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6月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6月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6月期末试卷
1.(2024五下·巩义期末)书包带做的比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让我们感到更加舒适。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压力是指发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表面的作用力,或者是气体对于固体和液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或者是液体对于固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书包带做的很宽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力,使人感到舒服。
2.(2024五下·巩义期末)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帆船比赛中帆船前进利用的是风能。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帆船
【解析】【分析】声能、光能、电能、热能、风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能量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声能、光能、电能、热能、风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帆船比赛中,船帆兜住海风,带动帆船前行,帆船前行利用的能量是风能。
3.(2024五下·巩义期末)世界性的能源问题主要反映在能源短缺及供需矛盾所造成的能源危机方面,所以全世界都要节约能源。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就与人口、粮食、环境、资源被列为世界上五大问题。世界性的能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能源短缺和供需矛盾造成的能源危机,所以世界各国都提出要节约能源。节约能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4.(2024五下·巩义期末)地球自转一圈,周期刚好是农历一个月。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运动周期是衣历一个月,大约是30天。故题目说法错误。
5.(2024五下·巩义期末)奇奇测量阳光下小树的影长为2米,一个小时后又测量这棵小树影长为3米,那么他第一次测量小树影子的时间应该是上午。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中午影子最短,上午由长变短,下午影子由短变长。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奇奇测量阳光下小树的影长为2米,一个小时后又测量这棵小树影长为3米,由此判断,他第一次测量小树影子的时间应该是中午或下午,而不会是上午。故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6.(2024五下·巩义期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主要是蛋白质。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阳光下,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主要为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所以光合作用的条件是阳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淀粉和氢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而不是蛋白质,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7.(2024五下·巩义期末)鹅下的鹅蛋可以供人们食用,所以鹅是生产者。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鹅属于消费者。题干错误。
8.(2024五下·巩义期末)生物的物种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平衡越稳定。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以及非生物部分。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之间关系密切。如果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状态叫作生态平衡。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能较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
9.(2024五下·巩义期末)仿生学以生物的形状、功能和结构为模仿对象,不需要研究它们的原理。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人类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仿生学既需要模仿生物的形状、功能和结构等特征,也需要研究原理。
10.(2024五下·巩义期末)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来获取真实的信息,只有真实而有关联的信息才能成为科学假说的有效证据。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猜想、假设
【解析】【分析】要学会搜集事实与证据并与同学交流。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来获取真实的信息,只有真实而有关联的信息才能成为科学假说的有效证据。
11.(2024五下·巩义期末)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
A.晚上道路两旁的路灯
B.波光粼粼的水面
C.熊熊燃烧的火把
【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晚上道路两旁的路灯、能能燃烧的火把,它们都属于光源;波光粼粼的水面,不属于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2.(2024五下·巩义期末)明亮的教室里,我们能看到书柜上摆放的书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书籍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到人眼
B.由人眼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到书籍
