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6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1.本节课程标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2.学科素养要求人地协调观:例举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于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之间的关系。明白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破坏大气结构和物质组成,最终对人类生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观念。综合思维:运用图片与表格,综合分析大气成分及其对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影响,辩证看待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与含量的改造作用。区域认知:借助大气的垂直分布示意图,从运动特征、温度变化和物理特性等方面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例举实例认识各层对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影响。地理实践力:绘制大气成分比重图与大气垂直分层图,培养读图绘图能力,学会用思维导图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简化及以内容,降低记忆难度。3.3年真题考点分布题型 选择题高考考点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新高考 2024 湖南卷9-11题、广西卷18题、安徽卷10题2023 浙江卷卷第25题、湖南卷14-16题2022 广东卷5-6题、河北卷18题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命题分析①一般从时政热点和真实生活情境情境切入,以图表数据等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内容多集中在大气成分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大气垂直分层、逆温等判断;②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题目比较灵活,考查频率较高。③命题新趋势:纵观近三年的各省区高考地理真题,可以发现,多数考查考点由原先单一考点转变为综合多个考点考查,体现高考地理综合思维考查要求提高。备考建议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图表资料的判读技巧和大气相关的知识原理的掌握,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25千米以下)的成分及作用低层大气组成 体积% 作用干洁空气 氮气 78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氧气 21 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 0.038(变动)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水汽 很少 水的相变,产生云、雾、雪等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固体杂质 很少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臭氧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很少,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人类活动影响大气成分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不利影响。大气成分的变化 原因 危害 对策二氧化碳增多 人类燃烧矿物燃料;砍伐森林 加剧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 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植树造林臭氧减少 制冷设备大量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 紫外线增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限制氟氯烃化合物的使用,积极使用绿色制冷剂等例题:(23-24高一上·天津·期中)大气各成分的含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活动会改变大气的成分和含量。读“干洁空气的体积和质量构成(高度25千米以下) ”。据此完成下列题。干洁空气 氮气 氧气 氩气 二氧化碳 臭氧等其他气体体积(%) 78.09 20.95 0.93 0.03 极少质量(%) 75.52 23.15 1.28 0.05 极少1.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 )A.氩气 B.臭氧 C.氧气 D.氮气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主要是( )①臭氧的大量减少 ②变暖越来越严重 ③大量使用煤炭、石油 ④森林大肆破坏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3.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①大气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 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D 2.D 3.D【解析】1.读表可知,氮气的体积、质量在干洁空气中所占比重都超过75%,是各种气体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成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2.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大肆破坏,森林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③④正确;臭氧的大量减少,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少无关,①错误;变暖越来越严重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结果,②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3.臭氧的作用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臭氧总量的减少,进入地球大气层的紫外线增多,带来的后果有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③④正确;大气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与臭氧无关,①错误;臭氧减少,不影响太阳辐射强度,但会造成进入地球大气的紫外线增多,不利于林木生长,②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知识点二: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垂直分层 高度分布 主要特点 原因对流层 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 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 高纬度地区:8-9千米 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递减,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地面是对流层大气 直接热源,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对流运动显著 上冷下热,对流旺盛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显著平流层 