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答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知识清单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答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知识清单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知识点01 物质的分类 知识点02 纯净物和混合物
知识点03 分散系和胶体 知识点04 物质间关系
知识点05 物质的变化 知识点06 物质的转化
知识点01 物质的分类
1.元素、物质及微粒
(1)元素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①宏观上,物质由  组成。
②微观上,物质由  、  或  构成。
(3)同素异形体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的定义:把事物按照  进行归类分组的一种方法。
(2)物质的分类方法
①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
②树状分类法
简单地说,是将被分类对象按照从属关系逐级进行(不同层次)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其陈列式的形状像树。
A.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B.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3.几组重要物质类别的分类标准
(1)三种分散系: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4)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①化学键标准:
②实验标准:
(5)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
(6)酸(碱)的元数:
4.氧化物的分类
(1)非金属氧化物和氧化物性质的关系
①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除外
②非金属氧化物一定 碱性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和氧化物性质的关系
①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除外
②少数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 (HMnO4的酸酐)
③少数金属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如
④碱性氧化物 是金属氧化物
5.含氧酸和含氧酸盐
(1)含氧酸的结构
含氧酸 H2SO4 H3PO4 H2CO3 HNO3
结构简式
酸的元数
(2)含氧酸和其相应含氧酸盐种类的关系
n元酸 种正盐, 种酸式盐
1.把握物质分类的2个“误区”
①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 ,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 。
②误认为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就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2.物质分类中的一些特例
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金刚石和石墨等。
②由不同同位素构成的 是纯净物,如H2和D2、H2O和D2O,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也是纯净物。
③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属于 而不是混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属于 而不是纯净物。
3.物质分类中的几个“特殊点”
(1)纯碱不是碱,属于
(2)干冰不是冰,是固体
(3)NaHSO4不是酸,是一种
(4)水玻璃不是玻璃,是 溶液
(5)醋酸(CH3COOH)不是四元酸,是 酸
(6)硅酸盐(如Na2O·SiO2)不是由 组成的,而是金属阳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形成的硅酸盐
(7)几种石灰
①生石灰:
②熟石灰:
③石灰乳、石灰浆: ,石灰水:
④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⑤碱石灰: 两种固体的混合物
1.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液氯 碱石灰 H3PO4 纯碱 NaHSO4 CO Na2O
B 石墨 盐酸 HNO3 烧碱 NaHCO3 SO2 CuO
C 大理石 碘酒 CH3COOH 苛性钾 NaCl Mn2O7 Al2O3
D 空气 漂白粉 H2S 熟石灰 KClO3 SiO2 CaO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有几项
①混合物:铝热剂、氯水、水玻璃、漂白粉
②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
③酸性氧化物:、、、NO2
④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
⑤电解质:、、NaOH、冰醋酸
⑥硅酸盐产品:水晶、水泥、陶瓷
⑦碱:苛性钠、纯碱、熟石灰
⑧盐:胆矾、小苏打、铜绿
⑨放热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化合成一氧化碳、甲烷燃烧
A.2 B.3 C.4 D.5
知识点02 纯净物和混合物
1.本质区别:是否由一种 组成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2)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是纯净物
(3)由不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是混合物,如HD和HT是不同的氢气分子,一般认为是纯净物
(4)分子式相同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同分异构体
(5)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乙烯、一氧化碳、氮气
(6)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某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由钠元素的阳离子和氧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
2.“名不符实”的物质
(1) 冰水混合物 冰和水是同一物质的 状态
(2) 纯净的盐酸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
(3) 纯净的矿泉水 矿泉水中含有少量的矿物质杂质,属于
(4) 纯净的二氧化氮 存在双聚平衡:2NO2N2O4,NO2中一定含
(5) 高分子化合物 聚合度n值不同,所有的高聚物都是
(6) 化合物HD 是一种氢气分子,属于
3.常见的混合物
(1) 分散系 、 、
(2) 高分子化合物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 、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 、
(3) 三大化石燃料 、 、
(4) 石油及其加工产品 石油分馏产品 、 、 、 、 、
石油裂化产品 裂化汽油:含烷烃和烯烃
石油裂解产品 石油裂解气( 、 、 )
(5) 煤及其加工产品 水煤气 和
焦炉气: H2、CH4、C2H4、CO
煤焦油 粗苯、粗氨水、酚类、萘和沥青
(6) 油脂 和
(7) 几种“水” 氨水 的水溶液
氯水 的水溶液
水玻璃 溶液
水银
重水
超重水
王水 浓盐酸和浓硝酸按照体积比 组成的混合物
铁水 液态铁
(8) 常见的无机混合物 碱石灰
铝热剂
合金 金属和金属或非金属组成的
漂白粉
4.常见的纯净物
(1)氯仿: 的俗名
(2)酒精: 的俗名
(3)冰醋酸: 的俗名
(4)甘油:结构简式为 ,属于 物质
(5)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
(1)纯净物 有固定的熔、沸点,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断定该物质 是一种单质。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4)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是纯净物
(5)由不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是混合物,如HD和HT是不同的氢气分子,一般认为是纯净物
(6)分子式相同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同分异构体
(7)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乙烯、一氧化碳、氮气