C.由太阳发出的光照射到书籍,再由书籍反射到人眼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明亮的教室里,我们能看到书柜上摆放的书籍,由太阳发出的光照射到书籍,再由书籍反射到人眼,这样就能看到书上的文字了,故C正确,AB错误。
13.(2024五下·巩义期末)右图设备在工作的时候,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
A.光能→电能 B.风能→电能 C.电能→热能
【答案】A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图设备在工作的时候,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光能→电能。
14.(2024五下·巩义期末)我国东部的上海和我国西部的拉萨,更早看到日出的是 (  )
A.上海 B.拉萨 C.两个城市一样早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了太阳东升西落,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的地点日出时间早,时间早,西边的地点晚见到日出,时间晚。从地理位置来看,上海、拉萨两个城市中,上海位于东方,拉萨位于西方。所以上海更早看到日出。故A选项正确。
15.(2024五下·巩义期末)下列三份早餐中,搭配最合理的是 (  )
A.牛奶、鸡蛋、面包、牛排
B.咖啡、炸鸡腿、薯条、可乐
C.牛排、面包、青菜、小米粥
【答案】C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一天三餐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营养上注意荤素搭配,不偏食,均衡膳食健康。分析选项可知,牛排、面包、青菜、小米粥作为早餐,营养搭配最合理,C是正确的选项;AB少了蔬菜或者水果。
16.(2024五下·巩义期末)将花生在白纸上涂抹,发现涂抹的位置有明显的油渍,说明花生中含有 (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答案】C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如果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脂肪。取少量花生,将花生在白纸上涂抹,发现涂抹的位置有明显的油渍,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故C选项正确。
17.(2024五下·巩义期末)猩猩既有犬齿,又有像镰刀一样的门齿,可以推断它属于 (  )
A.肉食性动物 B.植食性动物 C.杂食性动物
【答案】C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大猩猩既有发达的犬齿又有像刀一样的门齿,由此我们判断它属于既吃植物也吃动物的杂食性动物。
18.(2024五下·巩义期末)在生态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
A.清洁鱼缸中的水 B.增加水中的氧气 C.提供新鲜的食料
【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制作生态瓶的步骤是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的水。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在生态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的氧气。
19.(2024五下·巩义期末)2024 年4月22 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是全球性的保护环境活动,下列做法中对生态环境不利的是 (  )
A.提倡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携带购物袋去购物,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C.近年来,很多地方野猪毁坏庄稼严重,必须彻底捕杀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A.提倡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利于保护大气,节约能源,选项观点正确;
B.携带购物袋去购物,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观点正确;
C.近年来,很多地方野猪毁坏庄稼严重,彻底捕杀野猪,会破坏生态平衡,选项观点错误。故选:C。
20.(2024五下·巩义期末)对空投包进行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冲撞,不可相互打闹
B.记录空投包项目实验时,空投包的体积不用记录
C.不可在没有防护栏或防护栏不牢固的地方进行实验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一定要保证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
A、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乱跑,更不能相互打闹,防止意外冲撞,并且采取足够的安全保护措,选项观点正确;
B、实验时,记录空投包项目实验时,空投包的体积需要记录,选项观点错误;
C、实验时,不能选择没有防护栏杆或者防护栏杆不够牢固的地方,防止发生意外,选项观点正确。
故选:B。
21.(2024五下·巩义期末)将下列光学仪器或光学现象与相应的原理连起来。
小孔成像
雨后彩虹 光的反射
潜望镜 光的色散
凿壁偷光 光的直线传播
水中倒影
【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棱镜;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物体表面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面成像等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不同颜色的现象。小孔成像、凿壁偷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潜望镜、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2.(2024五下·巩义期末)光是怎样传播的 为了验证自己对光的传播路线的猜想,奇妙小组把3 张同位置打孔的卡纸排成整齐的一列,B纸屏没有小孔,相邻两张纸之间间隔10 厘米,第一次用激光笔照射,使光进入小孔(如甲图),第二次,把第二张卡纸向右移动5厘米,再用激光笔照射(如图乙)。
(1)甲图中的B纸屏上   看到光斑,乙图中B纸屏上   看到光斑。(选填“能”、“不能”)
(2)实验现象证明: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如果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   。
(3)下列现象和上述实验原理不相同的是(  )
A.在游乐场里,用气枪打气球时,用“三点一线”瞄准要点
B.人们在灯光下玩手影游戏
C.在镜子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
【答案】(1)能;不能
(2)直线;影子