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 起初气温变化小,30千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 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的紫外线的伤害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上热下冷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以平流运动为主,水汽、杂质少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到2000—3000千米 气压低,空气密度很小;在80-500千米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从平流层顶向上约40千米,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之后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增 从平流层顶向上约40千米范围内对流运动明显;再往上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例题:(24-25高二上·山东淄博·开学考试)2018年5月9日2时28分,高分五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完成下面小题。1.高分五号卫星在升空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先降一再升一再降一再升 D.先升一再降一再升一再降2.高分五号穿过的对流层大气的特点是( )A.气流垂直运动不明显 B.有极光现象发生 C.大气层比较稳定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对流层大气的能量源泉是( )A.地面辐射 B.地热能 C.核能 D.太阳辐射【答案】1.C 2.D 3.D【解析】1.据图可知,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由于高分五号卫星发射到高层大气中,故高分五号卫星在升空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先降—再升—再降—再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2.对流层“上冷下热”的温度结构,使得该层垂直对流运动显著,A错误。极光出现在高层大气中,B错误。对流层对流运动明显,大气并不稳定,C错误。对流层大气存在着风、云、雨等天气现象,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正确。故选D。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的能量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而地面辐射的能源来自太阳。故对流层大气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D正确,ABC错。故选D。知识点三:逆温逆温现象: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如下图所示逆温的危害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加剧大气污染。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逆温出现在高空,则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逆温的影响有利影响:抑制沙暴、减少冻害、利于航空飞行等。不利影响:利于雾的形成、影响交通、大气污染等。例题:(23-24高二下·辽宁铁岭·开学考试)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海拔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逆温,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次是( )A.①+② B.② C.③ D.②+③2.下列措施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 )A.外出戴口罩 B.多吃润肺食物 C.错时上下班 D.使用空气净化器3.逆温的影响有( )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②破坏臭氧层③抑制沙尘暴的发生④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B 2.C 3.B【解析】1.题中所示现象是“上热下冷”,即随海拔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上图中,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次是②,①、③层都是上冷下热现象,B正确,ACD错误,故选B。2.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错时上下班,可减少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减轻雾霾现象,C对;外出戴口罩、多吃润肺食物、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减少吸入和减轻雾霾对人体的影响,但不能减轻雾霾现象,ABD错误。故选C。3.逆温时大气上热下冷,对流活动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①错误;臭氧层的破坏与氟氯烃排放有关,与逆温关系不大,②错误;逆温时大气上热下冷,对流活动弱,能抑制沙尘暴的发生,③正确;逆温时大气上热下冷,近地面气温低,大气稳定度高,容易使空气中的水汽在近地面凝结成雾,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能够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是不一样的低纬地区,地面受热多,对流活动旺盛,因此对流层的高度高;而高纬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活动较弱,所以,对流层的高度低。臭氧集中在15~35千米的气层中,形成臭氧层。平流层的热量来自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基础】【基础】(24-25高二上·山西阳泉·开学考试)被网友戏称为“晾衣架成精”的它,实则是我国首款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大型电动无人机——“启明星50”(如图)。为避免大气剧烈扰动,“启明星50”巡航高度保持在20000米以上。完成下面小题。1.“启明星50”起飞中遇云、雾时,位于大气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软流层 D.高层大气“启明星50”巡航高度的确定,主要是考虑该大气层( )A.上部冷、下部热 B.水汽和杂质含量多C.气流以平流为主 D.受民航飞行影响小【答案】1.A 2.C【分析】本题组以“启明星50”的飞行过程为材料,涉及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特征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1.由“启明星50”起飞中遇云、雾这一信息可知,起飞时飞机的飞行高度不高,且在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中只有对流层中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故B、C、D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选A。2.由材料可知,“启明星50”的巡航高度在20000米以上,且巡航高度的确定依据是为避免大气剧烈扰动,可以确定飞机所处的位置在平流层,主要考虑的是气流的运动状态。平流层气温上部热、下部冷,选项A不符合题意,水汽和杂质主要在对流层,选项B不符合题意,民航飞机飞行时对气流的扰动小,选项D不符合题意,平流层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故选C。