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五下·乐清期末)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下列温度最适宜发芽的是(  )。
A.0℃左右 B.25℃左右 C.50℃左右
【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而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提供的信息,绿豆种子在25℃的环境下能够正常萌发。
2.(2024五下·乐清期末)小明把10颗绿豆种子分成两组,都提供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一组放在阳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透气的纸盒中,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一组放在阳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透气的纸盒中,改变的是光照条件,所以此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2024五下·乐清期末)下列植物中,主要生长在阳光充足、水量充裕的热带雨林的是(  )。
A.仙人掌 B.松树 C.香蕉树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香蕉树是唯一适合生长在阳光充足、水量充裕的热带雨林的植物。仙人掌和松树并不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仙人掌更适合在干旱地区生长,而松树虽然耐寒,但并不特别适合热带雨林的环境。
4.(2024五下·乐清期末) “树→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中,圆圈里的箭头表示的意思是(  )。
A.螳螂被蝉吃 B.蝉被螳螂吃 C.螳螂被黄雀吃
【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食物链的写法是从生产者开始,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的方向总是指向捕食者。因此,在“树→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中,蝉捕食树上的昆虫。
5.(2024五下·乐清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将铝箔船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小船的载重量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答案】B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8×8×2=128立方厘米,6×6×3=108立方厘米,修改后,船的体积变小,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有关,船的体积变小,船的载重量减小。
6.(2024五下·乐清期末)潜水艇要浮到水面上来,应该(  )。
A.排出水舱中的水,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B.向水舱里充水,增加潜水艇的重量
C.减小潜水艇的体积,增大浮力
【答案】A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潜水艇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储水仓中的水量来改变自身的重量,从而调节自身在水中的沉浮。当潜水艇需要浮到水面上来时,通过排出水舱中的水,可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使其重力小于浮力,从而实现上浮。
7.(2024五下·乐清期末)用垫圈测试船的载重量,当放入第30个垫圈时,小船沉没,则载重量是(  )。
A.29个垫圈 B.30个垫圈 C.31个垫圈
【答案】A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当使用垫圈测试船的载重量时,通过向船内添加垫圈直到船沉没来确定其最大承载能力。在这个测试中,当放入第30个垫圈时,小船沉没。因此,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可以确定小船的载重量是29个垫圈的重量。
8.(2024五下·乐清期末)小明准备做竹筏模型,如果其他条件都相同,要想载重量更大,应该选择(  )。
A.有一个竹节的竹竿 B.有两个竹节的竹竿 C.没有竹节的竹竿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竹筏
【解析】【分析】为了增加竹筏模型的载重量,应该选择有两个竹节的竹竿。 当船体的体积增大时,排开的液体的重量也增大,从而产生更大的浮力。因此,体积越大的船具有更大的浮力,能够承载更多的负荷。在制作竹筏模型时,选择有两个竹节的竹竿可以增加竹筏的总体积,进而提高其载重量。
9.(2024五下·乐清期末)家庭中常利用蒸锅给碗筷杀菌消毒,这种做法说明细菌、病毒的生存需要(  )。
A.水分 B.空气 C.适宜的温度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家庭中利用蒸锅给碗筷杀菌消毒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高温来消灭细菌和病毒。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说明了细菌和病毒的生存确实需要一定的条件,特别是适宜的温度。高温能够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结构,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10.(2024五下·乐清期末) “光盘行动”是指按需取菜,吃光盘中的食物,这主要是为了实现垃圾的(  )。
A.减量化 B.资源化 C.无害化
【答案】A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光盘行动”倡导按需做饭、按需取菜,旨在吃光盘中的食物,不浪费粮食。从环保的角度来看,这一行动有利于减轻垃圾问题。具体来说,通过减少食物浪费,可以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从而降低垃圾的数量和处理压力。
11.(2024五下·乐清期末)下列标识的垃圾桶中,过期药品应该放入(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 过期的药品属于有毒、有害垃圾,故应投入有“有害垃圾”标志的垃圾桶中。
12.(2024五下·乐清期末)蒸菜时,锅盖上的小孔中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
A.空气 B.水蒸气 C.小水珠
