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标要求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2.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3.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时空定位学习任务一 太平天国运动【活动】 阅读教材第一目,梳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过程和影响。1.条件:洪秀全提出“拜上帝”的主张,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团结了农民。2.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2)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都于此。(3)军事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许多地方,军事达到鼎盛,但领导集团日渐腐败。(4)天京变乱: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5)后期防御: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6)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纲领名称 内容 结果《天朝田亩制》 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都未能实施《资政新篇》 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4.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5.影响(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2)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有金田起义浮雕。(摘自教材P96)该浮雕反映的事件有何意义?提示 金田起义是中国农民阶级为反抗封建压迫而奋勇斗争的代表,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摘自教材P98)这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什么理想?能否实现这种理想?为什么?提示 理想:平等、平均。不能实现。原因: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绝对的平均主义是空想,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实施。 助学助考1.误区警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运动的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2.概念阐释——拜上帝教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而创立的宗教,对广大劳动人民有很大的号召力。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会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3.构图解史——天京变乱4.知识拓展——洪仁玕与《资政新篇》洪仁玕是太平天国领导层中对西方认识较深的一位,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相当先进的思想。5.图解历史——《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学习任务二 洋务运动【活动】 阅读教材第二目,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1.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内忧)和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外患)。2.目的:挽救国家的颓势,“自强”“求富”。3.代表:主要有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4.内容(1)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2)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3)近代教育:创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4)近代海防: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5.评价(1)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2)没有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3)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1.1861年,曾国藩在奏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摘自教材P98)据此指出洋务新政的目的。提示 剿发逆,勤远略。2.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从而产生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摘自教材P102)据此指出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来源。提示 “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助学助考1.易错提醒——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的区别地主阶级抵抗派以林则徐等为代表,洋务派以李鸿章等为代表,两者虽都属于地主阶级派别,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则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2.误区警示——近代工业≠民族工业近代工业包含了使用机器生产的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最早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民族工业是由商人、地主和官僚等投资兴办的近代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3.特别提醒——认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清政府的中央官员和地方实力派官僚,他们的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所以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学习任务三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活动1】 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一、二、三自然段,知道晚清的边疆危机有哪些?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危机的?1.西北地区(1)表现: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阿古柏趁机入侵新疆;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2)解决:1878年2月,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南北两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2.西南地区(1)背景: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中国。(2)过程: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1885年3月,冯子材率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3)结果: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4)影响: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活动2】 阅读教材第三目第四、五、六自然段,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①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壮大了日本国力。②直接原因:日本借朝鲜农民起义出兵朝鲜。(2)过程丰岛战役 日军偷袭清军运兵船。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战争正式开始平壤战役 1894年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黄海海战 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邓世昌、林永升率部英勇奋战,最终与舰同沉。随后,日军入侵辽东半岛,占领旅顺并进行大屠杀威海卫战役 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后,摧毁了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让步 承认朝鲜“独立”割地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 2亿两白银开埠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设厂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4)影响: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2.反割台斗争(1)表现:1895年5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一起反抗日军占领,重挫了日本占领军。(2)意义: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阅读教材P100“思考点”:说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提示 日本备战充分,中国国力不如日本;清政府统治腐朽;战略指挥失误,如“避战保船”等。 助学助考1.特别提醒——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粉碎了英、俄勾结阿古柏侵占新疆的企图,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2.误区警示——认识中法战争中国是战胜者,但基本上接受了法国的侵略要求,而法国作为战争的失败者,却基本实现了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不仅夺取了整个越南,而且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3.图解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4.构图解史——《马关条约》的内容 学习任务四 瓜分中国的狂潮【活动】 阅读教材第四目,分析列强如何掀起瓜分中国狂潮。1.揭开序幕:“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 000万两白银“赎辽费”。2.主要方式(1)政治借款:清政府分三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高息借款。(2)划分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3)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4)争夺路矿权:列强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助学助考1.特别提醒——“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三国干涉还辽”这一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帝国主义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交换条件。2.概念阐释——“租借地”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和拉丁美洲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租借土地的主权不转移,租借只在约定的期限内有效,在租借期内租方取得对领土的使用权。重点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2.难点:对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其实质的认识和理解。主题一 国家出路的探索任务1 历史解释——太平天国运动史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史料二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不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而且使旧有的政治派别和社会成分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政治派别,并由此引起传统的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虞和平、谢放《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研讨交流】(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和空想性的体现。(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成果展示】(1)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空想性:企图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实现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2)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汉人权力增长,中央权力下移,对以后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任务2 唯物史观——洋务运动的目的及影响史料 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摘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这句话的含义,并指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成果展示】主观目的:富国强兵或自强求富。