(23-24高一上·四川宜宾·阶段练习)地球气温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成分、云覆盖、地表反照率等。近年来,人类活动也对地球气温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下图示意全球年平均气温距平(与平均值的差)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导致近年来地球气温变化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成分 C.云覆盖 D.地表反照率4.图示气温变化主要体现在地球大气层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5.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地球气温上升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使用网络购买商品C.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D.农田施用有机肥【答案】3.B 4.A 5.D【解析】3.近年来地球气温显著升高,其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加剧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B正确。太阳辐射、云覆盖、地表反照率变化不大,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4.地球气温变化主要是近地面对流层大气温度的变化,对流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A正确。平流层的热量来源于平流层大气中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增温的,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大气最外界是高层大气,它是靠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的,BCD错误。故选A。5.针对地球近年来气温上升的问题,主要是减少大气CO2浓度,农田施用有机肥,可以减少有机肥再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D正确;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改善水体环境,A错误;使用网络购买商品,增加了商品的快递的包装,增加了对森林的破坏,间接增加了大气在二氧化碳的含量,B错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了机械的使用量,耗用了化石燃料,加大了排放量,可能加剧全球气温上升,C错误。故选D。(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每次雷暴天气,都会造成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大量航班延误或取消,完成下面小题。6.关于低层大气中水汽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洋上空含量低于陆地上空②城市中心含量高于周围郊区③裸地上空含量低于森林上空④存在固、液、气三态的转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材料中涉及的雷暴天气现象所在大气层的厚度,在下列各地中最大的是( )A.上海 B.江苏 C.广东 D.北京8.大型飞机正常航行时所处的大气层( )A.存在能反射无线电波的电离层 B.存在对生物具有保护意义的臭氧层C.主要组成成分是氮气、氧气和水汽 D.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答案】6.C 7.C 8.B【解析】6.结合水循环知识,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水面(海洋、地表水)的蒸发和植物蒸腾,且故海洋水汽较陆地上空含量高,①错误;城市中心植被覆盖率低于郊区,故城市中心植物蒸腾进行大气的水汽含量低于周围郊区,②错误;裸地的植被覆盖率低于森林,因此裸地上空水汽含量低于森林上空,③正确;随着气温变化,水存在固、液、气三态的转化,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7.材料中涉及的自然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的厚度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随着气温下降而下降。四地中,广东省纬度最低,气温最高,大气对流最旺盛,对流层厚度也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8.大型飞机正常航行时位于平流层,平流层内具有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对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B正确;电离层主要位于高层大气(中间层上方及热层),A错误;主要大气组成成分是氮气、氧气和水汽是对流层,C错误;平流层因有臭氧吸收紫外线,气温随高度增加不断上升,D错误。故选B。(23-24高一下·黑龙江哈尔滨·阶段练习)探空气球主要是将探空仪器带到高空进行温度、压力、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要素测量,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9.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35千米后返回,返回过程中,大气( )A.气温先增加后降低 B.先平流运动再对流运动C.空气密度逐渐减小 D.能反射无线电短波通信10.探空气球在某一高度探测到水汽最集中,该高度所在大气层的特点( )A.该层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有若干能反射无线短波的电离层C.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答案】9.B 10.D【解析】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5千米的高处处于对流层(高度约12千米至50千米),平流层气温向下降低(水平运动为主),对流层气温向下升高(对流运动显著),探空气球由35千米高处返回过程中,先经过平流层后经过对流层,则气温先降低后增加,先平流运动再对流运动,A错误,B正确;由重力影响,空气密度向下应逐渐加大,C错误;能反射无线电短波通信的是电离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不在平流层和对流层,D错误。故选B。1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汽主要集中于对流层,探空气球在某一高度探测到水汽最集中,说明该大气层位于对流层。对流层厚度因对流运动的强弱随纬度增加而变薄,A错误;有若干能反射无线短波的电离层不在对流层,而在高层大气,B错误;对流层对流运动较强,水汽和尘埃较多,天气复杂多变,不利于飞机飞行,C错误,D正确。故选D。【提升】(24-25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背面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返回地球。6月25日,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技术,通过两次再入地球大气层,成功实现了减速和稳定,最终精准地降落在预定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图a示意嫦娥六号跳跃式再入返回主控点海拔,图b示意大气垂直分层的温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6月2日~4日,只利用阳光提供能源的嫦娥六号在月球表面上的三天( )A.经历了三个月球昼夜 B.白昼温度低于地球C.一直处于月球的白天 D.一直处于月球的夜晚12.从嫦娥六号发射到成功返回着陆的时段内(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C.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不断变长 D.海口(20°N)正午日影变短→变长→变短13.