(8)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某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 是纯净物,如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由钠元素的阳离子和氧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
3.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型分子。关于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均属于纯净物
C.都属于单质 D.和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4.某种物质经检测,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一定不是化合物 D.一定是混合物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②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④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⑤是混合物
A.①② B.②④ C.②⑤ D.全部
知识点03 分散系和胶体
1.分散系
定义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组成 分散质 分散系中  的物质
分散剂 分散系中  的物质
分类 分散质
按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分为9种分散系:
(1)分散系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蒸馏水 一种分散系
(2)三种分散系之间的转化为 变化
(3)透明不代表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溶液,Fe(OH)3胶体为红褐色液体。
(4)胶体不一定都呈液体,胶体除了液溶胶还有气溶胶和固溶胶。
2.胶体的性质
(1) 外观
(2) 通透性 透过滤纸, 透过半透膜
(3) 电学特性 胶体 电荷
3.常见胶体
(1) 气溶胶 云、烟、雾
(2) 液溶胶 豆浆、氢氧化铝胶体、Fe(OH)3胶体、硅酸胶体
(3) 固溶胶 果冻、宝石、烟水晶、有色玻璃
(4) 三种有机胶体 、 、
4.鉴别胶体和溶液
(1)方法:
(2)操作:用可见光束照射,看在入射光侧面是否看到一条
5.布朗运动:
胶体粒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的现象。在胶体溶液中,胶体微粒(胶粒)在作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这说明胶体中在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相同的,这也是胶体比较稳定的原因之一。
布朗运动的微观解释
6.胶体的聚沉
(1) 现象 胶体形成 析出的现象
(2) 变化 变化
(3) 方法 加入 溶液
加入带 电荷胶粒的胶体

(4) Fe(OH)3胶体 ,
7.胶体的吸附性:胶体的 大,吸附能力强
8.胶体的电泳
(1)概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发生 移动
(2)原因:胶体微粒 , 能力强,吸附了带电离子而带电荷
(3)规律:带正电荷的胶粒向 极移动,带负电荷的胶粒向 极移动
(4)变化:发生 变化(电解反应)
9.渗析
利用 (如羊皮纸、膀胱膜等)使胶体和其中所含的可溶性杂质分离的过程称为 ,又称透析。半透膜的细孔能让可溶性杂质的分子或离子通过,但不能让较大的 通过,因而可以达到分离的目的。渗析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
10.胶体的形成
(1)形成过程:将纳米颗粒分散到适当的 中形成的一种分散系
(2)结构特点:胶粒是 聚合体
①胶体中所含胶粒的个数
②胶粒所带的电荷数
(3)胶体的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 。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两个原因:原因一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要使胶体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胶粒所带电荷 )。
原因二 胶体粒子在不停地做布朗运动,与重力作用相同时便形成沉降平衡的状态。
(4)淀粉胶体的特殊性
①结构特征:淀粉胶体为 胶体,胶粒
②性质特性:加入电解质溶液 发生聚沉,通电后 发生电泳
11.Fe(OH)3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提纯
(1)制备
①原理:
②操作:向 中 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 ,停止加热
(2)除去胶体中所含杂质
①胶体中的悬浊液:
②胶体中的分子或离子:
(3)实验方法证明Fe(OH)3胶体和Cl-两者已经分离完全:
12.胶体的应用
(1)胶体的
①卤水点豆腐 ②河海交界处容易形成三角洲 ③FeCl3溶液常用作凝血剂
(2)胶体的
①明矾、Fe2(SO4)3溶液净水 ②Al(OH)3胶体作漂白剂
(3)胶体的
①清晨阳光穿过茂密树木枝叶产生的美丽光线 ②电影院光柱 ③海市蜃楼
胶体知识易错“4”提醒
1.丁达尔效应属于 变化,而非化学变化,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方法是 效应。
2.胶体的电泳现象并不是因为胶体本身带 ,而是其中的胶体粒子带电,事实上胶体呈电中性,胶体中
因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显电性。
3.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不能作漂白剂,其净水原理是: ,Al(OH)3(胶体) 吸附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使其聚集成大颗粒而 。
4.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得的胶体中Fe(OH)3胶粒并不是1mol,而是 1mol;因为胶体中的每个胶粒都是许多个“Fe(OH)3分子”的 且FeCl3不能完全水解。
6.新制Fe(OH)3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Fe(OH)3胶体显电中性
B.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3]m·nFeO+·(n-x)Cl-}x+·xCl-
C.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D.Fe(OH)3胶团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在外加直流电源下向阳极移动
7.判断正误:
(1)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3)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4)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5)“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6)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7)胶体与溶液都可以通过滤纸、半透膜和分子筛
(8)用激光笔照射鸡蛋清溶液,侧面可观察到明显的光路
(9)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10)水泥厂、冶金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烟尘,是利用了电泳原理
(11)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得到该“纳米材料”
(12)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
(13)胶体微粒可用于制备纳米材料
(14)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知识点04 物质间关系
1.同位素
同位素 定义 相同→ 不同→ 元素→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结构 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实例 、 、 是H的同位素
C、C、C是C的同位素
、 、 是O的同位素
判断 ①H、H、H 互为同位素②H2、H2 互为同位素③H+、H+ 互为同位素
2.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 定义 同种 → 不同→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转化 属于 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实例 O元素 和
C元素 、 和
