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3.2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3.2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 内分泌系统与激素
一、单选题
1.在人体内,下列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① 糖尿病
② 白化病
③ 夜盲症
④ 侏儒症
⑤ 呆小症
⑥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④ ⑤ D.① ③ ⑥
2.人体中各种激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特点。下列不属于激素调节的共同特点的是( )
A.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B.通过体液进行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作用时间比较短暂
3.为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与对照组比较,会出现( )
A.耗氧量增加 B.嗜睡、体重增加
C.进食量明显增加 D.机体产热量增加
4.激素有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依次是( )
A.垂体,甲状腺,全身细胞 B.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C.下丘脑,垂体,全身细胞 D.垂体,全身细胞,甲状腺
5.对下列各项疾病的病因分析,错误的是( )
A.糖尿病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少
B.侏儒症是因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C.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缺铁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巨人症是因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6.下列腺体及其分泌激素的对应关系不对的是( )
A.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睾丸——雄性激素
C.胰岛(B细胞)——胰岛素 D.垂体——肾上腺素
7.小鼠甲状腺的内分泌机能受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部分调节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H分泌的调节依赖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B.在外环境因素刺激下TRH分泌增多属于神经调节
C.长期缺乏碘会导致血浆中TRH和TSH的浓度下降
D.血浆TH升高到一定浓度时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
8.二甲双胍能增加成年雌性小鼠神经干细胞数量,对成年雄性小鼠和幼龄雌雄小鼠均不起作用,对注射雌激素后的幼龄雌性小鼠能够发挥作用。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A.二甲双胍能增加切除卵巢小鼠神经干细胞的数量
B.二甲双胍起作用需要雌激素达到一定水平
C.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相抗衡
D.雄激素抑制二甲双胍的作用
9.“饲喂法”或“注射法”通常用于探究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下列可采用“饲喂法”进行实验探究的有( )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10.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极少,而1mg甲状腺激素可以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这体现了激素调节微量、高效的特点
B.激素弥漫在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
C.激素只能运送到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
D.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会被灭活
11.激素是由某些器官或细胞接受特定信号分子作用后分泌到体液中并由血液循环运走的特异性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产生特异性效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生长激素的合成都与核糖体有关
B.特定信号分子可以是神经递质或其他激素
C.垂体可作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
D.激素的特异性效应包括催化、调节细胞中特定的化学反应
12.下列是“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作用的靶细胞”的作用模式,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胰岛B细胞→胰岛素→几乎全部细胞 B.胰腺→胰高血糖素→仅作用于肝脏
C.下丘脑→生长激素→几乎全部细胞 D.睾丸→雌性激素→几乎全部细胞
13.下列有关动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是协同作用,都能促进新陈代谢
B.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是协同作用,都能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相反,互为拮抗作用
D.促甲状腺激素与促性腺激素都是由垂体分泌的,互为协同作用
14.在池塘养鱼时,为了促进鲤鱼排卵提高产量,常常分离出鲤鱼垂体制成提取液,再将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
A.甲状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促性腺激素
15.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众多激素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B.一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器官或细胞
C.激素调节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作用的
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二、多选题
16.下列关于常见激素及激素类药物的作用,错误的是( )
A.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只能长期注射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前者分泌的醛固酮能维持血钠平衡
C.给雌雄亲鱼饲喂促性腺激素类药物能促进雌雄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
D.不能分泌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只能按时注射胰岛素
17.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进食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促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肠道中的葡萄糖
B.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含量上升
C.垂体可分泌促性腺激素,给雌、雄亲鱼的饲料里添加促性腺激素类药物,能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的成熟
D.抗利尿激素缺乏和胰岛素缺乏都会导致多尿,但二者原理不相同
18.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
B.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C.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
D.刺激下丘脑前部,动物有出汗现象;刺激下丘脑后部,动物有寒颤现象,说明产热中枢在下丘脑后部
19.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GC),GC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参与的应激反应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a可表示醛固酮
