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让家更美好课件(共2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让家更美好课件(共2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
5.2 让家更美好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1.政治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
2.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传承家庭文化传统美德。
3.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本课学习内容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29-33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并且用红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1、怎样建设美好家庭?
2、孝亲敬老的原因
3、传承家庭美德的做法
环节一:爱的回忆-体味亲情
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印象深刻的彼此关爱的事情。例如日常生活、旅游、学习等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并表达自己当时感受。对比不同同学的表达,你有什么发现?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温馨和睦
磕磕绊绊
自然随和
内敛深沉
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环节二:相互关爱-亲情永存
阅读感悟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西藏地区,献给了党的事业。他和女儿的书信往来,令人动容。
自从收到你们给我的明信片后几乎天天都要看两遮、凡是看了明信片、贺年片后都感到,我虽在高原,但是最幸福的人。我虽在高原世界屋脊的屋脊上过着正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但我看到有这么多的女儿在想着我,盼着我,我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
1994年1月16 日孔繁森写给小女儿的一封信
岁岁清明,又到清明。我们姊妹三个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可惜您却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爸爸,您还记得吗?您收养的那个小女孩贡桑,她大学毕业后就回西藏了。您长眠的那片土地已发生了沧桑巨变,孩子们上学都是义务教育,老人们都有了社会保障,矿区条件也大有改善。爸爸,女儿想你,如果有来生,我们还是一家人。
孔繁森去世多年后,小女儿又给爸爸写了一封信。
思考:从孔繁森和她女儿的书信来往中,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家人间的爱是双向的,父亲爱着女儿,女儿也思念父;家人间的爱是长久的,这种爱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亲人的离世而消失。
小组讨论:
环节三:爱的碰撞-换位思考
一天,突然降温,妈妈让小强穿上厚外套。他说:“谢谢妈妈,我觉得穿这些够了,今天有体育课,穿厚外套不方便运动”。妈妈说:“穿多了可以脱,穿少冻感冒了怎么办 ”小强说:“我都这么大了,知道冷热,您就放心吧!”妈妈拿着外套,若有所思地看着小强走出家门……
角色扮演:
1、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和“小强”,说说当时你们各自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2、其他同学对课堂表演进行评议,假如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是怎么解决的 把你的切身体验与同学们分享。
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对父母要孝顺敬重,学会回报爱。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感情。
视频赏析
爱的碰撞
思考:1.视频中的朵朵为什么会和父母发生了冲突?
2.类似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吗?
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
父母 我们
心理上
学识上
思想方法上
行为方式上
成熟
幼稚、渴望独立
丰富

求稳保守
开放、创新、偏激
冷静
谨慎
冒险、变化快
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家庭成员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用平和的语气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换位思考,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中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孝亲敬长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定义务
孝亲敬老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易错提示: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 成年子女----赡养父母、 所有子女----孝敬父母
1、孝亲敬老的原因(P31)相关链接
笔记落实
①“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②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环节四:传承美德-让爱生根
家规是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是一个家族传承下来的教育后代子孙的准则。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诚子书》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请你分享你认识的家规、家训。
小组讨论:
人有祖宗,优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黄氏家规
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聪训斋语
(1)是不是所有家规、家训我们都要去继承和发扬呢?有什么作用呢?
(2)我们应该如何去发扬这些家规、家训呢?
家规、家训有优秀和落后之分,传承优秀的家规、家训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质,构建美好的家庭。对待传统家规、家训,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传承家庭美德的做法(P32)
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笔记落实
课堂小调查
你们家的家务都是谁承担呢?
你会做哪些家务?
你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吗?
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3、★如何建设美好的家庭?(P30-P32)
①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②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③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④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笔记落实
课堂小结:
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承担家庭责任的原因
承担家庭责任的做法
学会回报爱
正确处理家庭矛盾
家庭是道德养成起点
传承中华民族家庭传统美德的要求
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用心体悟亲情
让家更美好
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传承中华民族家庭传统美德
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课堂练习
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与国密不可分。一个国家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文明和睦。建设文明和谐家庭,需要( )
①家庭成员消除彼此差异
②家庭成员间相互理解、信任
③家庭成员间和睦相处
④家庭成员间相互体谅和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2.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下列诗词体现了促进和谐家庭建设的是( )
①古之立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②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④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