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2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讲练复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6.2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讲练复习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课标解读 考向预测
1.掌握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方法. 2.会求直线和双曲线相交的弦长. 3.能够解决弦中点问题. 从近三年高考来看,直线与双曲线的综合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以解答题为主,难度偏大.预计2025年高考可能会与渐近线、离心率等综合考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都有可能出现.
【知识梳理】
1.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将直线的方程y=kx+m与双曲线的方程-=1(a>0,b>0)联立组成方程组,消元转化为关于x的方程(b2-a2k2)x2-2a2mkx-a2m2-a2b2=0.
(1)若b2-a2k2=0(m≠0),即k=±时,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一点.
(2)若b2-a2k2≠0,即k≠±时,Δ=(-2a2mk)2-4(b2-a2k2)(-a2m2-a2b2).
①Δ>0 直线和双曲线相交 直线和双曲线有两个交点;
②Δ=0 直线和双曲线相切 直线和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
③Δ<0 直线和双曲线相离 直线和双曲线无公共点.
2.直线与双曲线的相交弦
设直线y=kx+m交双曲线-=1(a>0,b>0)于P1(x1,y1),P2(x2,y2)两点,则
|P1P2|=
==|x1-x2|,
同理,可得|P1P2|=|y1-y2|(k≠0).
这里|x1-x2|,|y1-y2|的求法通常使用根与系数的关系,需作以下变形:
|x1-x2|= ,
|y1-y2|= .
【常用结论】
1.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两种:一种是与渐近线平行且与双曲线交于一点的直线;另一种是与双曲线相切的直线.
2.同支的焦点弦中最短的为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实轴的弦),其长为;异支的弦中最短的弦为实轴,其长为2a.
【诊断自测】
1.概念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一定有两个公共点.(  )
(2)直线y=x与双曲线-y2=1一定不相切.(  )
(3)过双曲线上两点A(x1,y1),B(x2,y2)的直线的斜率k=.(  )
(4)直线y=x-1被双曲线-y2=1截得的弦长为.(  )
2.小题热身
(1)直线y=x+2与双曲线-=1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无法确定
(2)(人教A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复习参考题3 T4改编)已知直线y=kx-1与双曲线x2-y2=1没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人教A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习题3.2 T1改编)直线l交双曲线-=1于A,B两点,且P(4,1)为AB的中点,则l的斜率为________.
【考点探究】
考点一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例1 若过点P(0,1)的直线l与双曲线E:x2-y2=1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则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A.(1,) B.[-,-1]
C.[1, ] D.(-,-1)
【通性通法】
通常把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通过消元后化为ax2+bx+c=0的形式.
(1)在a≠0的情况下考察方程的判别式
①Δ>0时,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②Δ=0时,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③Δ<0时,直线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
(2)当a=0时,此时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
【巩固迁移】
1.(2024·重庆第二次联合诊断)已知点P(1,2)和双曲线C:x2-=1,过点P且与双曲线C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l有(  )
A.2条 B.3条
C.4条 D.无数条
考点二 弦长问题
例2 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4,焦点在x轴上,且过点P(2,3).
(1)求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m经过该双曲线的右焦点且斜率为1,求直线m被双曲线截得的弦长.
【通性通法】
1.距离公式法
当弦的两端点坐标易求时,可直接求出交点坐标,再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弦长.
2.弦长公式法
当弦的两端点坐标不易求时,可利用弦长公式求解,即若直线l:y=kx+m(k≠0)与双曲线C:-=1(a>0,b>0)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AB|=·|x1-x2|=·
或|AB|=·|y1-y2|=·.
【巩固迁移】
2.已知双曲线C:-=1过点(,),给出以下两个条件:
①离心率为2;②与双曲线-x2=1有相同的渐近线.
(1)任选一个条件,求出双曲线C的方程;
(2)直线l与直线4x-2y-1=0平行,l被C截得的弦长为4,求直线l的方程.
考点三 中点弦问题
例3 (2023·全国乙卷)设A,B为双曲线x2-=1上两点,下列四个点中,可为线段AB中点的是(  )
A.(1,1) B.(-1,2)
C.(1,3) D.(-1,-4)
【通性通法】
中点弦问题的解决方法
方法一 将直线方程与双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再用判别式和中点坐标公式求解
方法二 用点差法和中点坐标公式求解:设A(x1,y1),B(x2,y2)是双曲线-=1(a>0,b>0)上不同的两点,且x1≠x2,x1+x2≠0,M(x0,y0)为线段AB的中点,则两式相减可得·=,即kAB·=,kAB=
【巩固迁移】
3.过点P(8,1)的直线与双曲线x2-4y2=4交于A,B两点,且P是线段AB的中点,则直线AB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考点四 直线与双曲线的综合问题
例4 (2024·重庆一中质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C过点T(2,3),且有一条倾斜角为120°的渐近线.