返回的嫦娥六号从第一次切入大气层到成功着陆的过程中,穿过大气层空间的温度升高了( )A.2次 B.3次 C.4次 D.5次【答案】11.C 12.D 13.C【解析】11.结合所学知识,月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为27.32日,即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为27.32日,排除A;月球表面白昼温度高达127℃,高于地球,排除B;因嫦娥六号在月球上只利用阳光提供能源,故在月球表面上停留期间一直处于月球的白天,C正确,排除D。故选C。 15. 16.12.结合所学知识,从嫦娥六号发射到成功着陆,时间是从5月3日至6月25日,期间经过了夏至日,所以该时段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排除AC;5月3日至6月25日地球逐渐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所以地球的公转速度不断变慢,排除B;太阳直射点每月移动约7.8°,每日移动0.258°,从5月3日至6月22日共50天,太阳直射点移动12.9°,因此5月3日太阳直射点纬度约为10.6°N,而海口纬度为20°N,故该时段内海口的正午日影长度经历先变短后变长再变短的过程,D正确。故选D。1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返回的嫦娥六号第一次切入大气层后,在海拔80千米以上周边空间的气温处于降温状态,在海拔60~80千米其周边空间第一次升温,在弹起后其周边空间先降温再第二次升温;再入大气层时先降温(即在图中④层处于降温),进入下图中的③层过程中其周边空间为第三次升温,进入②层后降温,进入①层后为第四次升温。整个过程总共经历了4次升温,C正确,排除ABD。故选C。(24-25高一上·新疆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下图为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分布示意图,乙层中各种废气经过光化学反应形成的臭氧对人类有害,而甲层中的臭氧则能够吸收绝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表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对人体有利的臭氧层主要位于( )A.平流层 B.对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15.对人体有害的臭氧所在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 )A.大气的空间密度很小 B.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D.纬度越低,厚度越大【答案】14.A 15.D【解析】14.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图示甲层臭氧含量高,有臭氧层,主要位于平流层,A正确;对流层处在大气层的最底层,臭氧含量较小,B错误;高层大气、电离层位于平流层之上,CD错误。故选A。15.根据所学知识,对流层纬度越低,厚度越大,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7-18km,D正确;对人体有害的臭氧所在大气层分布于对流层,大气的空间密度大,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A错误;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表现出上冷下热的特征,大气的运动以对流运动为主,BC错误。故选D。(23-24高一上·江苏扬州·期中)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关于图中各层大气说法正确的是( )A.a层集中大气主要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B.b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C.c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D.d层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长波17.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工业发展,燃烧化石燃料②使用制冷剂,产生臭氧层空洞③围湖造田,水域面积缩小④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16.A 17.D【解析】16.读图可知,a层为对流层,集中了大气主要的水汽和固体杂质,A正确。b层为平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B错误。臭氧层主要位于平流层,C错误。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短波,而不是长波,D错误。故选A。17.工业发展,燃烧化石燃料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①正确。臭氧层空洞主要是由于人类使用含氟制冷剂等物质,破坏了臭氧层,导致紫外线增强,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②正确。围湖造田,水域面积缩小会影响局部气候,但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③错误。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也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D。(23-24高一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下面小题。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氮(N2) 78.08 75.52氧(O2) 20.94 23.15氩(Ar) 0.93 1.28二氧化碳(CO2) 0.03(变动) 0.0518.地球大气称为“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 )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 B.占大气成分的99%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D.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19.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A.氮(N ) B.氧(O )C.氩(Ar) D.二氧化碳(CO )20.目前,导致二氧化碳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①植树造林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18.A 19.D 20.C【解析】18.结合所学知识,氮和氧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在干洁空气成分中,氮和氧两者约占99%,故又称地球大气为“氮氧大气”,A正确;在干洁空气成分中,氮和氧两者约占99%,但不是占大气成分的99%,B错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包括能量、矿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水,C错误;氮气和氧气不仅在地球上存在,而且在其他天体中也有发现,D错误。故选A。19.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故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主要大气成分是二氧化碳,D正确;氮、氧和氩都没有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ABC错误。故选D。20.