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善用法律》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道德修养: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法治观念: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远离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 重点 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如何应对违法犯罪。教学 难点 如何应对违法犯罪。 教学过程导入 一天,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保安就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因没有发现任何物品,保安才让小华回家。事后发现,小华当时穿的鞋子是他妈妈在这家超市给他买的,因超市消磁器出现故障,鞋子没能消磁,导致报整器鸣叫。 思考:(1)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学生: 教师:保安的做法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由和名誉权,损害了小华的人格尊严。 帮助小华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授新课 阅读运用你的经验 无意中看到有一个关于校园欺凌的新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一个中学生受到了同学的殴打,被打耳光、泼水、拽头发……她的父亲因为将三名施暴女生打成重伤而被判了7年刑期,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理解和同情。 思考1:你怎样看待小华的做法?遇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 教师: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思考2:遇到类似情形,我们可以寻求哪些机关的帮助? 学生: 教师: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律师事务所:熟悉法律的专业人士解释法律问题、当顾问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打官司、当辩护人。 法律服务站: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助出主意解决涉及法律的事务。 公证处:专门的证明机构: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法律援助中心:有经济困难,无法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补充:受到非法侵害,还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思考3:上述方式都无法解决时,最后的方式是什么? 学生: 教师: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知识小结: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权? 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案例分析:某日夜间,在某学院宿舍内,被告人王某(犯罪时16周岁)同其余三人与被害人张某某(女,案发时15周岁)因说对方坏话、挑拨离间以及争抢男朋友等偶发矛盾,借故生非,而对被害人张某某实施谩骂,打耳光、持衣架拍打、向被害人头部倒泡面汤、粉底液等物,并使用眼线胶笔在其柜子、面部以及背部写脏字辱骂,期间,王某等人录制多个小视频。事后,将小视频转发至微信朋友圈,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甘井子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系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伙同他人随意殴打、辱骂未成年人,同时,录制视频,后转发微信朋友圈,扰乱学校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依法判决王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 思考:什么是诉讼? 学生: 教师: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或称:打官司)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分类: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小伟、小宇、小刚是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两个手持凶器的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搜身。 小伟说:“别管这事,和我们没关系。” 小宇说:“我们去和两个歹徒拼了。” 小刚说:“你俩盯住歹徒,我去报警。” 思考: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行为进行点评。 青少年为什么需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的、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学生: 教师:小伟:的观点是错误的。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小宇:有见义勇为的品质。他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精神值得提倡,但青少年在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时,要采取机智灵活的做法,注意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小刚: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在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时,表现的智勇双全,既能抓获犯罪分子,又能保护自己。 笔记:我们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③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常见方法(P62方法与技能)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⑤保护好作案现场。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 B. 以牙还牙,也侵犯他们的权益 C. 告诉朋友,叫朋友把他们打一顿 D. 看情况而定,如果能打得过对方就打,如果打不过对方,就忍气吞声 2、四川达州城区3名小学生好心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反被老太太和其儿子诬陷并索赔。该事件启示未成年人( ) A. 遇险时要助人为乐,挺身而出 B. 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善为 C. 遇险时要学会自我保护,少管闲事 D. 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自由权 3.放学后,雨欣看到浩然正在偷偷地抹眼泪,便问:“浩然你怎么啦?”浩然说:“我遇到麻烦了,有位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向我索要了两次钱,我都给他了。今天,他又要我在约定的地方给他300 元,还不允许我告诉任何人,否则就会喊人来打我。”这时,雨欣应该这样帮助浩然 ( ) ①及时拨打110 报警 ②告诉浩然,他要的数额不大,赶紧给他算了 ③想办法告诉家长或老师 ④邀几个同学去教训那位高年级同学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4. 如果面临右图情境,我们可以这样做( ) A.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B. 有人没人,大声呼救 C. 冷静机智,免受伤害D. 自认倒霉,事后报复 5. 由于拓宽马路,需要拆迁房屋,老吴因拆迁补偿问题与拆迁办工作人员发生争执。老吴对拆迁不满,于是将有关情况写了一张大字报贴在拆迁办的墙上。老吴的做法是( ) A. 正确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不择手段 B. 可以理解的,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方式 C. 错误的,维权的方式不合法 D. 错误的,即使对拆迁不满也要忍耐 6. 中学生小强晚上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发现一个歹徒正要翻窗入室,小强见状灵机一动,大喊一声:“爸爸,你从公安局值班回来了!”歹徒闻讯转身逃走。小强的这一举动说明他( ) A. 事事都依赖别人,不能自主处理问题 B. 不能勇敢地面对歹徒,与之殊死搏斗 C. 善于依靠智慧保护自己 D. 没有履行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