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1知识回顾检测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下图示意河谷横剖面结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河漫滩位于图中(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2.适宜人们耕作和居住的场所位于图中(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BC流水堆积地貌【学习目标】1.运用景观图与示意图,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态和分布特点。2.借助案例探究分析,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因,领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流水堆积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2基础导读阅读课本P44—P46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流水堆积地貌。2.请你描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并描述冲积扇的形态。3.你能说出冲积扇堆积物的分布特点吗?4.请你从流水堆积地貌的角度说出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并借助右图及课本内容从形成位置角度比较这三种地貌的差异。5.请简单描述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2基础导读2.请你描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并描述冲积扇的形态。河流自山地流至山麓,因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挟带物质在沟谷处不断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2基础导读阅读课本P44—P46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3.你能说出冲积扇堆积物的分布特点吗?由扇顶至扇缘,堆积颗粒由粗变细,由大变小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河流出山口处形成冲积扇4.请你从流水堆积地貌的角度说出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并借助右图及课本内容从形成位置角度比较这三种地貌的差异。①②③5.请简单描述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大量泥沙,至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变缓,海水顶托,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黄河三角洲。方法总结: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条件堆积地貌= 物质条件 + 动力条件 + 沉积条件丰富的泥沙来源 河流携沙能力强 流速下降(河流流速快)(地势低平、海水顶托等)合作探究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山谷出口处常发育有洪积扇。图1、图2分别为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谷出口处洪积扇示意图及剖面图。(1)阐述图中祁连山西段洪积扇的形成过程。(6分)(2)当地农田多位于洪积扇的边缘,从地形、土壤、灌溉水源3个方面分析其原因。(6分)合作探究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山谷出口处常发育有洪积扇。图1、图2分别为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谷出口处洪积扇示意图及剖面图。(1)阐述图中祁连山西段洪积扇的形成过程。(4分)①河流流经山区,地势落差大,流速快,携沙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②当河流流出山谷时,地势开阔,流速变慢,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在此堆积,从而形成扇形的洪积扇。合作探究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山谷出口处常发育有洪积扇。图1、图2分别为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谷出口处洪积扇示意图及剖面图。(2)当地农田多位于洪积扇的边缘,从地形、土壤、灌溉水源3个方面分析其原因。①洪积扇边缘因为河流的沉积作用,地形平坦开阔;②由泥沙沉积而成,将上游的营养物质带到该地,土壤肥沃;③地下水和地表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粒径较大的矿物颗粒)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2题。10. 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11.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BB课堂小结(河流流量大,流速快)①地势低平,水深较浅,②受海潮顶托等形成条件沉积条件物质条件河流携沙能力强流速下降丰富的泥沙来源动力条件流水堆积地貌常见地貌类型冲积扇洪积扇冲积平原江心洲三角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