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发酵工程的培养基(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随堂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发酵工程的培养基(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随堂练习

资源简介

1.1发酵工程的培养基——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如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牛肉膏 葡萄糖 K2HPO4 伊红 美蓝 青霉素 琼脂 蒸馏水
含量 10g 10g 2g 0.4g 0.065g 1万单位 适量 1000mL
A.此培养基是人工合成的液体培养基
B.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细胞核中有抗青霉素的基因
C.此培养基既有鉴别作用又有选择作用
D.若除去牛肉膏,该培养基可以用来培养固氮菌
2.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各不相同,但一般都需要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下列有关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氮源物质只能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元素
B.有些碳源也可以给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能源
C.无机盐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所以无机盐越多越好
D.所有微生物所需营养是一样的
3.培养微生物就需要配制培养基,所配制的培养基都需( )
A.用蒸馏水配制 B.高压灭菌 C.进行倒平板处理 D.加热融化琼脂
4.下列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至少要有一种有机物,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B.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特殊营养物质
C.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D无机碳源和氮源不能为微生物提供能量
5.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粉状硫 10g K2HPO4 4g FeSO4 0.5g 蔗糖 10g (NH4)2SO4 0.4g H2O 100ml MgSO4 9.25g CaCl2 0.5g
Ⅰ + + + + - + + +
Ⅱ + + + - + + + +
Ⅲ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6.硝化细菌广泛存在于通气性较好的土壤中,下列关于其代谢,叙述正确的是( )
A.碳源为葡萄糖 B.培养时需隔绝空气
C.氮源是氨气 D.培养时需冷藏
7.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 )
A.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B.氮源和维生素
C.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D.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氮元素
8.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牛肉膏 葡萄糖 K2HPO4 琼脂 蒸馏水
含量 10g 10g 2g 15g 定容至1000mL
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只有大肠杆菌
B.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使用
C.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D.该培养基中的碳源物质主要是葡萄糖,牛肉膏既是氮源也能提供碳源
9.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微生物培养时常用到无菌技术避免杂菌污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培养基的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可能存在差异
B.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时可能被污染,分装后需进行灭菌处理
C.微生物培养时无机物可以作为碳源,但无机物不可以提供能量
D.为防止培养基溅到培养皿盖上,倒平板时应把培养皿盖完全打开
10.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葡萄糖 10.0g K2SO4 0.2g
K2HPO4 02g CaCO3 5.0g
MgSO4·7H2O 0.2g 琼脂 20.0g
NaCI 0.2g —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A.培养基中添加了一定的琼脂,可以用来观察菌落与测定菌落直径
B.该培养基生长的菌落都具有固氮能力,且都是异养微生物
C.为验证该培养基是否有选择功能需要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对照实验
D.该培养基里不含氮源,故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11.木材腐朽菌分为白腐菌和褐腐菌两种,其中白腐菌可以利用木材中的木质素(褐色)和纤维素,褐腐菌只能利用木材中的纤维素。研究人员用含有酪蛋白水解产物和锯末的培养基X培养木腐菌、发现白腐菌的菌落呈白色,褐腐菌的菌落呈褐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培养基X上只有白腐菌或褐腐菌的菌落
B.培养基X中需要加入适量的凝固剂
C.培养基中的酪蛋白水解产物能为微生物提供氮源
D.若在培养基中加入纤维素酶,则褐腐菌可能不能存活
12.如图是倒平板的操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丙→乙→甲→丁 B.甲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C.此培养基不可能为液体培养基 D.完成甲后应快速进行丁操作
13.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B.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在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
14.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嗜盐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理化特性,废弃后易被生物降解,可用于制造无污染的“绿色塑料”。科学家从某咸水湖中寻找生产PHA的菌种,流程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②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含合成塑料的选择培养基上
B.步骤③所用的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嗜盐菌的生长越有利
C.扩大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应加入琼脂,放置摇床上培养,以便于挑取菌落获得纯化菌株
D.挑取菌落时,应取多个菌落并分别测定嗜盐菌的PHA含量
15.水污染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微生物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聚乙烯醇(PVA)是存在于化工污水中的一种难以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PVA分解菌能分解PVA,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后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鉴别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只需加入唯一碳源PVA、碘液、其他各种营养物质即可
B.实验中还应设置加入完全培养液的对照组,对照组的菌落数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
C.要测定PVA分解菌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细菌计数板直接计数
D.对PVA分解菌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
二、多选题
16.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17.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牛肉膏 葡萄糖 KH2PO4 琼脂 蒸馏水
含量 10g 10g 2g 适量 定容至1000ml
