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授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 利》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本单元逻辑架构十分明显,先讲权利后讲义务, 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概念。《依法行使权利》是本单元第三课 的第二框的内容,在本单元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框内容是第一框“公民基本 权利”的深化,在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本框内容旨在强调公民权利 是有边界的,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谨守边界、遵循程序。对学生进行权利边 界意识和程序意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并引导学生在社会生 活中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 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第一目"行使权利有界限"。这一目围绕"公民行使权利不 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展开学习,主要介绍宪法关于不得滥用公民权利和自由的 规定。第二目"维护权利守程序"。这是本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目主要破解 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以及当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本目主要 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 步骤和过程进行。其二,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维护权利 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 法制观念: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掌 握行使权利的方法。道德修养及健全人格: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依法行使权利难点:维护权利的方式 三、教法学法:学法:自主预习、情景再现、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法:启发式教学、 讲授法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那么大家来一起回答一下: 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包括哪些 学生回答: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师:点评,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罗某平侮辱志愿军烈士》的案例,并思 考以下问题:1、罗某平行使什么权利 1、该案例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学生回答:言论自由,依法行使权利。师总结:志愿军被我们称之为“最可爱的人”,志愿军烈士更应该得到我们 的尊重与爱戴!罗某平为他的言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那么通过这一案例我们青 少年应该学会正确行使权利。板书课题:依法行使权利(二)新授自主预习课件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学生齐读,师指示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本,限时5分钟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2、如何依法维护权利 3、依法维护权利的方式及其含义 时间到后,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提 问2-3人)合作探究(一):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播放视频《上海母女隐瞒行程,不戴口罩在杭 州逛商场,已立案调查》案例,然后小组讨论以下问题:(限时3分钟)(1)观点辨析:有的同学认为这对母女享有人身自由权和隐私权,不能对其 进行立案调查 (2)深入思考:这对母女在行使权利时侵害了哪些人的利益 又带给我们怎 样的启示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 用权利。(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多媒体出示案例《讨薪》:陈某与其6名工友向总包工头黄某追讨25万元左 右的欠薪,迟迟没有要到,于是,他们想到以下解决方案:(1)爬上营销中心楼顶,以跳楼方式威逼包工头发工资;(2)把包工头关起来,不发工资就不放人;(3)到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劳动报酬权。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限时3分钟)(1)你认为哪些方案行不通 这些解决方式可能带来哪些后果 (2)这给我们在行使权利时什么启示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重 点问题小结: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1)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 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 进行。合作探究(二):如何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多媒体播放视频《男子花万元网购 冰墩墩结果收到 Hello Kitty》,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张先生受骗后,他会怎么做 2、你认为张先生如何维权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如何依法维权 (1)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 式维护自身权益(2)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方式包括和解、 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教师讲解以上四种维权方式A:和解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一 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 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 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B:调解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 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 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C:仲裁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 定,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可以申请 仲裁。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 裁决约束。D:诉讼诉讼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来解决纠纷的方式。民事诉讼:公民遇到人身关 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刑事自诉:公民对于某些侵 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行政诉讼(民告官): 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小结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探究活动,明确了公民行使权利的底线以及当合法权 利受侵害后依法维权的方式。习总书记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人 人参与全民守法,希望同学们学习本课,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做社会 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在宪法、法律的引领下,做一只遨游法治天空的风筝! 板书设计V行使权利有界限(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守秩序1、不能超越界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不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 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 维护权利维护权利依照法定程序的和要求(维护权利的方式)和解 调解 仲裁 诉讼随堂练习1、居住在小区的一位独身老太去世,留下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产,老太 的两个外孙为继承这套房产,发生了纠纷,并求助于该地区社会管理工作中心。 在听取双方的诉求后,中心专门安排人员开展了走访调查,在掌握大量事实材料 的基础上,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双方进行了疏导劝说,最终解 决了这场纠纷。上述解决纠纷的方式是(B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2、长泰某小区广场每天都有很多人跳广场舞直至深夜,小区业主不堪其扰, 集体凑钱购买‘高音炮’还击。”这则新闻告诫我们( B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外行使权利③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④公民的权利是可以放弃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农民工小王为讨薪,爬高压线以死威胁老板,虽要回欠薪,却因扰乱公 共秩序,被公安机关拘留;他的同乡小李则通过劳动仲裁顺利追回欠薪。两人的 不同遭遇告诉我们(B )①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权益最有效的手段②要采用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③讨薪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④要增强法制意识,树立法治观念。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依法行使权利》教学反思本课时《依法行使权利》主要从行使权利有界限和维护权利守程序两个方面 探讨了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第一部分:视频导入新课。该部分采用罗某侮辱志愿军烈士的案例导入新课, 一方面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树立崇尚革命烈 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正义感。第二部分:合作探究。该部分融入三个具体案例,采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接龙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所有问题学生自己去思考、 去探究,去总结,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能力,从而帮助 其树立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第三部分:总结与归纳。该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自己去归纳总结本节 课的内容,既可以巩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也能锻炼学会归纳总结的能力。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已完成既定 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还有很多,由于对时间的把握不准确,在学 生交流分享环节,学生的参与广度不理想,部分学生未得到分享机会,所以在以 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时间的把握,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分享成果的机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