B.GC分泌增加可能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
C.GC作为药物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
D.下丘脑调节GC和调节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机理相同
20.图1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2所示为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的作用机理,其中PB表示甲状腺激素的血浆运输蛋白、P表示RNA聚合酶、Th表示甲状腺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血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B.图1中,B液中含有Na+、K+、CO2、抗体、葡萄糖、尿素、酶等物质
C.图2中,pre-mRNA 出细胞核后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D.结合图2分析,人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甲状腺激素发挥其调节功能的基础
三、填空题
21.雌激素与靶细胞中的受体(ER)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随后启动相关基因的转录,从而实现雌激素的作用。ER有不同种类,同时存在于机体多种器官的细胞内。雌激素能刺激乳腺癌细胞生长,抑制其凋亡。他莫昔芬是一种抗雌激素药物,其结构与雌激素相似,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预防与治疗。
(1)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由___________分泌,其分泌功能直接受____________分泌的激素的调节。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才能维持其含量的相对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他莫昔芬对ER正常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对ER异常患者的疗效较差,由此推测他莫昔芬在靶细胞中___________,从而降低雌激素的作用;他莫昔芬还可作为促排卵药物治疗某些不孕症,患者服药后检测到雌激素分泌显著增多,推测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
(3)雌激素还具有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神经细胞中存在ERα和ERβ两种雌激素受体,进一步研究发现,ERα失活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消失,但ERβ失活后雌激素仍具有保护作用,由此可选择作用于___________(填“ERα”或“ERβ”)的药物提高雌激素的作用效果,从而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
22.甲状腺毒症是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神经、循环等多系统功能亢进的综合征,Graves病和炎性甲亢是两种常见的甲状腺毒症。Graves病是淋巴细胞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导致;炎性甲亢是由于甲状腺炎性反应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导致。甲状腺毒症患者常伴有心率增快、皮肤潮热、身体消瘦、眼睑水肿等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毒症患者皮肤潮热,身体消瘦,从甲状腺激素功能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2)从免疫角度分析,Graves病属于 _____病,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其原因是 _____。
(3)Graves病与炎性甲亢均会导致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医学上常通过患者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区分这两种疾病,摄131I率偏高的是 _____,其原因是 _____;还可利用 _____方法检查区分这两种疾病。
(4)研究表明甲状腺毒症患者心肌细胞Na+-K+-ATP酶的活性增强(Na+-K+泵工作效率提高),引起膜内K+浓度 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膜外Na+浓度 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从而导致患者心率增快。
23.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___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___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___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____调节。乙酰胆碱属于_____(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___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4)胰岛素的化学本质_____;胰岛素的作用_____。
(5)体液调节是指_____。
24.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脊椎动物的主要内分泌腺。回答下列问题:
(1)垂体_____(填“分泌”或“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
(2)垂体的活动能够受到多种调节因子的调节,主要原因是_____。
(3)缺碘会导致人患“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该病与垂体分泌的激素有关,患病原因是_____。
(4)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具有促进骨骼和肌肉生长等生理功能。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生长激素浓度,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促进小鼠增重是否有协同作用,设置两个组别,实验组注射适量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混合溶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后比较两组小鼠的体重。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_____。
25.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指在非酶促条件下,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物质的游离氨基与还原性糖类物质的醛基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的一种稳定化合物。AGEs分为外源性AGEs和内源性AGEs,由生物机体内的还原性糖与蛋白质发生糖化反应而产生的成为内源性AGEs;外源性AGEs主要来源于食品的AGEs,部分可被代谢排出,其余留在体内,会促进内源性AGEs的形成。
(1)下列糖类物质中可直接参与形成AGEs的有_______。
A.葡萄糖 B.果糖 C.脱氧核糖 D.蔗糖
E.淀粉 F.纤维素
(2)已知AGEs的形成途径如图1所示,前两步为可逆反应__________,(“高”或“低”)还原性糖水平会促进AGEs的生成,生成的AGEs会与相邻蛋白质的氨基以共价键结合形成AGEs交联结构,AGEs及其蛋白加成产物一旦形成是非常稳定且不可逆的。
(3)近年来研究发现AGEs与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图2是AGEs对人体某细胞的主要损伤机制(实线箭头表示该细胞内原有生理过程,虚线箭头表示AGEs的作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细胞中A物质是_________,Bcl-2基因的功能是_________。
②AGEs对该细胞的损伤可能导致胰岛素的分泌量_________,导致_________(“I型”或“II型”)糖尿病的发生,其发病的机制为:一方面AGEs与受体结合后,_________,使有氧呼吸受阻,另一方面_________,影响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③已知AGEs在特定波长范围内能自发荧光,研究人员拟使用荧光测量仪无创检测皮下累计的AGEs水平,从而达到长期监视糖尿病发展情况的目的。为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需要的实验设计有_________。