(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2)设点F为双曲线C的右焦点,点P在C的右支上,点Q满足=,直线QF交双曲线C于A,B两点,若|AB|=2|QF|,求点P的坐标.
【通性通法】
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来研究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时:如果是判断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联立方程,利用方程组的解的个数来判断;如果涉及弦长问题,可以利用弦长公式解决;如果涉及面积问题,往往需要利用弦长公式、面积公式、构建目标函数来解决问题.
【巩固迁移】
4.(2022·新高考Ⅰ卷)已知点A(2,1)在双曲线C:-=1(a>1)上,直线l交C于P,Q两点,直线AP,AQ的斜率之和为0.
(1)求l的斜率;
(2)若tan∠PAQ=2,求△PAQ的面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课标解读 考向预测
1.掌握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方法. 2.会求直线和双曲线相交的弦长. 3.能够解决弦中点问题. 从近三年高考来看,直线与双曲线的综合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以解答题为主,难度偏大.预计2025年高考可能会与渐近线、离心率等综合考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都有可能出现.
【知识梳理】
1.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将直线的方程y=kx+m与双曲线的方程-=1(a>0,b>0)联立组成方程组,消元转化为关于x的方程(b2-a2k2)x2-2a2mkx-a2m2-a2b2=0.
(1)若b2-a2k2=0(m≠0),即k=±时,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一点.
(2)若b2-a2k2≠0,即k≠±时,Δ=(-2a2mk)2-4(b2-a2k2)(-a2m2-a2b2).
①Δ>0 直线和双曲线相交 直线和双曲线有两个交点;
②Δ=0 直线和双曲线相切 直线和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
③Δ<0 直线和双曲线相离 直线和双曲线无公共点.
2.直线与双曲线的相交弦
设直线y=kx+m交双曲线-=1(a>0,b>0)于P1(x1,y1),P2(x2,y2)两点,则
|P1P2|=
==|x1-x2|,
同理,可得|P1P2|=|y1-y2|(k≠0).
这里|x1-x2|,|y1-y2|的求法通常使用根与系数的关系,需作以下变形:
|x1-x2|= ,
|y1-y2|= .
【常用结论】
1.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两种:一种是与渐近线平行且与双曲线交于一点的直线;另一种是与双曲线相切的直线.
2.同支的焦点弦中最短的为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实轴的弦),其长为;异支的弦中最短的弦为实轴,其长为2a.
【诊断自测】
1.概念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一定有两个公共点.(  )
(2)直线y=x与双曲线-y2=1一定不相切.(  )
(3)过双曲线上两点A(x1,y1),B(x2,y2)的直线的斜率k=.(  )
(4)直线y=x-1被双曲线-y2=1截得的弦长为.(  )
答案 (1)× (2)√ (3)× (4)×
2.小题热身
(1)直线y=x+2与双曲线-=1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无法确定
答案 B
解析 由得-=1整理,得6x=-13.所以x=-,故直线和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又双曲线-=1的渐近线方程为y=±x,所以直线y=x+2与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且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所以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故选B.
(2)(人教A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复习参考题3 T4改编)已知直线y=kx-1与双曲线x2-y2=1没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
解析 由得(1-k2)x2+2kx-2=0,当1-k2=0时,方程有解,即直线y=kx-1与双曲线x2-y2=1有公共点;当1-k2≠0时,由Δ=4k2+8(1-k2)<0,解得k<-或k>.故k的取值范围是(-∞,-)∪(,+∞).
(3)(人教A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习题3.2 T1改编)直线l交双曲线-=1于A,B两点,且P(4,1)为AB的中点,则l的斜率为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设点A(x1,y1),B(x2,y2),因为P(4,1)为AB的中点,所以有又点A,B在双曲线上,则即(x1+x2)(x1-x2)=2(y1+y2)(y1-y2),则l的斜率k====2,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y-1=2(x-4),由消去y并整理,得7x2-56x+102=0,Δ=562-4×7×102=280>0,即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两点,所以l的斜率为2.
