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2.5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2.5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单选题
1.某人因外伤造成脑部受损,下列根据症状做出的推测,错误的是( )
A.呼吸、心跳骤停,脑干可能受到损伤
B.看不见文字,语言中枢的V区可能受损
C.大小便失禁,脑与脊髓的联系可能中断
D.意识丧失,大脑皮层可能受到损伤
2.帕金森病病因主要是黑质损伤、退变,多巴胺合成减少。甲图是帕金森病患者的脑与脊髓调节关系示意图(脑内纹状体与黑质之间存在调节环路,其中“一”表示抑制),由甲图中黑质一纹状体相互调节关系,可以推测帕金森病患者的纹状体合成乙酰胆碱增加。乙图是患者用某种特效药后的效果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神经元b释放乙酰胆碱,使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
B.甲图中,神经元a释放的多巴胺防止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过度,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C.研究发现,神经元a的轴突末梢上也存在多巴胺受体,如果该受体与多巴胺结合,会导致轴突末梢的兴奋性下降,从而促进多巴胺合成、释放
D.对比甲、乙两图,推测该特效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神经元a合成、分泌多巴胺,抑制神经元b合成、分泌乙酰胆碱
3.下图为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大脑皮层受损,则排尿反射消失
B.若脊髓胸椎段损毁,则排尿反射不受意识控制
C.若直接刺激膀胱传入神经,同样会引起排尿反射
D.若膀胱内侧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则排尿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4.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与呼吸节律的形成和呼吸运动的调节相关的神经元群称为呼吸中枢。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节律性收缩活动所引起,脊髓中有支配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在动物实验中,如果切断脑干和脊髓之间的联系(脑干和脊髓完好无损),呼吸运动便停止。唱歌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呼吸运动来唱出优美的旋律。下列关于呼吸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髓、呼吸肌及支配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就能产生节律性呼吸运动
B.机体通过呼吸运动调节血液中CO2浓度,CO2浓度又可以调节呼吸运动
C.呼吸运动反射性调节过程中,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支配的呼吸肌
D.呼吸中枢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多个部位,包括脊髓、脑干、大脑皮层等
5.打篮球是一种全身肌肉参与的协调运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过程中交感神经占据优势,出现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等现象
B.躲避敌方进攻时,大脑皮层可接受躯体运动神经传来的兴奋
C.大脑皮层向脊髓、小脑等中枢发出指令,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运动员传球时,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参与支配机体内脏器官
6.当头发再生时,毛囊中的一些干细胞会迁移并转变为让头发变色的黑素细胞。研究发现,当压力到来时身体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压升高等症状,且在压力应激状态下毛囊中的这些干细胞会被过度激活,全部转化为黑素细胞,从而过早地耗尽了该干细胞储存库。下图为压力应激状态下的毛囊调控机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压力过大会导致头发过早变白
B.去甲肾上腺素会导致毛囊中黑素细胞干细胞迁移比例发生改变
C.压力状态下,黑素细胞干细胞过度激活与副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有关
D.压力状态下,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均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生理过程
7.调节排尿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人在不受意识的支配下可以完成排尿,也可以在意识的支配下憋尿。排尿时,逼尿肌收缩,尿道内、外括约肌舒张,但外括约肌的活动受大脑意识的调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进而有利于排尿
B.牵张感受器可将兴奋经盆神经传至脊髓即可形成排尿反射
C.神经甲属于不受意识支配的躯体运动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D.大脑通过控制脊髓来调节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8.脊髓休克是指脊髓遭受严重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失去与“高位”中枢的联系,并暂时丧失反射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
B.脊髓休克的动物会丧失所有脊髓控制的反射
C.人体胸椎折断导致脊髓休克,针刺其足部无痛感
D.切断实验动物脊髓与脑的联系可研究脊髓的功能
9.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传递至脊髓
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
C.若颈椎损伤使脑与脊髓的联系中断,则排尿反射随之消失
D.训练后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而不眨眼,该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10.取两个蛙的心脏(A和B,保持相同的活性)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A有某副交感神经支配,B没有该神经支配;刺激该神经,A心脏的跳动减慢;从A心脏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心脏的营养液中(如图),结果B心脏跳动也减慢。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人在剧烈运动过程中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B.A和B两个心脏的活性保持相同属于无关变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了自主神经系统
