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1《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1《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自觉主动承担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道德修养: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法治观念:能够正确区分负责任的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并在生活中自觉履行。
教学 重点 认识角色与责任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白自己身上承担的责任。
教学 难点 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尽心尽责。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探究:假设你现在是一个小剧场的演员,我将给出几个场景,你需要思考并说出在那个场景下,你对谁负责,以及谁对你负责。 你在学校里,作为班长组织班级活动。 你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 你在公园里,遇到一个迷路的小朋友。 学生:(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思考。) 教师:责任是一个相互交织的网络。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个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的每一个行为,不仅影响着自己,也影响着周围的人。因此,‘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问我们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同时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责任。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和思考。
授新课 17年前,钟南山院士领军抗击非典;17年后的冬季,84岁的他再次临危受命。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前线,疫情攻坚中,他敢讲真话、敢涉险滩,带领团队狙击疫情,受得云开见月明。 在接受记者的参访时,钟南山说:“我不过是个看病的大夫,医学一途,关键是要顶天立地为人民。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医者的使命。” 思考1:通过钟南山对工作的描述,思考什么是责任? 学生: 教师: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医者的使命。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做的事情。 思考2:作为医生和院士的的钟南山,他的责任是什么?来源于什么? 学生: 教师:他的责任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来源于职业要求、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以及对他人的承诺。 笔记: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来源: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探究与分享:下面这些责任来自哪里? 顾客遵守商场秩序,排队付款。这个责任来自: 作为家庭成员,尊老爱幼,承担家务。这个责任来自: 答应朋友的事一定要尽力做到。这个责任来自: 学生: 教师:道德规范、法律规定 道德规范、法律规定 对他人的承诺、道德规范 议一议:分析下面这些情景中的角色和责任是什么。 1953年,考入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60年,毕业与北京医学院留校任教 1974-1978年,担任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提示:学生 努力学习 老师 教书育人 医生 救死扶伤 学生 努力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说一说,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都扮演什么角色呢? 学生: 教师:学生 遵守校纪校规,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子女 孝敬父母 朋友 忠诚、互助互谅 公民 遵纪守法 、爱护环境 哥哥(姐姐) 关心、照顾好弟弟(妹妹) 思考:我们扮演哪些角色?承担哪些责任? 学生: 教师:①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 ②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 ③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④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笔记: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③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东汉有个少年陈蕃,独居一室,屋内杂乱不堪,当他父亲的老朋友薛勤劝告他时,他慨然道:“大丈夫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此,陈蕃开始注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思考:这个小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要承担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从身边小事做起。 笔记: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 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感悟生活:“哪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医生治病救人 教师教书育人 交警维持秩序 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思考:面对他人的付出,我们应该如何对他人负责? 学生: 教师:①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②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小王在家里主动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社区主动担任卫生监督员。小王的这些行为表明( ) A.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B.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C.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代价并获得回报 D.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与参加劳动 2.中学生小丽在日记中写到:“我一天天长大,渐渐懂得了慈爱的爸爸;在家里,爸爸是我的学习机;在学校里,爸爸是学生的发动机;在社会里,爸爸是爱心的播种机,家里家外的操劳,写上了他两鬓的白发.爸爸,我爱您!”由此可以看出( ) A.一个人只有当爸爸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B.关心孩子成长是爸爸对家庭的唯一责任
C.爸爸扮演了多种角色,承担了多种责任
D.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 3.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对此规定,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 ①上网要遵守道德与法律 ②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③角色不同,则责任不同 ④公民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9岁,母亲因病早逝;15岁,父亲中风偏瘫在床;16岁,“背”起爸爸去上学……每天一大早,同宿舍的同学还没有起床,陈春林就必须爬起来赶去医院,照顾父亲起床洗漱、喂饭喂水、搓背按摩……安顿好父亲后,她才放心赶回去上课,中午、晚上也是如此。广西“最美孝心女孩”、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陈春林在贺州高中继续用真情演绎着“带父亲上学”的孝心故事。陈春林的经历告诉我们( ) ①要担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②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 ③未成年子女都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④要以爱和孝敬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孝敬父母;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维护正义……由此可见,责任( ) A.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 B.因身份和角色不同而变化
C.来自法律规范的要求 D.是指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