A.检测皮肤AGEs自发荧光水平与皮肤组织匀浆AGEs实际水平是否正相关
B.比较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同一局部皮肤AGEs自发荧光水平差异
C.比较同一患者不同部位如手臂、腹部、小腿皮肤的AGEs自发荧光水平差异
D.检测皮肤组织匀浆AGEs水平与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关系
(4)一些研究表明高水平AGEs与机体衰老正相关,有人为此彻底拒绝糖分摄入,不吃主食和水果,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人体短期缺乏食物中的糖类来源,还可通过_________来维持血糖浓度,而长期没有糖类来源,会严重影响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5)有人研制了一种“能有效阻断细胞中所有糖类和蛋白质结合从而抑制AGEs生成”的药物,你认为这种药物会对机体产生怎样的副作用?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有呆小症、糖尿病、巨人症和侏儒症、甲亢,白化病和血友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AIDS是免疫缺陷病,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所以因缺乏激素引起的疾病有①④⑤。
2.答案:D
解析:A、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
B、激素从内分泌腺分泌出来后,弥散进体液中,通过体液运输,B不符合题意;
C、激素通过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来实现其作用,C不符合题意;
D、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的时间较长,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B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所以对照实验应是未切除甲状腺的正常幼年家兔,由于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物质代谢,并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摘除甲状腺的幼年家兔会表现出嗜睡、体重增加的现象,B正确故选B。
4.答案:A
解析:
5.答案:C
解析:A.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形成的,A正确。
B.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侏儒症,B正确。
C.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缺碘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C错误。
D.巨人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造成的,D正确。故选C。
6.答案:D
解析:
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碘是合成TH的必要元素,长期缺碘会引起TH合成减少,导致血浆中TRH和TSH的浓度升高,C项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A、二甲双胍能增加成年雌性小鼠神经干细胞的数量,切除卵巢后堆激素分泌减少,不能增加切除卵巢小鼠神经干细胞的数量,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二甲双胍起作用需要雌激素达到一定水平,B正确; C、雌激素和雄激素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属于负反馈调节,但两者不在同一个生物体内发挥作用,C错误; D、注射雌激素后的幼龄雌性小鼠能够发挥作用,所以二甲双胍起作用需要雌激素,对成年雄性小鼠和幼龄雌雄小鼠均不起作用,但不能得出雄激素抑制了二甲双胍的作用,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解析: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多肤,甲状腺激素的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胰岛生素的本质是蛋白质,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蛋白质类的激素如果被饲喂,会经过消化道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只有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是小分子物质,用“饲喂法”补充经过消化道不会被分解。因此可采用“饲喂法”进行实验探究的是②④。
10.答案:C
解析:A、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极少,而I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这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和高效的特点,A正确;B、激素弥散在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B正确;C、激素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C错误;D、激素一经粑细胞接受井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D正确。故选C。
11.答案:D
解析:A.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A正确;B.激素的分泌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也可以通过激素调节,B正确;C.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由于存在反馈调节,所以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也会作用垂体,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正确;D.激素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D错误。
12.答案:A
解析:A、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A正确;B、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B错误;C、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而不是下丘脑,C错误;D、睾丸分泌的是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是雌性激素,D错误。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是协同作用,都能促进新陈代谢,促甲状腺素不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A错误; B、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是协同作用,神经细胞膜上没有生长激素的受体,故生长激素不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B错误; 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相反,互为拮抗作用,C正确; D、促甲状腺激素与促性腺激素都是由垂体分泌的,二者没有协同作用,D错误。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在池塘养鱼时,为了促进鲤鱼排卵提高产量,用鲤鱼垂体制成提取液,再将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这样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促性腺激素,因为促性腺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促进性腺的生长和性腺分泌的激素,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A、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定向作用于靶细胞,A正确; B、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一种激素不是只能作用于一种器官或细胞,B错误; C、激素不参与细胞中的化学反应,只起调节作用,C正确; D、激素发挥作用后立即被酶分解而灭活,所以机体需要源源不断产生,D正确;故选:B。
