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善用法律》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1. 认同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增强对法律的信任和尊重。2. 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和参与法治建设。 健全人格:3. 培养学生在面对法律问题时的理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责任意识:5. 培养学生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责任感和勇气。6. 让学生明白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 理解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难点:3. 青少年如何有勇有谋地应对违法犯罪。4. 理解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条件和意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的案例:一名男子在公共场所的不当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该男子的行为是否正确,并提问: “你会给这名男子哪些建议 ”学生可能会回答:男子的行为不正确,他应该遵守公共秩序和道德规范。建议他尊重他人,注意自己 的言行举止。2. 播放 BTV 北京卫视《法治进行时》的相关内容,提问:“从这个节目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遵守法律, 不做违法的事情。(二)讲授新课1.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展示关于爆炸发生时的情景,提问:“当爆炸发生时,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 权 ”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 权益。也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 人民法院起诉。展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的图片,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提 问:“这些机构分别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具体的服务 ”学生可能会回答:法律服务所可以写文书、出主意等;律师事务所可以处理法律事务、打官司、辩护 等;公证处可以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身份等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法律援助中心是“弱者 的保护神”,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展示关于诉讼的含义和地位的内容,提问:“诉讼是什么 它在维护合法权益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可能会回答: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 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展示关于诉讼的三种类型的案例,如中学生小峰自创歌词获奖后著作权被侵犯的案例、孙某未经政府批准擅自占用集体土地建房被处罚后提起诉讼的案例、杨某等故意杀人的案例,提问:“这些案例分别属于 哪种类型的诉讼 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中学生小峰的案例属于民事诉讼,因为他的著作权被侵犯,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孙 某的案例属于行政诉讼,因为他对国土资源局的处罚决定不服,起诉的是行政机关;杨某等的案例属于刑 事诉讼,因为他们的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组织小组讨论:“有人说到法院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情,只有违法的人才去法院打官司,你赞同这一观 点吗 是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合诉讼 ”学生可能会回答:不赞同这一观点,到法院打官司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当途径,不是不光彩的事 情。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合诉讼,诉讼需要考虑成本、时间等因素,有些纠纷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如 调解、仲裁等。2. 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展示关于小林、小方和小冬遇到歹徒搜身的情景,提问:“请你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行为和做法进行点 评。”学生可能会回答:小林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她不应该选择逃避,而应该勇敢地面对,想办法帮助被搜 身的同学;小方的行为虽然勇敢,但他的做法比较鲁莽,容易使自己受到伤害;小冬的做法是明智的,他 选择报警,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及时制止歹徒的行为。展示于海明反杀刘海龙的案例,提问:“怎样评价视频中人物的行为 ”学生可能会回答: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他是为了使自己的人身安全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不负刑事责任。展示《广州:女生见义智为巧助民警擒贼》的视频,提问:“我们从见义智为的女生身上得到哪些启 示 ”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们在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时,要有勇有谋,不能鲁莽行事。要及时拨打110报警电 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去向, 保护好作案现场等。总结青少年与违法犯罪作斗争要有勇有谋的原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 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但是,我们未成年人, 体力不具有优势,心智尚不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 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也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必 要时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同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做到有勇有谋,在保护 自己的前提下,积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四)随堂练习(备注:随堂练习包含答案)1. 小强是一名在校学生,一天他骑着新买的自行车上街买文具,从商店出来后发现自行车被盗了。 这时小强应该()A. 自己去偷一辆别人的车,以弥补自己的损失B. 自认倒霉,回家去C.迅速报警,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D. 为避免父母责骂,到同学家去答案:C。小强应该迅速报警,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 选项的做法是违法的,B 选项自 认倒霉是对自己权益的不重视,D 选项到同学家去并不能解决问题。2. 近来有花季少女惨遭歹徒杀害的报道,青少年要不断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当你意识到牛高马大 的不法分子欲绑架你时,正确的做法是( )①快速向人群奔跑并呼救②与歹徒拼死搏斗③在保证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机智应对④记住歹徒相貌特征,事后及时拨打110报警.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B 。当遇到不法分子绑架时,我们应该快速向人群奔跑并呼救,在保证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机 智应对,记住歹徒相貌特征,事后及时拨打110报警,而不是与歹徒拼死搏斗,这样容易使自己受到伤害。(五)板书设计1.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法律服务机构国家的法律救济诉讼的含义及类型2. 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青少年与违法犯罪作斗争要有勇有谋的原因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条件和意义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深入理解了善用法律 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较高,能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 处,如部分学生对诉讼的类型理解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讲解。此外,在引导学生 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应对违法犯罪的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高 运用法律的能力。总的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还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深度上进一步改 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