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共30张PPT)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学习目标
1.说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3.通过观察思考和游戏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肢体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4.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明确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5.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热爱科学的态度。学会善待动物,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自主学习 预习新知
一、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1.观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2.依据:进化论的创立者   ,在仔细比较了人和   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的观点。
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1.进化的原因
(1)外因:环境的改变。   大量消失,部分森林古猿被迫下地
生活。
森林古猿
达尔文
现代类人猿
森林
(2)内因:自身   的变化。臂和手逐渐变得   ;   越来越发达。
2.进化的证据:直接证据是   。
(1)“露西”化石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壮。由此推测:古人类向着   的方向发展。
(2)“东非人”化石及遗物证明,古人类能够   和   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石器。
3.进化的历程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使用工具→   →使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现代人类。
形态结构
灵巧
大脑
化石
直立行走
制造
使用
直立行走
制造工具
情境探究 拓展思维
有人说:“现代类人猿能学会一些类似于人的行为,如梳头、刷牙,甚至还会穿针引线、缝手帕,面部也有喜、怒、哀、乐的丰富表情,所以现代类人猿将来也会变成人。”
[问题1]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请尝试说出自己的理由。
人类的进化和发展
提示:不正确。因为现代类人猿经过进化,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等方面已经完全不同于很多年前的古猿;另外,现在的自然环境与当时的环境已经不同,所以现代类人猿是不可能变成人的。
[问题2]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的枕骨大孔在头骨上的位置明显不同(如图所示)。你能分析造成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吗
提示:直立行走是造成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
[问题3]在现代人类当中,偶尔会出现身披长毛的“毛人”或者长有尾巴的小孩。请尝试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示:这是一种返祖现象。身披长毛或者长有尾巴是人类祖先某些特征的再现,这说明人是由古猿进化来的。返祖现象也是人类起源于古猿的一种证据。
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
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是自然产生的
B.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
D.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C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下列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长臂猿 B.狒狒
C.黑猩猩 D.猕猴
3.人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证明( )
A.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来的
B.人类是黑猩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分支
C.人类和黑猩猩有共同的祖先
D.黑猩猩与人类没有关系
C
C
4. 曹植的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暗指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这首诗也能反映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生存环境的破坏。“萁”“豆”“根”与下列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人类
B.人类、现代类人猿、森林古猿
C.现代类人猿、森林古猿、人类
D.人类、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
B
5.科学家确定“露西”的化石是早期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早期的原始类人猿化石,是因为根据其化石特征可以推测露西能够( )
A.使用火 B.直立行走
C.使用工具 D.使用语言文字
从猿到人的进化
B
6.一部分森林古猿原本适于树上生活,但后来却演变为地面生活,主要原因是( )
A.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
B.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
C.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
D.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森林大量消失
D
7.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
B.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四肢行走转为直立行走
D
8.(2024济宁期中)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有:①直立行走,②使用工具,③使用火,④大脑发达,⑤语言产生。学习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后,你知道距今300万年前的古人类“露西”和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东非人”分别具有的特征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A
9.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使用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是( )
A.用火来驱赶猛兽
B.用火来攻击敌人
C.用火来御寒
D.用火来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
D
10. 如图为人类进化历程示意图(顺序已打乱),由图示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④→②→①→③→⑥→⑤
B.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④森林古猿
C.人类制造和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
D.⑤在打电话体现人类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B
1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逐步进化而来的
B.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逐渐增大
C.环境变化对从猿到人的影响不大
D.能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标志
B
12.有一种新药即将应用于临床,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需要选择下面的动物进行药物试验,你认为选择哪种动物最合适( )
A.猕猴 B.恒河猴
C.长臂猿 D.大叶猴
C
13.(2024临沂期中)人类源自何方 科学家作出了种种推断和论证,其中属于事实的是( )
A.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下到地面的森林古猿逐渐进化成了人类
B.“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C.在非洲发现了古人类化石
D.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C
14.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下列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 )
①从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 ②从树栖生活到地面生活 ③在群体生活中产生语言 ④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C
15.(2024北京期中)关于人类的起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直接证据是化石
B.现代类人猿在数十万年后,就会成为新的人类
C.人类进化的原因主要是环境的变迁
D.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B
16.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火的使用对人类进化的主要意义在于( )
A.驱赶蚊虫
B.烧制陶瓷,用于盛放食物
C.烧制木炭,用于观赏
D.烧熟食物,促进脑的发育
D
17.从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行走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直立行走的意义有( )
①使前肢得到解放 ②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 ③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 ④显得更加高大,可以吓退猛兽,不再受到破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18.从所学生物学的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
B.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
C.从化石可以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D.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与森林大量消失没有直接关系
D
19.关于人类的起源与发展,有不少观点,但“进化论”是目前被人类广泛接受的。如图为“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进化论的创立者是   。
(2)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都和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它们统称为   。
达尔文
类人猿
(3)图中C具备   (多选)。
A.直立行走的能力
B.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
C.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
D.使用火的能力
E.使用语言的能力
AB
(4)从C到G,除着装发生变化外,使用的工具也越来越复杂,这是因为人类进化过程中   越来越发达。
(5)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   ,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同大自然的斗争能力。
大脑
语言
20.人类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距今1 200多万年前,人类祖先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特殊原因,其中的一支进化成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图甲为人类进化历程,图乙是人与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图丙是古人类化石及遗物图像。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   (填序号)。
(2)从图甲所示的人类进化历程中可知[   ]   是人类的祖先。在此阶段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
(3)图乙中表示黑猩猩骨骼的是   (填“A”或“B”),人的手和黑猩猩的“手”相似的特点是   ;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的主要区别是   。
④②①③⑥⑤

森林古猿
森林大量消失
A
形状相似,都有节
黑猩猩的颌骨突出,脑容量小
(4)图丙“露西”的骨骼化石中上肢骨较细短,下肢骨较粗长,且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较宽阔,脊柱呈“S”形,可推测出“露西”的运动方式是   。图中“东非人”使用过的石块分别呈斧状和凿状,推测“东非人”已经具备   的能力。
直立行走
制造和使用工具
古人类“露西”的骨骼化石
古人类“东非人”的遗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