16.答案:AC
17.答案:AC
解析:A、进食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而被氧化分解、合成糖原或转变为非糖物质,A错误;
B、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回升,B正确;
C、垂体可分泌促性腺激素,化学本质是多肽、蛋白类,添加到饲料里被鱼食用后会被消化酶分解而失去作用,C错误;
D、抗利尿激素缺乏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多尿;胰岛素缺乏导致血糖升高,肾小球滤过后的葡萄糖不能完全重吸收,随尿液排出,导致多尿,二者原理不相同,D正确;
18.答案:BCD
解析:A、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增大,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A错误;B、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反射弧把兴奋传递给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多,从而降低血糖,B正确;C、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进而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C正确;D、分析题意可知,刺激下丘脑前部,动物有出汗现象,有利于散热;刺激下丘脑后部,动物有寒颤现象,有利于增加产热,因而可推断产热中枢在下丘脑后部,D正确。
19.答案:AD
解析:
20.答案:BD
21.答案:(1)卵巢;垂体;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失活
(2)与雌激素竞争结合ER(与ER结合);与下丘脑、垂体中的ER结合,降低雌激素反馈调节的作用,使雌激素分泌增多
(3)Erα
解析:(1)雌性激素主要是由卵巢分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直接调节垂体功能。激素和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会被灭活,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才能雏持其含量的相对稳定。
(2)他莫昔芬对ER正常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对ER异常患者的疗效较差,推知他莫青芬需要和ER结合,减少雌激素和ER结合的机会,使雌激素不能刺激乳腺癌细胞生长。患者服药后检测到雌激素分泌显著增多,而雌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则他莫昔芬与下丘脑、垂体中的ER结合,降低雌激素反馈調节的作用,使雌激素分泌增多。
(3)ERα失活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消失,但ERβ失活后雌激素仍县有保护作用,故应选择作用于ERα的药物提高雌激素的作用效果。
22.答案:(1)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
(2)自身免疫病;降低,Graves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了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所以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3)Graves病;Graves病促进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并且甲状腺激素不能通过负反馈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抗原抗体检测的
(4)偏高;偏高
23.答案:(1) ①. 靶器官 ②. 灭活 ③. 传递信息
(2) ①. 神经 ②. 神经递质 ③. 受体;特异性受体
(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都需通过体液运输
(4) ①. 蛋白质 ②. 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元或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降低血糖
(5)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解析:(1)据题干信息“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可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心脏:激素一经与靶细胞结合并起作用后即被灭活;胃上腺素作为激素的作用是传递信息,不起催化作用,也不提供能量。
(2)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这一过程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乙酰胆碱是由神经细胞释放的,属于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需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激素)与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作用的共同点主要有: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都需通过体液运输:都属于信息物质,起调节作用。
(4)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分泌蛋白(蛋白质);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元或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降低血糖。
(5)体液调节是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4.答案:(1)释放;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
(2)垂体细胞具有多种调节因子的受体
(3)缺碘造成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不足,通过反馈作用,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合理即可)
(4)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缺少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单独作用的对照实验
解析:(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调节因子作用于靶细胞时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
(3)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会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分泌过少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增多,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从而使甲状腺肿大。
(4)由于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所以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激素浓度。欲探究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促进小鼠增重是否有协同作用,可设置四组实验,第一组注射生长激素溶液,第二组注射甲状腺激素溶液,第三组注射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混合溶液,第四组注射生理盐水,通过比较四组小鼠的体重,可得出相关结论。
25.答案:(1)ABC
(2)高
(3)①丙酮酸;其表达产物能抑制线粒体的损坏(其表达产物能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形态)
②减少(下降);Ⅰ型;抑制Bc1-2基因的表达,导致线粒体受损;AGEs直接抑制有氧呼吸中ATP的合成
③ABD
(4)肝糖原分解、脂肪和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
(5)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也是多糖与蛋白质结合而来的,如果其合成被抑制,会影响细胞
对外界信息的识别和细胞间的交流;一些免疫分子本质是糖蛋白,如果合成被抑制,会
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