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该培养基中提供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提供氮源的物质是牛肉膏
C.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只有大肠杆菌
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使用
三、读图填空题
18.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NaNO3 3g FeSO4 0.01g
K2HPO4 1g (CH2O) 30g
琼脂 15g H2O 1000mL
MgSO4·7H2O 0.5g 青霉素 0.1万单位
(1)根据培养基的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的类型是_____,培养的微生物可能是_____。
(2)根据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________培养基。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_。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_。
(4)细菌种群进化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变异来源是( )
A.环境条件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5)若用该培养液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的物质是______,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为检测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______变_______色。
19.GA3(C19H22O6)是一种与赤霉素作用类似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茎伸长和种子萌发。GA3的广泛施用会导致其在土壤中残留,研究小组从长期施用GA3农田的土壤中筛选出了能降解GA3的菌株。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细菌不能分解GA3,少数细菌能分解GA3,原因是后者能产生______。培养瓶甲能富集培养GA3降解菌,瓶中的培养液必备的营养成分是______。
(2)倒平板时,为避免周围空气中微生物的干扰,应该在______附近倒平板。过程③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选择培养基乙中应以______为唯一的碳源。
(3)对培养的GA3降解菌进行计数时,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其目的是______。不同的微生物培养形成的菌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实验室可通过微生物的菌落特征来鉴定微生物,这些菌落特征包括______(答出两点)等。
20.下表为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培养某种微生物时制定的培养基组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 NaHPO4 MgSO4·7H2O KNO3 蒸馏水
1.4g 2.1g 0.2g 2.0g 定容至100mL
(1)该培养基缺少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只能用来培养_____________型微生物,若要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该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琼脂,去掉KNO3。
(2)制备固体培养基,需要计算→称量→_____________→灭菌→_____________。接种前,某同学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长时间保存大肠杆菌,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培养基中加入了琼脂作为凝固剂,因此属于固体培养基,A错误;B、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含有青霉素的抗性基因,但大肠杆菌没有细胞核,B错误;C、依用途划分,加入青霉素说明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而加入伊红美蓝能够鉴别大肠杆菌,C正确;D、若除去牛肉膏,该培养基还有青霉素等不可以用来培养固氮菌,D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A、含氮的有机物既可给微生物提供氮元素,也可给微生物提供能源,A错误;B、含碳的有机物既可给微生物提供碳元素,也可给微生物提供能源,B正确;C、微生物生长需要无机盐,但不是越多越好,过多会导致培养基渗透压过高,使微生物因失水过多而不能生存,C错误;D、不同的微生物有各自的营养需求,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D错误。故选B。
3.答案:A
解析:A、为排除其他物质的影响,配置培养基一般选择蒸馏水,A正确;B、如果培养基中含有热敏感的成分,则不能进行高压灭菌,应该采用过滤灭菌,B错误;C、液体培养基的配置过程不需要进行倒平板处理,C错误;D、培养基含凝固剂(如琼脂)是固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的成液状态的是液体培养基,D错误。故选A。
4.答案:C
解析: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不一定需要有机物,无机物还可充当碳源和氮源,A错误;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不同,如自生固氮菌能以空气中的N2为氮源,因此培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含有氮源,B错误;NH3既是硝化细菌的氮源,又能为其提供能量,D错误。
5.答案:D
解析:Ⅰ培养基缺少无N源,而甲能在此培养基中生长,说明甲能固氮,属于固氮微生物;Ⅱ培养基中缺少C源,而乙能在此培养基中生长,说明乙能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微生物;丙是不能在I、Ⅱ培养基生长,可以在Ⅲ培养基生长,因此是异养微生物。故选D。
6.答案:C
解析:A、硝化细菌能够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因此其碳源是CO2,A错误;B、由题干信息硝化细菌广泛存在于通气较好的土壤中,可知硝化细菌属于需氧型生物,所以培养时不需要隔绝空气,B错误;C、氨气NH3可以作为培养硝化细菌的氮源,C正确;D、硝化细菌的代谢反应需要酶的催化,所以培养时需要适宜的温度,D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培养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答案C。
8.答案:D
解析:A、很多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此培养基中能生长多种微生物,不仅仅只有大肠杆菌,A错误;B、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操作,B错误;C、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含有琼脂,属于固体培养基,C错误;D、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牛肉膏又称牛肉浸膏,含有肌酸、肌酸酐、多肽类、氨基酸类、核苷酸类、有机酸类、矿物质类及维生素类等物质,故牛肉膏既是氮源也能提供碳源,D正确。故选D。
9.答案:A
解析: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营养物质主要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所以不同培养基的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可能存在差异,A正确;培养基先灭菌再分装,分装到培养皿后不需再灭菌,B错误;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氨或铵盐氧化供能,对于某些特殊生物,无机物也可提供能量,C错误;为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落入培养皿中,倒平板时正确的操作是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锥形瓶瓶口的缝隙,D错误。
10.答案:B
解析:A、培养基中添加了一定的琼脂,说明该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可以用来观察菌落与测定菌落直径,A正确;
B、培养基没有加入氮源,该培养基生长的菌落都具有固氮能力,虽然培养基加了葡萄糖,异养型微生物能生长,但自养型微生物也能生长,故不能判断是否都是异养微生物,B错误;
C、为验证该培养基是否有选择功能需要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对照实验,若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明显少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说明其具有选择功能,C正确;
