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第2课时 让家更美好议题式学案课件(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第2课时 让家更美好议题式学案课件(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2课时 让家更美好
栏目导航
自主学习与思考
议题探究与分享
课时巩固与提升
自主学习与思考
1.怎样建设美好的家庭 (变式:建设美好家庭的要求。)
(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   。
(2)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   。
(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亲情之爱
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共同责任
2.我们应该怎样体味亲情之爱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   ,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随和自然……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   之中。
3.家庭成员之间应怎样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1)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   。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
不尽相同
生活的点滴
回报爱
(2)家庭成员要以   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彼此尊重
议题探究与分享
如何让家庭更美好
情境一 在“2023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名单上,共有1 000户家庭入选2023年度“全国最美家庭”,他们的美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
情境二 小丁的家庭有四口人,平时,父母对他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这让小丁觉得父母更加疼爱弟弟,为此经常与弟弟闹矛盾。
情境三 一天晚上,父母因为刷碗的问题引发争吵,小丁觉得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员,于是主动提出刷碗。
(1)假如要你制定“最美家庭”的评选标准,你认为“最美家庭”需要具备哪些家庭美德
点拨:(示例)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尊老爱幼、男女平等、邻里团结、和睦相处等。
(2)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际,分析情境二中小丁认识和做法的不当之处。
点拨:因为父母对小丁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这让他觉得父母更加疼爱弟弟,他没有认识到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小丁经常与弟弟闹矛盾,没有做到与兄弟姐妹相携相助。
(3)情境二和情境三中小丁的做法启示我们,建设美好家庭,需要我们付出哪些努力
点拨:①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②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③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④共同分担、相互协作,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课时巩固与提升
1.学习论坛上,大家围绕“体味亲情”的话题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以下观点中,你认同的有(   )
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②家庭成员发生矛盾后,家中的亲情就不存在了 ③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 ④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说明亲情已经消失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C
2.下面漫画《春节返程——装满爱的后备厢》让我们感受到(   )
A.家庭的成员交流方式在变化
B.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C.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D.孝敬父母要落实在具体的生活小事中
B
3. 课堂上,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下面两幅漫画。下列对这两幅漫画主旨概括正确的是(   )
A.尊老爱幼好家风,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B.家人之间好和谐,事事顺从父母意
C.没有体味浓浓亲情,母亲关爱真多事
D.爱的碰撞时时有,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
D
4.在中华文化中,家风家训是立身处世的教诲,更是家庭的传统风尚。纪晓岚的“四戒四宜”家训:戒晏起、戒懒惰、戒奢华、戒骄傲;宜勤读、宜敬师、宜爱众、宜慎食。新时代,传承上述家风家训(   )
①有利于弘扬家庭美德,建设美好的家庭 ②是对家庭成员品行谈吐的过度要求
③可以消除家庭的分歧,化解矛盾冲突
④有利于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5. 《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古诗句寓意能体现孝亲敬老传统美德的是(   )
A.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
6.我国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后,许多家庭增添了新成员,不少同学有了弟弟或妹妹。面对家庭成员的变化,我们应该(   )
A.质疑父母对自己的感情,否认亲情的存在
B.不能接受新成员加入,从此不再理睬父母
C.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D.理解尊重父母,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相同
C
7.家是温馨的港湾,但在家中也常常会发生“爱的碰撞”。下面漫画中孩子的行为(   )
A.应该肯定,这是具有独立意识的表现
B.很正常,是质疑父母、挑战父母的做法
C.不正确,因为子女与父母之间有代沟
D.不正确,应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D
8.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发表重要论述,强调“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这启示我们,建设美好的家庭(   )
①必须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 ②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③家庭成员要共同分担、相互协作 ④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中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9.“最美家庭”系列评选活动旨在传递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好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等好理念,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播者。下列适合作为评选标准的有(   )
①家庭成员之间不能出现矛盾 ②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③与家人和睦相处,能够换位思考 ④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10. 为了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家庭观,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亲情之爱”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探寻现象 感悟亲情]
世间回报父母的方式有千万种,其中下列爱的表达就很令人欣慰。
第1种:常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谈心,谈谈学习、新认识的朋友,不顶撞父母。
第2种:帮父母洗一次脚,梳一次头,剪一次指甲,陪父母锻炼身体。
第3种:知道父母喜欢吃什么,经常给他们做饭。
(1)你会选择上述方式中的哪一种回报父母 请阐述对父母进行“爱的表达”的意义。
答案:①(提示)任选一种即可。②有利于传递爱,呵护爱,促进家庭和谐;有利于减少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做法。(言之有理即可)
[建设和谐家庭 从我做起]
探究小组开展了以“建设和谐家庭”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下表是其中一个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
当你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你的家庭通常如何解决 做法 比例
你说了算 10.43%
父母说了算 14.31%
共同商量解决 75.26%
(2)上述统计结果反映出什么道理
答案:当我们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多数家庭通过共同商量来解决。这说明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积极沟通与交流。
(3)结合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将以下倡议书填写完整。(要求:紧扣题意,不得出现个人真实信息)
倡 议 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重视建设美好的家庭。特此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①                 
  ②                 
倡议人:×××
2024年×月×日
答案:(示例)①用心体味亲情之爱。②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③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风尚,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④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