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狐假虎威》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被正在寻找食物的老虎捉住后如何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脱离困境,还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其他动物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把动物拟人化,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到狐假虎威这个成语蕴含的道理。课文一共有9段,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一只饥饿的老虎抓住了狐狸,狐狸的处境非常危险。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狐狸如何蒙骗老虎。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老虎跟着狐狸到森林后,通过动物们的反应,让老虎误以为是狐狸吓退了其他动物。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用老虎被骗的结局,揭示事情的真相。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喜欢小动物,对阅读寓言故事感兴趣,想象力丰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请他们扮演老虎、狐狸和其他动物,演一演这个故事;让他们在表演中体会“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教学重点: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教学难点: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动物头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认读词语(课件出示)食物 一转 扯着 嗓子 一趟 野猪 纳闷 老天爷百兽 违抗 爪子 其实 就是 受骗 神气活现(二)了解本课时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1、学习课文,能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三)引入新课1、(出示课本两幅插图)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谁能根据课文的图片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听?2、指名讲故事。二、精读课文,体会寓意(一)结合第一幅插图,学习第1自然段。1、自读第1自然段,思考:狐狸是怎样经过老虎身边的?2、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抓住“窜过”、“扑过去”、“逮住”等词语体会老虎的凶猛)(二)学习第2-6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2-6自然段,找到狐狸说的话用“——”画出来;找到老虎的话和反应用“~~~~~”画出来。(学生汇报)2、狐狸被老虎逮住后,它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出示第2段)3、请学生做“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这个动作。同学们想到了什么?(狡猾的狐狸一下子想到了主意。)4、思考问题:什么是扯着嗓子问?狐狸为什么扯着嗓子问呢?(说话时音量调高,把每一个字都拉长了。说明狐狸装腔作势)5、朗读指导:请同学们“扯着嗓子”问老虎,帮狐狸吓吓老虎。6、老虎的反应是怎样的?老虎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呢?(老虎以为吃狐狸是理所当然的,但被狐狸的反问吓住了。)7、老虎为什么不敢吃狐狸呢?(出示第4自然段)①师:狐狸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从“老天爷、违抗、命令、多大的胆子”等词语,体会狐狸在吓唬老虎)②朗读指导:加上神情、动作来表演读(手指着老虎的鼻子或插着腰表演读,读出狐狸耀武扬威的样子。)③师:面对狐狸说的话,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1:老虎开始相信狐狸说的话了。学生2:老虎虽然松开了爪子,但它还是半信半疑的。8、看着老虎的反应,狐狸又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从“摇了摇尾巴”“看看我的威风”等词语理解狐狸嚣张、傲慢、故作威风的样子)(三)结合第二幅插图, 学习第7-8自然段1、师:狐狸和老虎是怎样的表现?①狐狸的表现: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狐狸心里有鬼,故意装作很了不起的样子)②老虎的表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老虎不完全相信狐狸的话,想看看周围动物的反应)③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学生根据插图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词语。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 ),( );老虎( ),( )。2、请同学们演一演老虎和狐狸的神态、动作,学生点评3、师:其他动物看到这幅场景,又是什么表现呢?(纳闷、吓得撒腿就跑)①思考问题:“纳闷”是什么意思?(感到疑惑不解)②提问:野猪、小鹿、兔子为什么会纳闷?(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 )③提问:为什么它们撒腿就跑?百兽是因为怕狐狸而逃走的吗?(因为狐狸身后有一只老虎。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四) 学习第9自然段,说说故事的结局。1、同桌交流:老虎最后相信狐狸的话了吗?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2、师总结: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所以就有了“狐假虎威” 这个成语。3、请学生用“狐假虎威”来说一句话。4、师:文中的狐狸和老虎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狐狸狡猾,老虎愚昧)5、下面的词语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的?(出示词语)神气活现 东张西望 摇头摆尾 大摇大摆 半信半疑三、分饰角色,表演课文1.组内表演:小组内分角色、配合动作表演这个故事。2.集体表演:请一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整个故事,其他同学做观众,看看谁表演得到位。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1.课文小结:课文讲述了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故事用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2.拓展延伸:积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狐假虎威、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杯弓蛇影、 揠苗助长、坐井观天五、板书设计22.狐假虎威(威风) (借着)(狡猾) (愚昧)狐狸 —— 老虎 ---→ 吓跑百兽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大摇大摆 东张西望摇头摆尾六、教学反思《狐假虎威》课文内容生动有趣,一波三折,内涵丰富。教学本课我从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出发,从图文对照入手,引导学生看图、阅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的内容,并巧妙得运用多媒体及课文插图,创设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的课文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善于抓住课文描写神态的词语进行理解,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故事蕴含的寓意。(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