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 以礼待人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 以礼待人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2以礼待人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礼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弘扬文明礼仪的中华 传统美德;
2.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文明守礼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责任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生活实际生活中学会以礼待人。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明礼为先;
难点:做文明有礼的人。
三、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多媒体播放《典籍里的中国——礼记》
思考:何为礼 教师引出本节课课题《以礼待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待人礼为先
1、多媒体呈现案例:
小岩一家约朋友一起吃晚餐。到了包间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脱掉鞋,把脚 搭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一会儿,朋友来了,他们主动与小岩打招呼,小岩 只是答应了一句,眼睛没有离开手机。因为等的时间比较久,小岩有些饿了,菜 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狼吞虎咽,还不小心把菜汤洒在衣服上。妈妈提 醒他别着急,小岩鼓着嘴,很生气,嘟囔着“吃个饭还这么麻烦…… ”
思考::小岩的哪些行为你觉得不合适 你觉得该如何改进 学生结合案例畅所欲言
教师引导:什么是礼 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1)礼的含义: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礼的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2、多媒体呈现图片并提问:生活中哪些行为没有做到文明有礼呢 学生畅所欲言:随地扔垃圾/粗口骂人/随意插队/景区乱涂乱画
教师提问:无礼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什么危害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
个人:影响人际关系,破坏自身形象
社会:影响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和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明有礼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3、多媒体呈现图片:
思考:图中的握手礼你感受到了什么 (中国是礼仪之邦) 教师追问:文明有礼对国家的影响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 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都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目标导学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1、多媒体呈现案例:
古代有一位书生进京赶考,因路不熟,眼见天色已晚却找不到客栈。忽然见前面 有位老人,他催马向前大声问道:“喂!老头,多远才有客栈 ”老人转身看了 看,心中很是不悦,斥道:“无礼。”书生以为“五里”,连声谢都没说,便扬 鞭策马径直走了。
走了大约五里路,并不见客栈。又往前走了五里路,仍不见客栈踪影。此 时书生想:莫非是老头骗我 他自己嘟囔着“五里,十里”,忽然意识到,十里, 岂不是失礼 五里,恐怕就是无礼。于是骑马回转,找到那位老人,恭敬地道歉: “老人家,请恕小生刚才无礼!请问多远才有客栈 ”老人转嗔为笑:“附近没 有客栈,你且去寒舍暂住一宿再赶路吧。”
思考:前后老人的态度一样吗 是什么让他转变了态度 这启示我们如何做文明 有礼的人
提示: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多媒体呈现图片:
(


) (




)
(
中学生仪容仪表规范


过眉,不涂脂抹粉,不
身、绘身
规海仪客
A
沮重北似
)
基本站姿 沟通站姿 标准站姿
思考:各行各业都有仪表要求,这说明文明有礼要做到
提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3、交流与分享:你会在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可从在家庭、在社 会、在学校举例)
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畅所欲言
教师引导: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四 、课堂总结
中华民族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曾有“不学礼,无以立” 的古训。当今社会,上到国家无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交往,无不闪耀着文明礼
仪的光辉。成长在新时代的同学们,学习生活中又岂能缺少文明礼仪的相伴,让 我们从自身做起,争做新时代文明有礼的好少年!
五、板书设计
是什么
文明有礼的含义
待人礼为先
(
为什么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
怎么做
)做文明有礼的人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