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流和电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2)通过动手实验, 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3) 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结合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4) 通过教师演示活动,认识短路、断路、通路。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连接简单电路的过程,通过演示实验认识短路并了解短路的危害。 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体会电路图的规范画法。
3.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 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二、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三、教学用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电动机、电铃和发光二极管;
2、学具:(4人一组)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目标引入
师:出示小灯泡。
师:我们见过灯泡,也见过灯泡发光,那么同学们见过徒手使灯泡发光吗 接下来就是见证 奇迹的时刻。
师 :演示徒手让小灯泡亮起来(小魔术)。
师 :同学们能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让学生回答,要让小灯泡亮起来必须满足的条件 引导 学生回答:必须把灯泡接入电路。
自主设计:(出示多媒体幻灯片)师:接下来请同学利用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控制小灯泡 亮与灭的电路。(出示多媒体幻灯片)让学生阅读注意事项、温馨提示。学生动手实验
学生操作
师问:灯泡亮了,说明了什么 生:有电流流过灯泡.
师 :这节课就学习电流和电路。(板书)
(二)目标展示与实施 任务一: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连连看
师 :谁能使小电动机转起来,使小电铃想起来 学生操作
师 :灯泡亮了,电铃响了,电动机转了,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有电流通过它们。
第1页,共5页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利用微课讲解电流的形成 师问: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生回答: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板书)
师 :上节课讲了金属导体中可以自由的移动的是什么 生:
师讲: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有正电荷,有负电荷,还有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但 在19世纪初,物理学家刚刚开始研究电流,并不清楚各种情况下究竟是什么电荷在移动,当时, 就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 电源外部电流方向 师问: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
生答: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
师:出示发光二极管,要求学生回家利用玩具和旧电器里的发光二极管完成单向导电性的试 验,引导学生得出利用发光二极管判断电流的方向。
完成导学案任务一的问题 任务二:
师 :刚才同学们设计的点灯、电铃、电动机工作的电路,这些都是简单的电路,这个电路 都由那几个部分组成
生:
师 :各部分在电路中的作用。 生: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讲解电路的构成 师: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 导线:输送电能的装置。
开关: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板书)
师问:要获得持续的电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生:
师总结: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一、要有电源,二 、电路必须闭合。
完成导学案任务二的问题 任务三:
师讲:画图时如果把电源、灯泡等元件原样画出,既麻烦又看不清楚,为了便于研究。所以 通常用图形符号来表示这些元件,这样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就叫做电路图。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学生记元件符号
师 :看各种电学元件的符号,并把它记住。 生:生记忆。
完成导学案任务三的问题
生:到黑板上画元件符号同时把电路的构成部分板书在黑板上。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师 讲 :画控制小灯泡电路图,同时强调,元件画对,横平竖直,拐角不能画元件,只能导 线,先画电源,不能有断开的地方。
让学生在导学案画控制电动机电路图,让学生在黑板上。
任务四:
师 :演示15.2-7实验,学生看现象,讲解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第2页,共5页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讲解电路的三种状态
完成导学案任务四的问题
(三 )课堂小结,强化训练。
学生完成导学案强化训练,教师讲解。
(四)板书设计
二、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二、电路 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三、电路图 四、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 断路 短路
五、教学反思
1、电流与电路是电学的入门,电流的感念比较抽象,,讲解时学要用形象的身边的事例(如:水 流)类比电流,,这样学生较易理解电流,掌握电流。
2、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采用先让学生探索,教师再纠错的教学方法,这样做达到了 一下效果
(1).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 探索的兴趣;
(3).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在本节课上,我需要以后注意的是:在电流和电路的基础知识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过于重 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教师黑板演示连接代替了学生,当学生 自己动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不会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素 质教育,以课程改革为标准,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3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