含义:开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局限性: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方面 表现经济 ①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列强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政治 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无产阶级逐渐壮大外交 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军事 创建了新式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教育 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 有力地冲击了“天朝上国”“贵华夏,贱夷狄”等思想观念,推动了国人思想的早期现代化主题二 列强侵略的加剧任务1 历史解释——左宗棠收复新疆史料 左宗棠作出了三路出击收复伊犁的部署,并于1880年5月移营哈密。7月,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经过半年多“虎口索食”般地反复交涉,双方代表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左宗棠为解决新疆危机所作的主要贡献。【成果展示】贡献:率军西征,消灭阿古柏主力,阿古柏兵败自杀;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曾纪泽与俄国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伊犁;在左宗棠的建议下,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任务2 家国情怀——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史料 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此时我才晓得……我也是中国之一人……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才知道人人有应当尽力于这大家的大义。——陈独秀《说国家》(1904年)【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成果展示】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的转折点(1)侵华方式:列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2)民族危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4)学习西方:由学习器物转向学习制度。(5)革命力量:中华民族新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速检速测1.(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98“史料阅读”改编)《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这一规定表明农民阶级( )A.争权夺利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B.希望建立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C.顺应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D.力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答案 D解析 据题意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要把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这说明农民力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但不能说明农民阶级争权夺利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反映的是农民阶级的要求,农民阶级没有主张建立社会主义,更没有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排除B、C项。故选D项。2.(2023年3月黑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10)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据此可知,他主张( )A.引进先进制度 B.引进先进人才C.引进先进设备 D.引进先进管理答案 C3.(2023·广西学业水平考试,8)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时,计划先提公款10万两白银,其余大部分资本再凑股成之;在筹建开平煤矿时,确定招股80万两白银作为资本。以此方式进行筹建的企业属于为( )A.官办企业 B.军用工业C.民营企业 D.官督商办企业答案 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上海机器织布局和开平煤矿属于官督商办企业,故选D项。4.(2023年7月新疆学业水平考试,8)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中国式的“工业革命”,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下列“尝试”中属于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是( )A.天津机器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 D.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答案 B5.(2022年6月天津学业水平考试,10)下图为近代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所载“威海卫大战得胜图”。该图( )A.没有史料实证价值 B.说明图像史料可信C.真实反映当时史事 D.可作历史研究参考答案 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画报却说威海卫之战获得全胜,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可以作为研究当时清朝谎报军情、政治腐败等情况的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实证价值,D项正确,排除A、C项;画报说威海卫之战获得全胜,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个图像史料不可信,排除B项。故选D项。6.(2022年7月山东省学业水平合格考试,12)1895年7月,在俄国的胁迫下,清政府向俄法银行团借款4亿法郎,年息四厘,以海关收入作担保。这一借款主要用于( )A.对日赔款 B.发展洋务C.支持变法 D.镇压革命答案 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偿付对日赔款举借外债,俄国为攫取侵略权益,乘机以干涉还辽邀功,抢先揽借,但因财力不足,与法合贷,故亦称“俄法洋款”,A项正确;材料中借款主要用于对日赔款,B、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A组 基础巩固练题组1 太平天国运动1.(2023·陕西宝鸡高一期末)有人指出,它不仅只是一个分配土地的方案,而是太平天国建都之初的一个立国方案和制度。该方案颁布的初衷是( )A.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B.打破清政府军事威胁C.解决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D.实现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 A解析 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其中规定了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故选A项;分配土地没有打破清政府的军事威胁,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是为了调动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性,并非是为了解决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排除C项;发展资本主义是《资政新篇》,不是《天朝田亩制度》,排除D项。2.(2024·山西省高一联考)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仁玕主张“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他认为地下矿藏“虽公共之物,究亦枕近者之福”,应当允许私人投资开采。洪仁玕的这些主张( )A.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B.增强了太平天国经济实力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D.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分裂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洪仁玕主张鼓励私人投资,发展资本主义,这顺应了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洪仁玕的主张在太平天国内部并未得到具体实施,排除B项;洪仁玕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排除C项;太平天国内部分裂与洪仁玕的主张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2023·河南南阳高一期末)有学者记载,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以显示威风、讲究排场为能事。至于基层乡官,出门也前呼后拥,出尽风头。甚至在平时用餐时,也需鸣锣击鼓,奏乐助兴。这( )A.表明太平天国政策的空想性B.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反映出清政府对农民的污蔑D.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结局答案 D解析 由材料可知,太平天国的官员注重显示威风和讲究排场,甚至基层官员也出尽风头,这脱离了广大民众,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性,故选D项;材料只涉及太平天国官员脱离群众的情况,没有涉及太平天国的政策和其理论指导是否科学,排除A、B两项;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的确存在材料中的行为,并非清政府对农民的污蔑,排除C项。题组2 洋务运动4.(2023·江苏扬州高一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的口号。其根本目的是( )A.用封建纲常伦理挽救封建统治B.发展中国落后的近代科技C.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封建统治D.用西方政治制度维护统治答案 C解析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故选C项;用封建纲常伦理挽救封建统治是顽固派的主张,不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A项;发展中国落后的科技是洋务派的措施,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用西方政治制度维护统治的是维新派的主张,不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D项。5.(2024·河南顶级名校高一测试)观察下图,你认为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答案 B解析 据图示信息可知,西方先进技术嫁接到中国封建制度之上,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所以该事件应是洋务运动。故选B项。6.(2024·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高一联考)据《招商局史稿》和《愚斋存稿》所记,上海轮船招商局在创办后的20年当中共获得水脚收入(水路运输的费用)3 344余万两;湖北织布局以各种经营方式不断获利。据此可推知,洋务运动(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实现了自强求富的强国目标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都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它们获利颇丰,市场相对稳定,说明洋务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经济入侵。故选D项。题组3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7.(2024·江苏苏南八校高一联考)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 C8.(2023·陕西汉中高一期中)1895年8月,日军以强大兵力进攻台湾彰化城北的八卦山,台湾义勇军和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战争。这体现出( )A.清政府支持人民抗日活动B.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C.台湾军民英勇的抗日精神D.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答案 C解析 据材料可知,台湾义勇军和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反抗日军侵略台湾,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体现出台湾军民英勇的抗日精神,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台湾义勇军和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与日军斗争,没有体现清政府支持人民抗日活动,排除A项;据材料“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战争”可知不是说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排除D项。题组4 瓜分中国的狂潮9.