(3)C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子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1)甲图中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B纸屏上能看到光斑;乙图中的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B纸屏上不能看到光斑。
(2)实验现象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如果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影子。
(3)在游乐场里,用气枪打气球时,用“三点一线”瞄准要点、人们在灯光下玩手影游戏都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在镜子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是平面镜成像,故C与实验原理不同。
23.(2024五下·巩义期末)为了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科学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一起来完成探究吧。
(1)图甲所示,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模型法 C.对比法
(2)通过观察发现,在同一时间里,“太阳”能够照亮地球表面的(  )
A.一小部分 B.全部 C.大约一半
(3)如图甲所示③的位置正在经历   (选填“白昼”或“黑夜”)。
(4)为了研究地球公转过程中产生的现象,科学小组绘制了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我们正处于____季,这个季节的特点是(  )
A.正午时阳光照射角度小
B.每天的日照时间长
C.气温低
(5)关于四季成因的说法正确是(  )
A.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转形成的
B.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
C.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方向不变,同时地球绕太阳公转
【答案】(1)B
(2)C
(3)黑夜
(4)B
(5)C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日出时间;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
(1)从图甲可以看出,他们为了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法,利用地球仪代表地球,手电筒代表太阳光照,这种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2)地球仪是一个不透光的球体,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同一时间里,“太阳”(手电光)只能够照亮地球表面的大约一半面积,朝向“太阳”的一侧被照亮,是“白昼”,背向“太阳”的一侧没有被照亮,是“黑夜”(3)如图甲所示,③的位置位于背向“太阳”的一侧,没有被照亮,正在经历黑夜时段。
(4)如图乙所示,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被照亮的面积大,我们正处于夏季。夏季的特点是:正午时阳光照射角度大,太阳辐射强,每天的日照时间长,气温高。
(5)地球上四季交替现象是地球公转运动形成的。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运动,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白昼时间长,形成夏季;相反,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气温高,白昼时间短,形成冬季。
24.(2024五下·巩义期末)夏日炎炎,电风扇不停地转动给人们带来清凉,探探和究究对电风扇的工作原理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研究,请你一起参加吧。
(1)如右图所示,是一个简易电动机,闭合开关后,旋转一下导电线圈,会看到导电线圈(  )
A.持续朝一个方向转动
B.转动一圈后停下来
C.来回变换方向转动
(2)探探和究究想让“扇叶”转动更快一些,下列方法中不能实现的是(  )
A.增加电路中电池的节数
B.改变电池正负极接入电路的方向
C.增加线圈的匝数
(3)风扇工作的过程中是将   能转化成   能。
【答案】(1)A
(2)B
(3)电;动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动机
【解析】【分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县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1)图中的简易电动机由金属支架、轴、导电线圈、磁铁组成,闭合开关后,旋转一下导电线圈,通电的导线产生磁性。与下方的磁铁发生作用,会看到导电线圈持续朝一个方向转动。
(2)探探和究究想让“扇叶"转动更快一些,可以增加电路中电池的节数,或者增加线圈的匝数,改变电池正负极接入申路的方向,会改变“扇叶”的转动方向,不影响转动速度,(3)风扇工作的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成动能。
25.(2024五下·巩义期末)暑假探探一家来到了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欣赏“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描写的旖旎风光。
(1)这一地区典型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2)这天探探一家准备在这美丽的自然风光中野餐,精心准备了一些食物,米饭、卤鸡腿、土豆、炒南瓜片、冬瓜虾米汤。其中卤鸡腿主要提供(  )
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3)探探在野餐后散步的过程中不小心摔破了皮,在用碘液消毒时滴到了剩余土豆上,发现土豆变成了蓝色。这说明土豆中含有(  )
A.维生素 B.水 C.淀粉
(4)他们发现牧民为了防止小鸟啄食草籽,用网把草地罩上,结果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缺水干旱 C.食物链被破坏
(5)在草原上,夏季雨量充沛时草很茂盛,野兔数量会增多,草被吃掉很多,但过一段时间,野兔的数量又会下降,草又多了起来,这是因为(  )
A.牧民又补种了很多草
B.草大量减少,部分野兔被饿死
C.草比原来长得快了
【答案】(1)A
(2)B
(3)C
(4)C
(5)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生物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1)这首诗描写的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旖旎的风光,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属于草原,所以这一地区典型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