D、该培养基里不含氮源,故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可用于筛选固氮菌,D正确。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其他能利用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微生物也可能在培养基X上形成菌落,A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A、倒平板的操作中,需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首先轻轻震荡灭菌后的锥形瓶,待冷却至50°C左右之后,然后在酒精灯附近灼烧锥形瓶瓶口灭菌,再在酒精灯附近进行倒平板操作,最后待培养基凝固后倒置存放,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丙→乙→甲→丁,A正确;B、培养基分装时,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B正确;C、图示操作为配置固体培养基的操作,C正确;D、培养皿应冷却到50°C倒平板,此温度下不烫手,等到所到的平板凝固后,再进行丁的操作,D错误。
13.答案:A
解析: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A正确;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配比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故营养物质的浓度应适宜,B错误;固体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琼脂),加入水不会制成液体培养基,C错误;不同微生物培养基的pH不一定相同,D错误。
14.答案:D
解析:A、PHA是由嗜盐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要筛选嗜盐细菌,步骤②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含盐量较高的选择培养基上,A错误;B、步骤③培养基浓度过高,会导致菌体失水死亡,不利于嗜盐细菌的生长,B错误;C、扩大培养应选用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无需加入琼脂,C错误;D、要挑选高产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嗜盐菌,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并分别测定嗜盐细菌的PHA含量,进行比较,D正确。故选D。
15.答案:A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PVA与碘作用时能产生蓝绿色复合物,当PVA被分解后蓝绿色复合物消失,形成白色透明斑,所以鉴别PVA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需加入唯一碳源PVA、碘液和其他各种营养物质外,还需加入琼脂,A错误;B、实验中还应设置加入完全培养液的对照组,对照组没有淘汰不能分解聚乙烯醇(PVA)的细菌,菌落数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B正确;C、要测定土壤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目,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C正确;D、若平板上菌落数过多,说明稀释度过低,菌体的密度大,就会出现更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菌体形成的菌落,结果不准确,且计数较困难。若平板上菌落数过少,菌落形成的偶然性大,结果也不准确,因此对PVA分解菌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D正确。
16.答案:ACD
解析:A、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氮源,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A正确;B、该碳源是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能源物质,B错误;C、无机盐是微生物生长繁殖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C正确;D、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D正确。故选B。
17.答案:ACD
解析:A、该培养基含有琼脂,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A错误;
B、该培养基中提供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提供氮源的物质是牛肉膏,B正确;
C、很多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此培养基中能生长多种微生物,不是只有大肠杆菌,C错误;
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操作,D错误。
故选ACD。
18.答案:(1)异养型;酵母菌或霉菌
(2)固体;选择
(3)(CH2O);先调整pH
(4)C
(5)青霉素和NaNO3;尿素;酚红指示剂;红色
解析:(1)该培养基含有有机碳源一(CH2O),可见所培养的微生物是异养型生物。培养的微生物可能是酵母菌或霉菌。
(2)该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琼脂,属于固体培养基。该培养基含有抗生素(青霉素),属于选择培养基。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CH2O)。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先调pH。
(4)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细菌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会发生基因重组,所以细菌的可遗传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
(5)为检测尿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应该除去NaNO 3,加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还需要在该选择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如果存在尿素分解菌,则指示剂将变红色。
19.答案:(1)分解GA3的酶;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2)酒精灯火焰;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GA3
(3)确保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
解析:(1)大多数细菌不能分解GA3,少数细菌能分解GA3,原因是后者能产生分解GA3的酶;培养基的基本配方: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2)倒平板时,为避免周围空气中微生物的干扰,应该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过程③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两者都可以用来分离菌种。因为最后选择的是GA3降解菌,故选择培养基乙中应以GA3为唯一的碳源。
(3)对培养的GA3降解菌进行计数时,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其目的是确保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
20.答案:(1)碳源;自养;尿素;葡萄糖(位置可互换)
(2)溶化;倒平板;用于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3)甘油管藏法;灭菌;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析:(1)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一般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该培养基的成分缺少碳源,只能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而尿素分解菌是异养微生物,因此,若要分离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且需要加入碳源(如葡萄糖)和琼脂,同时去掉表中含氮物质KNO3。
(2)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流程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培养基配制完成后需要先进行灭菌,然后检测是否灭菌合格,方法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检测是否有菌落生成,若有则培养基制备不合格,需要重新制备。
(3)对于长时间不用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法进行保存。为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