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5《走近我们的老师》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5《走近我们的老师》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 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老师的工作和生活,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学会与老师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调查、讨论、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懂得用实际行动为老师减轻负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 引导学生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感受老师战胜辛苦的力量来源,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回忆与老师的故事,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懂得用实际行动为老师减轻负担。 学会与老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将对老师的敬爱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方法 故事讲述法、调查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老师的视频,视频中展现老师在课堂上授课、批改作业、与学生交流等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老师的工作。 提问学生:“在你的印象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和老师之间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呢?” 引出走近我们的老师这一课题,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兴趣和关注。 (二)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 猜谜语,引出课题 出示谜语:“一支粉笔写春秋,三尺讲台育桃李。辛勤耕耘为学子,默默奉献无怨尤。” 让学生猜谜语,引出老师这一主题。 小结: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陪伴着我们成长,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为我们开启知识的大门,引领我们成长。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我们的老师,感受他们的关爱。 回忆与老师的故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忆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故事,可以是老师在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活动中的陪伴等。 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故事,让学生在分享中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让他们从故事中感受老师的爱,如老师的耐心教导、细心关怀、无私奉献等。 体会老师的爱隐藏在小事中 讲述一些老师关爱学生的小事例,如老师在学生生病时的关心、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的鼓励、在学生取得进步时的表扬等。 提问学生:“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你是如何感受到老师的爱的?” 引导学生思考老师的爱往往隐藏在一些小事中,体现在细微之处。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如老师给自己送药、老师给自己写鼓励的话、老师给自己一个微笑等,让学生在分享中更加深刻地体会老师的爱。 总结老师的爱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老师的爱朴实无华、深沉无言、无微不至,陪伴我们成长。老师的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学生的关爱。 引导学生珍惜老师的爱,学会感恩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回报老师的关爱。 (三)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呈现事例,引发思考 呈现一个事例,如 “可可的疑惑”:可可在课堂上被老师批评了,她觉得很委屈,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要批评她。 提问学生:“你觉得可可为什么会感到委屈?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你是如何看待老师的批评的?” 引导学生思考老师批评学生的原因,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分享不理解老师做法的经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理解老师做法的经历,如老师布置很多作业、老师要求很严格等。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在分享中表达自己的困惑和不满。 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让他们从老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老师的做法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理解老师的做法 引导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做法,如老师布置很多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老师要求很严格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 提问学生:“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积极与老师沟通,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如主动与老师沟通、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困惑和不满、听取老师的建议等,让学生在分享中学会与老师沟通,理解老师的做法。 总结理解老师的重要性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当我们不理解老师的做法时,要学会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理解老师、信任老师,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信任老师,学会与老师沟通 呈现事例,引发讨论 呈现一个事例,如 “丽丽的遭遇”:丽丽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了,她不敢告诉老师,怕老师批评她。 提问学生:“如果你是丽丽,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在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与老师沟通,寻求老师的帮助。 分享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与老师沟通时的方法和经验,如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听取老师的建议、如何解决与老师之间的矛盾等。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在分享中学习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让他们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如尊重老师、表达清晰、倾听老师的意见等。 强调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性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与老师沟通是解决问题、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主动与老师沟通,寻求老师的帮助。 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与老师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处理与老师的误会 呈现一个事例,如 “浩浩的困扰”:浩浩在课堂上被老师误会了,他很生气,不知道该怎么办。 提问学生:“如果你是浩浩,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在与老师发生误会时应该如何处理,消除误会。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如主动向老师说明情况、听取老师的解释、与老师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让学生在分享中学会处理与老师的误会。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当我们与老师发生误会时,要保持冷静,主动与老师沟通,说明情况,消除误会。只要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就能顺利化解很多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 (五)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 引发思考,导入话题 提问学生:“你知道老师每天都要做哪些工作吗?你觉得老师的工作辛苦吗?” 引导学生思考老师的工作内容和辛苦程度。 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老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授课,还包括备课、批改作业、与家长沟通、组织活动等。 讨论调查结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老师工作的了解和认识,可以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了解老师的工作情况。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在分享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老师的工作。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调查结果,如老师每天的工作时间、批改作业的数量、与家长沟通的次数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 观看视频,加深感受 播放一段视频,如 “老师是神仙部分片段”,视频中展现老师在工作中的忙碌和辛苦,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老师工作的不易。 提问学生:“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意。 总结老师的辛勤付出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工作,默默付出,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才智和毕生的精力。老师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们却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 引导学生珍惜老师的辛勤付出,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老师的关爱。 (六)走进老师内心,感受老师战胜辛苦的力量来源 引发思考,导入话题 提问学生:“老师工作这么辛苦,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做老师呢?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坚持下去呢?” 引导学生思考老师战胜辛苦的力量来源。 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让他们从老师的职业特点、责任感、成就感等方面去思考问题。 分享采访老师结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采访老师的结果,可以了解老师选择做老师的原因、在工作中的收获和感受等。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在分享中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感受老师战胜辛苦的力量来源。 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让他们从老师的回答中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和为社会育人的责任感,这些都是老师辛苦付出的力量源泉。 学生关心老师的事例 讲述一些学生关心老师的事例,如学生给老师送贺卡、学生为老师倒杯水、学生主动帮助老师做事情等。 提问学生:“你有没有做过关心老师也让老师感动的事呢?你是怎么做的呢?”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为老师做些什么,让老师感受到学生的关心和敬爱。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如给老师写感谢信、为老师制作小礼物、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等,让学生在分享中学会关心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总结老师的力量来源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老师对学生的爱和为社会育人的责任感,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关心和敬爱,都是老师辛苦付出的力量源泉。老师在工作中虽然辛苦,但他们却能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关心老师、理解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让老师感受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七)感恩老师,懂得用实际行动为老师减轻负担 引发思考,导入话题 提问学生:“面对辛苦付出的老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呢?”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为老师做些什么,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让他们从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去思考问题,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遵守纪律、主动帮助老师做事情等。 分享为老师减轻负担的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为老师减轻负担的方法和经验,可以从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入手。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在分享中学习为老师减轻负担的方法。 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让他们掌握为老师减轻负担的技巧,如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主动承担班级事务等。 认识校园里的其他工作人员 提问学生:“在我们的校园里,除了老师,你还认识哪些工作人员呢?他们的工作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认识校园里的其他工作人员,如保安、保洁员、食堂工作人员等。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校园里其他工作人员的认识,如保安负责维护校园安全、保洁员负责打扫校园卫生、食堂工作人员负责为学生提供饮食等,让学生在分享中了解校园里其他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制作感谢卡,表达感恩之情 组织学生制作感谢卡,把想说的话写下来送给老师和校园里的其他工作人员,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学生可以在感谢卡上写下自己对老师和校园里其他工作人员的感谢和祝福,如 “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的教导和关爱!”“保安叔叔,谢谢您为我们守护校园安全!” 等。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学生制作的感谢卡,让学生在展示中互相学习,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播放歌曲,升华情感 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老师的伟大和奉献精神,升华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歌曲中思考自己的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责任感。 总结感恩老师的重要性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老师是辛勤的园丁,默默地付出着努力,精心地呵护着我们,把爱播撒给我们每一位同学。在美丽的校园里,只要我们捧出真心,懂得感恩,相互尊重,就会共同度过一段幸福的童年时光。 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关心老师,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老师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体会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学会了与老师沟通,懂得了用实际行动为老师减轻负担,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述法、调查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实践活动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评价还可以更加多元化等。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综合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