故C选项正确。7.A【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我们制作的走马灯能转起来,走马灯下面纸杯里的空气被蜡烛加热,热空气上升,推动扇叶,走马灯就转动了,是因为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8.C【详解】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物体比表面光滑的物体吸热快。物体的吸热本领还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和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要想让太阳灶加热速度变快,可以调整反光板角度,使光线集中。9.C【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大理石比木头和塑料的导热性好。所以在同一环境里用触摸木头、大理石和塑料,会感到大理石更冷。10.B【详解】将玻璃层中间抽成真空,目的是减少导热和对流换热。导热和对流换热是需要介质的,抽成真空了就没有了传递热量的介质了,所以也能够更好地保温。11.A【详解】金属都具有导热性,一般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导热性能也比较好,导热性大小用热导系数来衡量,相比之下,铜传热最快,铁传热最慢,铝居于二者之间,比铜更快导热的金属只有银。笔记本电脑常常用铜条来辅助散热,这是因为铜的导热性能很好。12.C【详解】物体的吸热能力与物体的颜色有关,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强。光的强弱与温度有关: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宇航服做成白色是为了提高衣服表面的反光能力,降低衣服的吸热能力,防止辐射。13. 热对流 热辐射【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热在铁块中通过传导的方式传播,水传热的方式是对流,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传到地球上来的。14. 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详解】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不同物体的传热能力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一般是金属材料制成的,比如铁、铝等,不容易传热的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比如塑料、木头等。15. 上升 下降【详解】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16. 自然 热辐射【详解】太阳是地球最大的自然光源。光和热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生命将不复存在。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辐射。太阳的热就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17. 热传导 高 低【详解】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把切成片的马铃薯放在平底锅里煎,此时,锅和马铃薯发生的热传递方式是热传导。18.√【详解】根据对材料导热性的认识,不同的材料导热能力不同。一般金属制品都是热的良导体,导热能力强;木头、塑料等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能力差。冬天,我们光脚踩在地毯上不会感到太凉,是因为地毯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导热速度较慢。19.×【详解】根据对材料导热性的认识,不同的材料导热能力不同。一般金属制品都是热的良导体,导热能力强;木头、塑料等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能力差。瓷砖比木头的导热性能好,瓷砖传递热的能力好,能够快速的传递身体热量,所以站在瓷砖地板上感觉比木质地板上凉,站在木质地板上感觉比毛毯上凉。20.×【详解】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传热性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传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冬天较冷,所以冬天的衣服的布料我选用热的不良导体材料较好。故题目说法错误。21.√【详解】物体保温要尽可能减少热的传递,选用的材料应该是热的不良导体。在寒冷地区建造房子时,在外墙加一层岩棉板,是因为:岩棉板是热的不良导体,可帮助墙体保温。题目说法正确。22.√【详解】热传递包括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加热容器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这样传递热的方式叫作对流。热对流只会发生在气体或液体中,固体中不会发生热对流。23.×【详解】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瓷、木头、棉花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有些非金属也是容易导热的,例如石墨。24.√【详解】在生产生活中,有时需要保温,让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减缓热传递。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所以选择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故题目说法正确。25.√【详解】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传热性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空气等传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银传热性强,是热的良导体;空气传热性弱,是热的不良导体。26.【详解】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比如握手时感到温暖、手伸进温水觉得热等现象;热对流是气体或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比如烧水时水全都变热、暖气片让整个屋子变暖等现象;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比如坐在篝火旁觉得热、阳光下感到温暖等现象。27.深颜色衣服的吸热性强,冬天穿着更暖和,浅颜色衣服对光的反射性强,吸热性差,夏天穿着凉爽。【详解】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吸收热的本领强,浅色物体吸收热的本领弱。深颜色衣服的吸热性强,冬天穿着更暖和,浅颜色衣服对光的反射性强,吸热性差,夏天穿着凉爽。28.棉花隔绝空气流动,其棉花和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具有保暖作用。【详解】不同的材料导热能力不同。一般金属制品都是热的良导体,导热能力强;木头、塑料等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能力差。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说明棉花隔绝空气流动,其棉花和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具有保暖作用。29.答:(1)把太阳灶的支架涂成黑色,以吸收更多的热量。(2)把太阳灶倾斜放置,让集热面和阳光垂直,尽可能得到最强的光和最多的热量。(3)调整锡纸凹陷的位置,使反射的阳光汇聚在玻璃管上。【详解】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吸收热的本领强,浅色物体吸收热的本领弱;所以把太阳灶的支架涂成黑色,以吸收更多的热量。物体的吸热本领除了和颜色有关外,还和照射角度等因素有关,另外,把物体吸热面和阳光垂直摆放,吸热效果最好;所以把太阳灶倾斜放置,让集热面和阳光垂直,尽可能得到最强的光和最多的热量。物体颜色相同,表面越粗糙吸热快;表面越光滑吸热越慢,所以调整锡纸凹陷的位置,使反射的阳光汇聚在玻璃管上,能使太阳灶的加热速度变快。30.站在瓷砖上感觉比地毯上冷,这是因为瓷砖属于热的良导体,能够较快的传导身体的热量,而地毯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导热速度较慢。【详解】不同的材料导热能力不同。一般金属制品都是热的良导体,导热能力强;木头、塑料等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能力差。冬天,从沐浴房里洗完热水澡出来,站在瓷砖上感觉比地毯上冷,这是因为瓷砖属于热的良导体,能够较快的传导身体的热量,而地毯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导热速度较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