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原因一是森林破坏,如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二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②④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植树造林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①正确;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清洁能源的大量使用,将来会导致二氧化碳变动,而不是目前,③错误。综上,①②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真题】(2021·广东·高考真题)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2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23.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A.锋面气旋多 B.下沉气流盛行 C.准静止锋强 D.热力对流强盛【答案】21.C 22.D 23.B【分析】21.冬季在谷地或盆地形成辐射逆温的时候,由于坡地近地面空气冷却,冷空气沿斜坡地形沉入谷底或盆地,则可加强因辐射冷却作用而形成的逆温效应,C正确。山峰被周围大气包围,山峰与大气的接触面小,大气的交换频繁,山峰地面温度降低对周围大气影响较小,不易形成逆温,A错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冬季易受冷空气影响而多大风,大气流动性强,不易形成逆温,B错误。丘陵海拔较低,地形起伏平缓,空气流动性也较强,不易形成逆温,D错误。故选C。2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出现时地面温度低,近地面气温低,一天中日出之前气温最低,晴朗无风,空气流动性差,近地面大气易受冷地面的影响,D正确;日落前后、正午时刻地面温度较高,近地面大气气温较高,AB错误;浓云迷雾,大气逆辐射强,地面不易强烈辐射冷却,C错误。故选D。23.黄河源地区冬季地面温度低,气流冷却下沉,下沉气流盛行,地面冷空气堆积,导致辐射逆温多发,B正确;锋面气旋、准静止锋均多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而逆温出现时大气较稳定,AC错误;冬季气温低,热力对流弱,D错误。故选B。(2021·浙江·高考真题)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4.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受强紫外线照射 B.处在逆温层之中C.处在强烈对流中 D.受冷锋云系挤压25.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24.B 25.C【分析】24.由题干“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可知,机尾部凝结的云不容易扩散,所以处在逆温层之中,B正确。受强紫外线照射对飞机尾部凝结的云长时间存在没有影响,A错误。强烈对流运动,加速云的消失,C错误。受冷锋云系挤压,风力较大,云易消失,D错误。故选B。25.由图中等压线图,甲位于995hpa低气压中心附近可知,此处是锋面气旋,甲地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4·浙江·高考真题)亚洲的天气、气候与气压场的分布及变化直接相关。下图为沿100°E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26.甲、乙气压系统分别为( )A.赤道低压、极地高压 B.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C.亚洲低压、西伯利亚高压 D.副极地低压、亚洲高压27.图中气压年变化最大的地方( )A.春季气压变化,能减少沙尘灾害天气 B.夏季气压控制,易出现东南季风降水C.秋季气压变化,可降低气旋出现频率 D.冬季气压控制,常形成低空逆温现象【答案】26.C 27.D【解析】26.据图可知,甲出现的时间是7月左右,其气压中心位置为北纬30°附近,且气压值较低,说明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在7月,亚洲大陆较同纬度海洋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即甲为亚洲低压;乙出现的时间是1月左右,其气压中心位置位于50°N附近地区,气压值较高,说明1月,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亚洲大陆降温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被称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以甲是亚洲低压(印度低压),乙是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C正确,ABD错误。故选C。27.据图中经纬度位置推断,气压年变化最大的地方位于亚洲中部(中国西北)附近。春季升温快,气压变化大,则容易造成大风天气,容易增加沙尘灾害天气,所以A项错误。夏季受低气压控制,容易出现降水,但并不一定是东南季风造成的降水,所以B项错误。秋季气压变化与气旋出现频率的降低并非直接相关,气旋的出现频率受热力、动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C项错误。冬季受气压(亚洲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降温快,气温低,上层气温降温相对较慢,常形成下冷上暖的低空逆温现象,D项正确。故选D。(2023·广东·高考真题)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在图a中,符合图b示意时刻所释放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29.这次探测结果显示,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A.CO2量减少 B.空气温度降低C.大气越稀薄 D.人类干扰越小【答案】28.A 29.C【解析】28.由图b可知,此时长沙位于晨线西侧,处于夜半球,而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夜半球处于背对太阳状态,近地面无法接收到太阳辐射,因此近地面太阳辐射接近于零,CD错误;此时长沙位于晨线附近,随着海拔的升高,接收到太阳辐射的区域逐渐增加,太阳辐射应呈现增加的趋势,B错误,A正确。故选A。29.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太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吸收、散射、反射。白昼期间气球逐渐上升的过程中,海拔逐渐升高,大气变稀薄,空气中的尘埃分子减少,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削弱作用变弱,故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多,C正确;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与CO2量减少、空气温度降低、人类干扰减小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30.(2022·上海·高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9时,神舟返回舱在一次经过平流层和对流层的时候温度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持续升高 B.先降低后升高 C.持续降低 D.先升高后降低【答案】B【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内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平流层内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神舟返回舱返回过程中依次经过平流层和对流层,海拔降低,故温度应先降低后升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6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精讲精练原卷版1.本节课程标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2.