(2023·四川成都高一期末)下图为19世纪末的一幅时政漫画,描绘了熊、狮子、老鹰等动物对瘫倒在地上的巨龙虎视眈眈。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列强侵华策略的转变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C.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D.义和团运动惨遭列强的镇压答案 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巨龙是指当时的清政府,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当时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故选C项;材料的画面不能反映出列强侵华政策的变化,排除A项;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被镇压是在20世纪初,排除D项。10.(2023·湖南永州高一期中)1898年5月23日,日本撤离威海卫,其后仅一天,英国就向清朝强行租借此地。下图为《伦敦新闻画报》报道此事的插图。这可以反映出( )日本将军为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举杯A.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B.英日争相侵占中国权益C.列强勾结占领中国山东D.日本放弃参与瓜分中国答案 B解析 日本撤离威海卫后,英国就迫不及待向清朝强行租借此地。这可以反映出英日争相侵占中国权益,故选B项;材料没有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威海卫,不是整个中国山东,排除C项;日本没有放弃参与瓜分中国,排除D项。B组 能力提升练11.(2024·河南顶级名校高一测试)有学者指出,太平军的缺点“在于没有注意到民族文化传统势力之重要,只图激起革命,甚至对于传统文化加以过分的蔑弃,一切目之为妖,而别拥伪造的天父天兄,读圣书,做礼拜”。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A.动摇了儒学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B.超越小农生产方式的实际C.遭遇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缺乏科学思想武器的指导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在于没有注意到民族文化传统势力之重要,只图激起革命,甚至对于传统文化加以过分的蔑弃,一切目之为妖,而别拥伪造的天父天兄,读圣书,做礼拜”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缺点和失败在于缺乏科学思想武器,不能提出先进的口号和指导思想,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选D项。12.(2024·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一联考)1866年,恭亲王奕?以总理衙门的名义奏请增设天文算学馆,拟选取20岁以上的满汉举人入馆学习。山东道监察御史张盛藻上奏称此举“是重名利而轻气节,无气节安望其有事功哉”,此言论在北京一部分官员中引起了强烈共鸣。这反映出当时( )A.洋务运动遭受严重挫折B.总理衙门权力的衰微C.儒家传统思想开始复苏D.洋务新政实施的艰难答案 D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针对洋务运动时期恭亲王奕?以总理衙门的名义奏请增设天文算学馆,选拔举人入馆学习的请求,一些官僚认为其与传统观念违背,这说明洋务运动推行艰难,故选D项;“挫折”一词过于夸大,材料中一些官员认为其是“重名利”的体现,但并不能说明洋务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排除A项;总理衙门是洋务运动的主导机构,并未体现出其权力衰微,排除B项;此时儒家思想仍然是统治思想,排除C项。13.(2024·山西大同高一测试)1887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漠河金矿成功筹办,并制定了相应的公司章程。如:在财政管理上,规定主厂者不可兼管钱财,每日所得金沙须由主管刊刻清册,分送各股东审阅核实;在分配制度上,实施“四六分金”,即企业得四成而矿丁得六成,若有盈余,则在厂之人“均沾酌赏”。由此可知,漠河金矿( )A.经营理念具有一定近代化特征B.已摆脱封建化的商业管理模式C.属于半殖民地性质的民族工业D.标志民用股份制企业开始出现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漠河金矿不仅实施股份制,而且工厂财务独立,在分配上也实施比例分配的制度和奖金制度等,这体现了其经营理念的近代化特征,A项正确;漠河金矿属于官督商办,未摆脱封建化的商业管理模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列强侵华对该企业的影响,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已出现民用股份制企业,排除D项。14.(2024·河南省强基联盟高一联考)如图是西方报刊于19世纪90年代刊登的一幅名为《文明的胜利》的漫画。该漫画描绘了张牙舞爪的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正与手持双管火枪的巨龙缠斗;而头戴橄榄枝的西方女神则背靠机关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该漫画描绘的战争( )A.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B.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C.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D.标志清朝宗藩体制开始瓦解答案 C解析 据材料“19世纪90年代”“张牙舞爪的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正与手持双管火枪的巨龙缠斗”“西方女神则背靠机关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可知,该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C项正确;《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B项;从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起,宗藩关系逐渐解体,排除D项。故选C项。15.(2024·河南顶级名校高一测试)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清政府把长达6 420英里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拍卖”了,其中英国占2 800英里,沙俄占1 530英里,比利时(背后是俄法集团)占650英里。当时的外国人就说过“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这表明,清政府“拍卖”的铁路权( )A.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B.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C.密切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死生存之系之”及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拍卖”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使西方列强通过铁路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便于其获得巨额的经济效益,这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项正确;外国在华修筑铁路,有助于推动中国交通的近代化,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排除B项;据材料无法得出“中外文化交流密切”,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15分)16.(2023·河南新乡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太平军所到之处“查庵观寺院田产充公”。1852年夏,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又联名向洪秀全上书,申明“宜广积粮,以充军备而裕国课”,并请准“照旧交粮纳税”。1853年下半年,《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湖北、江西、安徽一带的“富室”被太平天国勒令“计亩一石,或出谷一石、二石不等,分为无田者食”。1853年底,石达开到达安徽,为“结民”,他让当地人充任“乡官征租赋”,“立榷关于大星桥各属支河曲港”。——摘编自何希芝《太平天国的经济措施及政策》材料二 1855年1月以后,天京恢复了家庭制度,“圣库制度”逐渐废弛,太平天国政府对独立的手工业者采取了听任自由经营的方针,允许私人自由贸易,并给予一定的救济扶持。1860年太平军占领苏州后,李秀全下令:“各门外百姓无本为业,亦计(借)给其资,发去铜钱十余万串。”1861年,太平军在濮院等地曾多次发布文告,“尔等子民勿必惊疑,通商贸易”“士农工商各安恒业”。——摘编自冀满红、燕红忠《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与中西文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前期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实施上述经济政策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太平天国中后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答案 (1)经济政策:没收庙宇田产;向有田地者尤其是地主收取粮食税;设关卡征税。原因:太平天国信仰拜上帝教,打击其他信仰;争取民众支持;解决军粮问题的需要;《天朝田亩制度》的影响。(2)变化:废除“圣库制度”,恢复家庭制度;允许并扶持私人自由贸易;保护工商业者。影响:活跃了太平天国的经济;延续了太平天国政权的统治。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标要求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2.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3.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时空定位学习任务一 太平天国运动【活动】 阅读教材第一目,梳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过程和影响。1.条件:洪秀全提出“拜上帝”的主张,号召民众加入____________,团结了农民。2.过程(1)金田起义:________年1月11日,洪秀全、________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________。(2)定都天京:________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都于此。(3)军事全盛:太平军________、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许多地方,军事达到鼎盛,但领导集团日渐腐败。(4)天京变乱:________年,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________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5)后期防御:________、陈玉成、李秀成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6)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纲领名称 内容 结果《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都未能实施《资政新篇》 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4.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____________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5.影响(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2)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____________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1.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有金田起义浮雕。(摘自教材P96)该浮雕反映的事件有何意义?试答 2.《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摘自教材P98)这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什么理想?能否实现这种理想?为什么?试答 助学助考1.误区警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运动的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2.概念阐释——拜上帝教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而创立的宗教,对广大劳动人民有很大的号召力。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会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3.构图解史——天京变乱4.知识拓展——洪仁玕与《资政新篇》洪仁玕是太平天国领导层中对西方认识较深的一位,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相当先进的思想。5.图解历史——《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学习任务二 洋务运动【活动】 阅读教材第二目,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1.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内忧)和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外患)。2.目的:挽救国家的颓势,“________”“求富”。3.代表:主要有________、曾国藩、________、左宗棠、张之洞等人。4.