P元素 、 和黑鳞
S元素 、 和
3.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 定义 相同→ 不同→
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转化 属于 变化
特性 分子式相同 1.组成元素相同2.最简式相同3.元素质量分数相同4.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结构不同 1.原子连接方式不同 2.原子连接顺序不同 3.属于不同物质
4.同系物
同系物 定义 相似→组成上相差1个或多个CH2→同一类有机物
特性 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的正整数倍
有相同的通式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组成符合通式 的含不同碳原子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1.同种物质:完全相同的物质
(1)同一物质有不同名称:三氯甲烷和
(2)同一物质有不同写法: 和Si(OH)4、 与H3AlO3
(3)分子式相同的一碳有机物:和
(4)分子式相同书写顺序不同的有机物
①(CH3)2CHCH3和CH3-CH3
②2-CH2-CH3与CH3CH2-CH2-CH3
③和
④HOOC-CH2--COOH与HOOC--CH2-COOH
⑤、、
(5)邻二取代苯:和
2.同类不同种分子:相同元素不同核素组成的分子
(1)氢气分子:H2、D2、T2、HD、HT、DT
(2)水分子:H2O、D2O、T2O、HDO、HTO、DTO
(3)氯化氢分子:HCl、DCl、TCl
3.判断下列各组物质是否互为同系物
①OH和CH2OH( )
②COOH和CH2COOH( )
③CH2=CH2与 ( )
④2-2与CH3OCH2CH2OH( )
8.下列有关“四同”概念的说法或者判断正确的是
A.通式为CnH2n+2,且碳原子数不相等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B.H2、D2、T2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D.40K和40Ca互为同位素
9.化学中有“四同”,根据“四同”的概念,下列物质间关系正确的是
A.、-同位素 B.立方烷()、苯乙烯-同分异构体
C.S2-、S-同素异形体 D.-同系物
知识点05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1)化学变化的本质
①旧 ,新 过程 ②原子间的重新组合
(2)化学变化的特征:有 的生成
化学变化有:①有新 生成②有新化合物或单质生成③有新 生成
非化学变化有:①有新原子生成②有新元素生成
(3)常见的 变化:①物质三态变化;②金属导电;③蒸馏和分馏;④挥发、升华;⑤吸附、盐析、渗析;⑥溶解、潮解;⑦焰色反应。
(4)常见的 变化:①风化、硫化、老化、裂化、硝化、钝化、硬化、氢化、水化、皂化、炭化、催化、酯化、同素异形体的相互转化;②脱水;③干馏、爆炸;④电解、电镀、电化学腐蚀、电解质溶液导电。
2.核变化
核变化 定义 发生变化,即 或 发生变化
概念 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
核反应方程式: U+n→Ba+Kr+3n
概念 由较轻的原子核变化为较重的原子核的变化
核反应方程式 H+H→He+n
判断下列变化是否是核变化 同位素之间的转化 如C→C 是
不同元素之间的转化 U→Pb 是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 Na→Na+ 否
3.同一名称两种变化
(1) 导电 自由电子导电 发生 变化
自由离子导电 发生 变化
(2) 爆炸 爆炸 如轮胎爆炸
爆炸 如炸药爆炸
(3) 升华 物理升华 如 、 升华
化学升华(假升华) 升华、白磷升华
(4) 气化 气化 如液氨气化
气化 如煤的气化
(5) 液化 液化 如氯气液化
液化 如煤的液化
易错点:物质变化的辨析
(1)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 ,如O3与O2间的转化。
(2)不同原子间的转化不属于 变化,其对应的反应也不属于 反应,如U―→Th+He。
(3)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 和 ,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 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HCl溶于水、NaCl熔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4)化学变化不仅有 的变化,同时还伴随有 的变化。
(5)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 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 变化。
(6)非化学变化
(7)煤的 、 属于化学变化。
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是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等。
煤的液化是将其直接或间接转化为 等液体燃料。
(8)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属于 变化。
(9)浓硫酸的 性属于物理性质, 性属于化学性质。
(10)煤的干馏、煤的气化以及煤的液化都属于 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
(11)金属导电、吸附、胶体聚沉等属于 变化。
10.我国古书《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以竹子制造竹纸的方法,其步骤大致有以下几步:①斩竹漂塘(杀青) ②煮楻足火 ③春臼 ④荡料入帘 ⑤覆帘压纸 ⑥透火焙干。其中未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⑤⑥
11.下列成语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B.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C.趁热打铁,百炼成钢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金属导电
②爆炸
③二氧化氮经加压冷却凝结称无色液体
④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氧气
⑦十水碳酸钠风化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
⑨和间的相互转化
⑩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
A.③④⑤⑦⑧ B.②④⑦⑧⑨ C.①②⑤⑥⑩ D.①③⑥⑨⑩
知识点06 物质的转化
1.化学反应的分类
2.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3.物质的转化规律
转化规律 分类 实例 离子反应方程式
强制弱的规律 强酸制 CH3COONa+HCl CH3COO-+H+===CH3COOH
强碱制 FeCl3+NaOH Fe3++3OH-===Fe(OH)3↓
强氧化剂制 Cl2+KI Cl2+2I-===I2+2Cl-
强还原剂制 Fe+CuSO4 Cu2++Fe===Cu+Fe2+
易溶物制难溶物 Na2SO4+BaCl2 Ba2++SO===BaSO4↓
4.各类物质的化学通性
(1)一般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
(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3)酸的化学通性
(4)碱的化学通性
(5)盐的化学通性
1.物质间转化的5个常见易错点
(1)金属与浓、稀硝酸反应均不生成氢气,而是生成 化物。
(2)金属+酸=盐+氢气,这里的“金属”是指氢前的活泼金属,但氢后的 金属,如铜与盐酸就不反应。
(3)钾、钙、钠等特别活泼金属不能从盐溶液中 出比它们活泼性弱的金属。
(4)酸(碱)性氧化物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对产物要求:生成 的酸或碱,Al2O3、Fe2O3、CuO、SiO2不能和水反应。
(5)Fe与H+(非氧化性酸)、Cu2+、S、I2反应不能 生成Fe3+。
2.不能一步实现的反应
(1)不能一步生成的氧化物
①H2S(或S)不能一步转化为 ②N2(或NH3)不能一步转化为
③Fe(OH)2不能一步生成 ④Fe不能一步生成
(2)不能一步生成的酸或碱:难溶性酸或碱
①可溶性碱:KOH、NaOH、Ca(OH)2、Ba(OH)2和NH3·H2O
②Fe2O3、Al2O3、CuO与水不能反应生成相应的
③SiO2不能与水一步反应生成
(3)不能一步生成的硫化物或氯化物
①Cu和S反应不能生成 ②Fe和Cl2反应不能生成 ③Fe和I2反应不能生成
(4)电解法制备物质
①不能用电解熔融的 制备金属铝 ②不能用电解熔融的 或 溶液制备金属镁
③不能用电解 溶液制备金属钠
3.物质转化中的特殊性
(1)金属一般不和碱反应,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和酸反应,硅能和氢氟酸反应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不能和酸反应
(4)碱性氧化物和酸不一定发生复分解反应
①3FeO+10HNO3(稀)
