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化学真奇妙(第3课时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表格式) 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化学真奇妙(第3课时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表格式) 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资源简介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课 题 化学真奇妙(物质构成的奥秘)
设计人 授课时间 年 级 八年级
授课形式 新 授 章 节 第一单元第一节 课时 第3课时
教学准备 补充说明
课标要求 初步形成基于和分子、原子认识物质的视角,建立认识物质的 宏观和微观视角之间的关联,知道物质的性质与组成、结构有关。
教材分析 教材借助水、氢气、氧气等常见物质的构成,以便于理解的形 式引入了微观粒子的概念,同时通过微粒结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 体会到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事实。
学情分析 学生对微观粒子微小到何种程度感觉较为神秘且难以置信,对 宏观与微观的区别与联系没有足够清晰的认知,在授课时可引用 学生熟悉的细胞与生物的概念进行类比。
教学目标 (一)化学观念: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二)科学思维: 初步建立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三)科学探究与实践: 初步掌握用相对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与现象的方法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分析和动手实验,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 心和探究欲,提高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结果的 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2.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1.物质微粒观的形成; 2.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
方法策略 1 .演示课件; 2.演示教具:分子、原子模型; 3. 自学研讨:观点讲述、小组讨论等。
教学过程
任务设计 师生活动 预期目标
【新课导入】 为何鲜花飘香,但我们确不能 看到鲜花飘香的过程,这是为何 学 生 :达成共识,虽然看不到花香四溢的 过程,但体现香气的物质是切实存在的。 在此基础上学生提出各种观点; 教 师 :汇总观点,作出肯定并规范答案, 即体现香气的物质非常小,我们称其为微 直观感受微观粒 子的存在
观粒子,所以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观察。
【探索新知①】 初步了解微粒发现史 教 师 :播放道尔顿、阿伏伽德罗等人的科 普短片,引导就微粒的发现史谈谈自己的 感想与收获 学 生 :踊跃发言,并分享感悟 了解科学发展的 历程是在曲折中前 进的;对“分子”、 “原子”等概念有初 步认知
【模型演示】 借助演示模型认识微观粒子 展示水分子模型,观察其构成(教 师在展示时应指出,演示模型中每 一个小球可理解成一个原子,小球 颜色表示原子种类) 学生:不难发现,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 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教 师 :就如同一种生物有由固定个数与种 类的器官以明确规则组成一样,同种分子 也是由固定个数与种类的原子以明确规的 结构顺序构成的。 认识到原子与分 子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 观察教材第9页图1-19与图 1-20,动手组装氢分子与氧分子的 模型 学 生 :交流协作,正确组装出氢分子与氧 分子模型 教 师 :点评学生成果,并展示二氧化碳等 简单分子的示意图。 了解以氢分子与 氧分子为代表的简 单分子的构成
【深化提升①】 微观粒子可借助唯一的化学 符号表示 教 师 :结合微粒示意图,写出部分常见微 粒的化学式,简单介绍使用化学符号表示 物质的方法 学 生 :初步了解并记忆 知道构成物质的 微观粒子可用化学 符号表示,并能写出 几种常见物质的化 学式
【探索新知②】 借助数据直观认识到微观粒 子的尺度极小 教 师 :水分子非常小,一滴水里大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如果一秒数一个水分子, 需要527万年才能数完! 学 生 :直观感受到微观世界的尺度有多小。 认识到微观粒子 概念的引入,为学习 化学提供了一个全 新的视角
【深化提升②】 类比生物体与细胞的关系,正 确理解微观与宏观的联系 教 师 :如同一个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 由许多细胞分工合作完成的,任何宏观现 象的产生都是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 生 :理解深化并适当记录。 初步搭建宏观与 微观的桥梁
【探索新知③】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与物质 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 师 :展示金银铜牌图片,提问为何三种 奖牌展现了不同颜色的金属光泽 学 生 :构成奖牌的微粒不同 教 师 :介绍金刚石与石墨两种物质的性质, 并指出二者均由碳原子构成,提问为何二 者展现出了如此巨大的性质差异 学 生 :阅读教材第9页得出结论,金刚石 与石墨的微观粒子排列不同 认识到构成物质 的微粒种类与排布 方式均会影响物质 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当堂小结】 略 略
课堂达标
1.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 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
临界水”分子的是(C ) A.OO B. ● C. D. 2.如图,科学家们已经能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实 现了对原子和分子的移动和排 列,以及复制、改造和创造分子。化学就是在 (
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
) 用STM技术将铁原子用STM技术排列 排列成“原子”二字一氧化碳分子 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板书设计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第3课时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物质的构成: 1.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2.微观粒子真实存在; 3.常见微粒的表示:水分子:H O,氧分子: O , 氢分子:H , 氧原子:0,氢原子: H。 二、宏观与微观: 1.微观粒子极小; 2.宏观现象是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3.微粒的种类与排布方式影响物质的性质
课后反思
1.为更好地展现微观世界的景象,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想象空间,在教学引人环节可以播放有关 微粒子的动画,或展示大量高清显微图像; 2.若时间允许,可以浅显地讲解化学符号、化学式等概念; 3.可结合图片,介绍显微技术、显微操控技术的发展、分子工程学等科普知识,也可布置有关科 学史的课外阅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