学科素养要求人地协调观:例举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于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之间的关系。明白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破坏大气结构和物质组成,最终对人类生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观念。综合思维:运用图片与表格,综合分析大气成分及其对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影响,辩证看待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与含量的改造作用。区域认知:借助大气的垂直分布示意图,从运动特征、温度变化和物理特性等方面分析大气的垂直分层,例举实例认识各层对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影响。地理实践力:绘制大气成分比重图与大气垂直分层图,培养读图绘图能力,学会用思维导图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简化及以内容,降低记忆难度。3.3年真题考点分布题型 选择题高考考点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新高考 2024 湖南卷9-11题、广西卷18题、安徽卷10题2023 浙江卷卷第25题、湖南卷14-16题2022 广东卷5-6题、河北卷18题命题规律及备考建议:命题分析①一般从时政热点和真实生活情境情境切入,以图表数据等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内容多集中在大气成分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大气垂直分层、逆温等判断;②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题目比较灵活,考查频率较高。③命题新趋势:纵观近三年的各省区高考地理真题,可以发现,多数考查考点由原先单一考点转变为综合多个考点考查,体现高考地理综合思维考查要求提高。备考建议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图表资料的判读技巧和大气相关的知识原理的掌握,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25千米以下)的成分及作用低层大气组成 体积% 作用干洁空气 氮气 78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氧气 21 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 0.038(变动)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水汽 很少 水的相变,产生云、雾、雪等天气现象,同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固体杂质 很少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臭氧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很少,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人类活动影响大气成分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不利影响。大气成分的变化 原因 危害 对策二氧化碳增多 人类燃烧矿物燃料;砍伐森林 加剧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 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植树造林臭氧减少 制冷设备大量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 紫外线增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限制氟氯烃化合物的使用,积极使用绿色制冷剂等例题:(23-24高一上·天津·期中)大气各成分的含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活动会改变大气的成分和含量。读“干洁空气的体积和质量构成(高度25千米以下) ”。据此完成下列题。干洁空气 氮气 氧气 氩气 二氧化碳 臭氧等其他气体体积(%) 78.09 20.95 0.93 0.03 极少质量(%) 75.52 23.15 1.28 0.05 极少1.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 )A.氩气 B.臭氧 C.氧气 D.氮气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与日俱增的原因主要是( )①臭氧的大量减少 ②变暖越来越严重 ③大量使用煤炭、石油 ④森林大肆破坏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3.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①大气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 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D 2.D 3.D【解析】1.读表可知,氮气的体积、质量在干洁空气中所占比重都超过75%,是各种气体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成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2.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大肆破坏,森林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③④正确;臭氧的大量减少,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少无关,①错误;变暖越来越严重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结果,②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3.臭氧的作用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臭氧总量的减少,进入地球大气层的紫外线增多,带来的后果有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③④正确;大气对流层出现逆温现象与臭氧无关,①错误;臭氧减少,不影响太阳辐射强度,但会造成进入地球大气的紫外线增多,不利于林木生长,②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知识点二: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垂直分层 高度分布 主要特点 原因对流层 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 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 高纬度地区:8-9千米 气温随着高度升高而递减,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地面是对流层大气 直接热源,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对流运动显著 上冷下热,对流旺盛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显著平流层 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 起初气温变化小,30千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 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的紫外线的伤害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上热下冷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以平流运动为主,水汽、杂质少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到2000—3000千米 气压低,空气密度很小;在80-500千米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从平流层顶向上约40千米,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之后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增 从平流层顶向上约40千米范围内对流运动明显;再往上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例题:(24-25高二上·山东淄博·开学考试)2018年5月9日2时28分,高分五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完成下面小题。