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2《服务社会》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2《服务社会》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责任意识:关心社会,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教学 重点 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教学 难点 如何做到服务社会。
教学过程
导入 “小青荷”是谁呢? 你以为她是一个人?不,她是一群人。 小青荷,指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杭州举行的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志愿者。该名称诞生于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取自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其中,“青荷”的谐音是亲和,代表着志愿者微笑的亲和力,“小青荷”志愿者已累计上岗37.8万人次。 思考:你做过志愿者吗?未来你想当志愿者吗?为什么你想当志愿者呢?
授新课 【情景故事一】小方是八年级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总是对奶奶做的饭菜挑三拣四。她有个好友叫小华,是志愿者协会的成员,每个月都会去社区看望孤寡、老人。小方觉得小华真傻,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有这功夫,还不如在家好好学习。 思考:小华的行为真的没有意义吗? 学生: 教师:小华的行为并不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她的行为既具有社会价值,又有助于她的个人成长,是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 笔记: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 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情景故事二】小方参加学校举办的义卖活动,在出售自己的手工作品过程中,由开始的紧张到后来与人交流越来越自然,这次活动既帮助了他人,小方也得到了锻炼。 思考:1、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2、结合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谈谈你的收获? 学生: 教师:参加“爱心天使”义卖活动: 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我们的行动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会带动更多的人与我们同行; 还有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社会大家庭。 笔记: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能力得到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情景故事三】在小华的耳闻目染下,小方也想参加志愿者活动。可是小方的父母却反对,认为学生就该专心学习,要参加志愿者活动等长大了再说。 思考:你赞同小方父母的观点吗? 学生: 教师: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探究分享】还记得人们对90后的评价吗?——90后是垮掉的一代、叛逆、矫情等等。 然而,在此次疫情中,90后用他们的行动撕掉了这些所有的负面标签。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 90后终于为自己的青春正名,我们虽狂妄不羁,但爱国担当我们义不容辞。 “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 #全国实名志愿者总人数2.23亿人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7万多人,其中70%以上是青年! #武汉疫情中4.2万医护人员中1.2万多名是“90后”“00”后! 杭州亚运会志愿者3.76万名志愿者均来自浙江46所高校!!! 思考:服务社会需要我们怎么做? 学生: 教师: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相关链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左上角缀黄色五角星,周围环绕黄色圆圈,象征中国青年一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的内容为团旗、齿轮、麦稳、初升的太阳及其光芒,写有“中国共青团”五宇的绶带。它象征着共青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团结各族青年,朝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为《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旗、团徽、团歌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象征和标志。 观看视频:中国共青团的来历 思考:结合相关链接与视频思考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作用、基本任务? 学生: 教师:(1)性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2)作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3)使命:在新时代,共青团要组织青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功立业。 【展示图片】 思考1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有哪些?有什么行动? 学生: 教师:具体形式:环境保护、社区服务; 具体行动: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 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 思考2: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 学生: 教师: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材料分析】中央电视台系列纪录片《大国工匠》之《深海钳工》 18岁管延安就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钳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有空的时候就看书学习,是他最大的工余爱好。二十多年的勤学苦练和对工作的专注,心灵手巧的他不但精通錾、削、钻、铰、攻、套、铆、磨、矫正、弯形等各门钳工工艺,而且对电器安装调试、设备维修也是得心应手。一个个细小突破的集成,一件件普通工作的累积,成就了"大国工匠"的传奇。 思考:中学生怎样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学生: 教师: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近年来,微公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参与。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给社区贫困老人送温暖等活动,不仅帮助了他人,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服务社会能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②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奉献社会 ③我们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参加公益活动 ④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我们开拓视野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2019年5月,冬奥会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向社会各界正式发布。本次赛会主要招募通用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冬奥组委特别鼓励掌握冰雪运动技能的运动员报名申请。这主要表明参与志愿服务(  ) 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B.应该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C.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 D.弘扬了友善这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3.马旭是中国第一名女空降兵,通晓英、日、俄三国语言,还和丈夫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相关空白,被称为军中的“居里夫人”。2018年9月,86岁的她将毕生积蓄的1000万元巨款,捐给了家乡,用于教育公益事业建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捐助用于教育、公益事业,能提升马旭的社会知名度 ②她致力于科研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③她的善举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给我们以巨大的精神动力 ④有了这笔捐款,当地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就能提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下列属于志愿者精神的是(  ) A.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 B.奉献 大爱 互助 进步 C.感恩 友爱 互助 进步 D.感恩 友爱 团结 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