【考点探究】
考点一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例1 若过点P(0,1)的直线l与双曲线E:x2-y2=1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则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A.(1,) B.[-,-1]
C.[1, ] D.(-,-1)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得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设交点A(x1,y1),B(x2,y2),联立得(1-k2)x2-2kx-2=0,由题意,得解得-【通性通法】
通常把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通过消元后化为ax2+bx+c=0的形式.
(1)在a≠0的情况下考察方程的判别式
①Δ>0时,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②Δ=0时,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③Δ<0时,直线与双曲线没有公共点.
(2)当a=0时,此时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直线与双曲线有一个公共点.
【巩固迁移】
1.(2024·重庆第二次联合诊断)已知点P(1,2)和双曲线C:x2-=1,过点P且与双曲线C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l有(  )
A.2条 B.3条
C.4条 D.无数条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得,双曲线C:x2-=1的渐近线方程为y=±2x,点(1,0)是双曲线的顶点.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l的方程为x=1,此时直线l与双曲线C只有一个公共点,符合题意;若直线l的斜率存在,则当直线l平行于渐近线y=-2x时,直线l与双曲线C只有一个公共点,符合题意;若直线l的斜率为2,则直线l的方程为y=2x,此时直线l为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过点P且与双曲线C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l共有2条.故选A.
考点二 弦长问题
例2 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4,焦点在x轴上,且过点P(2,3).
(1)求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m经过该双曲线的右焦点且斜率为1,求直线m被双曲线截得的弦长.
解 (1)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0),
由已知可得左、右焦点F1,F2的坐标分别为(-2,0),(2,0),
则|PF1|-|PF2|=2=2a,所以a=1,
又c=2,所以b=,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1.
(2)由题意知直线m的方程为y=x-2,联立双曲线方程与直线方程并消去y,得2x2+4x-7=0,
设两交点为A(x1,y1),B(x2,y2),
所以x1+x2=-2,x1x2=-,
由弦长公式,得
|AB|=·|x1-x2|
= ·=6.
【通性通法】
1.距离公式法
当弦的两端点坐标易求时,可直接求出交点坐标,再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弦长.
2.弦长公式法
当弦的两端点坐标不易求时,可利用弦长公式求解,即若直线l:y=kx+m(k≠0)与双曲线C:-=1(a>0,b>0)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AB|=·|x1-x2|=·
或|AB|=·|y1-y2|=·.
【巩固迁移】
2.已知双曲线C:-=1过点(,),给出以下两个条件:
①离心率为2;②与双曲线-x2=1有相同的渐近线.
(1)任选一个条件,求出双曲线C的方程;
(2)直线l与直线4x-2y-1=0平行,l被C截得的弦长为4,求直线l的方程.
解 (1)若选择①:由解得所以双曲线C的方程为x2-=1.
若选择②:设双曲线的方程为-x2=n(n≠0),
依题意,得-2=n,解得n=-1,
所以双曲线C的方程为x2-=1.
(2)由题意,设直线l的方程为4x-2y+m=0,
联立
得4x2+8mx+m2+12=0,
由Δ=64m2-16(m2+12)=48m2-192>0,
解得m<-2或m>2.
设l交C于点A(x1,y1),B(x2,y2),
则x1+x2=-2m,x1x2=,所以|AB|=|x1-x2|=·=·=4,
解得m=±.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6x-3y+=0或6x-3y-=0.
考点三 中点弦问题
例3 (2023·全国乙卷)设A,B为双曲线x2-=1上两点,下列四个点中,可为线段AB中点的是(  )
A.(1,1) B.(-1,2)
C.(1,3) D.(-1,-4)
答案 D
解析 解法一:设A(x1,y1),B(x2,y2),则AB的中点M,可得kAB=,直线OM(O为坐标原点)的斜率k==,因为A,B在双曲线上,则
两式相减得(x-x)-=0,所以kAB·k==9.对于A,k=1,kAB=9,则直线AB:y=9x-8,联立方程消去y得72x2-2×72x+73=0,此时Δ=(-2×72)2-4×72×73=-288<0,所以直线AB与双曲线没有交点,故A不符合题意;对于B,k=-2,kAB=-,则直线AB:y=-x-,联立方程消去y得45x2+2×45x+61=0,此时Δ=(2×45)2-4×45×61=-4×45×16<0,所以直线AB与双曲线没有交点,故B不符合题意;对于C,k=3,kAB=3,则直线AB:y=3x,由双曲线方程可得a=1,b=3,则直线AB:y=3x为双曲线的渐近线,所以直线AB与双曲线没有交点,故C不符合题意;对于D,k=4,kAB=,则直线AB:y=x-,联立方程消去y得63x2+126x-193=0,此时Δ=1262+4×63×193>0,故直线AB与双曲线有两个交点,故D符合题意.故选D.