②Fe2O3+6HI
(5)碱和酸不一定发生中和反应
①3Fe(OH)2+10HNO3(稀)
②Fe2O3+6HI
13.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NaCl B.Fe→FeCl3→Fe(OH)3→Fe2O3
C.Al→Al2O3→Al(OH)3→AlCl3 D.Mg→MgCl2→Mg(OH)2→MgSO4
14.下列关于物质转化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氯气→高价金属氯化物
B.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水
C.难溶性碱→碱性氧化物+水
D.盐+酸→新盐+新酸
15.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按右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B Si
C NO
D Cu CuO
16.一定条件下,碳酸钙可以发生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每步转化反应与选项中的反应类型匹配的是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氯化钙
A.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知识清单0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知识点01 物质的分类 知识点02 纯净物和混合物
知识点03 分散系和胶体 知识点04 物质间关系
知识点05 物质的变化 知识点06 物质的转化
知识点01 物质的分类
1.元素、物质及微粒
(1)元素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单质 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①宏观上,物质由 元素 组成。
②微观上,物质由 分子 、 原子 或 离子 构成。
(3)同素异形体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的定义:把事物按照 事先设定的标准 进行归类分组的一种方法。
(2)物质的分类方法
①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
②树状分类法
简单地说,是将被分类对象按照从属关系逐级进行(不同层次)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其陈列式的形状像树。
A.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B.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3.几组重要物质类别的分类标准
(1)三种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的化合物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4)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①化学键标准:是否只含共价键
②实验标准: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5)氧化性酸和非氧化性酸:中心元素是否表现强氧化性
(6)酸(碱)的元数: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个数
4.氧化物的分类
(1)非金属氧化物和氧化物性质的关系
①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CO、NO、NO2除外
②非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碱性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和氧化物性质的关系
①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Na2O2、Al2O3除外
②少数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HMnO4的酸酐)
③少数金属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如Al2O3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5.含氧酸和含氧酸盐
(1)含氧酸的结构
含氧酸 H2SO4 H3PO4 H2CO3 HNO3
结构简式
酸的元数 二元酸 三元酸 二元酸 一元酸
(2)含氧酸和其相应含氧酸盐种类的关系
n元酸1种正盐,n-1种酸式盐
1.把握物质分类的2个“误区”
①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
②误认为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就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2.物质分类中的一些特例
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金刚石和石墨等。
②由不同同位素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如H2和D2、H2O和D2O,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也是纯净物。
③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属于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3.物质分类中的几个“特殊点”
(1)纯碱不是碱,属于盐
(2)干冰不是冰,是固体二氧化碳
(3)NaHSO4不是酸,是一种酸式盐
(4)水玻璃不是玻璃,是硅酸钠溶液
(5)醋酸(CH3COOH)不是四元酸,是一元酸
(6)硅酸盐(如Na2O·SiO2)不是由氧化物组成的,而是金属阳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形成的硅酸盐
(7)几种石灰
①生石灰:CaO
②熟石灰:Ca(OH)2
③石灰乳、石灰浆:Ca(OH)2悬浊液,石灰水:Ca(OH)2溶液
④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⑤碱石灰:NaOH和CaO两种固体的混合物
1.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液氯 碱石灰 H3PO4 纯碱 NaHSO4 CO Na2O
B 石墨 盐酸 HNO3 烧碱 NaHCO3 SO2 CuO
C 大理石 碘酒 CH3COOH 苛性钾 NaCl Mn2O7 Al2O3
D 空气 漂白粉 H2S 熟石灰 KClO3 SiO2 CaO
【答案】B
【解析】A.纯碱是Na2CO3,该物质属于盐,不属于碱;CO是不成盐氧化物,而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错误;
B.选项中各种物质分类合理,B正确;
C.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
D.空气属于混合物,D错误;
故选B。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有几项
①混合物:铝热剂、氯水、水玻璃、漂白粉
②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
③酸性氧化物:、、、NO2
④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
⑤电解质:、、NaOH、冰醋酸
⑥硅酸盐产品:水晶、水泥、陶瓷
⑦碱:苛性钠、纯碱、熟石灰
⑧盐:胆矾、小苏打、铜绿
⑨放热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化合成一氧化碳、甲烷燃烧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混合物:铝热剂金属铝和过渡元素的氧化物、氯水氯气的水溶液、水玻璃硅酸钠的水溶液、漂白粉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正确;
淀粉溶液、牛奶属于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属于溶液,故错误;
、、属于酸性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错误;
、、金刚石、石墨为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正确;
、NaOH、冰醋酸属于电解质,氨分子属于非电解质,故错误;
水泥、陶瓷属于硅酸盐产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产品,故错误;
苛性钠、熟石灰属于碱,纯碱属于盐,故错误;
胆矾、小苏打、铜绿属于盐,故正确;
盐酸与氢氧化钠、甲烷燃烧属于放热反应,而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化合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故错误。
故选B。
知识点02 纯净物和混合物
