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抽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抽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抽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C B B D B C D B C C B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D B C A B B B C C D A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D C A B
非选择题(每空1分,39题第5小题2分)
(1)大 (2)7 (3)6 (4) 10×10
(5)右下 (6)较暗
37.(1)大于 (2)长,吸水 (3)大于 (4)导管
(5)盐碱地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根细胞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38. (1)B和C (2)1 (3)太阳 (4)A
(5)腐生细菌、真菌 (6)C
39. (1)F B E CAD (2)淀粉 (3)遮光部位
(4)遮光部位 不遮光部位 (5)B
40.(1)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①光 ②相等 (4)光对鼠妇有影响,鼠妇喜欢无光的环境
(5)应将鼠妇放回大自然。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抽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说明:1.本试卷共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选择题答案栏相对应的表格内,答在其它部位不给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 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选择题答案栏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A.月季、蘑菇、扫地机器人 B.电脑病毒、小狗、小草
C.苔藓、木耳、小麦种子 D.蝴蝶、小鸟、钟乳石
2.“一日三餐,米香弥漫,追忆袁公,贡献至伟。”这是网友对袁隆平院士的追忆,袁隆平院士研究的科技项目是( )
A.杂交水稻  B.烹饪技术  C.转基因大豆  D.克隆羊
3.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 )
A.燕子育雏   B.子女与父母长相相似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4.“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同一植物生活在淮南和淮北结的果实不一样,这句体现了( )
A.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B.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C.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D.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5.白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捕食浅水中的小鱼,虾,爬虫类和甲壳动物。下列影响白鹭生活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广阔的滩涂  B.丰富的鱼、虾、蟹  C.丰沛的水源  D.适宜的气候
6.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 )
A.生物的生存地点   B.生物周围对其有影响的各种因素
C.该生物周围的所有非生物构成的整体   D.气候条件
7.如图1表示显微镜操作的某个步骤,图2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进行图1操作时,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图2物像更清晰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D.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可在观察到甲细胞的同时将气泡移出视野
8.下列生物之间存在寄生关系的是( )
A.草盛豆苗稀  B.菟丝子与大豆  C.海葵与寄居蟹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稻螟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10.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
 
11.“大树底下好乘凉”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这句话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相互影响
12.窑湾古镇被中国大运河网评为“最美运河十景”第二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窑湾古镇所有的古建筑群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运河里的水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C.目前人类已知的最大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D.任何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都是消费者
13.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独角仙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独角仙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30只 明亮 10℃ 适宜
纸盒右半侧 30只 阴暗 25℃ 适宜
A.左右两侧独角仙的数量太多   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25℃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左右两侧湿度应不相同
14.生活在寒冷北极的极地狐的耳朵较小,毛很多,有利于保温;生活在炎热沙漠的非洲狐的耳朵较大,有利于散热。造成它们形体差别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15.苏东坡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中,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草盛豆苗稀
16.新沂的“沭河之光”是湿地公园,乔木茂密,灌木丛生,饭后散步其中,氧气充沛,空气湿润,其乐融融。这主要得益于植物的生理过程(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17.下列对于果农在葡萄种植过程中,采取的相关措施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B.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C.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D.育苗时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湿度
18.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的实验时,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到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修改实验结果,使其与假设一致
 C.修改实验过程,使其与假设相符
 D.仔细分析原因,找出问题,重作出假设和设计实验
19.下图为“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的流程图,本实验说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  ②光合作用需要CO2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③  B.①⑤  C.②④  D.③⑤
20.“鱼儿离不开水”,鱼类用鳃呼吸、鳍游泳。下面关于鱼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鱼没有足,只能生活在水中  B.鱼儿喜欢喝水,所以只能生活在水中
 C.鱼儿的结构特点适应水中生活   D.鱼儿喜欢游泳,所以生活在水中
21.右图是根尖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成熟区,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是分生区能不断分裂出新的细胞
C.③是伸长区,是根长长的主要动力
 D.④是根尖,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2.分别在早晨、中午和傍晚在同一株植物上相同位置摘取性状、大小基本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结果可能是( )
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   D.3片叶片蓝色深浅程度一样
23.如图是供选择的目镜和物镜,若想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则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4和5  B.1和6  C.3和4  D.2和6
24.小红用透明且可以密封的广口瓶、河水、绿萍、金鱼藻、沙土、螺狮、小虾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下列有关生态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建议将河水换成更干净的蒸馏水 B.生态瓶虽小,却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螺狮和小虾的数量越多,该生态瓶维持的时间越长 D.因为虾怕光,所以生态瓶应放在暗处
