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随堂练习一、单选题1.在通过培育转基因作物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必须时刻高度戒备的问题是( )A.转基因作物是否具有优良品质B.转基因作物是否有效地提高产量C.转基因作物抗逆性范围和强度D.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2.当面对日常生活中与转基因技术有关的话题时,我们需要理性地表明观点和参与讨论。下列不属于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是( )A.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来思考转基因技术的影响B.只要有证据表明产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C.要看到经济、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的差异使人们对转基因技术有不同的看法D.要在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来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相关问题3.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不必担心的是(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B.载体的标记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C.目的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4.基因工程在农业、工业、牧业、药业等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是质疑、担忧甚至反对的声音。下列关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动植物在自然界中正常生存繁殖可能造成基因污染B.转基因植物体内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可导致该作物营养成分发生改变C.转基因技术的本质是基因重组,不会改变生物的遗传多样性D.消费者有知情权,转基因产品包装上要明确标注“转基因××”5.下列哪项不属于转基因技术的成果?( )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β-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6.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也不能忽视。下列选项中是转基因生物引起的食物安全问题证据的是( )A.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B.转基因生物合成的营养物质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C.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能对某些人造成过敏反应D.转基因产品经过了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7.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成果令人兴奋,为粮食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同时也引发了民众对转基因安全性的担忧。下列对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转基因作物的花粉可能传播进入杂草,导致基因污染B.转基因农产品可能产生诱发人体过敏的蛋白质C.转基因作物抗逆性增强,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D.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受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8.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 )A.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C.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D.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9.转基因食品的广告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下列广告中科学的是( )A.该转基因食品,绿色健康,对人体有百益而无一害B.该转基因水果,只在叶片中有目的基因,水果中没有C.此转基因食品,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可以放心食用D.只要转基因食品和天然食品化学本质相同就对身体无害10.转基因作物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精确改造而产生的。转基因作物在产量、抗逆性及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改进,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但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存在着危害。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下列说法欠妥的是( )A.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B.如果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及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转基因作物C.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D.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11.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是( )。①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②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危害③减少了化肥的制造和使用量,有利于环境的保护④已成为人类解决饥饿和贫困不可或缺的技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保障生物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谨慎使用抗生素,减少对耐药菌的选择B.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可以任意改造生物C.面对新冠疫情,积极注射疫苗建立免疫屏障D.加强对高风险实验室的监管,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泄漏13.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基因培育的植物,理论上目的基因只存在于特定的组织中B.转基因技术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均可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培育出杂种新物种C.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时,常间行种植普通棉花以供害虫取食,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物种多样性D.转基因花粉中若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则它有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引发人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可能14.某地转基因木瓜市场占有量达九成,其中不少转基因木瓜为非法品种,在没有获得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安全证书或审批进口的前提下就流向了市场。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及其安全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基因食品生产的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安全检测是不必要的B.将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可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C.食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食品,可增强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D.我国政府坚持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转基因生物实验15.为评估外源基因Vgb在菊花中的稳定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种植转基因菊花的第二年,随机选取转基因菊花株系及周边非转基因菊花和各种杂草,提取DNA。根据Vgb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注:CK表示质粒阳性对照,1为空白对照,2~10为转基因株系,11~15为不同种类杂草,16~20为非转基因菊花A.设置空白实验是为了排除实验操作、试剂污染等对结果的影响B.结果表明2年内Vgb基因在菊花细胞中稳定,且未发生向周边植物的扩散C.转基因植物与周边其他植物之间不可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将Vgb基因转入其他植物时同样要经过安全性评价二、多选题16.目前一部分人对“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有激烈的争论,如果正方认为对人类是有利的,反方认为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是有潜在风险的。下列观点中不能支持正方的是( )A.转基因微生物会合成出“超级病菌”危害人类健康B.转基因微生物的扩散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C.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可以生产某些药用蛋白或抗生素D.毒性基因通过基因漂移而造成“基因污染”17.基因工程提供了新的育种方法。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B.减少了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C.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危害D.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较好地生长,提高产量三、读图填空题18.科学家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时,常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据报道,有科学家检测了291种没有经过人工转基因操作的栽培番薯,发现这些番薯都含有农杆菌的部分基因,并且在番薯的根、茎、叶等器官中都检测到了相关基因的表达。