1.本质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2)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3)由不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如HD和HT是不同的氢气分子,一般认为是纯净物
(4)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同分异构体
(5)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乙烯、一氧化碳、氮气
(6)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某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由钠元素的阳离子和氧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
2.“名不符实”的物质
(1) 冰水混合物 冰和水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
(2) 纯净的盐酸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3) 纯净的矿泉水 矿泉水中含有少量的矿物质杂质,属于混合物
(4) 纯净的二氧化氮 存在双聚平衡:2NO2N2O4,NO2中一定含N2O4
(5) 高分子化合物 聚合度n值不同,所有的高聚物都是混合物
(6) 化合物HD 是一种氢气分子,属于单质
3.常见的混合物
(1) 分散系 溶液、浊液、胶体
(2) 高分子化合物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纤维素、天然橡胶、蛋白质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3) 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4) 石油及其加工产品 石油分馏产品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油、润滑油、沥青
石油裂化产品 裂化汽油:含烷烃和烯烃
石油裂解产品 石油裂解气(乙烯、丙烯、丁二烯)
(5) 煤及其加工产品 水煤气 CO和H2
焦炉气: H2、CH4、C2H4、CO
煤焦油 粗苯、粗氨水、酚类、萘和沥青
(6) 油脂 动物油和植物油
(7) 几种“水” 氨水 氨气的水溶液
氯水 氯气的水溶液
水玻璃 硅酸钠溶液
水银 Hg
重水 D2O
超重水 T2O
王水 浓盐酸和浓硝酸按照体积比1:3组成的混合物
铁水 液态铁
(8) 常见的无机混合物 碱石灰 NaOH和CaO
铝热剂 Al和Fe2O3
合金 金属和金属或非金属组成的混合物
漂白粉 CaCl2和Ca(ClO)2
4.常见的纯净物
(1)氯仿:CHCl3的俗名
(2)酒精:CH3CH2OH的俗名
(3)冰醋酸:固体CH3COOH的俗名
(4)甘油:结构简式为2--2,属于醇物质
(5)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
(1)纯净物不一定有固定的熔、沸点,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断定该物质不一定是一种单质。
(3)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4)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5)由不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如HD和HT是不同的氢气分子,一般认为是纯净物
(6)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同分异构体
(7)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乙烯、一氧化碳、氮气
(8)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某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由钠元素的阳离子和氧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
3.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型分子。关于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和均属于纯净物
C.都属于单质 D.和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答案】A
【解析】A.O4和O2是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O4和O2都是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B正确;
C.O4和O2都是氧一种元素组成,为单质,故C正确;
D.O4和O2是不同物质,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D正确;
故选:A。
4.某种物质经检测,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一定不是化合物 D.一定是混合物
【答案】C
【解析】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混合物中,都只含有一种元素,故A错误;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由A中的分析可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故B错误;
C.因为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C正确;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属于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氧元素,故D错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②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④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⑤是混合物
A.①② B.②④ C.②⑤ D.全部
【答案】B
【解析】①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故错误;
②冰水混合物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正确;
③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故正确;
④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正确;
⑤CuSO4 5H2O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故选:B。
知识点03 分散系和胶体
1.分散系
定义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组成 分散质 分散系中 被分散 的物质
分散剂 分散系中 容纳分散质 的物质
分类 分散质 粒子直径大小
按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分为9种分散系:
(1)分散系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蒸馏水不是一种分散系
(2)三种分散系之间的转化为物理变化
(3)透明不代表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溶液,Fe(OH)3胶体为红褐色液体。
(4)胶体不一定都呈液体,胶体除了液溶胶还有气溶胶和固溶胶。
2.胶体的性质
(1) 外观 较均一、较透明、较稳定
(2) 通透性 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3) 电学特性 胶体不带电荷
3.常见胶体
(1) 气溶胶 云、烟、雾
(2) 液溶胶 豆浆、氢氧化铝胶体、Fe(OH)3胶体、硅酸胶体
(3) 固溶胶 果冻、宝石、烟水晶、有色玻璃
(4) 三种有机胶体 淀粉溶液、肥皂溶液、蛋白质溶液
4.鉴别胶体和溶液
(1)方法:丁达尔效应
(2)操作:用可见光束照射,看在入射光侧面是否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5.布朗运动:
胶体粒子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的现象。在胶体溶液中,胶体微粒(胶粒)在作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布朗运动。这说明胶体中在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相同的,这也是胶体比较稳定的原因之一。
布朗运动的微观解释
6.胶体的聚沉
(1) 现象 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2) 变化 物理变化
(3) 方法 加入电解质溶液
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加热或搅拌
