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确定位置【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时为六年级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培养一一对应思想,以及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等数学核心素养。三、学情分析为了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我与部分学生做了课前交流,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会用“第几排第几组”等方式找到物体的位置,但是学生描述位置的方法各不一样,(从右往左,从后往前),因此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需要用一种统一的表述方法,即数对。课本中以座位表为例子,通过张亮的位置,明确“列”“行”的含义,以及用数对表示的方法;通过王艳和赵雪两位同学的位置进一步明确数对中两个数是有序的。考虑到课本提供的素材只是以座位表为依托,学生不够感兴趣;且课本直接给出“列”“行”和数对的含义,如果教学仅停留在浅层次的“人为规定”上,学生的学习将处于“被动”状态,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且《课标》中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将课本的例子换成“打地鼠”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下面是我的【教学过程】一、用生活经验确定位置。师:同学们,打地鼠的游戏玩过吗?要打到它首先就需确定它所在的位置?接下来请同学说说第一幅图地鼠在哪个洞里?生1:从前往后数第2个。生2:从上往下数第4个。师:这幅图呢?生1:从左往右数第4个。生2:从右往左数第2个。师:这幅呢?生1:在第4排第2个生2:在第2排第4个生3:从左往右数第4排,从前往后数第2个师质疑:同一个位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说法呢?学生可能回答:观察位置不同,角度不同,说法也不同……师:是的,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的,由于同学们所定的规则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说法,这样就显得有些乱,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用一种统一的方式来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地鼠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描述,表述的方法不统一且不够简练,通过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使他们认识到这些表示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二、用列和行的方法确定位置。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会用列和行来描述某个物体的具体位置。习惯上我们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师:列通常是从左向右数,把手指伸出来,一起比划一下。第1列,第2列,第3列……板书:列,从左往右数。师:行通常是从前向后数,分别是:第1行、第2行、第3行……板书:行,从前往后数。师:那现在你们能不能用列和行来描述一下地鼠的位置?和你同桌说一说。。。。。预设可能回答:生1:第4列第2行。生2:第2行第4列。师:又不统一了,看来我们还得再做统一,对于行、列,通常我们先说列再说行。所以准确的数学表达应该是。。。生:第4列第2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立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规则,并能够找到情境图中的列和行。】三、创作数对。师:如果地鼠出现在其它位置,你能在练习本上用这种方式记录它的位置吗?请拿出练习本进行记录。第一次记录出示第2列第5行的位置。。。。第二次记录。。师:加快点速度,有信心记完整吗?学生记录。师:时间到,全都记下来了吗?生:没能完整全部记录。师:什么感受?说明刚才的记录方法还是有点……生:麻烦、复杂。生:用一种简洁的方式来记录。师:你真会思考,数学一大特点就是简洁,想一想,怎样更简洁呢?你们能不能自己创造一种简洁一点,快速一点的方法。比如说用数字,图形,符号等等。下面的时间就集中大家的智慧,以第4列,第2行为例。创造一种更简洁,同时也很准确的方法。(交流评价)学生上台展学介绍作品,学生补充。。。。。。。预设可能出现的情况:A、3列2行 B、3L2H C、3|2- D、3-2 F、3.2师:大家的想法都非常棒,都很有创造力。且各有特点,但都有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生1:都有4和2 生2:都是列在前,行在后。师:对呀,都保留了两个数字,大家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不过,虽然大家的方法都挺简练,但能不能你用这种方法,她用那种方法,各执一法?(生摇头)师:对为了大家交流方便,我们也必须统一起来。(介绍数对的读法及写法)(课件练习)【设计意图:根据数学的简明性特点和符号化特点,自主探索更简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尽情释放。在此基础上提升到“数对”的方法上,使学生更加充分感受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同时也体验到数对的意义。】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1)第一次记录师:现在用数对的方法再来记录一遍。看能不能全记录下来。感悟便捷化,以及用数对确定位置。师:数对(4,1)和数对(1,4)都是用相同的两个数字,但却表示两个不同的位置,这是怎么回事?生1:虽然是两个相同的数字,但是第一个数对中的4是表示第4列,第2个数对中的4表示第4行。所以表示不相同的位置。生2:第一个数对中的1是表示第1行,第2个数对中的1表示第1列。所以表示不相同的位置。(2)第二次记录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会观察也很善于思考,如果把具体的场景图简化成点子图,你还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吗?用数对表示点子图中红点的位置。【设计意图:观察从座位图到点子图的变化过程,感受到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这一板块也是学习在方格图上确定一个点位置的必要过渡环节。】五、生活中的数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现象。我们班级中每一个同学就可以看做一个点,根据规则,每个同学在心里想好自己的数对,喊到数对的同学请起立。师:数对(3,1),(3,2),(3,3),(3,4),(3,5),(3,6),(3,7),(3,8)。观察一下起立的同学有什么特点:生:站成一列了,生:都在第3列。因为每个数对都是在第3列。师:你们能发出指令让同学们站成一行吗?预设可能结果,生:(1,4),(2,4),(3,4),(4,4),(5,4),(6,4),生:这些数对都是表示在第4行。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对的发明者是怎样发明数对的。(视频展示)【设计意图:本课有两大主线贯穿始终,一是图例的抽象和演变,二是是确定位置的方法。两大主线的层层递进与发展,充分展现了本课的数学知识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图形与数对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学生真正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了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六、全课总结,深化认识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共26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为什么在同一个位置会有不同的说法呢?列行(竖排)(横排)为什么在同一个位置会有不同的说法呢?第1列从左往右数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6列从前往后数第1行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列第6列第2行第4列第4列第2行先写列,再写行第4行第5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列第6列请用行和列确定地鼠的位置。第2列第5行第4行第5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列第6列第4行第5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列第6列个人完成创作,把作品记录在平板上并提交,在小组内介绍你的作品和想法。个人完成创作,把作品记录在平板上并提交,在小组内介绍你的作品和想法。第4行第5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列第6列第4行第5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列第6列(3,3)(6,2)(1,4)(4,1)用(5,5)表示一个物体位置,两个3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5,5)表示第5列表示第5行第4行第5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列第6列(2,4)(3,2)(6,3)(5,5)第4行第5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列第6列(7,2)第7列(2,4)(3,2)(6,3)(5,5)第4行第5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1列第6列(7,2)(4,6)第7列第6行小游戏数对:(1,5)(2,5)(3,5)(4,5)(5,5)(6,5)通过地球上的经度和纬度,人们可以确定地球上某个地区的位置。东莞的地理位置是东经113°71′,北纬22°54′课堂小结通过新知识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1.docx 确定位置课件1.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