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CCDA
6-10
BCCAD
11-15
CDABB
16-20
CBBAC
21-25
CDAAD
26-30
DBDBD
二、综合题
31.(1)东南:4
(2)BD:D;鞍部;A
(3)②:甲
(4)BD:①
32.(1)顺
(2)夏至:③:极夜
(3)12月22日:南回归线
(4)冬季:春分
(5)C;B
33.
(1)非:巴拿马运河:③
(2)A;炎热干旱的荒漠;
(3)中低:平原
(4)东:高原
(5)B
34.(1)炎热干燥(高温少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热带雨林;垂直
(3)温带季风:大:旱涝
(4)DCF;纬度
(5)由小变大再变小:海陆分布
35.(1)①中部高四周低:BD
②平原
(2)温带海洋性:大;0
(3)刚果;热带雨林;刚果盆地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 7.天宫空间站接下来将飞过的大洋依次是( )
A.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 D.印度洋、大西洋
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试卷 8. ③洲北部居民主要语言和人种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80 分 时间: 60 分钟) A.英语、白种人 B.汉语、黄种人
说明: C.阿拉伯语、白种人 D.西班牙语、混血人种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35题。第Ⅰ卷为选择题,共 30题,30 分;第Ⅱ卷为非 9.符合“人口最多、人口超过 1亿的国家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选择题,共 5题,50 分。 A. ① B.② C.③ D.④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会受到自然、人文要素的影响,读图完成 10-11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1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同学们学完地球和地球仪后,尝试把兵乓球穿在铁丝上制作地球仪,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
确的地球仪是
10.影响该聚落最初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B. C. D. A.矿产资源丰富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气候宜人,适合居住 D.河流提供丰富的水源
11.有关该聚落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23 年 12 月 26 日我国在西昌(102°E,28°N)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 57、58 颗北斗卫 ①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导致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星;2024 年 1 月 1 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37°N、137°E)发生 7.6 级地震。据此完成 2-5 题。 ②优美的风景吸引更多人来居住
2.下图位置与我国西昌、日本石川县最为接近的是( ) ③河流的流向限制了聚落的扩展
④公路运输的发展既是聚落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聚落的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我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
并绘制了简单示意图,据此完成 12-14 题。
3. 我国西昌位于日本石川县的( )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
4.2024 年伊始日本已发生多次地震,日本地震频发是因为日本位于( )
A. 欧亚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B.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D. 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5.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12.同学们对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应选择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B. 地震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
A.树影先变长后变短 B.正午时刻树影在正南
C. 现在科技水平下,地震已能够精准预测 D. 地震发生时要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C.按时间先后对树影排序是 abc D.按时间先后对太阳排序是①②③
天宫空间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距地面 400 千米~500 千米高度围绕地球飞行的空间站系统,其
13.同学们发现,某时段正午树影一天比一天短,此时段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
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读天宫空间站某时
A.甲—乙—丙之间 B.乙—丙—丁之间
刻的运行位置和轨迹图,完成 6-9 题。
C.丙—丁—甲之间 D.丁—甲—乙之间
6.对①②③④大洲叙述,正确的是( )
14.某日正午树影在一年中最短,该日青岛最有可能产生的现象是一年中( )
A.①②大洲分界线是马六甲海峡
A.白天的时间最短 B.日出时间最早
B.①③大洲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C.室外人们的衣着最厚 D.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最大
C.②④大洲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
D.赤道和回归线穿越①②③大洲
第 1页/共 4页
{#{QQABCYwQogggApBAABhCAw0aCACQkBACCYgGAAAMsAABwQFABAA=}#}
可可是制作巧克力的主要材料之一。世界著名巧克力生产地几乎都在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 23.一天中,晷针日影的方向变化规律是( )
亚。下图是世界可可主要生产国分布图,读图完成 15-16 题。 A.顺时针自西向东转动 B.逆时针自西向东转动
C.顺时针自东向西转动 D.逆时针自东向西转动
24.一天中,日影朝向有规律的变化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海陆变迁 D.太阳运动
25.“四种热带气候在地球上最大的分布区示意图”中所标注出的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和全年高
温少雨分别对应的是( )
15.可可是( )
①喜热 ②喜凉 ③喜旱 ④喜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巧克力生产地与可可产地不一致,这反映了( )
A.可可产地的人们不喜欢吃巧克力 B.可可产地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C.区域差异导致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D.欧洲和北美洲生活水平低,消费力弱
26.下面的四幅标志图中,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是( )
读右图,完成 17-18 题。
17.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因素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A. B. C. D.