(4) Fe(OH)3胶体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全部溶解
7.胶体的吸附性:胶体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8.胶体的电泳
(1)概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发生定向移动
(2)原因:胶体微粒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吸附了带电离子而带电荷
(3)规律:带正电荷的胶粒向阴极移动,带负电荷的胶粒向阳极移动
(4)变化:发生化学变化(电解反应)
9.渗析
利用半透膜(如羊皮纸、膀胱膜等)使胶体和其中所含的可溶性杂质分离的过程称为渗析,又称透析。半透膜的细孔能让可溶性杂质的分子或离子通过,但不能让较大的胶粒
通过,因而可以达到分离的目的。渗析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
10.胶体的形成
(1)形成过程:将纳米颗粒分散到适当的分散剂中形成的一种分散系
(2)结构特点:胶粒是高分子或多分子聚合体
①胶体中所含胶粒的个数不确定
②胶粒所带的电荷数不确定
(3)胶体的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两个原因:原因一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要使胶体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胶粒所带电荷 )。
原因二 胶体粒子在不停地做布朗运动,与重力作用相同时便形成沉降平衡的状态。
(4)淀粉胶体的特殊性
①结构特征:淀粉胶体为分子胶体,胶粒不带电荷
②性质特性:加入电解质溶液不能发生聚沉,通电后不能发生电泳
11.Fe(OH)3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提纯
(1)制备
①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②操作: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停止加热
(2)除去胶体中所含杂质
①胶体中的悬浊液:过滤
②胶体中的分子或离子:渗析
(3)实验方法证明Fe(OH)3胶体和Cl-两者已经分离完全:取最后一次渗析液与结晶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两者已经完全分离
12.胶体的应用
(1)胶体的聚沉
①卤水点豆腐 ②河海交界处容易形成三角洲 ③FeCl3溶液常用作凝血剂
(2)胶体的吸附性
①明矾、Fe2(SO4)3溶液净水 ②Al(OH)3胶体作漂白剂
(3)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①清晨阳光穿过茂密树木枝叶产生的美丽光线 ②电影院光柱 ③海市蜃楼
胶体知识易错“4”提醒
1.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2.胶体的电泳现象并不是因为胶体本身带电,而是其中的胶体粒子带电,事实上胶体呈电中性,胶体中胶粒因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显电性。
3.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不能作漂白剂,其净水原理是:Al3++3H2O 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 吸附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使其聚集成大颗粒而沉降。
4.含1molFeCl3的饱和溶液制得的胶体中Fe(OH)3胶粒并不是1mol,而是小于1mol;因为胶体中的每个胶粒都是许多个“Fe(OH)3分子”的集合体且FeCl3不能完全水解。
6.新制Fe(OH)3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Fe(OH)3胶体显电中性
B.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3]m·nFeO+·(n-x)Cl-}x+·xCl-
C.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D.Fe(OH)3胶团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在外加直流电源下向阳极移动
【答案】D
【解析】A.Fe(OH)3胶粒带正电、Fe(OH)3胶体显电中性,A正确;
B. 由图知,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3]m·nFeO+·(n-x)Cl-}x+·xCl-,B正确;
C. 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先聚沉故产生红褐色沉淀、后发生复分解反应使沉淀溶解,C正确;
D. Fe(OH)3胶团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由图知Fe(OH)3胶粒带正电,在外加直流电源下向阴极移动, D不正确;
答案选D。
7.判断正误:
(1)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3)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4)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5)“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6)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7)胶体与溶液都可以通过滤纸、半透膜和分子筛
(8)用激光笔照射鸡蛋清溶液,侧面可观察到明显的光路
(9)明矾与水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10)水泥厂、冶金厂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烟尘,是利用了电泳原理
(11)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某液体中,用滤纸过滤的方法可以从此分散系中分离得到该“纳米材料”
(12)碳纳米管属于胶体分散系,该材料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
(13)胶体微粒可用于制备纳米材料
(14)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答案】(1)对(2)对(3)错(4)对(5)对(6)错(7)错(8)对(9)对(10)对(11)错(12)错(13)对(14)错
知识点04 物质间关系
1.同位素
同位素 定义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同种元素→原子(核素)
性质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结构 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实例 H、H、H是H的同位素
C、C、C是C的同位素
O、O、O是O的同位素
判断 ①H、H、H是互为同位素②H2、H2不是互为同位素③H+、H+不是互为同位素
2.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 定义 同种元素→结构不同→单质
性质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转化 属于化学变化,非氧化还原反应
实例 O元素 O2和O3
C元素 金刚石、石墨和C60
P元素 红磷、白磷(黄磷)和黑鳞
S元素 单斜硫、斜方硫和正交硫
3.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 定义 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化合物
性质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或相似
转化 属于化学变化
特性 分子式相同 1.组成元素相同2.最简式相同3.元素质量分数相同4.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结构不同 1.原子连接方式不同 2.原子连接顺序不同 3.属于不同物质
4.同系物
同系物 定义 组成相似→组成上相差1个或多个CH2→同一类有机物
特性 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的正整数倍
有相同的通式
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组成符合通式CnH2n+2的含不同碳原子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1.同种物质:完全相同的物质
(1)同一物质有不同名称:三氯甲烷和氯仿
(2)同一物质有不同写法:H4SiO4和Si(OH)4、Al(OH)3与H3AlO3
(3)分子式相同的一碳有机物:和
(4)分子式相同书写顺序不同的有机物
①(CH3)2CHCH3和CH3-CH3
②2-CH2-CH3与CH3CH2-CH2-CH3
③和
④HOOC-CH2--COOH与HOOC--CH2-COOH
⑤、、
(5)邻二取代苯:和
2.同类不同种分子:相同元素不同核素组成的分子