但是,科学家在番薯的近缘野生种中却没有发现这些基因,于是他们推测,在人类驯化番薯的过程中,这些“天然”转人的农杆菌基因,促进了一些性状的产生。这一事实,对我们认识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的了解相当有限,再加上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其中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同时,由于外源基因插入寄主细胞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所以在培育转基因生物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人们必须时刻高度戒备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2.答案:B解析:转基因作为一项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所以只要有证据表明产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该产品的使用,而不是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3.答案:A解析: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不能产生可育配子,不能与正常鲤鱼杂交,所以不必担心自然种群被淘汰,A正确;B、运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如抗除草剂的杂草,需要担心,B错误;C、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需要担心,C错误;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需要担心,D错误。故选A。4.答案:C解析:A、如果基因转入细胞核中,雄性植物会产生花粉,花粉中可能含有转入的基因,在自然界中正常生存繁殖可能造成基因污染,A正确;B、在食物安全方面,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存在安全隐患,B正确;C、转基因技术的本质是基因重组,但转入了其他物种的基因,可能会改变生物的遗传多样性,C错误;D、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标注为“转基因xx加工品(制成品)”或者“加工原料为转基因xx”,D正确。故选C。5.答案:C解析: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是转基因生物的成果,A不符合题意;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β-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是转基因生物的成果,B不符合题意;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属于食品安全问题,C符合题意;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是转基因生物的成果,D不符合题意。故选C。6.答案:C解析:A、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不是转基因生物引起食物安全的证据,A错误;B、转基因生物合成的营养物质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不是转基因生物引起食物安全的证据,B错误;C、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能对某些人造成过敏反应,是转基因生物引起食物安全的证据,C正确;D、转基因产品经过了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不是转基因生物引起食物安全的证据,D错误。故选C。7.答案:D解析:A、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进入杂草,使杂草成为用除草剂除不掉的“超级杂草”,导致基因污染,A正确;B、转基因农产品可能产生诱发人体过敏的蛋白质,因此对转基因植物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B正确;C、转基因作物抗逆性增强,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C正确;D、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不受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的看法受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D错误。故选D。8.答案:B解析:在受精作用过程中,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精子中几乎不含细胞质,因此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可以避免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其他植物。故选B。9.答案:C解析:转基因食品在走进市场前是进行过严格的安全评价的,比以往任何一种食品的安全评价都要全面和严格,包括环境安全评价、毒性安全评价、致敏性安全评价等。因此“此转基因食品,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可以放心食用”这一广告是科学的。故选C。10.答案:B解析:转基因技术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的成功培育是人类在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转基因技术具有双刃剑效应,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面对转基因技术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应理性看待,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防范,严格管理,有效控制,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B项对待转基因作物应该理性,不应盲目抵制所有转基因作物。11.答案:B解析:①抗逆转基因植物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①正确;②抗虫转基因植物和抗病转基因植物能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②正确;③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不会减少化肥的制造和使用量,③错误;④抗逆转基因植物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已成为人类解决饥饿和贫困不可或缺的技术,④正确。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故选B。12.答案:B解析:A、抗生素能杀灭细菌,留下耐药菌,过多使用抗生素,会增加耐药菌的比例,因此需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减少对耐药菌的选择,A正确;B、转基因技术存在一定的安全争议,也不能任意改造生物,B错误;C、疫苗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有利于更好地与病毒作斗争,因此面对新冠疫情,积极注射疫苗建立免疫屏障,C正确;D、高风险实验室中的病原微生物一旦流出,会导致人群中增加患病风险,因此需要加强监管,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泄露,D正确。故选B。13.答案:D解析:A、转基因培育的植物,理论上目的基因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A错误;B、转基因技术培育的物种和原来的非转基因生物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C、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常间行种植普通棉花是为了降低害虫的抗性基因进化的频率,C错误;D、转基因花粉中若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则它有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引发人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可能,D正确。故选D。14.答案:B解析:A、转基因食物产品通常导入了外来基因,由于基因间的互作机制等原因,安全检测是必需的,A错误;B、α-淀粉酶基因与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得以表达可产生α-淀粉酶,该α-淀粉酶可降解花粉粒中的淀粉,造成植物转基因花粉不育,有效避免了转基因作物通过花粉将转基因传播给其它作物品种,B正确;C、食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食品不会在人体内表达,故不会增强人抵抗病菌的能力,C错误;D、我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坚持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人,并不是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转基因生物实验,D错误。故选B。15.答案:C解析:A、设置空白实验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无关变量为实验操作、试剂污染等,A正确;B、据题意可知,11~15为不同种类杂草,16~20为非转基因菊花,图中它们都没有外源基因Vgb,因此推测2年内Vgb基因在菊花细胞中稳定,且未发生向周边植物的扩散,B正确;C、外源基因若转入细胞核就有可能通过花粉进行传播,发生基因交流,C错误;D、不同基因具有不同表达模式和功能,对植物自身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将Vgb基因转入其他植物时同样要经过安全性评价,D正确。故选C。16.答案:ABD解析:支持正方观点就是认为转基因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利的。选项A、B、D都认为转基因微生物对人类是不利的,可能危害人类健康、可能威胁生物的多样性、可能造成基因污染等,只有C项是对人类有利的,可以利用转基因微生物生产药用蛋白或抗生素。故选ABD。17.答案:ACD解析:抗逆转基因作物具有一定的抗逆(如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抗干旱、抗盐碱等)能力,因此,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作物摆脱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在不良环境下较好地生长,提高产量,A、D正确;抗逆转基因作物不具有固氮等特性,不会使土壤中无机盐含量增加,因此仍需要施加化肥等,并不能减少化肥的制造量和使用量,B错误;某些抗逆转基因作物具有抗虫、抗病毒等特性,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因此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畜的危害也随之降低,C正确。18.答案:“天然”转入的农杆菌基因会促进番薯一些性状的产生,影响其正常生命活动,可能对个体本身造成伤害,也可能对环境中其他生物产生不利影响或致其死亡,造成本地物种种群数量或生物量下降,甚至绝灭,破坏生物多样性。解析:这些“天然”转入的农杆菌基因促进了一些性状的产生,说明转基因技术会导致转基因产品发生一些人类预测不了的变化,出现新的性状,如若未确定新性状对人体是否有利,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