【答案】C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这些“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当水被加热时,水分会蒸发成为水蒸气,但当这些水蒸气接触到较冷的锅盖或其他冷物体时,它们会迅速冷却并凝结成小水滴,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白气”。这一过程是一个液化现象,即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
13.(2024五下·乐清期末)冬天,触摸金属扶手要比触摸木质扶手冰凉许多,主要是因为(  )。
A.金属扶手比木质扶手温度低
B.金属扶手比木质扶手更光滑
C.金属扶手比木质扶手传热快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冬天触摸金属扶手要比触摸木质扶手冰凉许多,主要是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比木质扶手传热快。
14.(2024五下·乐清期末)烧水时,随着水温逐渐升高,水的蒸发速度(  )。
A.保持不变 B.逐渐加快 C.逐渐减慢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蒸发速率首先与水本身的温度相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蒸发相对越快。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加速蒸发过程。
15.(2024五下·乐清期末)给水加热时(圆点为加热点),下图中热在水中传递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根据对热传递方向的认识,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C选项符合题意。
16.(2024五下·乐清期末)保护栖息地的环境,同时也是保护了栖息地里的生物。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 动物植物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要保护生物,维护生态平衡。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为这种生物占据食物链中的一环,它的灭绝影响捕食它或者被它捕食的生物,所以,在生态系统里,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保护栖息地的环境,也就是保护了栖息地里的所有生物。
17.(2024五下·乐清期末)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所以土壤中水分越多越好。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所以并不是土壤中水分越多越好。
18.(2024五下·乐清期末)根据成语“羊入虎口”,写出的食物链是“羊→虎”。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 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通常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成语“羊入虎口”中蕴藏着一条食物链是草→羊→虎,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9.(2024五下·乐清期末)银杏树到冬天会落叶,这是它对冬天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银杏树到冬天会落叶,这是它对冬天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20.(2024五下·乐清期末)测试竹筏载重量时,将螺母全堆放在竹筏的前端,可以放更多螺母。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竹筏;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在测试竹筏的载重量时,螺母分布放置要均匀,放在竹筏的两侧,避免发生侧翻。
21.(2024五下·乐清期末)如果制作的小船不能通过测试,要进行改进,不能轻易放弃。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制作的小船不能通过测试,要进行改进,不能轻易放弃。小船制作完成要对设计制作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小组反思设计和制作过程,进一步改进小船。
22.(2024五下·乐清期末)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要多很多,所以不需要节约水资源。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水资源的面积比陆地面积要多很多,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23.(2024五下·乐清期末)为了节约能源,我们应该在夏季时将空调温度适当升高1~2℃。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 节约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一种重要社会意识,是指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消耗、增加能源的利用率的一系列行为。为了节约能源。我们应该在夏季的时候将空调的温度适当调高1~2℃。
24.(2024五下·乐清期末)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温会持续升高。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左右(也可以这么说:水沸腾时的温度大约是100℃。)水在0摄氏度以下才能结冰。水在0摄氏度以下才能结冰。冰在融化过程中,停留在0摄氏度的时间 很长,当全部的冰变成水后,温度会慢慢上升。水加热后会沸腾,当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左右。
25.(2024五下·乐清期末)热可以在不同物体间传递,也可以在同一物体内传递。
【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发生热传递的唯一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可以在不同物体间传递,也可以在同一物体内传递。
26.(2024五下·乐清期末)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每组至少有3颗种子,主要是为了   。
【答案】保证实验准确性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在绿豆种子发芽实验中,使用多颗种子而不是单颗种子进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种子发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种子自身的质量、健康状况等,单颗种子可能因为自身原因无法正常发芽,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使用多颗种子,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得实验数据更加可靠和准确。
