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道德修养:理解并尊重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培养尊师重教的道德情感。 健全人格:通过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职责及作用,学会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提高自己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责任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尊重老师,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 重点 认识教师工作的特点及作用。教学 难点 理解教师职业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导入 以下诗句描写的是哪种职业?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授新课 生活观察:1、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 2、谈谈老师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3、你对教师职业有多少了解? 知识小调查——你对“老师”知多少 1.我国政府规定哪一天为“教师节”? 1985年,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2.2024年是第_______个教师节 40 3.中国第一位职业老师是( 孔子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材料一:原始时期负责教育的是具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 西周时期,官师合一,学校教师由官吏担任。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私学兴起。(夫子、先生) 近现代,随着新式学校的设立,教师发展为专门职业。(老师) 清朝,私塾种类繁多,塾师队伍扩大。(先生) 材料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中国近现代教师的代表和楷模。提出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 钱学森先生在晚年曾写下一段话, 称有17 人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 其中12人是求学 期间的老师 。 2014年, 习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 时说: “教过我的老师很多, 至今我都能记 得他们的样子, 他们教给我知识 、教给我做 人的道理, 让我受益无穷 。” 思考: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 教师: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探究分享: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老师?为什么? 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 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 员,承担教书育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 、提 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 的教育事业。” 第 条 国家实 教师资格制度。 中国公 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 ,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思考:教师法第三条和第 条的规定共同说明了教师职业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 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探究分享: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知识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比老师知道的还多,那么我们还需要老师吗? 思考: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教师吗? 学生: 教师:需要。 ①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但是教给我们思考方法、激发我们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的还是老师。 ②老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其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还在于榜样育人。 ③老师教书育人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这是其他技术方式无法取代的。 材料分析:2000年,赵颖慧从师范院校毕业后,一直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实验小学从事教学工作,2009年9月任副校长,先后获得了自治区教学能手、优秀德育工作者、通辽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事业上顺风顺水,赵颖慧却没有安于现状,她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初选择做一名人民教师,就是为了做一棵蒲公英,能够把知识播撒向远方。” 2017年9月,赵颖慧竞聘成为科尔沁区木里图镇宝双小学校长。在赵颖慧的带领下,学校新建了3500平方米的植物园、2000平方米的果园、1600平方米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又建起纪念馆、广场和食堂,完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打造了花园式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和教师营造舒心的学习工作环境。她积极联系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为困难学生捐款捐物,组织艺术家支教团为孩子们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充满爱的教育中,认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取自治区儿童之家落户宝双小学和幼儿园,为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思考:看完这则材料你对教师的作用有什么认识? 学生: 教师:①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②★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是我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我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我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探究分享: 思考1:对比过去与现在,老师的工作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 教师: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考2: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学生: 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正在不断改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观看视频:张桂梅的传奇 思考:同学们,从张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哪些优秀品质呢? 学生: 教师:理想信念:——坚持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 道德情操:——身患二十多种疾病,仍奋战在教育一线,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 扎实学识:——从教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仁爱之心:——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 阅读感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以下两则材料内容共同反映出( A )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陶行知 一位老师曾对我说:“人不应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我常常拿这些话来激励自己。 ——钟南山 A.老师是我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B.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崇高的职业,是完美主义者 C.老师陪伴我们成长,我们要做到言听计从 D.老师在我们的成长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2. “用爱照亮山区女孩人生梦想的教育燃灯者”张桂梅,虽然身体已不堪重负,但她仍坚守在学生身旁,悉心陪伴,照亮大山女孩的未来。下列诗句最能体现张桂梅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是( C )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随着中、高考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学生选择权增加,选课制、分层教学、走班教学等成为一种常态,同时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也给传统授课模式带来了极大冲击,这都将推动教育行业形成更加及时、深刻的转变。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②教师可以不履行教育教学的职责 ③新时代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需要不断改变 ④教师将成为一个全新的职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下列名言能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的是( B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下列观点最能恰当概括上述内容的是( B ) A.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B.老师是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C.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D.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是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