D.A心脏所处的营养液中含有某种神经递质,B心脏所处的营养液中初期不含该神经递质
11.当膀胱内尿量达400-500mL时,膀胱充盈、扩张,使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兴奋沿盆神经传导,到达脊髓排尿中枢,同时,脊髓排尿中枢产生兴奋,沿脊髓传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在环境条件允许时,便发生排尿反射。如图所示。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大脑接收信息后,直接通过支配副交感神经,导致膀胱缩小,完成排尿反射
B.大脑可以对脊髓的排尿中枢进行调控,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C.截瘫病人脊髓受伤导致①②受损,无法完成排尿反射
D.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④→脊髓→②的途径传导至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产生尿意
12.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脊髓可以完成简单的内脏反射活动
B.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不可以进行
C.自主神经系统是完全自主的,不受大脑皮层调控
D.人有意识地控制排尿的过程中不需要脊髓的参与
13.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都进行着分级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脑干参与的眨眼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也能完成
B.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与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的大小相关
C.交感神经兴奋时,脊髓控制膀胱使其缩小,促进排尿
D.大脑皮层调控各级中枢活动,使自主神经系统不完全自主
14.小刚同学在上课中产生了尿意,但是他仍然坚持到下课才去厕所。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间断性的排尿是因为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B.尿意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C.憋尿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控制低级神经中枢
D.成年人能有意识的排尿,该反射的中枢在脊髓
15.过度换气综合征是由于急性焦虑引起的生理、心理反应。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呼吸加深加快,导致CO2不断被排出,血浆CO2浓度过低,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度换气会导致内环境中HCO3-和H2CO3的浓度比升高
B.及时给患者吸O2能够有效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的症状
C.交感神经兴奋还会导致心动过速、出汗量增加等现象
D.过度换气综合征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二、多选题
16.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起促进作用,还可通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抗炎效应,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
B.消化液中的盐酸能够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内脏运动神经,二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相反
D.当肠巨噬细胞接收的乙酰胆碱减少时,将导致TNF-α的浓度下降,炎症程度减弱
17.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控存在着分级调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进行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将不能进行
C.自主神经系统也受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
D.内脏活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控制
18.下图为排尿反射神经调节示意图,排尿反射弧不同部分受损引起排尿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交通事故导致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不会消失
B.脊椎胸椎段损毁,排尿反射不受意识控制
C.用微电极刺激膀胱传入神经,可引起排尿反射
D.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不受大脑皮层调控
19.如图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控制的示意图,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则分布于膀胱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脊髓对膀胱缩小的控制是由交感神经控制的
B.人体在排尿反射的过程中,相关的兴奋可以双向传导
C.神经递质的释放和通过突触间隙都需要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ATP
D.正常人因紧张而产生尿失禁,说明大脑对脊髓短暂失去控制功能
20.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迷走神经功能的相关研究,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迷走神经属于内脏运动神经,不受高级中枢控制
B. 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
C. 肠巨噬细胞吸收乙酰胆碱抑制TNF-α的释放
D. 推测增加N受体的数量可有助于抗炎症治疗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活动中枢,其一旦受到损伤,各种生理活动即失调,严重时呼吸、心跳会停止,A正确;
B、语言中枢的V区受损,会导致人看不懂文字,而不是看不见,B错误;
C、大小便失禁,说明大脑皮层无法对脊髓进行调控,脑与脊髓的联系可能中断,C正确;
D、人的意识形成于大脑皮层,D正确。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甲图中,神经元b释放存储在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Na+通道打开,促进Na+内流,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A正确;B、甲图中,神经元a释放的多巴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以维持脊髓运动神经元适宜的兴奋性,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一定的调控作用,B正确;C、由于神经元a的轴突末梢上也存在多巴胺受体,如果自身受体与多巴胺结合,会导致Ca2+内流减少,使轴突末梢的兴奋性下降,从而抑制多巴胺合成、释放,C错误;D、对比甲、乙两图,推测该特效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神经元a合成分泌多巴胺和抑制神经元b合成分泌乙酰胆碱,D正确。故选:C。
