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夯实法治基础课件(共28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夯实法治基础课件(共28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体育饭圈文化
樊振东坦言,自己一度因饭圈文化感到困扰。“输球不行,赢球也没那么行”,这句话道出了他对一些极端粉丝的无奈。作为顶级运动员,他不仅要面对赛场上的对手,还要应对来自场外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亚于任何一场决赛,甚至更为致命。
思考:“饭圈文化”严重干扰运动员的比赛,我们应该怎么办?
提示:博流量、找商机、吸引眼球,这些畸形的“饭圈文化”不仅对运动员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危害,而且对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该理智追星、文明追星,不做饭圈的奴隶,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4.1夯实法治基础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学习目标
什么是法治
1
法治的要求
2
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
3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总目标
4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5
板块一 选择法治道路
过去的一年,消费领域最热门的一个词就是预制菜。凭借方便快捷,预制菜让人们的餐桌变得更加丰富。今年春节,无论在线上各大电商平台,还是线下的商超门店里有一道预制菜的销售持续火爆,成为预制菜销售的“顶流”,它就是梅菜扣肉。
今年3·15晚会上,央视曝光地方特色美食梅菜扣肉中竟然掺杂着劣质糟头肉(淋巴肉),而制作过程更是堪比“黑作坊远离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
3.15晚会曝光预制菜“梅菜扣肉”:用3元1斤槽头肉,“腺体剔太干净,肉的厚度不够”!
面对此类现象,究竟什么能够保证消费者的安全?
法治
什么是法治
1
什么是法治?
什么法
如何治
良法
善治
法治的要求
2
《第二十条》剧情介绍:影片讲述了检察官韩明(雷佳音饰)人到中年,原本希望能够赶上职业生涯的末班车,却意外卷入了一桩分歧巨大的案件。在这个案件中,韩明遇到了固执己见的检察官吕正方(马丽饰)。起初,韩明对案件感到不解和退缩,但最终,他和吕正方一起顶住压力,将嫌疑人的故意伤害行为扭转为正当防卫,从而维护了法律的公平和公正。影片通过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示了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并以现实题材和小人物视角作为切口,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激发他们对法律法规的兴趣。
《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什么是良法?
法治的要求
2
什么是良法?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法治的要求
2
一个国家制定了良好的法律,就是一个“法治”国家吗?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要求:良法+善治
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
3
假如没有法治,会有怎样的后果?
犯罪分子更加猖獗
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未成年人更容易受伤害
公平正义得不到伸张
社会秩序破坏
社会秩序破坏
① (公民)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
3
美国宪法
俄罗斯宪法
中国宪法
法国民法典
是不是只有中国是法治国家?
②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
3
封建社会
人治
法治
近代社会
新中国
③(国家)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
3
④ (社会)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⑤ (国家)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
3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⑤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板块二 描绘法治蓝图
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1978年
2012年
2007年
1997年
1982年
2020年
2022年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实施现行宪法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4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P47-P48)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一体推进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基本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要求
4
要求 地位 主体
科学立法 前提 立法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举例:人大(或人大常委会)通过《××法》
严格执法 关键 政府(行政机关)例:教育局、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
公正司法 防线 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全民守法 基础 全体公民
依法治国基本要求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5
①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
2023年6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311人提出的586条意见,另收到来信6封。
2023年10月2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二次审议,对社会公众的意见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吸收采纳。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人民当家作主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5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5
①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补充
1、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3、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补充:作为中学生,能为建设法治中国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夯实法治基础
选择法治道路
描绘法治蓝图
法治的要求
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如何全面依法治国
社会
公民
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要求
中考真题
(2024·云南·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着眼长治久安,高举法治旗帜,用好法律武器,提升法治化水平。这表明( )
①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②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③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中考真题
(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铁拳”行动,依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假冒伪劣化肥、假冒知名品牌等八类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开曝光1034起典型案件。“铁拳”行动体现了( )
A.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B.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有效维护
C.国家权力的行使受到法律的约束 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
A
中考真题
(2024·江苏无锡)2024年贺岁电影《第二十条》围绕一系列“正当防卫”案件,向社会彰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鼓励公民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 )
①彰显我国厉行法治,坚持依法治国
②能从根本上杜绝非正义行为的发生
③鼓励公民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④法治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