内容(1)军事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2)民用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3)近代教育:创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4)近代海防:建成了以________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5.评价(1)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________的尝试。(2)没有达到保障____________、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3)是在____________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1.1861年,曾国藩在奏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摘自教材P98)据此指出洋务新政的目的。试答 2.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从而产生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摘自教材P102)据此指出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来源。试答 助学助考1.易错提醒——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的区别地主阶级抵抗派以林则徐等为代表,洋务派以李鸿章等为代表,两者虽都属于地主阶级派别,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则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2.误区警示——近代工业≠民族工业近代工业包含了使用机器生产的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最早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民族工业是由商人、地主和官僚等投资兴办的近代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3.特别提醒——认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清政府的中央官员和地方实力派官僚,他们的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所以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学习任务三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活动1】 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一、二、三自然段,知道晚清的边疆危机有哪些?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危机的?1.西北地区(1)表现: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________趁机入侵新疆;俄国出兵占领________地区。(2)解决:1878年2月,________率军收复新疆南北两路;__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2.西南地区(1)背景: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中国。(2)过程: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____________;1885年3月,________率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3)结果: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中法《____________》,承认法国占领越南。(4)影响: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活动2】 阅读教材第三目第四、五、六自然段,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①根本原因:____________壮大了日本国力。②直接原因:日本借朝鲜农民起义出兵朝鲜。(2)过程丰岛战役 日军偷袭清军运兵船。________年8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平壤战役 1894年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黄海海战 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________、林永升率部英勇奋战,最终与舰同沉。随后,日军入侵辽东半岛,占领________并进行大屠杀威海卫战役 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威海卫军港,____________覆灭(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让步 承认朝鲜独立割地 割让_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 2亿两白银开埠 增开沙市、________、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设厂 日本可以在中国____________设厂制造(4)影响: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渊,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2.反割台斗争(1)表现:1895年5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________为首的留台清军一起反抗日军占领,重挫了日本占领军。(2)意义: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阅读教材P100“思考点”:说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试答 助学助考1.特别提醒——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粉碎了英、俄勾结阿古柏侵占新疆的企图,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2.误区警示——认识中法战争中国是战胜者,但基本上接受了法国的侵略要求,而法国作为战争的失败者,却基本实现了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不仅夺取了整个越南,而且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3.图解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4.构图解史——《马关条约》的内容学习任务四 瓜分中国的狂潮【活动】 阅读教材第四目,分析列强如何掀起瓜分中国狂潮。1.揭开序幕:“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 000万两白银“________”。2.主要方式(1)政治借款:清政府分三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高息借款。(2)划分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3)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________,英国租九龙,法国租________。(4)争夺路矿权:列强在中国大量____________和工矿利权。助学助考1.特别提醒——“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三国干涉还辽”这一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帝国主义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交换条件。2.概念阐释——“租借地”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和拉丁美洲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租借土地的主权不转移,租借只在约定的期限内有效,在租借期内租方取得对领土的使用权。重点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2.难点:对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其实质的认识和理解。主题一 国家出路的探索任务1 历史解释——太平天国运动史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史料二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不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而且使旧有的政治派别和社会成分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政治派别,并由此引起传统的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虞和平、谢放《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研讨交流】 (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和空想性的体现。【成果展示】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成果展示】 任务2 唯物史观——洋务运动的目的及影响史料 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摘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这句话的含义,并指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成果展示】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方面 表现经济 ①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列强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政治 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无产阶级逐渐壮大外交 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军事 创建了新式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教育 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 有力地冲击了“天朝上国”“贵华夏,贱夷狄”等思想观念,推动了国人思想的早期现代化主题二 列强侵略的加剧任务1 历史解释——左宗棠收复新疆史料 左宗棠作出了三路出击收复伊犁的部署,并于1880年5月移营哈密。7月,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经过半年多“虎口索食”般地反复交涉,双方代表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左宗棠为解决新疆危机所作的主要贡献。【成果展示】 任务2 家国情怀——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史料 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此时我才晓得……我也是中国之一人……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才知道人人有应当尽力于这大家的大义。——陈独秀《说国家》(1904年)【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成果展示】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的转折点(1)侵华方式:列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2)民族危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4)学习西方:由学习器物转向学习制度。(5)革命力量:中华民族新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速检速测1.(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98“史料阅读”改编)《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这一规定表明农民阶级( )A.争权夺利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B.希望建立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C.顺应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D.力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2023年3月黑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10)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据此可知,他主张( )A.引进先进制度 B.引进先进人才C.引进先进设备 D.引进先进管理3.(2023·广西学业水平考试,8)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时,计划先提公款10万两白银,其余大部分资本再凑股成之;在筹建开平煤矿时,确定招股80万两白银作为资本。以此方式进行筹建的企业属于为( )A.官办企业 B.军用工业C.民营企业 D.官督商办企业4.(2023年7月新疆学业水平考试,8)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中国式的“工业革命”,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下列“尝试”中属于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是( )A.天津机器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 D.江南机器制造总局5.(2022年6月天津学业水平考试,10)下图为近代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所载“威海卫大战得胜图”。该图( )A.没有史料实证价值 B.说明图像史料可信C.真实反映当时史事 D.可作历史研究参考6.(2022年7月山东省学业水平合格考试,12)1895年7月,在俄国的胁迫下,清政府向俄法银行团借款4亿法郎,年息四厘,以海关收入作担保。这一借款主要用于( )A.对日赔款 B.发展洋务C.