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 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2课时珍惜师生情谊一、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尤其是对教师的尊重,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 要地位和贡献,懂得感恩教师的辛勤付出。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学习到教师的优秀品质和道德风 范,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法治观念:能够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与老师友好相处,理解并尊重每位老师的独特性。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认识到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积极配合教师的教 学工作,遵守课堂纪律,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教师的教育之恩。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师生关系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积极与老师有效沟通,增进感情。难点:掌握正确与老师交往的方法,学会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新的教学理念是:教是为了不教,如何科学 的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是整个教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又是教学过程的 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与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 统一的实质是交流与互动。现如今,在这个要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教育学显得尤为重要。问题思考:请你思考,如何理解教学相长 (二)、讲授新课: 生活观察:师生利用互联同共同查 我学习资料老师和学生讨论,倾听学 老师和学生一起打球。 老师和家长沟通学生情况在师生交往中,老师扮演着指导者、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想想老师扮演的角色,思考老师对自己的影响,记录在表格中, 并与同学分享。印象深刻的师生交往场景 老师扮演的角色 老师对自己的影响1、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探究与分享:徐特立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老师。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艰苦朴 素、谦虚勤奋的作风给全校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1937年1月,毛泽东为徐特立六十岁生 日写信祝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这种反应师生情谊的故事很多,比如华罗庚和陈景润之间的师生情谊就是数学界的美谈。 查阅他们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从以上故事,你体会到一种怎样的师生情 老师是我们敬重的长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也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我们 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材料:华罗庚和陈景润:1956年,华罗庚已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一天,华罗庚 收到署名为陈景澜的来信,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 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有错误。"华罗庚被这位年轻人的智慧与 胆识所打动。1957年9月,华罗庚把陈景润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为其创造了良好 的研究环境。在华老的亲自指导和关怀下,陈景润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数论难题,并最终在 哥德巴赫猜想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2、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 探究与分享:小奇喜欢文学创作,经常拿自己写的小说请语文老师指导,得到语文老师的肯定与表扬。 一次,上数学课时,小奇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辛辛苦苦写了一个多星期 的手稿被没收,还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和数学老师的批评 3、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①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③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方法与技能: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的不好,如何改变。如果是老师的原因,要思考怎样与老师沟通。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相信老师的善意,理解老师,做到有理恰当表达,无理主动认错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主动找老师交流,清晰、冷静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场合;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如悄悄话、写个纸条等。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 探究与分享: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同风格的老师。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你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4、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阅读感悟: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十分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极为重视老师的作用。上大学时,有一位老师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很多同学对他十分挑剔,不够尊重。王亚南却 认为人人皆有所长,仍然十分尊重这位老师,认真听课。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和道理。 一次,那位老师看见一些同学只顾埋头读书而忽视体育锻炼,就对同学们说,脑力劳动者 每天至少应走十里路,并列举出走十里路的好处。一些同学不以为然、王亚南却认为老师 的话很有道理,决心照老师的话去做。从此,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即使学习、工作再忙, 也不停歇。这一良好的习惯支持了他长期的学术研究。1938年,他和郭大力翻译的三卷本 《资本论》中文全译本出版了。在迫切需要马克恩主义理论指导的中国,全译本的出版为 帮助中国人民全面系统地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后来,王亚南当了老师,做了校长,也总是教育学生要尊重老师,善于多方面地向老师学 习。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在你的生活中,老师的哪些做法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回忆老师打动你的瞬间,可以通过短信息、邮件、书信、便笺等形式向老师表达你的感受。( 三)、本课小结:但是随着与老师的相处交往的深入和自己的日渐成熟,我们会越来越理解老师。希望我们 不必等到离别之后,才明白彼此相遇的意义。让你们的青春不留遗憾,老师希望我们都能 珍惜彼此相遇的时光,老师也会尽我所能助你们成长成才。(四)、课堂练习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难免也会出现过错。发现老师有了过错,可以而且应该给 老师指出来。下列方式恰当的是( )A. 当面指责,但不能背后议论B. 编辑微信群发班级同学,让大家都知道C. 下课后单独找到老师,诚恳地向老师说明D. 不必说出来,以免老师难堪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人格平等、互相尊重、教学相长。下列不属于师 生交往良好行为的是(A )A.我很爱老师,但是有时也害怕老师 B.大胆地向老师的学问挑战,质疑老师的观点 C.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 D. 和老师分享快乐,向老师倾诉烦恼3、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就是达到了“我要学”的境 界。乐知、乐学的积极意义在于( D )①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②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白己的观点和见解,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③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④乐学、乐知启示我们要学会止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A.①②③④ B.②⑧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4、在一次社会课中,王刚往后面的桌上一靠,不小心把后面同学的书挤到了地上。后面的 同学就报告老师说王刚是故意的,老师轻而信之,批评了王刚。你认为王刚正确的做法是( )①与老师沟通,想办法化解师生之间的误会 ②背后说老师坏话③主动与老师交流,告诉老师实际情况,寻求老师帮助④谁也不告诉,离家出走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五)板书设计第2课时 珍惜师生情谊1、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2、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3、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4、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