1.高分五号卫星在升空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先降一再升一再降一再升 D.先升一再降一再升一再降2.高分五号穿过的对流层大气的特点是( )A.气流垂直运动不明显 B.有极光现象发生 C.大气层比较稳定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对流层大气的能量源泉是( )A.地面辐射 B.地热能 C.核能 D.太阳辐射【答案】1.C 2.D 3.D【解析】1.据图可知,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由于高分五号卫星发射到高层大气中,故高分五号卫星在升空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先降—再升—再降—再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2.对流层“上冷下热”的温度结构,使得该层垂直对流运动显著,A错误。极光出现在高层大气中,B错误。对流层对流运动明显,大气并不稳定,C错误。对流层大气存在着风、云、雨等天气现象,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正确。故选D。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大气的能量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而地面辐射的能源来自太阳。故对流层大气的能量源泉是太阳辐射。D正确,ABC错。故选D。知识点三:逆温逆温现象: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如下图所示逆温的危害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加剧大气污染。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逆温出现在高空,则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逆温的影响有利影响:抑制沙暴、减少冻害、利于航空飞行等。不利影响:利于雾的形成、影响交通、大气污染等。例题:(23-24高二下·辽宁铁岭·开学考试)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海拔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逆温,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次是( )A.①+② B.② C.③ D.②+③2.下列措施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 )A.外出戴口罩 B.多吃润肺食物 C.错时上下班 D.使用空气净化器3.逆温的影响有( )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②破坏臭氧层③抑制沙尘暴的发生④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B 2.C 3.B【解析】1.题中所示现象是“上热下冷”,即随海拔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上图中,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次是②,①、③层都是上冷下热现象,B正确,ACD错误,故选B。2.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错时上下班,可减少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减轻雾霾现象,C对;外出戴口罩、多吃润肺食物、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减少吸入和减轻雾霾对人体的影响,但不能减轻雾霾现象,ABD错误。故选C。3.逆温时大气上热下冷,对流活动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①错误;臭氧层的破坏与氟氯烃排放有关,与逆温关系不大,②错误;逆温时大气上热下冷,对流活动弱,能抑制沙尘暴的发生,③正确;逆温时大气上热下冷,近地面气温低,大气稳定度高,容易使空气中的水汽在近地面凝结成雾,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能够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是不一样的低纬地区,地面受热多,对流活动旺盛,因此对流层的高度高;而高纬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活动较弱,所以,对流层的高度低。臭氧集中在15~35千米的气层中,形成臭氧层。平流层的热量来自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基础】【基础】(24-25高二上·山西阳泉·开学考试)被网友戏称为“晾衣架成精”的它,实则是我国首款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大型电动无人机——“启明星50”(如图)。为避免大气剧烈扰动,“启明星50”巡航高度保持在20000米以上。完成下面小题。1.“启明星50”起飞中遇云、雾时,位于大气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软流层 D.高层大气“启明星50”巡航高度的确定,主要是考虑该大气层( )A.上部冷、下部热 B.水汽和杂质含量多C.气流以平流为主 D.受民航飞行影响小(23-24高一上·四川宜宾·阶段练习)地球气温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成分、云覆盖、地表反照率等。近年来,人类活动也对地球气温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下图示意全球年平均气温距平(与平均值的差)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导致近年来地球气温变化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成分 C.云覆盖 D.地表反照率4.图示气温变化主要体现在地球大气层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5.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地球气温上升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使用网络购买商品C.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D.农田施用有机肥(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每次雷暴天气,都会造成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大量航班延误或取消,完成下面小题。6.关于低层大气中水汽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洋上空含量低于陆地上空②城市中心含量高于周围郊区③裸地上空含量低于森林上空④存在固、液、气三态的转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材料中涉及的雷暴天气现象所在大气层的厚度,在下列各地中最大的是( )A.上海 B.江苏 C.广东 D.北京8.大型飞机正常航行时所处的大气层( )A.存在能反射无线电波的电离层 B.存在对生物具有保护意义的臭氧层C.主要组成成分是氮气、氧气和水汽 D.