支持变法 D.镇压革命(共85张PPT)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标要求】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2.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3.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时空定位】课前·预习案课堂·研学案速检速测课后·检测案目录学习任务一 太平天国运动学习任务二 洋务运动学习任务三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主题一 国家出路的探索主题二 列强侵略的加剧学习任务四 瓜分中国的狂潮课前 · 预习案1【活动】 阅读教材第一目,梳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过程和影响。1.条件:洪秀全提出“拜上帝”的主张,号召民众加入__________,团结了农民。2.过程(1)金田起义:__________年1月11日,洪秀全、________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______。(2)定都天京:__________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都于此。学习任务一 太平天国运动拜上帝会1851杨秀清天王1853(3)军事全盛:太平军______、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许多地方,军事达到鼎盛,但领导集团日渐腐败。(4)天京变乱:__________年,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________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5)后期防御:________、陈玉成、李秀成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6)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北伐1856石达开洪仁玕3.纲领名称 内容 结果《天朝田亩制度》 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都未能实施《资政新篇》 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4.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______________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__________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5.影响(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2)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__________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科学思想理论封建社会中央权力 微思考1.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有金田起义浮雕。(摘自教材P96)该浮雕反映的事件有何意义?提示 金田起义是中国农民阶级为反抗封建压迫而奋勇斗争的代表,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摘自教材P98)这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什么理想?能否实现这种理想?为什么?提示 理想:平等、平均。不能实现。原因: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绝对的平均主义是空想,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实施。 助学助考1.误区警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运动的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2.概念阐释——拜上帝教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而创立的宗教,对广大劳动人民有很大的号召力。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会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3.构图解史——天京变乱4.知识拓展——洪仁玕与《资政新篇》洪仁玕是太平天国领导层中对西方认识较深的一位,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相当先进的思想。5.图解历史——《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活动】 阅读教材第二目,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1.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内忧)和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外患)。2.目的:挽救国家的颓势,“______”“求富”。3.代表:主要有______、曾国藩、________、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学习任务二 洋务运动自强奕?李鸿章4.内容(1)军事工业:______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2)民用企业:________________、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3)近代教育:创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4)近代海防:建成了以______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北洋舰队5.评价(1)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________的尝试。(2)没有达到保障__________、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3)是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现代化国家安全封建制度 微思考1.1861年,曾国藩在奏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摘自教材P98)据此指出洋务新政的目的。提示 剿发逆,勤远略。2.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从而产生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摘自教材P102)据此指出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来源。提示 “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助学助考1.易错提醒——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的区别地主阶级抵抗派以林则徐等为代表,洋务派以李鸿章等为代表,两者虽都属于地主阶级派别,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则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2.误区警示——近代工业≠民族工业近代工业包含了使用机器生产的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最早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民族工业是由商人、地主和官僚等投资兴办的近代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3.特别提醒——认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清政府的中央官员和地方实力派官僚,他们的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所以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活动1】 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一、二、三自然段,知道晚清的边疆危机有哪些?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危机的?1.西北地区(1)表现: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________趁机入侵新疆;俄国出兵占领______地区。(2)解决:1878年2月,________率军收复新疆南北两路;____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学习任务三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阿古柏伊犁左宗棠18842.西南地区(1)背景: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中国。(2)过程: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____________;1885年3月,________率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3)结果: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中法《__________》,承认法国占领越南。(4)影响: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福州造船厂冯子材越南条款【活动2】 阅读教材第三目第四、五、六自然段,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①根本原因:__________壮大了日本国力。②直接原因:日本借朝鲜农民起义出兵朝鲜。明治维新(2)过程丰岛战役 日军偷袭清军运兵船。________年8月,甲午中日战争正式开始平壤战役 1894年9月,清军在平壤大败黄海海战 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________、林永升率部英勇奋战,最终与舰同沉。随后,日军入侵辽东半岛,占领______并进行大屠杀威海卫战役 1895年2月,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后,摧毁了威海卫军港,__________覆灭1894邓世昌旅顺北洋舰队(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让步 承认朝鲜“独立”割地 割让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 2亿两白银开埠 增开沙市、______、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设厂 日本可以在中国__________设厂制造(4)影响: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渊,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辽东半岛重庆通商口岸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反割台斗争(1)表现:1895年5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________为首的留台清军一起反抗日军占领,重挫了日本占领军。(2)意义: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刘永福 微思考阅读教材P100“思考点”:说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提示 日本备战充分,中国国力不如日本;清政府统治腐朽;战略指挥失误,如“避战保船”等。 助学助考1.特别提醒——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粉碎了英、俄勾结阿古柏侵占新疆的企图,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2.误区警示——认识中法战争中国是战胜者,但基本上接受了法国的侵略要求,而法国作为战争的失败者,却基本实现了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不仅夺取了整个越南,而且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3.图解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4.构图解史——《马关条约》的内容【活动】 阅读教材第四目,分析列强如何掀起瓜分中国狂潮。1.揭开序幕:“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 000万两白银“________”。学习任务四 瓜分中国的狂潮赎辽费2.主要方式(1)政治借款:清政府分三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高息借款。(2)划分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3)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________,英国租九龙,法国租________。(4)争夺路矿权:列强在中国大量__________和工矿利权。胶州湾广州湾掠夺铁路助学助考1.特别提醒——“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三国干涉还辽”这一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帝国主义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既勾结又斗争,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转移,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交换条件。2.概念阐释——“租借地”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在亚洲和拉丁美洲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租借土地的主权不转移,租借只在约定的期限内有效,在租借期内租方取得对领土的使用权。课堂·研学案2重点难点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2.难点:对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其实质的认识和理解。