解法二:设A(x1,y1),B(x2,y2),AB的中点为(x0,y0),①-②得kAB==9×=9×,即-3<9×<3 -<<,即>3或<-3.故选D.
【通性通法】
中点弦问题的解决方法
方法一 将直线方程与双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再用判别式和中点坐标公式求解
方法二 用点差法和中点坐标公式求解:设A(x1,y1),B(x2,y2)是双曲线-=1(a>0,b>0)上不同的两点,且x1≠x2,x1+x2≠0,M(x0,y0)为线段AB的中点,则两式相减可得·=,即kAB·=,kAB=
【巩固迁移】
3.过点P(8,1)的直线与双曲线x2-4y2=4交于A,B两点,且P是线段AB的中点,则直线AB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x-y-15=0
解析 设A,B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x-4y=4 ①,x-4y=4 ②.由①-②,得(x1+x2)(x1-x2)-4(y1+y2)·(y1-y2)=0,∵P是线段AB的中点,∴x1+x2=16,y1+y2=2,∴==2.∴直线AB的斜率为2,∴直线AB的方程为2x-y-15=0.
考点四 直线与双曲线的综合问题
例4 (2024·重庆一中质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C过点T(2,3),且有一条倾斜角为120°的渐近线.
(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2)设点F为双曲线C的右焦点,点P在C的右支上,点Q满足=,直线QF交双曲线C于A,B两点,若|AB|=2|QF|,求点P的坐标.
解 (1)设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1(a>0,b>0),渐近线方程为y=±x,
则由题意可得,-=1,且-=tan120°=-,解得a=1,b=,则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x2-=1.
(2)双曲线C的方程为x2-=1,
所以C的右焦点F(2,0),
点Q满足=,则P为OQ的中点,
设P(m,n),m>0,则Q(2m,2n),
若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则其方程为x=2,此时P(1,0),m=1,Q与F重合,不符合题意;
若直线AB的斜率存在,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2),m≠1,因为kQF=k,所以=k,所以n=(m-1)k,
因为点P在双曲线C上,所以3m2-n2=3,
所以3m2-[(m-1)k]2=3,即k2=,
联立消去y,得(k2-3)x2-4k2x+4k2+3=0,
所以k2-3≠0,Δ=16k4-4(k2-3)(4k2+3)=36(k2+1)>0.
设A(x1,y1),B(x2,y2),
则x1+x2=,x1x2=.
因为|AB|=2|QF|,所以|x2-x1|=2|2m-2|,
所以(x1+x2)2-4x1x2=16(m-1)2,
所以-4×=16(m-1)2,
即9(k2+1)=4(m-1)2(k2-3)2,
所以9=4(m-1)2,
解得m=,n=±,符合题意,
所以点P的坐标为.
【通性通法】
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来研究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时:如果是判断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联立方程,利用方程组的解的个数来判断;如果涉及弦长问题,可以利用弦长公式解决;如果涉及面积问题,往往需要利用弦长公式、面积公式、构建目标函数来解决问题.
【巩固迁移】
4.(2022·新高考Ⅰ卷)已知点A(2,1)在双曲线C:-=1(a>1)上,直线l交C于P,Q两点,直线AP,AQ的斜率之和为0.
(1)求l的斜率;
(2)若tan∠PAQ=2,求△PAQ的面积.
解 (1)将点A的坐标代入双曲线方程得-=1,化简得a4-4a2+4=0,得a2=2,
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y2=1.
由题易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P(x1,y1),Q(x2,y2),
联立直线l与双曲线C的方程并整理得(2k2-1)x2+4kmx+2m2+2=0,
故x1+x2=-,x1x2=.
kAP+kAQ=+=+=0,
化简得2kx1x2+(m-1-2k)(x1+x2)-4(m-1)=0,
故+(m-1-2k)-4(m-1)=0,
整理得(k+1)(m+2k-1)=0,
又直线l不过点A,即m+2k-1≠0,
故k=-1.
(2)不妨设直线PA的倾斜角为θ,
由题意知∠PAQ=π-2θ,
所以tan∠PAQ=-tan2θ==2,
解得tanθ=或tanθ=-(舍去),
由得x1=,
所以|AP|=|x1-2|=,
同理得x2=,
所以|AQ|=|x2-2|=.
因为tan∠PAQ=2,
所以sin∠PAQ=,
故S△PAQ=|AP||AQ|sin∠PAQ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