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民族认同感。 责任意识: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担当责任。 道德修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热爱中华文化,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自觉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 重点 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教学 难点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导入 视频导入 :播放一段关于中华文化传承的短视频,内容可以包括传统节日、书法、京剧、中医等中华文化的代表性元素。 思考:视频中展示了哪些中华文化元素?你对这些文化元素有什么感受? 小组讨论 : 教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延续文化血脉》,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授新课 议题一 中华文化的由来、内涵及特点 任务一、溯文化之源——知文化由来 盘点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上的禄劝彝族文化:彝族刺绣、彝族杖笛演奏等。 禄劝彝族刺绣被列入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彝族刺绣不仅色彩美观大方外,还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蕴涵深厚民族风情的刺绣文化是禄劝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的勤劳和智慧结晶,也是彝族精神的象征 思考: 中华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生: 教师:产生: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任务二 品中华文化之美,观中华文化之多样 思考:结合图片思考中华文化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 教师: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任务三 品中华文化之美,感中华文化之特 思考: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中华文化的特点吗? 学生: 教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议题二 中化文化能薪火相传的重要原因 任务探究 溯文化之源——感文化之生命 2023年杭州亚运会与甲骨文紧密相关 :杭州亚运会的火炬“薪火”设计中融入了甲骨文元素。出火口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琮”最早的甲骨文字形,寓意“光在内周而复始”。炬身则以良渚螺旋纹为演化,炬冠以玉琮语意为特征,整体设计充满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在亚运会期间,甲骨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也被用于亚运会的品牌宣传和文化推广活动中,展现了中华古代文明的魅力 。 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中华文明的一次精彩展示,甲骨文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为亚运会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 思考:甲骨文顺利登上杭州亚运会赛场说明了什么? 学生: 教师: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议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议题探究:想一想,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学生: 教师:三种文化形态作为中国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都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帜,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议题四 中华文化的价值? 议题探究:看今朝,悟价值 从2008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再到2023年杭州亚运会,每一次大型体育开幕式上都有浓浓中华文化的身影,中国美学频频吸引世界目光!对此,部分网友认为“没有必要每次开幕式都是中国风,能不能换一个风格?” 思考1:结合事例,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要求:小组合作探究(2分钟)。 学生: 教师: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思考2:“每次开幕式都是中国风"这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什么情感? 学生: 教师: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2024·江苏宿迁)“富强、民主”连通“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的质朴理想;“公正、法治”汲取“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崇法思想;“诚信、友善”吸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仁者爱人”的价值追求……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赓续文化血脉,固守中华文化基因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C.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世界文明交流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滋养 2.(2024·山东潍坊)为了解决古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借助数字技术,将更多原始书影转化为便于借阅的微缩胶卷、便于检索的电子数据库、便于理解的知识图谱,让古籍以新的形式延续生命、换发光彩,这有利于 ①赋予古籍新的文化内容 ②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③使其成为中华文化之瑰宝 ④赓续共同记忆,守护中华文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甘肃定西)2023年7月1日,“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大型原创专题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展。举办这一专题展有利于 ①弘扬建党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赓续红色血脉 ③激发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的情怀 ④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4·山东潍坊)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下列伟大建党精神与诗句内涵最接近的是 ①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④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湖南)2023年,“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在韶山启动。该活动将毛泽东广场、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故居等地点串联成线,通过展教结合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此活动有助于青少年 ①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②领悟革命精神,强化使命担当 ③厚植爱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 ④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