主题一 国家出路的探索任务1 历史解释——太平天国运动史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史料二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不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而且使旧有的政治派别和社会成分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政治派别,并由此引起传统的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虞和平、谢放《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研讨交流】(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和空想性的体现。(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成果展示】(1)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空想性:企图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实现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2)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汉人权力增长,中央权力下移,对以后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任务2 唯物史观——洋务运动的目的及影响史料 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摘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这句话的含义,并指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成果展示】主观目的:富国强兵或自强求富。含义:开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局限性: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方面 表现经济 ①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列强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政治 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无产阶级逐渐壮大外交 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军事 创建了新式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教育 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 有力地冲击了“天朝上国”“贵华夏,贱夷狄”等思想观念,推动了国人思想的早期现代化主题二 列强侵略的加剧任务1 历史解释——左宗棠收复新疆史料 左宗棠作出了三路出击收复伊犁的部署,并于1880年5月移营哈密。7月,曾纪泽赴彼得堡谈判,经过半年多“虎口索食”般地反复交涉,双方代表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左宗棠为解决新疆危机所作的主要贡献。【成果展示】贡献:率军西征,消灭阿古柏主力,阿古柏兵败自杀;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曾纪泽与俄国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伊犁;在左宗棠的建议下,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任务2 家国情怀——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史料 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此时我才晓得……我也是中国之一人……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才知道人人有应当尽力于这大家的大义。——陈独秀《说国家》(1904年)【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成果展示】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的转折点(1)侵华方式:列强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2)民族危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4)学习西方:由学习器物转向学习制度。(5)革命力量:中华民族新觉醒,更多阶级、阶层投入救亡图存行列。速检速测D1.(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98“史料阅读”改编)《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这一规定表明农民阶级( )A.争权夺利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B.希望建立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C.顺应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D.力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解析 据题意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要把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这说明农民力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但不能说明农民阶级争权夺利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反映的是农民阶级的要求,农民阶级没有主张建立社会主义,更没有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排除B、C项。故选D项。2.(2023年3月黑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10)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据此可知,他主张( )A.引进先进制度 B.引进先进人才C.引进先进设备 D.引进先进管理C3.(2023·广西学业水平考试,8)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时,计划先提公款10万两白银,其余大部分资本再凑股成之;在筹建开平煤矿时,确定招股80万两白银作为资本。以此方式进行筹建的企业属于为( )A.官办企业 B.军用工业C.民营企业 D.官督商办企业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上海机器织布局和开平煤矿属于官督商办企业,故选D项。D4.(2023年7月新疆学业水平考试,8)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中国式的“工业革命”,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下列“尝试”中属于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是( )A.天津机器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 D.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5.(2022年6月天津学业水平考试,10)下图为近代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所载“威海卫大战得胜图”。该图( )DA.没有史料实证价值 B.说明图像史料可信C.真实反映当时史事 D.可作历史研究参考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画报却说威海卫之战获得全胜,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可以作为研究当时清朝谎报军情、政治腐败等情况的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实证价值,D项正确,排除A、C项;画报说威海卫之战获得全胜,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个图像史料不可信,排除B项。故选D项。6.(2022年7月山东省学业水平合格考试,12)1895年7月,在俄国的胁迫下,清政府向俄法银行团借款4亿法郎,年息四厘,以海关收入作担保。这一借款主要用于( )A.对日赔款 B.发展洋务C.支持变法 D.镇压革命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偿付对日赔款举借外债,俄国为攫取侵略权益,乘机以干涉还辽邀功,抢先揽借,但因财力不足,与法合贷,故亦称“俄法洋款”,A项正确;材料中借款主要用于对日赔款,B、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课后·检测案3A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A组 基础巩固练题组1 太平天国运动1.(2023·陕西宝鸡高一期末)有人指出,它不仅只是一个分配土地的方案,而是太平天国建都之初的一个立国方案和制度。该方案颁布的初衷是( )A.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B.打破清政府军事威胁C.解决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D.实现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 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其中规定了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故选A项;分配土地没有打破清政府的军事威胁,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是为了调动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性,并非是为了解决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排除C项;发展资本主义是《资政新篇》,不是《天朝田亩制度》,排除D项。A2.(2024·山西省高一联考)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仁玕主张“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他认为地下矿藏“虽公共之物,究亦枕近者之福”,应当允许私人投资开采。洪仁玕的这些主张( )A.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B.增强了太平天国经济实力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分裂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洪仁玕主张鼓励私人投资,发展资本主义,这顺应了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洪仁玕的主张在太平天国内部并未得到具体实施,排除B项;洪仁玕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排除C项;太平天国内部分裂与洪仁玕的主张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D3.(2023·河南南阳高一期末)有学者记载,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以显示威风、讲究排场为能事。至于基层乡官,出门也前呼后拥,出尽风头。甚至在平时用餐时,也需鸣锣击鼓,奏乐助兴。这( )A.表明太平天国政策的空想性 B.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反映出清政府对农民的污蔑 D.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结局解析 由材料可知,太平天国的官员注重显示威风和讲究排场,甚至基层官员也出尽风头,这脱离了广大民众,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性,故选D项;材料只涉及太平天国官员脱离群众的情况,没有涉及太平天国的政策和其理论指导是否科学,排除A、B两项;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的确存在材料中的行为,并非清政府对农民的污蔑,排除C项。C题组2 洋务运动4.(2023·江苏扬州高一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的口号。其根本目的是( )A.用封建纲常伦理挽救封建统治B.发展中国落后的近代科技C.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封建统治D.用西方政治制度维护统治解析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故选C项;用封建纲常伦理挽救封建统治是顽固派的主张,不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A项;发展中国落后的科技是洋务派的措施,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用西方政治制度维护统治的是维新派的主张,不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D项。B5.(2024·河南顶级名校高一测试)观察下图,你认为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解析 据图示信息可知,西方先进技术嫁接到中国封建制度之上,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所以该事件应是洋务运动。故选B项。D6.(2024·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高一联考)据《招商局史稿》和《愚斋存稿》所记,上海轮船招商局在创办后的20年当中共获得水脚收入(水路运输的费用)3 344余万两;湖北织布局以各种经营方式不断获利。据此可推知,洋务运动(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实现了自强求富的强国目标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都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它们获利颇丰,市场相对稳定,说明洋务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经济入侵。