(1)氢气分子:H2、D2、T2、HD、HT、DT
(2)水分子:H2O、D2O、T2O、HDO、HTO、DTO
(3)氯化氢分子:HCl、DCl、TCl
3.判断下列各组物质是否互为同系物
①OH和CH2OH(×)
②COOH和CH2COOH(√)
③CH2=CH2与 (×)
④2-2与CH3OCH2CH2OH(×)
8.下列有关“四同”概念的说法或者判断正确的是
A.通式为CnH2n+2,且碳原子数不相等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B.H2、D2、T2互为同素异形体
C.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D.40K和40Ca互为同位素
【答案】A
【分析】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
【解析】A.CnH2n+2为烷烃的通式,碳原子数不相等的烷烃互为同系物,A正确;
B.H、D、T均为氢元素,H2、D2、T2均为氢气,不符合同素异形体的概念,B错误;
C.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键,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和是同种物质,C错误;
D.40K和40Ca质子数不同,不是同种元素,不属于同位素,D错误;
故选A。
9.化学中有“四同”,根据“四同”的概念,下列物质间关系正确的是
A.、-同位素 B.立方烷()、苯乙烯-同分异构体
C.S2-、S-同素异形体 D.-同系物
【答案】B
【解析】A.同位素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而、是氢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所以不互为同位素,A不正确;
B.立方烷()、苯乙烯的分子式都为C8H8,二者的结构不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
C.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S2-不属于单质,所以与S不互为同素异形体,C不正确;
D.中,前者属于羧酸,后者属于酯,二者不属于同系物,D不正确;
故选B。
知识点05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1)化学变化的本质
①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②原子间的重新组合
(2)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有:①有新分子生成②有新化合物或单质生成③有新化学键生成
非化学变化有:①有新原子生成②有新元素生成
(3)常见的物理变化:①物质三态变化;②金属导电;③蒸馏和分馏;④挥发、升华;⑤吸附、盐析、渗析;⑥溶解、潮解;⑦焰色反应。
(4)常见的化学变化:①风化、硫化、老化、裂化、硝化、钝化、硬化、氢化、水化、皂化、炭化、催化、酯化、同素异形体的相互转化;②脱水;③干馏、爆炸;④电解、电镀、电化学腐蚀、电解质溶液导电。
2.核变化
核变化 定义 原子核发生变化,即质子数或中子数发生变化
核裂变 概念 一个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原子核的变化。
核反应方程式: U+n→Ba+Kr+3n
核聚变 概念 由较轻的原子核变化为较重的原子核的变化
核反应方程式 H+H→He+n
判断下列变化是否是核变化 同位素之间的转化 如C→C 是
不同元素之间的转化 U→Pb 是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 Na→Na+ 否
3.同一名称两种变化
(1) 导电 自由电子导电 发生物理变化
自由离子导电 发生化学变化
(2) 爆炸 物理爆炸 如轮胎爆炸
化学爆炸 如炸药爆炸
(3) 升华 物理升华 如碘、干冰升华
化学升华(假升华) 氯化铵升华、白磷升华
(4) 气化 物理气化 如液氨气化
化学气化 如煤的气化
(5) 液化 物理液化 如氯气液化
化学液化 如煤的液化
易错点:物质变化的辨析
(1)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如O3与O2间的转化。
(2)不同原子间的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其对应的反应也不属于化学反应,如U―→Th+He。
(3)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HCl溶于水、NaCl熔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4)化学变化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5)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6)非化学变化
(7)煤的气体、液化属于化学变化。
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是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等。
煤的液化是将其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甲醇等液体燃料。
(8)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9)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脱水性属于化学性质。
(10)煤的干馏、煤的气化以及煤的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
(11)金属导电、吸附、胶体聚沉等属于物理变化。
10.我国古书《天工开物》中记载了以竹子制造竹纸的方法,其步骤大致有以下几步:①斩竹漂塘(杀青) ②煮楻足火 ③春臼 ④荡料入帘 ⑤覆帘压纸 ⑥透火焙干。其中未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⑤⑥
【答案】A
【解析】①斩竹漂塘(杀青):斩伐嫰竹,放入池塘,浸泡数百日,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以洗去竹子之青皮,此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①不合题意;
②煮楻足火:将以上所得竹子,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此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②不合题意;
③舂臼打烂:去除以上处理的竹子放入石臼中将其打烂,该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③符合题意;
④荡料入帘: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此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符合题意;
⑤覆帘压纸:然后将帘反复过去,是湿纸落于板上,即成纸张,重复荡料与覆帘,使一张纸的湿纸叠积上千张,然后加上木板重压挤出大部分的水分,此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⑤符合题意;
⑥透火焙干:将试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此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⑥不合题意;
综上分析可知,③④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下列成语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B.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C.趁热打铁,百炼成钢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A
【解析】A.“滴水成冰”过程中,水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属于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
B.“水滴石穿”中蕴含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涉及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百炼成钢”是将铁中过量的碳除去,发生了化学反应,且铁、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过程发生燃烧,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金属导电
②爆炸
③二氧化氮经加压冷却凝结称无色液体
④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氧气
⑦十水碳酸钠风化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
⑨和间的相互转化
⑩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
A.③④⑤⑦⑧ B.②④⑦⑧⑨ C.①②⑤⑥⑩ D.①③⑥⑨⑩