25.右图若为生态系统,则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26.下列有关大棚蔬菜种植的增产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大棚中通入“气肥”,目的是提高氧气量以增产
B.适当施加有机肥,可提高蔬菜根对有机物的吸收量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强度
D.只要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就可提高蔬菜的产量
27.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某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两株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实验证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B.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C.两瓶中溶液的浓度都小于幼苗细胞内溶液浓度
 D.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幼苗的生长
28.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盆栽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不含叶绿体,呈白色,见下图甲处)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经暗处理、照光、脱色、染色后,观察到图中叶片甲、乙两处不变色,丙处变成蓝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B.甲丙对照,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暗处理是为了将叶片中积累的淀粉消耗掉 D.该实验用碘液染色可以鉴定有无淀粉产生
29.如图为叶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表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图中B表示水,由筛管运输到叶片
 C.图中C表示氧气,可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D.图中D表示有机物,内含有光能转变的化学能
30.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土壤
31.南京中山陵植被茂密,氧气含量大,被称为“天然氧吧”。你认为在此锻炼身体、吸氧的最佳时间是( )
 A.清晨  B.中午  C.傍晚  D.深夜
无机盐种类 营养液中无机盐含量/g·L-1
氮 25
磷 18
钾 17
其他微量元素总含量 0.2
32.为促进无土栽培的绿萝生长,小明定期更换营养液。营养液中无机盐的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萝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   B.绿萝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C.说明根从土壤只吸收水和无机盐  D.由表可见其他微量元素的无机盐可有可无
33.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处于失水状态下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根据此时细胞失水状态判断原来细胞液和外界溶液浓度大小,正确的是( )
 A.细胞液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B.细胞液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C.细胞液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4.小明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到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换成高倍物镜后,却看不清楚物像,要想重新看清物象,应进行的操作是( )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调节反光镜的角度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转动转换器
35.新沂“五花山庄”植物繁茂,夏天特别凉爽,是避暑胜地,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此发现了下列生物:小草、鸟、大树、野兔,苔藓、蘑菇,蚂蚁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草、大树、蘑菇、苔藓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鸟、野兔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五花山庄”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树林里的土壤、空气等非生物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
36.如图是显微镜的构造简图,请根据图回答。
 (1)结构②越长放大倍数越_______。
 (2)使用显微镜对光的过程中,手应放在_______(填数字标号)进行调节,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_______(填数字标号)。
 (4)现在若有“10×10”与“16×40”两种镜头组合,_______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较多。
 (5)图中为视野中看到的物像,若要使图像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6)观察颜色较浅的细胞膜时候,显微镜的亮度应该调______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
37.如图是某小组探究植物吸水的实验过程图,采用萝卜作材料,请据图回答。
 (1)根据萝卜条的变化,可知A溶液浓度_______B溶液浓度(选填“大于”或“小于”)。
 (2)萝卜条④与萝卜条②比较,萝卜条②变_______(填“长”或“短”)了,原因__________是萝卜细胞发生了(填“吸水”或“失水”)。
 (3)整个实验可以说明:当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细胞内的溶液(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反之,细胞就吸水。
 (4)萝卜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_______向上运输。
 (5)根据本实验结论,请你写出盐碱地不适合种庄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据图作答:
 (1)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_______。(字母表示,写不全不得分)
(2)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
 (3)图中所示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
 (4)图中标号_______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5)能分解生物遗体的D主要是自然界中的哪些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字母表示)
39.请依据用天竺葵进行“探究阳光在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叶片上滴加碘液  B、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C、用清水漂洗
  D、观察颜色反应   E、用酒精脱色   F、暗处理24h
 (2)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天竺葵叶子中原有的_______消耗掉。
 (3)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遮光部位”或“未遮光部位”)。
 (4)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液,预期叶片___________部
分不变色,______________部分将变为蓝色。
 (5)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
A.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 B.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D.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40.鼠妇,也叫“潮虫”,属于节肢动物。体呈椭圆形,长约15~20毫米,人们常在花园、花坛、山坡或草坪等潮湿的花盆、石块或砖块下发现它。当人们移开花盆,翻开石块或砖块后,它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2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纸板和玻璃板等供你选用,请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生活的实验。
(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和暗两种环境,这样做的目的形成对照组;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__________的鼠妇,静置2分钟。
③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④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4)你的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