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乡土音乐小学教材《一家欢乐甜过糖》教学案例▲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一家欢乐甜过糖》,激发学生学习潮汕童谣的兴趣,体会“家”与亲情的可贵,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尊敬长辈和学会感恩。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读”、“唱”、“演”等多种形式表现童谣歌。三、知识与能力目标:1、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仔细看谱,找出(X X X)节奏和音乐记号“:|┃”,并准确地进行模唱。2、启发学生能用自然、亲切、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一家欢乐甜过糖》,并随着音乐一起拍打节拍或作律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基本能用潮汕方言诵唱《一家欢乐甜过糖》。╭╮教学难点:把握X X X 的节奏。▲教学对象:二年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基本能用潮汕方言诵唱《一家欢乐甜过糖》。╭╮教学难点:唱准X X X 的连音节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道具、头饰、打击乐器等……..▲教学方法:听唱法、示范法、探究法、表演法。▲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律动导入,初步了解什么是潮汕童谣歌。1、师生问好!2、律动导入,初次听赏潮汕童谣歌,并了解什么是潮汕童谣歌?师:同学们,请找找身边的小伙伴随着音乐的一起拍拍手,跟陈老师一样。【背景音乐《拍剪刀》】师:孩子们,你们在生活当中有听过用潮汕方言演唱的童谣吗?你们会唱吗?师:(师边范唱边歌表演《天顶一粒星》、《挨啊挨》、《一二三》)师:听陈老师哼唱几首潮汕童谣歌片段歌词给大家听,请你们为我打着节拍。师:怎么样?我们的潮汕童谣有趣吗?好玩吗?师:听到自己的家乡方言,感觉怎么样?(特别亲切...)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组非常经典并受老少喜爱的潮汕童谣,也成为潮汕歌仔。那什么是潮汕童谣歌?请同学看屏幕。【屏幕显示:潮汕童谣歌——用潮汕方言来吟诵的儿童歌谣称为潮汕童谣歌,它是潮汕民间歌谣的一种。(二)新课导入,学唱新歌《一家欢乐甜过糖》。初次听赏、解决重难点师:同学们对潮汕童谣歌应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了,如果也让大家用我们的家乡方言来诵唱,你们也想尝试吗?(想)师:听陈老师诵读一首非常有趣味性的潮汕童谣歌,谁能记住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童谣歌。【点击歌谱显示】师:谁能模仿陈老师刚才诵读某一句童谣歌,或者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师生略)模仿诵读,解决难点(在模仿诵读中师强调巩固重难点)。2∕4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鸭仔 会撑 船, 狗仔 会掌 门。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 ‖一家 欢乐 甜 过 糖。师:请找出X X X 连音在歌谱中出现了几次?(2次)3、完整听赏,感受情绪。【播放课件歌谱】师:这首童谣歌带给你的情绪?(提问)生:(欢快、幸福、开心、愉悦等)师:你是否听出歌词诵唱了什么?生:(阿公阿嬷会惜孙,家的幸福和欢乐)师: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2/4)师:细心的孩子,你刚才是否关注到,歌词从哪里又反复?为什么要反复?生:(反复记号也有另一种记法:D.S记号)师:简单介绍什么是反复记号。(从头反复;从此处开始反复;从记号处反复)4、新授歌词(1)第一关:看谁唱得对。①首先让学生跟琴声用潮汕方言诵唱,唱得顺口即可。②请个别学生上台演唱。③教师范唱全曲,让学生听辨比较,从方言的咬字、音准作比较。(提问)④再次播放范唱,尝试让学生找出诵唱时的情绪是否有所不同。⑤再次请学生演唱,让学得快、音准好的担任小老师教大家。⑥完整唱一遍,老师纠正唱得不准的地方。(2)第二关:看谁唱得美。师:接下来请看第二关:看谁唱得美。①请个别学生演唱,再加以评价“好”在哪里?“问题”又出在哪儿?②引导学生应该怎样演唱才美、才能打动人(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师:说得很好。如果让你来演唱,你怎么表现?小组讨论一下。生(热烈讨论):轻轻地唱……有笑容,眼睛睁大来唱……有感情……用肚子唱,像个大胖子……师:大家唱两句试试看。想像着将你的声音传到头顶上去。(生齐唱)师: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感情?(亲情、幸福、家的温暖)③生有感情齐唱全曲。(3)第三关:看谁变得巧。①分小组讨论,可以选择演唱、乐器伴奏、歌表演的形式进行合作创编。②师引导学生结合歌词意境加上合适打击乐器(双响筒、碰铃、铃鼓、响板)。③在老师的提示分组展示。小结评价(三)拓展延伸——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1、听赏视频《温暖的家》、《国家》。2、从小家到国家,让学生明白有国才有家,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教育,并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心怀感恩。3、请学生用心中的话来表达对家或者对祖国的一份热爱之情。4、师生手语演绎《感恩的心》。小结:你这一节课收获了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