(2)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卤鸡腿主要提供蛋白质。
(3)淀粉遇上碘酒会变蓝,我们常用这个办法来鉴别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淀粉。探探在野餐后散步的过程中不小心摔破了皮,在用碘液消毒时滴到了剩余土豆上,发现土豆变成了蓝色。这说明土豆中含有淀粉。(4)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要维护生态平衡。牧民为了防止小鸟啄食草籽,用网把草地置上,结果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5)在草原上,夏季雨量充沛时草很茂盛,野兔数量会增加,草被吃掉过多,但过一段时间,野兔的数量又会下降,草又多了起来,这是因为草大量减少,野兔被饿死。
26.(2024五下·巩义期末)仿生建筑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每一类仿生建筑都别具一格。人处在其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这种“薄壳结构”虽然很薄,但非常耐压。这种力学特征在建筑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1)分析鸡蛋壳承重能力强的原因是(  )
A.蛋壳本身就很坚硬
B.蛋壳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C.蛋壳里有小鸡,不易破裂
(2)拱形结构和蛋壳结构很像,很多建筑物上都运用了拱形结构,如右图中的窑洞顶部采用的就是拱形结构,这主要是因为(  )
A.拱形结构承重能力强
B.拱形结构美观
C.拱形结构显得空间大
(3)判断:骑电动车一定要戴好头盔,头盔虽然很薄,但是很坚固,能够很好的保护我们的头部。(  )
(4)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你还知道哪些仿生技术 请列举出来并指出其原理或功能。(示例:拱形结构建筑——蛋壳)
   
【答案】(1)B
(2)A
(3)√
(4)尼龙搭扣——苍耳
【知识点】仿生技术;拱形
【解析】【分析】人类能从其它动物、植物身上直接学到作用原理或者得到启迪,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这门科学就是仿生学。研究并模仿各种生物的形态、功能、结构等特征进行设计和发明,是常见的仿生学思路。
(1)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这种“薄壳结构”虽然很薄,但非常耐压。
(2)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拱形结构和蛋壳结构很相像,很多建筑物上都运用了拱形结构。图中的窑洞顶部采用的就是拱形结构,这主要是因为拱形结构承重能力强。
(3)骑电动车一定要戴好头盔,头盔虽然很薄,但是很坚固,能够很好的保护我们的头部。
(4)人类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尼龙搭扣的特点与苍耳、牛蒡果实粘住动物皮毛的特点类似,所以尼龙搭扣借鉴了苍耳果实上的钩刺。另外人类根据茅草发明了锯子,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根据鸟发明了飞机,根据猪笼草发明了捕蝇器。
1 / 1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6月期末试卷
1.(2024五下·巩义期末)书包带做的比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让我们感到更加舒适。 (  )
2.(2024五下·巩义期末)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帆船比赛中帆船前进利用的是风能。 (  )
3.(2024五下·巩义期末)世界性的能源问题主要反映在能源短缺及供需矛盾所造成的能源危机方面,所以全世界都要节约能源。 (  )
4.(2024五下·巩义期末)地球自转一圈,周期刚好是农历一个月。 (  )
5.(2024五下·巩义期末)奇奇测量阳光下小树的影长为2米,一个小时后又测量这棵小树影长为3米,那么他第一次测量小树影子的时间应该是上午。 (  )
6.(2024五下·巩义期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主要是蛋白质。 (  )
7.(2024五下·巩义期末)鹅下的鹅蛋可以供人们食用,所以鹅是生产者。 (  )
8.(2024五下·巩义期末)生物的物种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平衡越稳定。 (  )
9.(2024五下·巩义期末)仿生学以生物的形状、功能和结构为模仿对象,不需要研究它们的原理。 (  )
10.(2024五下·巩义期末)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来获取真实的信息,只有真实而有关联的信息才能成为科学假说的有效证据。 (  )
11.(2024五下·巩义期末)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
A.晚上道路两旁的路灯
B.波光粼粼的水面
C.熊熊燃烧的火把
12.(2024五下·巩义期末)明亮的教室里,我们能看到书柜上摆放的书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书籍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到人眼
B.由人眼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到书籍
C.由太阳发出的光照射到书籍,再由书籍反射到人眼
13.(2024五下·巩义期末)右图设备在工作的时候,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  )
A.光能→电能 B.风能→电能 C.电能→热能
14.(2024五下·巩义期末)我国东部的上海和我国西部的拉萨,更早看到日出的是 (  )
A.上海 B.拉萨 C.两个城市一样早
15.(2024五下·巩义期末)下列三份早餐中,搭配最合理的是 (  )
A.牛奶、鸡蛋、面包、牛排
B.咖啡、炸鸡腿、薯条、可乐
C.牛排、面包、青菜、小米粥
16.(2024五下·巩义期末)将花生在白纸上涂抹,发现涂抹的位置有明显的油渍,说明花生中含有 (  )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17.(2024五下·巩义期末)猩猩既有犬齿,又有像镰刀一样的门齿,可以推断它属于 (  )
A.肉食性动物 B.植食性动物 C.杂食性动物
18.(2024五下·巩义期末)在生态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
A.清洁鱼缸中的水 B.增加水中的氧气 C.提供新鲜的食料
19.(2024五下·巩义期末)2024 年4月22 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是全球性的保护环境活动,下列做法中对生态环境不利的是 (  )