3.答案:B
解析:A、大脑皮层受损,但脊髓完整,排尿反射不会消失,A错误;
B、脊髓胸椎段损毁,会导致兴奋无法传到大脑皮层,因而排尿反射不受意识控制,但排尿反射还正常,B正确;
C、反射必须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因此只刺激膀胱的传入神经,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叫作排尿反射,C错误;
D、膀胱内侧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则不会发生排尿反射,但大脑可以通过d→a有意识的控制机体的排尿活动,D错误。
故选B。
4.答案:A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如果切断脑干和脊髓之间的联系(脑干和脊髓完好无损),呼吸运动便停止可推知,脊髓本身、支配呼吸肌的传出神经以及呼吸肌不能产生呼吸节律,A错误;B、剧烈运动后,机体通过呼吸运动使血液中CO2的浓度升高,高浓度的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即机体通过呼吸运动调节血液中CO2浓度,CO2浓度又可以调节呼吸运动,B正确;C、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呼吸运动反射性调节过程中,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支配的呼吸肌,C正确;D、人体呼吸运动是在各级呼吸中枢相互配合下进行的,呼吸中枢分布在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部位,D正确。故选A。
5.答案:B
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打篮球时,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此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A正确; B、躲避敌方进攻时,主要通过眼、肢体接触获取信息,大脑皮层接感觉神经传来的兴奋,通过躯体运动神经做出反应,B错误; C、大脑皮层通过脊髓、小脑等中枢支配躯体运动,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C正确; D、交感神经属于脊神经,副交感神经既有脑神经也有脊神经,当运动员传球时,机体处于兴奋状态,此时交感神经占优势,但副交感神经也起作用,二者共同作用于同一器官,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因此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参与支配机体内脏器官,D正确。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由题干可知,压力应激状态下毛囊中的黑素细胞干细胞会被过度激活,全部转化为黑素细胞,长期如此导致干细胞储存库被耗尽,无法转化为黑素细胞,黑色素无法合成导致头发过早变白,A正确;
B、正常情况下一部分黑素细胞干细胞会迁移转变为黑素细胞,但去甲肾上腺素会导致毛囊中黑素细胞干细胞全部迁移转化为黑素细胞,比例发生改变,B正确;
C、由题干可知,当压力到来时身体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压升高等症状,此时应是交感神经兴奋,C错误;
D、压力状态下,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均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生理过程,D正确。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交感神经兴奋,不会使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才会使膀胱缩小,进而有利于排尿,A错误;
B、反射需要具备完整的反射弧,牵张感受器可将兴奋经盆神经传至脊髓过程没有设计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可形成排尿反射,B错误;
C、尿道外括约肌的活动受大脑意识的调控,据图所示神经甲就是支配尿道外括约肌,因此神经甲属于受意识支配的躯体运动神经,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C错误;
D、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因此大脑通过控制脊髓来调节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A、调节内脏器官和躯体运动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A正确;D、脊髓休克的动物会丧失损伤平面以下脊髓控制的反射,B错误;C、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脊髓在胸部段折断,兴奋不能经脊髓传至大脑皮层,因此针刺足部无感觉,C正确;D、切断实验动物脊髓与脑的联系可排除大脑对脊髓的影响,可以单独研究脊髓的功能,D正确。
9.答案:C
解析:A、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可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脑干传递至脊髓,A正确;
B、躯体各部分与其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的位置的对应关系大都是倒置的,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B正确;
C、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虽然脑与脊髓的联系中断,但其仍可排尿,只是兴奋不能上传到大脑皮层,不能产生尿意,C错误;
D、经过训练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而不眨眼的反射过程中,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正确。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A、人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A错误;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两个蛙的心脏是否有神经支配,心脏的大小、活性等无关变量应尽量保持相同,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了自主神经系统,C正确;
D、A心脏所处的营养液中含有某种神经递质,B心脏所处的营养液中初期不含该神经递质,因此,在该神经递质的作用下B心脏跳动也减慢,从而证明了副交感神经兴奋能使心脏跳动变慢是副交感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的作用导致的,D正确。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A、大脑通过控制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来控制排尿,A错误;