【答案】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析】①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①错误;
②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故②错误;
③二氧化氮经加压冷却凝结称无色液体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二氮,故③正确;
④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是氯气的氧化性,氧化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故④正确;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是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结晶水合物,为化学变化,故⑤正确;
⑥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化空气分离得到,为物理变化,故⑥错误;
⑦十水碳酸钠风化是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故⑦正确;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是硝酸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溶解于溶液中形成,为化学变化,故⑧正确;
⑨16O和18O间的相互转化是原子核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范畴,故⑨错误;
⑩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化学反应,石油的分馏是控制温度分离混合物为物理变化,故⑩错误;
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③④⑤⑦⑧,答案选A。
知识点06 物质的转化
1.化学反应的分类
2.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3.物质的转化规律
转化规律 分类 实例 离子反应方程式
强制弱的规律 强酸制弱酸 CH3COONa+HCl CH3COO-+H+===CH3COOH
强碱制弱碱 FeCl3+NaOH Fe3++3OH-===Fe(OH)3↓
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 Cl2+KI Cl2+2I-===I2+2Cl-
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 Fe+CuSO4 Cu2++Fe===Cu+Fe2+
易溶物制难溶物 Na2SO4+BaCl2 Ba2++SO===BaSO4↓
4.各类物质的化学通性
(1)一般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
(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3)酸的化学通性
(4)碱的化学通性
(5)盐的化学通性
1.物质间转化的5个常见易错点
(1)金属与浓、稀硝酸反应均不生成氢气,而是生成氮氧化物。
(2)金属+酸=盐+氢气,这里的“金属”是指氢前的活泼金属,但氢后的不活泼金属,如铜与盐酸就不反应。
(3)钾、钙、钠等特别活泼金属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比它们活泼性弱的金属。
(4)酸(碱)性氧化物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对产物要求:生成可溶性的酸或碱,Al2O3、Fe2O3、CuO、SiO2不能和水反应。
(5)Fe与H+(非氧化性酸)、Cu2+、S、I2反应不能直接生成Fe3+。
2.不能一步实现的反应
(1)不能一步生成的氧化物
①H2S(或S)不能一步转化为SO3 ②N2(或NH3)不能一步转化为NO2
③Fe(OH)2不能一步生成Fe2O3 ④Fe不能一步生成Fe2O3
(2)不能一步生成的酸或碱:难溶性酸或碱
①可溶性碱:KOH、NaOH、Ca(OH)2、Ba(OH)2和NH3·H2O
②Fe2O3、Al2O3、CuO与水不能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③SiO2不能与水一步反应生成H2SiO3
(3)不能一步生成的硫化物或氯化物
①Cu和S反应不能生成CuS ②Fe和Cl2反应不能生成FeCl2 ③Fe和I2反应不能生成FeI3
(4)电解法制备物质
①不能用电解熔融的AlCl3制备金属铝 ②不能用电解熔融的MgO或MgCl2溶液制备金属镁
③不能用电解NaCl溶液制备金属钠
3.物质转化中的特殊性
(1)金属一般不和碱反应,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和酸反应,硅能和氢氟酸反应 Si+4HFSiF4↑+2H2↑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不能和酸反应 SiO2+4HFSiF4↑+2H2O
(4)碱性氧化物和酸不一定发生复分解反应
①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
②Fe2O3+6HI2FeI2+I2↓+3H2O
(5)碱和酸不一定发生中和反应
①3Fe(OH)2+10HNO3(稀)3Fe(NO3)3+NO↑+8H2O
②Fe2O3+6HI2FeI2+I2↓+3H2O
13.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NaCl B.Fe→FeCl3→Fe(OH)3→Fe2O3
C.Al→Al2O3→Al(OH)3→AlCl3 D.Mg→MgCl2→Mg(OH)2→MgSO4
【答案】C
【解析】A.Na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A正确;
B.Fe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受热分解为三氧化二铁,B正确;
C.Al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直接生成氢氧化铝,C错误;
D.Mg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D正确;
故选C。
14.下列关于物质转化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氯气→高价金属氯化物
B.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水
C.难溶性碱→碱性氧化物+水
D.盐+酸→新盐+新酸
【答案】B
【解析】A.氯气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氯化物,如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A正确;
B.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如CO2+CaO=CaCO3,生成盐的同时不能生成水,B错误;
C.难溶性碱受热可以分解,如2Fe(OH)3Fe2O3+3H2O,C正确;
D.盐和酸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如2HCl+Na2CO3=2NaCl+H2O+CO2↑,D正确;
故答案为:B。
15.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按右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B Si
C NO
D Cu CuO
【答案】D
【解析】A.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也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铁,选项A不符合;
B.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硅,选项B不符合;
C.NO不能一步反应生成硝酸,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氨气,选项C不符合;
D.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铜,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铜,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选项D符合;
答案选D。
16.一定条件下,碳酸钙可以发生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每步转化反应与选项中的反应类型匹配的是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钙氯化钙
A.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石灰石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和CO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则反应类型分别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