故选D项。C题组3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7.(2024·江苏苏南八校高一联考)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C8.(2023·陕西汉中高一期中)1895年8月,日军以强大兵力进攻台湾彰化城北的八卦山,台湾义勇军和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战争。这体现出( )A.清政府支持人民抗日活动 B.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C.台湾军民英勇的抗日精神 D.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解析 据材料可知,台湾义勇军和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反抗日军侵略台湾,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体现出台湾军民英勇的抗日精神,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台湾义勇军和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与日军斗争,没有体现清政府支持人民抗日活动,排除A项;据材料“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战争”可知不是说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排除D项。C题组4 瓜分中国的狂潮9.(2023·四川成都高一期末)下图为19世纪末的一幅时政漫画,描绘了熊、狮子、老鹰等动物对瘫倒在地上的巨龙虎视眈眈。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列强侵华策略的转变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C.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D.义和团运动惨遭列强的镇压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巨龙是指当时的清政府,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当时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故选C项;材料的画面不能反映出列强侵华政策的变化,排除A项;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被镇压是在20世纪初,排除D项。B10.(2023·湖南永州高一期中)1898年5月23日,日本撤离威海卫,其后仅一天,英国就向清朝强行租借此地。下图为《伦敦新闻画报》报道此事的插图。这可以反映出( )A.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B.英日争相侵占中国权益C.列强勾结占领中国山东D.日本放弃参与瓜分中国日本将军为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举杯解析 日本撤离威海卫后,英国就迫不及待向清朝强行租借此地。这可以反映出英日争相侵占中国权益,故选B项;材料没有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威海卫,不是整个中国山东,排除C项;日本没有放弃参与瓜分中国,排除D项。DB组 能力提升练11.(2024·河南顶级名校高一测试)有学者指出,太平军的缺点“在于没有注意到民族文化传统势力之重要,只图激起革命,甚至对于传统文化加以过分的蔑弃,一切目之为妖,而别拥伪造的天父天兄,读圣书,做礼拜”。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A.动摇了儒学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B.超越小农生产方式的实际C.遭遇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缺乏科学思想武器的指导解析 根据材料“在于没有注意到民族文化传统势力之重要,只图激起革命,甚至对于传统文化加以过分的蔑弃,一切目之为妖,而别拥伪造的天父天兄,读圣书,做礼拜”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缺点和失败在于缺乏科学思想武器,不能提出先进的口号和指导思想,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选D项。D12.(2024·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一联考)1866年,恭亲王奕?以总理衙门的名义奏请增设天文算学馆,拟选取20岁以上的满汉举人入馆学习。山东道监察御史张盛藻上奏称此举“是重名利而轻气节,无气节安望其有事功哉”,此言论在北京一部分官员中引起了强烈共鸣。这反映出当时( )A.洋务运动遭受严重挫折B.总理衙门权力的衰微C.儒家传统思想开始复苏D.洋务新政实施的艰难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针对洋务运动时期恭亲王奕?以总理衙门的名义奏请增设天文算学馆,选拔举人入馆学习的请求,一些官僚认为其与传统观念违背,这说明洋务运动推行艰难,故选D项;“挫折”一词过于夸大,材料中一些官员认为其是“重名利”的体现,但并不能说明洋务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排除A项;总理衙门是洋务运动的主导机构,并未体现出其权力衰微,排除B项;此时儒家思想仍然是统治思想,排除C项。A13.(2024·山西大同高一测试)1887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漠河金矿成功筹办,并制定了相应的公司章程。如:在财政管理上,规定主厂者不可兼管钱财,每日所得金沙须由主管刊刻清册,分送各股东审阅核实;在分配制度上,实施“四六分金”,即企业得四成而矿丁得六成,若有盈余,则在厂之人“均沾酌赏”。由此可知,漠河金矿( )A.经营理念具有一定近代化特征B.已摆脱封建化的商业管理模式C.属于半殖民地性质的民族工业D.标志民用股份制企业开始出现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漠河金矿不仅实施股份制,而且工厂财务独立,在分配上也实施比例分配的制度和奖金制度等,这体现了其经营理念的近代化特征,A项正确;漠河金矿属于官督商办,未摆脱封建化的商业管理模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列强侵华对该企业的影响,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已出现民用股份制企业,排除D项。C14.(2024·河南省强基联盟高一联考)如图是西方报刊于19世纪90年代刊登的一幅名为《文明的胜利》的漫画。该漫画描绘了张牙舞爪的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正与手持双管火枪的巨龙缠斗;而头戴橄榄枝的西方女神则背靠机关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该漫画描绘的战争( )A.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B.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C.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D.标志清朝宗藩体制开始瓦解解析 据材料“19世纪90年代”“张牙舞爪的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正与手持双管火枪的巨龙缠斗”“西方女神则背靠机关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可知,该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C项正确;《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B项;从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起,宗藩关系逐渐解体,排除D项。故选C项。D15.(2024·河南顶级名校高一测试)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清政府把长达6 420英里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拍卖”了,其中英国占2 800英里,沙俄占1 530英里,比利时(背后是俄法集团)占650英里。当时的外国人就说过“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这表明,清政府“拍卖”的铁路权( )A.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B.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C.密切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解析 根据材料“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死生存之系之”及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拍卖”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使西方列强通过铁路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便于其获得巨额的经济效益,这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项正确;外国在华修筑铁路,有助于推动中国交通的近代化,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排除B项;据材料无法得出“中外文化交流密切”,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15分)16.(2023·河南新乡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太平军所到之处“查庵观寺院田产充公”。1852年夏,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又联名向洪秀全上书,申明“宜广积粮,以充军备而裕国课”,并请准“照旧交粮纳税”。1853年下半年,《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湖北、江西、安徽一带的“富室”被太平天国勒令“计亩一石,或出谷一石、二石不等,分为无田者食”。1853年底,石达开到达安徽,为“结民”,他让当地人充任“乡官征租赋”,“立榷关于大星桥各属支河曲港”。——摘编自何希芝《太平天国的经济措施及政策》材料二 1855年1月以后,天京恢复了家庭制度,“圣库制度”逐渐废弛,太平天国政府对独立的手工业者采取了听任自由经营的方针,允许私人自由贸易,并给予一定的救济扶持。1860年太平军占领苏州后,李秀全下令:“各门外百姓无本为业,亦计(借)给其资,发去铜钱十余万串。”1861年,太平军在濮院等地曾多次发布文告,“尔等子民勿必惊疑,通商贸易”“士农工商各安恒业”。——摘编自冀满红、燕红忠《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与中西文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前期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实施上述经济政策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太平天国中后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答案 (1)经济政策:没收庙宇田产;向有田地者尤其是地主收取粮食税;设关卡征税。原因:太平天国信仰拜上帝教,打击其他信仰;争取民众支持;解决军粮问题的需要;《天朝田亩制度》的影响。(2)变化:废除“圣库制度”,恢复家庭制度;允许并扶持私人自由贸易;保护工商业者。影响:活跃了太平天国的经济;延续了太平天国政权的统治。训练16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分值:6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A组 基础巩固练题组1 太平天国运动1.(2023·陕西宝鸡高一期末)有人指出,它不仅只是一个分配土地的方案,而是太平天国建都之初的一个立国方案和制度。该方案颁布的初衷是( )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打破清政府军事威胁解决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实现资本主义的发展2.(2024·山西省高一联考)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仁玕主张“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他认为地下矿藏“虽公共之物,究亦枕近者之福”,应当允许私人投资开采。洪仁玕的这些主张 (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强了太平天国经济实力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分裂3.(2023·河南南阳高一期末)有学者记载,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以显示威风、讲究排场为能事。至于基层乡官,出门也前呼后拥,出尽风头。甚至在平时用餐时,也需鸣锣击鼓,奏乐助兴。这 ( )表明太平天国政策的空想性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反映出清政府对农民的污蔑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结局题组2 洋务运动4.(2023·江苏扬州高一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的口号。其根本目的是( )用封建纲常伦理挽救封建统治发展中国落后的近代科技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封建统治用西方政治制度维护统治5.(2024·河南顶级名校高一测试)观察如图,你认为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6.(2024·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高一联考)据《招商局史稿》和《愚斋存稿》所记,上海轮船招商局在创办后的20年当中共获得水脚收入(水路运输的费用)3 344余万两;湖北织布局以各种经营方式不断获利。据此可推知,洋务运动(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实现了自强求富的强国目标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题组3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7.