A.提倡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携带购物袋去购物,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C.近年来,很多地方野猪毁坏庄稼严重,必须彻底捕杀
20.(2024五下·巩义期末)对空投包进行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冲撞,不可相互打闹
B.记录空投包项目实验时,空投包的体积不用记录
C.不可在没有防护栏或防护栏不牢固的地方进行实验
21.(2024五下·巩义期末)将下列光学仪器或光学现象与相应的原理连起来。
小孔成像
雨后彩虹 光的反射
潜望镜 光的色散
凿壁偷光 光的直线传播
水中倒影
22.(2024五下·巩义期末)光是怎样传播的 为了验证自己对光的传播路线的猜想,奇妙小组把3 张同位置打孔的卡纸排成整齐的一列,B纸屏没有小孔,相邻两张纸之间间隔10 厘米,第一次用激光笔照射,使光进入小孔(如甲图),第二次,把第二张卡纸向右移动5厘米,再用激光笔照射(如图乙)。
(1)甲图中的B纸屏上   看到光斑,乙图中B纸屏上   看到光斑。(选填“能”、“不能”)
(2)实验现象证明: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如果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   。
(3)下列现象和上述实验原理不相同的是(  )
A.在游乐场里,用气枪打气球时,用“三点一线”瞄准要点
B.人们在灯光下玩手影游戏
C.在镜子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
23.(2024五下·巩义期末)为了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科学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一起来完成探究吧。
(1)图甲所示,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模型法 C.对比法
(2)通过观察发现,在同一时间里,“太阳”能够照亮地球表面的(  )
A.一小部分 B.全部 C.大约一半
(3)如图甲所示③的位置正在经历   (选填“白昼”或“黑夜”)。
(4)为了研究地球公转过程中产生的现象,科学小组绘制了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我们正处于____季,这个季节的特点是(  )
A.正午时阳光照射角度小
B.每天的日照时间长
C.气温低
(5)关于四季成因的说法正确是(  )
A.由于地球绕地轴自转形成的
B.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
C.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方向不变,同时地球绕太阳公转
24.(2024五下·巩义期末)夏日炎炎,电风扇不停地转动给人们带来清凉,探探和究究对电风扇的工作原理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研究,请你一起参加吧。
(1)如右图所示,是一个简易电动机,闭合开关后,旋转一下导电线圈,会看到导电线圈(  )
A.持续朝一个方向转动
B.转动一圈后停下来
C.来回变换方向转动
(2)探探和究究想让“扇叶”转动更快一些,下列方法中不能实现的是(  )
A.增加电路中电池的节数
B.改变电池正负极接入电路的方向
C.增加线圈的匝数
(3)风扇工作的过程中是将   能转化成   能。
25.(2024五下·巩义期末)暑假探探一家来到了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欣赏“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描写的旖旎风光。
(1)这一地区典型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2)这天探探一家准备在这美丽的自然风光中野餐,精心准备了一些食物,米饭、卤鸡腿、土豆、炒南瓜片、冬瓜虾米汤。其中卤鸡腿主要提供(  )
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3)探探在野餐后散步的过程中不小心摔破了皮,在用碘液消毒时滴到了剩余土豆上,发现土豆变成了蓝色。这说明土豆中含有(  )
A.维生素 B.水 C.淀粉
(4)他们发现牧民为了防止小鸟啄食草籽,用网把草地罩上,结果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缺水干旱 C.食物链被破坏
(5)在草原上,夏季雨量充沛时草很茂盛,野兔数量会增多,草被吃掉很多,但过一段时间,野兔的数量又会下降,草又多了起来,这是因为(  )
A.牧民又补种了很多草
B.草大量减少,部分野兔被饿死
C.草比原来长得快了
26.(2024五下·巩义期末)仿生建筑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每一类仿生建筑都别具一格。人处在其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这种“薄壳结构”虽然很薄,但非常耐压。这种力学特征在建筑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1)分析鸡蛋壳承重能力强的原因是(  )
A.蛋壳本身就很坚硬
B.蛋壳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C.蛋壳里有小鸡,不易破裂
(2)拱形结构和蛋壳结构很像,很多建筑物上都运用了拱形结构,如右图中的窑洞顶部采用的就是拱形结构,这主要是因为(  )
A.拱形结构承重能力强
B.拱形结构美观
C.拱形结构显得空间大
(3)判断:骑电动车一定要戴好头盔,头盔虽然很薄,但是很坚固,能够很好的保护我们的头部。(  )
(4)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你还知道哪些仿生技术 请列举出来并指出其原理或功能。(示例:拱形结构建筑——蛋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压力是指发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表面的作用力,或者是气体对于固体和液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或者是液体对于固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书包带做的很宽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力,使人感到舒服。
2.【答案】正确
【知识点】帆船
【解析】【分析】声能、光能、电能、热能、风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能量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声能、光能、电能、热能、风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帆船比赛中,船帆兜住海风,带动帆船前行,帆船前行利用的能量是风能。