27.(2024五下·乐清期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空气中的   ,并利用根吸收来的   ,在绿叶中将它们转为植物生长所需的   ,同时释放出   。
【答案】二氧化碳;水分;养料;氧气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能够通过吸收阳光和水分、二氧化碳等,制造自身成长所需养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利用根吸收来的水分,在绿色的叶片中将它们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
28.(2024五下·乐清期末)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   的,控制船航行方向的装置是   。
【答案】竖直向上;船舵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这是因为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船是浮在水面上的,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重力。浮力的方向决定了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并且对于船舶的设计和航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控制船航行方向的装置是舵。 舵是船舶上用于控制航行方向的装置,通过调整舵的角度,可以改变船舶的航行方向。
29.(2024五下·乐清期末)将下列物体与其导热性能相连线。
棉被
铁 锅热的良导体
泡沫塑料
木质筷子热的不良导体
不锈钢碗
【答案】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根据对常见材料导热性的认识,泡沫塑料、木质筷子、棉被都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散热慢;不锈钢碗、铁锅都是金属制品,属于热的良导体。
30.(2024五下·乐清期末)用带箭头的直线画出热量传递的方向,其中圆点为加热点。
【答案】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在给金属圆片加热的实验中,热量的传递方向和过程可以通过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加热点作为热量的来源,热量会从加热点向周围扩散,形成一个热传递的过程。具体来说,热量会从加热点向四周的金属圆片传递,形成一个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热流。给金属条加热时,热量会从加热点向低温一端传递。
31.(2024五下·乐清期末) 制作饲养盒
在学了“生物与环境”单元之后,小明制作了一个饲养盒,如图所示。
饲养盒内的动物食谱表
动物名称 食谱
蟋蟀、蝉 绿色植物
蜘蛛 蟋蟀、蝉
螳螂 蟋蟀、蝉、蜘蛛
(1)饲养盒内的所有生物形成了一个   ,饲养盒内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叫做   。
(2)饲养盒内生物之间构成的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在这个系统中,动物的营养直接或间接来源于   。
(3)盖上盖子后,这个饲养盒最好放在(  )。
A.阳台上 B.地下室 C.抽屉里
(4)饲养盒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最有可能是(  )。
A.蟋蟀 B.蜘蛛 C.螳螂
【答案】(1)食物链;生态系统
(2)食物网;太阳能
(3)A
(4)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 (1)饲养盒内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饲养盒内的所有生物形成了一个食物链,饲养盒内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相互联系和影响。食物链是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一种链式结构,而食物网则是由多种食物链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结构。在饲养盒内,不同的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这个结构就是食物网。在这个系统中,动物的营养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
(3)盖上盖子后,这个饲养盒最好放在阳台上,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4)饲养盒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最有可能是螳螂,因为处于该食物链顶端。
32.(2024五下·乐清期末) 新能源汽车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 2041万辆,这一数据占汽车总量的6.07%,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在整体汽车市场中的占比正在逐步增加。在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达到了1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6.04%。
(1)我国电能来源主要是(  )。
A.水电 B.火电 C.风电
(2)据推算,石油的可使用年限大约为40年,和石油一样,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有   、   等。
(3)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油汽车在汽车市场中的占比正在逐渐增加
B.新能源汽车的投入使用,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
C.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排第二
(4)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做到零排放,这有利于减少(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5)小明爸爸买了一辆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小明认为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也不是完全环保无污染的,你赞同吗 请说明理由。
【答案】(1)B
(2)天然气;煤炭
(3)B
(4)A
(5)赞同,电的产生会造成环境污染。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新能源;化石燃料;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1)我国电能的主要来源是火力发电,占我国电源结构的72.4%。火力发电主要是通过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来产生电能。
