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一、作者介绍二、文体、背景介绍三 、梳理文脉、长征路线四、分析场面刻画五 、概括英雄事迹及人物形象六、句子赏析七、长征精神概括八、长征意义目 录作者介绍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中共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 家、军事家。杨成武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 放战争,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了不朽功 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了解文体:回忆录定 义 :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特点:真实、广泛、突出。(1)真实: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2)广泛: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 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 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3)突 出 :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 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 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了解背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 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 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4年10月10日晚,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 色首都瑞金挤满了十里八村的群众,他们是赶着为 即将转移的红军送行的,队伍里有他们的儿子、丈 夫和兄弟。了解背景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 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 以上干部430余人,击溃 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经 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 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 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两 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 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 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军从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 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零3天,途经湖南、贵 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 省,行程一万六千里。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 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 肃4省,行程八千余里。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 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 陕西4省,行程近万余里。10激战腊子口9懋功会师3四渡赤水2遵义会议长征路线8过草地7爬雪山6强渡大 渡河1血战湘 江4巧渡金 沙江5 飞夺 泸定桥11大会师瑞金延安梳理文脉1-12段: 到达吴起镇13-20段:吴起镇之战21-38段:全军干部会议分析场面刻画场面 场面特点 表达技巧 表达情感表达方式红军长征 到达北上 抗日根据 地(到达 吴起镇) 欢乐, 热烈 心理、动作、 神态描写, 环境渲染, 拟人 通过描写了红军战士们见到 苏维埃牌子的亲切,体现了 红军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之 情 。综合运用记 叙 、描 写 、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呈 现场面,营造历 史氛围。(突出抒情,即 便在叙述议论时 也常含有浓郁的 情感,无不让人感受到长征精神 对人的感召力量)吴起镇战 役取得胜 利 紧 张 、 激烈 声音烘托, 心理、动作 描写,反衬 体现红军战士们骁勇善战、 有勇有谋的战斗豪情;为人 们 服 务 ,热爱人民的形象特 点 。开全军干 部会议 热 烈 、 盛大 心理描写, 烘托, 环境的衬托 表达了杨成武对等中央领导 的敬佩、崇敬和听毛泽东宣 讲的激动之情。英 雄 事 迹 英 雄 言 论 ( 原 文 )革命精神毛泽东 领导红军进行战 略性转移,最终 胜利会师。 毛泽泽东关于长征的论述: ①“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②“从瑞金算起…共三百六十七天…我们走 过了闽、粤、湘赣、黔、桂、滇康、甘…这 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红军自强不息、无坚不摧的革命 英 雄 主 义 ;勇 于吃苦 , 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及 不 怕 牺 牲、 勇 往 直 前 、不 屈 不挠、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长征 精神。邓小平 关心下属,给剧 团“小鬼”做衣 服。 ①“关心一下宣传队的同志” ②“还可以给机关同志添件衬衫。”以杨成 武为代 表 的 红 军 战 士 ①红军歼灭二马 骑兵、消灭反动 民团,经历两万 五千里长征。 ②艰难跋涉到吴 起镇胜利会师。 ①进吴起镇…同志们欢叫着跑了下去,看到 这个欢乐、热烈的场面,我们都很高兴。 ②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英雄事迹\人物形象不可以,这一天起强调作用。表现了这一天对于长征的重要意义和作者的深 刻印象。句子1: 10月18日这一天。“这一天:可以去掉吗 重要句子赏析句子2: 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运用拟人手法,烘托人物心理,写 出了红军战士的喜悦之情;具有象征意 义,暗示革命必将胜利;侧面表现苏区的良好的群众基础。句子3: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 播种机。运用排比手法,宣告了国民党围剿 计划的破产也宣示了共产党的不可战 胜。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广泛宣传革命 思想,这种思想如种子一般,会让无 数人走上革命的道理。句子4:文章引述毛主席讲话的材料,有什么作用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①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便于详细了解长征的艰辛过程。 ②毛主席高度评价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使文章更 有历史价值和政治高度,深刻阐述了长征意义和影响。 ③照应上文写红军指战员的兴奋激动的感性描写,并 上升到理论意义方面,使文章内容深入推进,使读者 能更深刻地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概括长征精神1.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2.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3.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4.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习近平概括长征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 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 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 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的意义一 、对国民党: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 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 、对共产党、人民解放军: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 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 万人。但这是经过干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它 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三 、对共产党: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 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课堂小结一 、作者介绍二 、文体、背景介绍三 、梳理文脉、长征路线四、分析场面刻画五、概括英雄事迹及人物形象六、句子赏析七、长征精神概括 八 、长征意义谢谢聆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