3.【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就与人口、粮食、环境、资源被列为世界上五大问题。世界性的能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能源短缺和供需矛盾造成的能源危机,所以世界各国都提出要节约能源。节约能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4.【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运动周期是衣历一个月,大约是30天。故题目说法错误。
5.【答案】错误
【知识点】日影与方向
【解析】【分析】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中午影子最短,上午由长变短,下午影子由短变长。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奇奇测量阳光下小树的影长为2米,一个小时后又测量这棵小树影长为3米,由此判断,他第一次测量小树影子的时间应该是中午或下午,而不会是上午。故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阳光下,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主要为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所以光合作用的条件是阳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淀粉和氢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而不是蛋白质,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7.【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鹅属于消费者。题干错误。
8.【答案】正确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以及非生物部分。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之间关系密切。如果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状态叫作生态平衡。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能较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
9.【答案】错误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利用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来研制机械或各种新技术的科学。人类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仿生学既需要模仿生物的形状、功能和结构等特征,也需要研究原理。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猜想、假设
【解析】【分析】要学会搜集事实与证据并与同学交流。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来获取真实的信息,只有真实而有关联的信息才能成为科学假说的有效证据。
11.【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晚上道路两旁的路灯、能能燃烧的火把,它们都属于光源;波光粼粼的水面,不属于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12.【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明亮的教室里,我们能看到书柜上摆放的书籍,由太阳发出的光照射到书籍,再由书籍反射到人眼,这样就能看到书上的文字了,故C正确,AB错误。
13.【答案】A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图设备在工作的时候,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光能→电能。
14.【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日出时间
【解析】【分析】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导致了太阳东升西落,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的地点日出时间早,时间早,西边的地点晚见到日出,时间晚。从地理位置来看,上海、拉萨两个城市中,上海位于东方,拉萨位于西方。所以上海更早看到日出。故A选项正确。
15.【答案】C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一天三餐规律饮食,不暴饮暴食,营养上注意荤素搭配,不偏食,均衡膳食健康。分析选项可知,牛排、面包、青菜、小米粥作为早餐,营养搭配最合理,C是正确的选项;AB少了蔬菜或者水果。
16.【答案】C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如果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脂肪。取少量花生,将花生在白纸上涂抹,发现涂抹的位置有明显的油渍,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故C选项正确。
17.【答案】C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大猩猩既有发达的犬齿又有像刀一样的门齿,由此我们判断它属于既吃植物也吃动物的杂食性动物。
18.【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制作生态瓶的步骤是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的水。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在生态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的氧气。
19.【答案】C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A.提倡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利于保护大气,节约能源,选项观点正确;
B.携带购物袋去购物,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观点正确;
C.近年来,很多地方野猪毁坏庄稼严重,彻底捕杀野猪,会破坏生态平衡,选项观点错误。故选:C。
20.【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一定要保证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
A、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乱跑,更不能相互打闹,防止意外冲撞,并且采取足够的安全保护措,选项观点正确;
B、实验时,记录空投包项目实验时,空投包的体积需要记录,选项观点错误;
C、实验时,不能选择没有防护栏杆或者防护栏杆不够牢固的地方,防止发生意外,选项观点正确。
故选:B。