(2)据推算,石油的可使用年限大约为40年,和石油一样,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有天然气、煤炭等。
(3) 新能源汽车的投入使用确实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 新能源汽车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运行,相比传统使用石油作为能源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能够显著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4)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做到零排放,这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
(5) 纯电动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有明显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做到二氧化碳或污染物零排放。然而,我国主要发电模式为火电,电的产生本身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33.(2024五下·乐清期末) 温州舰
2024年4月21日,温州号导弹护卫舰(温州舰)抵达乐清市七里港码头.这是温州舰入列19年来首次来到温州。小明也有幸登舰参观。
(1)“温州舰”船首尖、尾部宽,船底平坦宽阔,这样设计最大的好处是(  )。
A.减小阻力,增加稳定性
B.增加美感,增大载重量
C.节约材料,提高抗风力
(2)“温州舰”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一代,具有远海作战能力的导弹护卫舰。这个铁质的大家伙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 (  )。
A.动力强劲 B.材料轻盈 C.体积够大
(3)小明查询发现,“温州舰”的动力系统采用的是柴油机推进。他猜测可能是柴油的燃烧带动蒸汽轮机,驱动着船只航行。小明准备制作一艘蒸汽小船,请同学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帮他进行设计,并根据要求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所需材料  
设计图(画出设计图, 并标出材料)  
设计优点  
【答案】(1)A
(2)C
(3)略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1)这种设计通过减小船的阻力来提高船的行驶效率和性能。具体来说,船首设计为尖形船首,可以减少水阻,而船底的平坦和宽阔设计则有助于减少摩擦力,从而进一步降低阻力。这种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船的航行速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船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确保船只在各种海况下都能安全航行。
(2)“温州舰”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一代,具有远海作战能力的导弹护卫舰。这个铁质的大家伙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体积够大,有足够的载重量。
(3) 柴油机推进 是利用柴油的燃烧来产生动力,这是一种常见的船舶动力系统。 因为它能够提供较大的功率和较好的燃油经济性,且动力稳定。
34.(2024五下·乐清期末) 热的传递
在学习“热”单元之后,小明用酒精灯、铜条、蜡环等材料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右图中,装置甲是   ,装置乙是   ,装置丙是   。甲中的水以   的方式进行热传递。
(2)加热过程中,在水的上方放一块玻璃片,玻璃片上会出现水珠,这种现象称为(  )。
A.蒸发 B.凝结 C.融化
(3)实验过程中,铜条上1、2、3、4四处蜡环熔化的先后顺序是   →   →   →   。
(4)如果将铜条换成铁条,其他条件均不变,位置4处蜡环的熔化时间会(  )。
A.变短 B.不变 C.变长
【答案】(1)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热对流
(2)B
(3)4;3;2;1
(4)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1)图中装置甲是烧杯,乙是酒精灯,丙是铁架台。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是热对流。
(2)当水被加热至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放置在热水上方的冷玻璃片时,会因为温度下降而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片上。这个过程涉及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即液化过程,同时伴随着放热现象。
(3)在实验中,当在铜条的某一点加热时,靠近加热点的蜡环会首先熔化,因为热量直接作用于这些蜡环。随着热量的传递,熔化过程会逐渐向铜条的低温一端传递。
(4)铜的导热性比铁好,如果将铜条换成铁条,其他条件均不变,位置4处蜡环的熔化时间会变长。
1 / 1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4五下·乐清期末)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下列温度最适宜发芽的是(  )。
A.0℃左右 B.25℃左右 C.50℃左右
2.(2024五下·乐清期末)小明把10颗绿豆种子分成两组,都提供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一组放在阳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透气的纸盒中,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3.(2024五下·乐清期末)下列植物中,主要生长在阳光充足、水量充裕的热带雨林的是(  )。
A.仙人掌 B.松树 C.香蕉树
4.(2024五下·乐清期末) “树→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中,圆圈里的箭头表示的意思是(  )。
A.螳螂被蝉吃 B.蝉被螳螂吃 C.螳螂被黄雀吃
5.(2024五下·乐清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将铝箔船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小船的载重量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6.(2024五下·乐清期末)潜水艇要浮到水面上来,应该(  )。