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23-24高一下·黑龙江哈尔滨·阶段练习)探空气球主要是将探空仪器带到高空进行温度、压力、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要素测量,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9.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35千米后返回,返回过程中,大气( )A.气温先增加后降低 B.先平流运动再对流运动C.空气密度逐渐减小 D.能反射无线电短波通信10.探空气球在某一高度探测到水汽最集中,该高度所在大气层的特点( )A.该层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有若干能反射无线短波的电离层C.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提升】(24-25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背面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返回地球。6月25日,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技术,通过两次再入地球大气层,成功实现了减速和稳定,最终精准地降落在预定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图a示意嫦娥六号跳跃式再入返回主控点海拔,图b示意大气垂直分层的温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6月2日~4日,只利用阳光提供能源的嫦娥六号在月球表面上的三天( )A.经历了三个月球昼夜 B.白昼温度低于地球C.一直处于月球的白天 D.一直处于月球的夜晚12.从嫦娥六号发射到成功返回着陆的时段内(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C.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不断变长 D.海口(20°N)正午日影变短→变长→变短13.返回的嫦娥六号从第一次切入大气层到成功着陆的过程中,穿过大气层空间的温度升高了( )A.2次 B.3次 C.4次 D.5次(24-25高一上·新疆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下图为大气中的臭氧浓度分布示意图,乙层中各种废气经过光化学反应形成的臭氧对人类有害,而甲层中的臭氧则能够吸收绝大部分太阳紫外线,保护地表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对人体有利的臭氧层主要位于( )A.平流层 B.对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15.对人体有害的臭氧所在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 )A.大气的空间密度很小 B.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C.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D.纬度越低,厚度越大(23-24高一上·江苏扬州·期中)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关于图中各层大气说法正确的是( )A.a层集中大气主要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B.b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C.c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D.d层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长波17.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①工业发展,燃烧化石燃料②使用制冷剂,产生臭氧层空洞③围湖造田,水域面积缩小④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3-24高一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下面小题。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氮(N2) 78.08 75.52氧(O2) 20.94 23.15氩(Ar) 0.93 1.28二氧化碳(CO2) 0.03(变动) 0.0518.地球大气称为“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 )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 B.占大气成分的99%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D.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19.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A.氮(N ) B.氧(O )C.氩(Ar) D.二氧化碳(CO )20.目前,导致二氧化碳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①植树造林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真题】(2021·广东·高考真题)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2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23.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A.锋面气旋多 B.下沉气流盛行 C.准静止锋强 D.热力对流强盛(2021·浙江·高考真题)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4.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受强紫外线照射 B.处在逆温层之中C.处在强烈对流中 D.受冷锋云系挤压25.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4·浙江·高考真题)亚洲的天气、气候与气压场的分布及变化直接相关。下图为沿100°E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26.甲、乙气压系统分别为( )A.赤道低压、极地高压 B.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C.亚洲低压、西伯利亚高压 D.副极地低压、亚洲高压27.图中气压年变化最大的地方( )A.春季气压变化,能减少沙尘灾害天气 B.夏季气压控制,易出现东南季风降水C.秋季气压变化,可降低气旋出现频率 D.冬季气压控制,常形成低空逆温现象(2023·广东·高考真题)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在图a中,符合图b示意时刻所释放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29.这次探测结果显示,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A.CO2量减少 B.空气温度降低C.大气越稀薄 D.人类干扰越小30.(2022·上海·高考真题)2022年4月16日9时,神舟返回舱在一次经过平流层和对流层的时候温度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持续升高 B.先降低后升高 C.持续降低 D.先升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6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高分攻略】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突破学案(原卷版).docx 专题6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高分攻略】高考地理一轮考点突破学案(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