21.【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棱镜;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物体表面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面成像等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不同颜色的现象。小孔成像、凿壁偷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潜望镜、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2.【答案】(1)能;不能
(2)直线;影子
(3)C
【知识点】光的传播;影子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原来的物质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叫做光的反射;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1)甲图中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B纸屏上能看到光斑;乙图中的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B纸屏上不能看到光斑。
(2)实验现象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如果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影子。
(3)在游乐场里,用气枪打气球时,用“三点一线”瞄准要点、人们在灯光下玩手影游戏都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在镜子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是平面镜成像,故C与实验原理不同。
23.【答案】(1)B
(2)C
(3)黑夜
(4)B
(5)C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日出时间;地球的公转;四季成因
【解析】【分析】地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
(1)从图甲可以看出,他们为了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法,利用地球仪代表地球,手电筒代表太阳光照,这种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2)地球仪是一个不透光的球体,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同一时间里,“太阳”(手电光)只能够照亮地球表面的大约一半面积,朝向“太阳”的一侧被照亮,是“白昼”,背向“太阳”的一侧没有被照亮,是“黑夜”(3)如图甲所示,③的位置位于背向“太阳”的一侧,没有被照亮,正在经历黑夜时段。
(4)如图乙所示,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被照亮的面积大,我们正处于夏季。夏季的特点是:正午时阳光照射角度大,太阳辐射强,每天的日照时间长,气温高。
(5)地球上四季交替现象是地球公转运动形成的。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运动,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白昼时间长,形成夏季;相反,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气温高,白昼时间短,形成冬季。
24.【答案】(1)A
(2)B
(3)电;动
【知识点】电能和磁能;电动机
【解析】【分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县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1)图中的简易电动机由金属支架、轴、导电线圈、磁铁组成,闭合开关后,旋转一下导电线圈,通电的导线产生磁性。与下方的磁铁发生作用,会看到导电线圈持续朝一个方向转动。
(2)探探和究究想让“扇叶"转动更快一些,可以增加电路中电池的节数,或者增加线圈的匝数,改变电池正负极接入申路的方向,会改变“扇叶”的转动方向,不影响转动速度,(3)风扇工作的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成动能。
25.【答案】(1)A
(2)B
(3)C
(4)C
(5)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生物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1)这首诗描写的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旖旎的风光,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属于草原,所以这一地区典型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
(2)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卤鸡腿主要提供蛋白质。
(3)淀粉遇上碘酒会变蓝,我们常用这个办法来鉴别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淀粉。探探在野餐后散步的过程中不小心摔破了皮,在用碘液消毒时滴到了剩余土豆上,发现土豆变成了蓝色。这说明土豆中含有淀粉。(4)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要维护生态平衡。牧民为了防止小鸟啄食草籽,用网把草地置上,结果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5)在草原上,夏季雨量充沛时草很茂盛,野兔数量会增加,草被吃掉过多,但过一段时间,野兔的数量又会下降,草又多了起来,这是因为草大量减少,野兔被饿死。
26.【答案】(1)B
(2)A
(3)√
(4)尼龙搭扣——苍耳
【知识点】仿生技术;拱形
【解析】【分析】人类能从其它动物、植物身上直接学到作用原理或者得到启迪,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这门科学就是仿生学。研究并模仿各种生物的形态、功能、结构等特征进行设计和发明,是常见的仿生学思路。
(1)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这种“薄壳结构”虽然很薄,但非常耐压。
(2)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拱形结构和蛋壳结构很相像,很多建筑物上都运用了拱形结构。图中的窑洞顶部采用的就是拱形结构,这主要是因为拱形结构承重能力强。
(3)骑电动车一定要戴好头盔,头盔虽然很薄,但是很坚固,能够很好的保护我们的头部。
(4)人类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尼龙搭扣的特点与苍耳、牛蒡果实粘住动物皮毛的特点类似,所以尼龙搭扣借鉴了苍耳果实上的钩刺。另外人类根据茅草发明了锯子,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根据鸟发明了飞机,根据猪笼草发明了捕蝇器。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