A.排出水舱中的水,减轻潜水艇的重量
B.向水舱里充水,增加潜水艇的重量
C.减小潜水艇的体积,增大浮力
7.(2024五下·乐清期末)用垫圈测试船的载重量,当放入第30个垫圈时,小船沉没,则载重量是(  )。
A.29个垫圈 B.30个垫圈 C.31个垫圈
8.(2024五下·乐清期末)小明准备做竹筏模型,如果其他条件都相同,要想载重量更大,应该选择(  )。
A.有一个竹节的竹竿 B.有两个竹节的竹竿 C.没有竹节的竹竿
9.(2024五下·乐清期末)家庭中常利用蒸锅给碗筷杀菌消毒,这种做法说明细菌、病毒的生存需要(  )。
A.水分 B.空气 C.适宜的温度
10.(2024五下·乐清期末) “光盘行动”是指按需取菜,吃光盘中的食物,这主要是为了实现垃圾的(  )。
A.减量化 B.资源化 C.无害化
11.(2024五下·乐清期末)下列标识的垃圾桶中,过期药品应该放入(  )。
A. B. C.
12.(2024五下·乐清期末)蒸菜时,锅盖上的小孔中冒出许多“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
A.空气 B.水蒸气 C.小水珠
13.(2024五下·乐清期末)冬天,触摸金属扶手要比触摸木质扶手冰凉许多,主要是因为(  )。
A.金属扶手比木质扶手温度低
B.金属扶手比木质扶手更光滑
C.金属扶手比木质扶手传热快
14.(2024五下·乐清期末)烧水时,随着水温逐渐升高,水的蒸发速度(  )。
A.保持不变 B.逐渐加快 C.逐渐减慢
15.(2024五下·乐清期末)给水加热时(圆点为加热点),下图中热在水中传递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16.(2024五下·乐清期末)保护栖息地的环境,同时也是保护了栖息地里的生物。 (  )
17.(2024五下·乐清期末)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所以土壤中水分越多越好。 (  )
18.(2024五下·乐清期末)根据成语“羊入虎口”,写出的食物链是“羊→虎”。 (  )
19.(2024五下·乐清期末)银杏树到冬天会落叶,这是它对冬天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  )
20.(2024五下·乐清期末)测试竹筏载重量时,将螺母全堆放在竹筏的前端,可以放更多螺母。 (  )
21.(2024五下·乐清期末)如果制作的小船不能通过测试,要进行改进,不能轻易放弃。 (  )
22.(2024五下·乐清期末)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要多很多,所以不需要节约水资源。 (  )
23.(2024五下·乐清期末)为了节约能源,我们应该在夏季时将空调温度适当升高1~2℃。 (  )
24.(2024五下·乐清期末)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温会持续升高。 (  )
25.(2024五下·乐清期末)热可以在不同物体间传递,也可以在同一物体内传递。
26.(2024五下·乐清期末)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每组至少有3颗种子,主要是为了   。
27.(2024五下·乐清期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空气中的   ,并利用根吸收来的   ,在绿叶中将它们转为植物生长所需的   ,同时释放出   。
28.(2024五下·乐清期末)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   的,控制船航行方向的装置是   。
29.(2024五下·乐清期末)将下列物体与其导热性能相连线。
棉被
铁 锅热的良导体
泡沫塑料
木质筷子热的不良导体
不锈钢碗
30.(2024五下·乐清期末)用带箭头的直线画出热量传递的方向,其中圆点为加热点。
31.(2024五下·乐清期末) 制作饲养盒
在学了“生物与环境”单元之后,小明制作了一个饲养盒,如图所示。
饲养盒内的动物食谱表
动物名称 食谱
蟋蟀、蝉 绿色植物
蜘蛛 蟋蟀、蝉
螳螂 蟋蟀、蝉、蜘蛛
(1)饲养盒内的所有生物形成了一个   ,饲养盒内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叫做   。
(2)饲养盒内生物之间构成的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在这个系统中,动物的营养直接或间接来源于   。
(3)盖上盖子后,这个饲养盒最好放在(  )。
A.阳台上 B.地下室 C.抽屉里
(4)饲养盒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最有可能是(  )。
A.蟋蟀 B.蜘蛛 C.螳螂
32.(2024五下·乐清期末) 新能源汽车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 2041万辆,这一数据占汽车总量的6.07%,显示出新能源汽车在整体汽车市场中的占比正在逐步增加。在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达到了1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6.04%。
(1)我国电能来源主要是(  )。
A.水电 B.火电 C.风电
(2)据推算,石油的可使用年限大约为40年,和石油一样,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有   、   等。
(3)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油汽车在汽车市场中的占比正在逐渐增加
B.新能源汽车的投入使用,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
C.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排第二
(4)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做到零排放,这有利于减少(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5)小明爸爸买了一辆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小明认为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也不是完全环保无污染的,你赞同吗 请说明理由。
33.(2024五下·乐清期末) 温州舰
2024年4月21日,温州号导弹护卫舰(温州舰)抵达乐清市七里港码头.这是温州舰入列19年来首次来到温州。小明也有幸登舰参观。
(1)“温州舰”船首尖、尾部宽,船底平坦宽阔,这样设计最大的好处是(  )。
A.减小阻力,增加稳定性
B.增加美感,增大载重量
C.节约材料,提高抗风力
(2)“温州舰”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一代,具有远海作战能力的导弹护卫舰。这个铁质的大家伙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 (  )。
A.动力强劲 B.材料轻盈 C.体积够大
(3)小明查询发现,“温州舰”的动力系统采用的是柴油机推进。他猜测可能是柴油的燃烧带动蒸汽轮机,驱动着船只航行。小明准备制作一艘蒸汽小船,请同学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帮他进行设计,并根据要求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所需材料  
设计图(画出设计图, 并标出材料)  
设计优点  
34.(2024五下·乐清期末) 热的传递
在学习“热”单元之后,小明用酒精灯、铜条、蜡环等材料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右图中,装置甲是   ,装置乙是   ,装置丙是   。甲中的水以   的方式进行热传递。
(2)加热过程中,在水的上方放一块玻璃片,玻璃片上会出现水珠,这种现象称为(  )。
A.蒸发 B.凝结 C.融化
(3)实验过程中,铜条上1、2、3、4四处蜡环熔化的先后顺序是   →   →   →   。
(4)如果将铜条换成铁条,其他条件均不变,位置4处蜡环的熔化时间会(  )。
A.变短 B.不变 C.变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而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提供的信息,绿豆种子在25℃的环境下能够正常萌发。
2.【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一组放在阳光下,另一组放在黑暗透气的纸盒中,改变的是光照条件,所以此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环境