B、大脑可以对脊髓的排尿中枢进行调控,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B错误;
C、截瘫病人脊髓受伤导致①②受损,脊髓失去高级中枢的调控,但是仍可以完成排尿反射,C错误;
D、大脑皮层产生尿意的途径是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④传入神经传导至脊髓,脊髓再通过神经②传导至大脑皮层,D正确。故选D。
12.答案:A
解析:A、脊髓是内脏反射的低级中枢,通过脊髓可以完成简单的内脏反射活动,A正确;
B、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在低级中枢脊髓的控制下,排尿反射也可以进行,B错误;
C、自主神经系统不是完全自主的,有些反射活动同时也受大脑皮层调控,C错误;
D、人有意识地控制排尿的过程中,大脑皮层会对脊髓进行调控,即需要脊髓的参与,D错误。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脑干参与的眨眼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也能完成,A正确;
B、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相关,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无关,运动越精细,大脑皮层代表区的范围越大,B正确;
C、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促进排尿,C错误;
D、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通过对各级中枢的调节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D正确。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A、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尿是间歇的是因为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A正确;B、当尿液在膀胱中积存到一定量时,由膀胱壁上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图中的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由脊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沿上行神经纤维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产生尿意,B正确;C、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单反射,脊髓的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憋尿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控制低级神经中枢,C正确;D、脊髓的反射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婴儿尿床的原因是大脑发育不完善,D错误。
15.答案:B
解析:A、过度换气会导致CO2不断被排出,血浆CO2浓度过低,使H2CO3的浓度降低,从而导致内环境中HCO3-和H2CO3的浓度比升高,A正确;
B、呼吸性碱中毒是由于血浆CO2浓度过低导致的,因此患者应及时吸入一定量的CO2予以缓解,B错误;
C、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人体心动过速、出汗量增加等现象,C正确;
D、据题干信息“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呼吸加深加快,导致CO2不断被排出,血浆CO2浓度过低,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可知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D正确。故选B。
16.答案:ABC
17.答案:ACD
解析: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机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B、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也能进行,B错误;C、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自主神经系统也受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C正确;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内脏活动(如心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控制,D正确。
故选ACD。
18.答案:AB
解析: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并未消失,只是神经中枢不受大脑皮层控制,大小便失禁,A正确;脊椎胸椎段损毁,会导致兴奋无法传到大脑皮层,因而排尿反射不受意识控制,但排尿反射还正常,B正确;反射必须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因此只刺激膀胱的传入神经引起排尿,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排尿反射,C错误;大脑皮层可对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进行调控,D错误。
19.答案: ABC
解析:A、交感神经兴奋时,不会使膀胱缩小,排尿时,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壁逼尿肌收缩会使膀胱缩小,A错误;B、人体在排尿反射的过程中,通过反射弧实现信号的传导和传递,相关的兴奋是单向传导的,B错误;C、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能量,通过突触间隙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调控位于脊髓中的低级中枢,正常人因紧张而产生尿失禁,说明大脑对脊髓短暂失去控制功能,D正确。
20.答案:BD
解析:A、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可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属于内脏运动神经;内脏神经受高级中枢控制,A错误;B、迷走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性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功能,交感神经会抑制胃肠道的功能,B正确;C、由题图可知,乙酰胆碱作为信号分子与N受体结合后,引起肠巨噬细胞的代谢活动改变,抑制肠巨噬细胞释放TNF-a,乙酰胆碱是信息调节物质,肠巨噬细胞不吸收乙酰胆碱,C错误;D、乙酰胆碱作为信号分子与N受体结合后,引起肠巨噬细胞的代谢活动改变,抑制肠巨噬细胞释放TNF-a,从而抑制炎症,故推测增加N受体的数量可有助于抗炎症治疗,D正确。故选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