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
(第四课)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课)
(国体)
(政体)
制度保证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单元)
决定
相适 应
三项基本政治制度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反映
决定
反映
根本
政治保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2、我国的民主党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容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
1、性质、组成、主题、职能
2、新时代对人民政协的要求
自主学习: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简称 成立时间、9526地点 组成成员
民革 1948.1 香港 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士为主
民盟 1941.3 重庆 文教和科技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民建 1945.12 重庆 经济界人士为主
民进 1945.12 上海 文教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农工党 1930.8 上海 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致公党 1925.10 旧金山 归侨和侨眷为主
九三学社 1945.9 重庆 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台盟 1947.11 台湾 台湾省人士为主
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民主党派
性质
特点:具有广泛的
社会联系和人才优势。
议题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特“在哪里?
世界典型政党制度一览
两党制
一个国家中三个以上政党并立,互相争夺政权的政党制度。在法国等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林立,各党势均力敌,很难有一个党派有绝对优势,这样会出现以一党为主,多党联合执政的情况。
由两个主要政党轮流执政的体制,最先形成于英国,以后美国、加拿大等都实行两党制。
(注:两党轮流执政≠国内只有两个政党)
多党制
一党制是由一个政党长期执掌国家政权的体制。
一党制
我国政党制度属于其中之一吗?
并不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思想。
“互相监督”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监督与被监督: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人民和人大代表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1)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特”在哪里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补充: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组织上:相互独立
法律地位上:平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特”在哪里
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关系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
▲参加执政、参与执政
1
2
3
4
担任国家机
关领导人
就“十四五规划”编制提出意见和建议
就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出意见
就个人信息保护法制定提出政策性建议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参政权包括: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不是在朝党、在野党、反对党、兄弟党的关系
不是共同执政、轮流执政、联合执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特”在哪里
(3)政治地位
(4)根本活动准则
注意: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
政治地位不平等(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法律地位平等(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框架下设定和运行,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特”在哪里
基本
内容
基本方针
政治地位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参政权(≠参与执政≠共同执政)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
遵守宪法和法律
根本准则
重要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特” 在哪里?
结论:
中国政党制度既不是多党联合执政的多党制,也不是轮流执政的两党制,更不是一党制。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
制度特色
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形式,在当今世界独具特色:
既亲密合作又相互监督,而不是相互反对;
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制度优越性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越性
①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②(人民利益)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
③(政党关系)紧密团结各政党和无党派人士,为共同目标奋斗;
④(决策科学)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安排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我国各民主党派中央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就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振兴和提升实体经济等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数十件,为中共中央科学决策和有效施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体现了各民主党派 (  )
①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②在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优良传统中开展民主监督
③积极履行国家职能,管理国家事务
④积极融入大局,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参政议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议题2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1. 什么是政协?
2.政协主要是做什么的?
3.政协委员是如何产生的?什么人可以成为政协委员呢?
红星表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
齿轮、麦穗表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旗帜表示 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大团结大联合
地图表示 全国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
1949表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诞生的年号
二、我国国体
1.性质
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2.组成
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
3.主题及职能
zhdngxie
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
三、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1
主题:团结和民主
2
职能: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1)政治协商
镜头一: 中共中央2023年在2月28日在中南海举行民主协商会,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共中央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题和职能
一般在决策前和决策实施中,针对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问题,向政协征求意见。 补充:(自上而下(被动):党政机关→人民政协 )
关键词:专题协商会、座谈会
3月22日,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毛艳琼率疫情防控督查组先后到北海中学、桂电北海校区、北海职业学院、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北海康养职业学院、北海市第七中学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及校园安全工作。
毛艳琼一行实地查看校门口、校园周边等重点防疫场所,认真听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汇报,详细了解校园闭环管理、校门岗的出入管理、师生核酸检测、值班值守、应急预案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2)民主监督
内容: 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
方式: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补充:一般在决策后,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题和职能
(3)参政议政
内容: 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方式:自下而上(主动建议):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党政机关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题和职能
内容: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
方式: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重点解读:政协职能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内容:对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举措以及五领域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关键词:自上而下(被动),党政机关 → 人民政协/民主党派。
关键词:专题协商会、座谈会
内容:对经、政、文、社、生等方面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自下而上(主动提案):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党政机关。
zhdngxie
练一练
下列材料体现了政协的哪方面职能?
1.面对当前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政协委员提交了有关发展和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引起国务院重视,被纳入十四五规划。
2.阜阳市政协6个专题调研组经过数月深入调查结果显示,59.5%的人认为阜阳市执法人员素质低;85.5%的人认为执法部门存在不作为情况,59.3%的人对执法部门工作不满意.这份调查报告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3.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参政议政(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民主监督(通过建议和批评的方式进行)
政治协商——通过座谈会和协商会
4.作用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5.新时代对政协工作的要求
①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丰富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②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三、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拓展区分:民主协商、协商民主、政治协商
协商民主
政治协商
民主协商
民主协商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民主协商侧重于发扬民主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的主体则包括社会各阶层群众,涵盖面更大更广。P40
侧重民主形式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具有高层次特点。侧重内容政治性
具体 体现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区 别 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职能 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监督 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通过听取报告、质询、检查工作等方式进行 属于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基本方式是批评和建议
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政协委员由提名推荐产生
联 系 ①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都有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 ③都接受党的领导
知识拓展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过程中孕育。
3.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5.人民政协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机关,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6.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进行质询和问责,政协委员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7.促进人大、政府、政协等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8.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易错易混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过程中孕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程中确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得到发展。
3.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是参政党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相互监督的关系
5.人民政协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机关,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6.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进行质询和问责,政协委员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组织经济建设是政府的职能。
7.促进人大、政府、政协等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政协不是国家机关
8.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前进,现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易错易混
政协会议
6.1
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共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政治地位:中共执政,民主党派参政→参政权4个方面
活动准则:法治框架,宪法
地位:基本政治制度
制度
内容
重要
机构
五“是”
中共、民主党派+其他社会各界人士
团结、民主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聚焦中心任务,协商民主贯穿,完善内容形式,加强民主监督
性质
组成
主题
职能
要求
制度优越性、独特性/创新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