【解析】【分析】香蕉树是唯一适合生长在阳光充足、水量充裕的热带雨林的植物。仙人掌和松树并不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仙人掌更适合在干旱地区生长,而松树虽然耐寒,但并不特别适合热带雨林的环境。
4.【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通过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食物链的写法是从生产者开始,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的方向总是指向捕食者。因此,在“树→蝉→螳螂→黄雀”这条食物链中,蝉捕食树上的昆虫。
5.【答案】B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8×8×2=128立方厘米,6×6×3=108立方厘米,修改后,船的体积变小,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有关,船的体积变小,船的载重量减小。
6.【答案】A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
【解析】【分析】潜水艇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储水仓中的水量来改变自身的重量,从而调节自身在水中的沉浮。当潜水艇需要浮到水面上来时,通过排出水舱中的水,可以减轻潜水艇的重量,使其重力小于浮力,从而实现上浮。
7.【答案】A
【知识点】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当使用垫圈测试船的载重量时,通过向船内添加垫圈直到船沉没来确定其最大承载能力。在这个测试中,当放入第30个垫圈时,小船沉没。因此,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可以确定小船的载重量是29个垫圈的重量。
8.【答案】B
【知识点】制作竹筏
【解析】【分析】为了增加竹筏模型的载重量,应该选择有两个竹节的竹竿。 当船体的体积增大时,排开的液体的重量也增大,从而产生更大的浮力。因此,体积越大的船具有更大的浮力,能够承载更多的负荷。在制作竹筏模型时,选择有两个竹节的竹竿可以增加竹筏的总体积,进而提高其载重量。
9.【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保存
【解析】【分析】家庭中利用蒸锅给碗筷杀菌消毒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高温来消灭细菌和病毒。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说明了细菌和病毒的生存确实需要一定的条件,特别是适宜的温度。高温能够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结构,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10.【答案】A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光盘行动”倡导按需做饭、按需取菜,旨在吃光盘中的食物,不浪费粮食。从环保的角度来看,这一行动有利于减轻垃圾问题。具体来说,通过减少食物浪费,可以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从而降低垃圾的数量和处理压力。
11.【答案】B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
【解析】【分析】 过期的药品属于有毒、有害垃圾,故应投入有“有害垃圾”标志的垃圾桶中。
12.【答案】C
【知识点】凝结;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这些“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当水被加热时,水分会蒸发成为水蒸气,但当这些水蒸气接触到较冷的锅盖或其他冷物体时,它们会迅速冷却并凝结成小水滴,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白气”。这一过程是一个液化现象,即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
13.【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冬天触摸金属扶手要比触摸木质扶手冰凉许多,主要是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比木质扶手传热快。
14.【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的蒸发速率首先与水本身的温度相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蒸发相对越快。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加速蒸发过程。
15.【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根据对热传递方向的认识,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C选项符合题意。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分析】 动物植物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要保护生物,维护生态平衡。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为这种生物占据食物链中的一环,它的灭绝影响捕食它或者被它捕食的生物,所以,在生态系统里,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保护栖息地的环境,也就是保护了栖息地里的所有生物。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所以并不是土壤中水分越多越好。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
【解析】【分析】 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通常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成语“羊入虎口”中蕴藏着一条食物链是草→羊→虎,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银杏树到冬天会落叶,这是它对冬天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竹筏;船的载重量
【解析】【分析】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在测试竹筏的载重量时,螺母分布放置要均匀,放在竹筏的两侧,避免发生侧翻。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制作的小船不能通过测试,要进行改进,不能轻易放弃。小船制作完成要对设计制作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小组反思设计和制作过程,进一步改进小船。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水资源的面积比陆地面积要多很多,水是取之不尽的,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 节约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一种重要社会意识,是指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消耗、增加能源的利用率的一系列行为。为了节约能源。我们应该在夏季的时候将空调的温度适当调高1~2℃。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左右(也可以这么说:水沸腾时的温度大约是100℃。)水在0摄氏度以下才能结冰。水在0摄氏度以下才能结冰。冰在融化过程中,停留在0摄氏度的时间 很长,当全部的冰变成水后,温度会慢慢上升。水加热后会沸腾,当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左右。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发生热传递的唯一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可以在不同物体间传递,也可以在同一物体内传递。