(2024·江苏苏南八校高一联考)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签订了(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8.(2023·陕西汉中高一期中)1895年8月,日军以强大兵力进攻台湾彰化城北的八卦山,台湾义勇军和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战争。这体现出( )清政府支持人民抗日活动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台湾军民英勇的抗日精神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题组4 瓜分中国的狂潮9.(2023·四川成都高一期末)如图为19世纪末的一幅时政漫画,描绘了熊、狮子、老鹰等动物对瘫倒在地上的巨龙虎视眈眈。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 )列强侵华策略的转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义和团运动惨遭列强的镇压10.(2023·湖南永州高一期中)1898年5月23日,日本撤离威海卫,其后仅一天,英国就向清朝强行租借此地。右图为《伦敦新闻画报》报道此事的插图。这可以反映出( )日本将军为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举杯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英日争相侵占中国权益列强勾结占领中国山东日本放弃参与瓜分中国B组 能力提升练11.(2024·河南顶级名校高一测试)有学者指出,太平军的缺点“在于没有注意到民族文化传统势力之重要,只图激起革命,甚至对于传统文化加以过分的蔑弃,一切目之为妖,而别拥伪造的天父天兄,读圣书,做礼拜”。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动摇了儒学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超越小农生产方式的实际遭遇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缺乏科学思想武器的指导12.(2024·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一联考)1866年,恭亲王奕?以总理衙门的名义奏请增设天文算学馆,拟选取20岁以上的满汉举人入馆学习。山东道监察御史张盛藻上奏称此举“是重名利而轻气节,无气节安望其有事功哉”,此言论在北京一部分官员中引起了强烈共鸣。这反映出当时( )洋务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总理衙门权力的衰微儒家传统思想开始复苏洋务新政实施的艰难13.(2024·山西大同高一测试)1887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漠河金矿成功筹办,并制定了相应的公司章程。如:在财政管理上,规定主厂者不可兼管钱财,每日所得金沙须由主管刊刻清册,分送各股东审阅核实;在分配制度上,实施“四六分金”,即企业得四成而矿丁得六成,若有盈余,则在厂之人“均沾酌赏”。由此可知,漠河金矿( )经营理念具有一定近代化特征已摆脱封建化的商业管理模式属于半殖民地性质的民族工业标志民用股份制企业开始出现14.(2024·河南省强基联盟高一联考)如图是西方报刊于19世纪90年代刊登的一幅名为《文明的胜利》的漫画。该漫画描绘了张牙舞爪的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正与手持双管火枪的巨龙缠斗;而头戴橄榄枝的西方女神则背靠机关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该漫画描绘的战争 ( )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标志清朝宗藩体制开始瓦解15.(2024·河南顶级名校高一测试)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清政府把长达6 420英里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拍卖”了,其中英国占2 800英里,沙俄占1 530英里,比利时(背后是俄法集团)占650英里。当时的外国人就说过“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这表明,清政府“拍卖”的铁路权( )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密切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二、非选择题(共15分)16.(2023·河南新乡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太平军所到之处“查庵观寺院田产充公”。1852年夏,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又联名向洪秀全上书,申明“宜广积粮,以充军备而裕国课”,并请准“照旧交粮纳税”。1853年下半年,《天朝田亩制度》颁布后,湖北、江西、安徽一带的“富室”被太平天国勒令“计亩一石,或出谷一石、二石不等,分为无田者食”。1853年底,石达开到达安徽,为“结民”,他让当地人充任“乡官征租赋”,“立榷关于大星桥各属支河曲港”。——摘编自何希芝《太平天国的经济措施及政策》材料二 1855年1月以后,天京恢复了家庭制度,“圣库制度”逐渐废弛,太平天国政府对独立的手工业者采取了听任自由经营的方针,允许私人自由贸易,并给予一定的救济扶持。1860年太平军占领苏州后,李秀全下令:“各门外百姓无本为业,亦计(借)给其资,发去铜钱十余万串。”1861年,太平军在濮院等地曾多次发布文告,“尔等子民勿必惊疑,通商贸易”“士农工商各安恒业”。——摘编自冀满红、燕红忠《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与中西文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前期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实施上述经济政策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太平天国中后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训练16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1.A [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其中规定了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故选A项;分配土地没有打破清政府的军事威胁,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是为了调动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性,并非是为了解决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排除C项;发展资本主义是《资政新篇》,不是《天朝田亩制度》,排除D项。]2.A [根据材料可知,洪仁玕主张鼓励私人投资,发展资本主义,这顺应了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洪仁玕的主张在太平天国内部并未得到具体实施,排除B项;洪仁玕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排除C项;太平天国内部分裂与洪仁玕的主张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D [由材料可知,太平天国的官员注重显示威风和讲究排场,甚至基层官员也出尽风头,这脱离了广大民众,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性,故选D项;材料只涉及太平天国官员脱离群众的情况,没有涉及太平天国的政策和其理论指导是否科学,排除A、B两项;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的确存在材料中的行为,并非清政府对农民的污蔑,排除C项。]4.C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故选C项;用封建纲常伦理挽救封建统治是顽固派的主张,不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A项;发展中国落后的科技是洋务派的措施,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用西方政治制度维护统治的是维新派的主张,不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D项。]5.B [据图示信息可知,西方先进技术嫁接到中国封建制度之上,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所以该事件应是洋务运动。故选B项。]6.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都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它们获利颇丰,市场相对稳定,说明洋务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经济入侵。故选D项。]7.C8.C [据材料可知,台湾义勇军和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反抗日军侵略台湾,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体现出台湾军民英勇的抗日精神,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台湾义勇军和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与日军斗争,没有体现清政府支持人民抗日活动,排除A项;据材料“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战争”可知不是说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排除D项。]9.C [根据所学可知巨龙是指当时的清政府,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当时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故选C项;材料的画面不能反映出列强侵华政策的变化,排除A项;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被镇压是在20世纪初,排除D项。]10.B [日本撤离威海卫后,英国就迫不及待向清朝强行租借此地。这可以反映出英日争相侵占中国权益,故选B项;材料没有英国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威海卫,不是整个中国山东,排除C项;日本没有放弃参与瓜分中国,排除D项。]11.D [根据材料“在于没有注意到民族文化传统势力之重要,只图激起革命,甚至对于传统文化加以过分的蔑弃,一切目之为妖,而别拥伪造的天父天兄,读圣书,做礼拜”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缺点和失败在于缺乏科学思想武器,不能提出先进的口号和指导思想,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选D项。]12.D [据材料信息可知,针对洋务运动时期恭亲王奕?以总理衙门的名义奏请增设天文算学馆,选拔举人入馆学习的请求,一些官僚认为其与传统观念违背,这说明洋务运动推行艰难,故选D项;“挫折”一词过于夸大,材料中一些官员认为其是“重名利”的体现,但并不能说明洋务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排除A项;总理衙门是洋务运动的主导机构,并未体现出其权力衰微,排除B项;此时儒家思想仍然是统治思想,排除C项。]13.A [根据材料可知,漠河金矿不仅实施股份制,而且工厂财务独立,在分配上也实施比例分配的制度和奖金制度等,这体现了其经营理念的近代化特征,A项正确;漠河金矿属于官督商办,未摆脱封建化的商业管理模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列强侵华对该企业的影响,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已出现民用股份制企业,排除D项。]14.C [据材料“19世纪90年代”“张牙舞爪的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正与手持双管火枪的巨龙缠斗”“西方女神则背靠机关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可知,该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C项正确;《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B项;从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起,宗藩关系逐渐解体,排除D项。故选C项。]15.D [根据材料“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死生存之系之”及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拍卖”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使西方列强通过铁路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便于其获得巨额的经济效益,这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项正确;外国在华修筑铁路,有助于推动中国交通的近代化,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排除B项;据材料无法得出“中外文化交流密切”,排除C项。故选D项。]16.(1)经济政策:没收庙宇田产;向有田地者尤其是地主收取粮食税;设关卡征税。原因:太平天国信仰拜上帝教,打击其他信仰;争取民众支持;解决军粮问题的需要;《天朝田亩制度》的影响。(2)变化:废除“圣库制度”,恢复家庭制度;允许并扶持私人自由贸易;保护工商业者。影响:活跃了太平天国的经济;延续了太平天国政权的统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学案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上.doc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教案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上.doc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85张PPT)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上.pptx 训练16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含答案)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上.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