18.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热带沙漠景观 B.乙山顶终年积雪 读北半球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 27-28 题。
C.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D.该山地位于北半球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 2023 年 11 月 5 日至 10
日在上海举行,共有 150 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参展,据此完成 19-20 题。
19.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体现了( )
A.经济全球化 B.国际贸易保护 C.国际紧张关系 D.联合国重要地位
20.我国与参加会议的众多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商谈称为( )
A.南南合作 B.中外合作 C.南北对话 D.南北合作
读图示意某国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变化,完成 21-22 题。 27.观察北半球气温分布图可知,气温分布的规律是( )
2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0”的年份是( ) A.由赤道向极地递减 B.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A.1985 B.1995 C.2015 D.2005 C.从东向西逐渐升高 D.大致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22.据图推测该国今后将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 28.亚洲中部 A处年平均气温比周边地区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就业困难 B.交通拥堵 C.住房紧张 D.人口老龄化 A.人类活动 B.海陆分布 C.纬度因素 D.地形地势
日晷(图 1)是古人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 读“非洲气候图”,据此完成第 29-30 题。
日晷进行观测,并将晷针的日影绘制成图(图 2),据图完成 23-24 题。 29.关于非洲气候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B.以赤道为轴,大致南北对称分布
C.高山高原气候分布广泛
D.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30.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大陆( )
A.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 B. 地跨低、中、高纬
C. 地跨热、温、寒三带 D. 大部分位于热带
第 2页/共 4页
{#{QQABCYwQogggApBAABhCAw0aCACQkBACCYgGAAAMsAABwQFABA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1)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填“顺”或“逆”)
二、综合题(共 5 题,共 50 分) 时针。
31.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寒假将开展研学活动,图 1为研学区域地形图,图 2示意泥石流灾害,读图 (2)图 2中所示的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填节气) ,此时地球公转到图 1中的
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处,此时南极地区会出现 现象。
(3)晕染第一瓣梅花时,日期大约是 前后,这一天太阳直射 (纬线)
(4)当九九消寒图已晕染梅花 30 瓣时,我们的家乡青岛处在 (填季节),当九朵梅
花点遍后,即将迎来二分二至日中的 节气。
(5)图 2中的 BC 两地中位于热带的是 ,四季更替明显的是 。
33.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发布最新“饥饿热点”报告警示,多个“饥
饿热点”地区的突发性饥饿状况预计将恶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研学一:“登高望远”。图 1 中出发点 B 位于“观景台”的 方向,测量两地图上直线
距离为 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
(2)研学二:“冰雪星空”。同学们设计两条滑雪路线 BD 和 CE,从安全角度出发 路线更
合适;从安全角度考虑,A、B、D三地中最适宜露营的是 ,其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
进行极限陡坡攀岩项目,选择 地将更适合。
(3)研学三:“出谋划策”。为改善交通计划在丙、丁两个度假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线路①②中
相对合理的是 ;水库具备蓄水、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功能,能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 洲;新奥尔良是重要的粮食运输港口,
展,图中水库大坝 E建成前,务必要做好 (填“甲”或“乙”)村的库区移民搬迁工作。 其所在大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a是 ,它出口的粮食运往世界各地,途经大洋中全部
(4)研学四:“安全演练”。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 位于东半球的是 (填数字)。
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图 1 中 BD 和 CE 可能发生泥石流的 (2)图中 A、B 两地中 (填字母)为世界主要人口稀疏区之一,主要原因
是 ,泥石流发生时,图 2中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 是 ,不适宜人类居住。
(3)根据图 2和图 3判断,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于 纬度;从地形类型看,
32.“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文人根据数九方法绘制的图,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 (4)图中 A 地所处大洲主要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该大洲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
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晕染一瓣梅花,梅花点遍,春回大地。图 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 “ 大陆”。
2 为地球自转示意图,图 3为九九消寒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5)报告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常态”,干旱、洪水、飓风和气旋反复破坏农业和畜牧业,
导致人口流离失所,并将世界各国的数百万人推向危险边缘。面对如此“新常态”,以下做法能够
较好应对问题的是 。
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②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③多乘坐私家车出行 ④加强对全球环境的监测和研究
⑤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⑥多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④
第 3页/共 4页
{#{QQABCYwQogggApBAABhCAw0aCACQkBACCYgGAAAMsAABwQFABAA=}#}
34. 世界各地气候差异大,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内容。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11 分)
尝试探究:
(1)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①亚洲沿30°N和 80°E地形剖面图反映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受地势影响,
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是 (双向选择)。
A.呈聚合状 B.呈辐射状
C.自四周向中部流到青藏高原 D.自中部向四周流
②根据欧洲地形图反映出欧洲地形以 为主,河流的水流比较平稳。
(2)气候对河流的影响:莱茵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内河航运发达,根据欧洲气候图分析,
莱茵河主要流经 气候区,全年湿润多雨,水量 (大或小),最冷月气温在
摄氏度以上,河流无结冰期,可全年通航。
(1)结合气候资料图可知,⑧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为了适应这一气候特点, 拓展延伸:
很多植物的叶片表面多有“蜡质层”,这种植被被称为 ;
(2)②地区的天然植被是 ;①地区自然景观以 变化显著为特色。
(3)④地气候类型是 气候,降水季节变化 (大/小),容易产生 灾害。
(4)图中③④⑦对应的气候资料图分别为 (填字母),影响这三地气候差异
的主要因素是 。
(5)图中④⑤⑥三地大致位于同纬度地区,据图描述从④ ⑤ ⑥地气温年较差的变化规
律是 ,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35.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河流特点的主要因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9分)
探究资料:
(3)非洲河流分析:刚果河和尼罗河都是世界著名的河流。其中,水量大的是 河,
原因是该河主要流经 气候区,降水丰富;所处地形区主要为 ,有利
于水流汇集。
第 4页/共 4页
{#{QQABCYwQogggApBAABhCAw0aCACQkBACCYgGAAAMsAABwQ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