26.【答案】保证实验准确性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在绿豆种子发芽实验中,使用多颗种子而不是单颗种子进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种子发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种子自身的质量、健康状况等,单颗种子可能因为自身原因无法正常发芽,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使用多颗种子,可以有效地减少这种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使得实验数据更加可靠和准确。
27.【答案】二氧化碳;水分;养料;氧气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能够通过吸收阳光和水分、二氧化碳等,制造自身成长所需养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利用根吸收来的水分,在绿色的叶片中将它们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
28.【答案】竖直向上;船舵
【知识点】浮力;物体的沉浮;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这是因为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船是浮在水面上的,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重力。浮力的方向决定了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并且对于船舶的设计和航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控制船航行方向的装置是舵。 舵是船舶上用于控制航行方向的装置,通过调整舵的角度,可以改变船舶的航行方向。
29.【答案】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根据对常见材料导热性的认识,泡沫塑料、木质筷子、棉被都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散热慢;不锈钢碗、铁锅都是金属制品,属于热的良导体。
30.【答案】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 在给金属圆片加热的实验中,热量的传递方向和过程可以通过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加热点作为热量的来源,热量会从加热点向周围扩散,形成一个热传递的过程。具体来说,热量会从加热点向四周的金属圆片传递,形成一个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热流。给金属条加热时,热量会从加热点向低温一端传递。
31.【答案】(1)食物链;生态系统
(2)食物网;太阳能
(3)A
(4)C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制作生态瓶
【解析】【分析】 (1)饲养盒内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饲养盒内的所有生物形成了一个食物链,饲养盒内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相互联系和影响。食物链是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一种链式结构,而食物网则是由多种食物链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结构。在饲养盒内,不同的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这个结构就是食物网。在这个系统中,动物的营养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能。
(3)盖上盖子后,这个饲养盒最好放在阳台上,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4)饲养盒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最有可能是螳螂,因为处于该食物链顶端。
32.【答案】(1)B
(2)天然气;煤炭
(3)B
(4)A
(5)赞同,电的产生会造成环境污染。
【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新能源;化石燃料;空气污染
【解析】【分析】(1)我国电能的主要来源是火力发电,占我国电源结构的72.4%。火力发电主要是通过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来产生电能。
(2)据推算,石油的可使用年限大约为40年,和石油一样,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有天然气、煤炭等。
(3) 新能源汽车的投入使用确实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 新能源汽车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运行,相比传统使用石油作为能源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能够显著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4)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做到零排放,这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
(5) 纯电动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有明显优势,因为它们可以做到二氧化碳或污染物零排放。然而,我国主要发电模式为火电,电的产生本身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33.【答案】(1)A
(2)C
(3)略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1)这种设计通过减小船的阻力来提高船的行驶效率和性能。具体来说,船首设计为尖形船首,可以减少水阻,而船底的平坦和宽阔设计则有助于减少摩擦力,从而进一步降低阻力。这种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船的航行速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船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确保船只在各种海况下都能安全航行。
(2)“温州舰”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一代,具有远海作战能力的导弹护卫舰。这个铁质的大家伙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体积够大,有足够的载重量。
(3) 柴油机推进 是利用柴油的燃烧来产生动力,这是一种常见的船舶动力系统。 因为它能够提供较大的功率和较好的燃油经济性,且动力稳定。
34.【答案】(1)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热对流
(2)B
(3)4;3;2;1
(4)C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1)图中装置甲是烧杯,乙是酒精灯,丙是铁架台。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是热对流。
(2)当水被加热至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放置在热水上方的冷玻璃片时,会因为温度下降而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片上。这个过程涉及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即液化过程,同时伴随着放热现象。
(3)在实验中,当在铜条的某一点加热时,靠近加热点的蜡环会首先熔化,因为热量直接作用于这些蜡环。随着热量的传递,熔化过程会逐渐向铜条的低温一端传递。
(4)铜的导热性比铁好,如果将铜条换成铁条,其他条件均不变,位置4处蜡环的熔化时间会变长。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