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空气中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认识空气成分的性质和用途,归纳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联。 3.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体会纯净物和混合物之间的联系。 4.通过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种类、危害及保护措施。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空气污染的相关知识,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认识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体会物质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展示图片】大棚中通入二氧化碳作气肥;高压氧舱中用氧气治疗;科研中用液氮作冷冻剂。 【归纳】空气中的各种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提问】这些用途背后反映了什么? 【过渡】这是一种怎样的关联呢?让我们通过熟悉的氧气来揭秘。 【提问】①氧气曾被称为“养气”,由此能推出它有什么性质? 【提问】②上节课中,我们曾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这体现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布置】③右侧图片展示了一些氧气的具体应用,请将它们与氧气性质进行连线,并谈谈你的理由。 【追问】④连线过后,你对物质性质和用途之关联有什么发现? 【过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这种关联,适用于其他物质吗?下面我们来探秘一下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 【回顾】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讨论。 (1)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通过日常经验及上面讨论,补全氮气的物理性质。 【展示图片】氮气的用途 【提问】①请将图示用途与氮气性质进行连线,并说说你的理由。 【追问】②连线过后,你对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联有什么新认识? 【过渡】说明这种关联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接下来让我们运用这种关联,对稀有气体进行探秘。 【展示资料】稀有气体的发现历史和资料卡片——第三位小数的胜利! 【布置】结合稀有气体的发现历史和右图所示用途,猜想稀有气体可能具有哪些性质,并说说你的理由。 【点评】大家回答得非常准确,说明对这种关联已经熟练于心。 【前沿介绍】除了刚刚大家提到的性质,教材P35还介绍了氩氦刀治疗肿瘤的科技前沿,运用的就是稀有气体中的氩气和氦气。 【归纳】回顾空气及其中各成分的发现历程和性质,你有什么认识? 【过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若这种资源受到了污染,将会是莫大的损失。 观察思考。 【回答】反映了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说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有着紧密关联。 【回答】能够供给呼吸。 【回答】能够支持燃烧。 【思考连线】 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登山、潜水,这四个场景都用到了氧气,主要用于供给呼吸,维持生命体征。 炼钢、气焊、气割、航空航天,这四个场景都需要较高的温度,主要体现了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 【回答】我认为可以通过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其用途;反之,用途可以通过性质来体现。 【回答】 (1)不支持燃烧。 (2)不易溶于水。 (3)无色、无臭、不易溶于水。 【回答】 灯泡中充氮作保护气,体现了氮气无色无臭、化学性质不活泼(稳定)的性质; 食品充氮防腐,也体现了这两个性质; 液氮用于冷冻,体现了氮气熔点、沸点低,常温下液态氮易汽化,汽化吸热。 【回答】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关联,氮气也适用。 【阅读思考】阅读资料卡片。 【回答】 氦气球可以飘在空气中,说明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照明灯和霓虹灯中填充了稀有气体,说明稀有气体与氮气类似,化学性质稳定,而且通电后可以发光。 【回答】 1.纯净物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可以体现性质。 2.研究混合物时,可以将其中的组分进行分离,对每个组分分别进行研究。 3.混合物中各组分保持自身的性质。 从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开场,引领学生迅速入境,激发学习兴趣。 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 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进行复现,使学生迅速关联。
环节二:保护大气环境 【引导】阅读教材P36的资料卡片,说说你知道污染空气的物质有哪些?它们对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 【讲解】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及其来源和危害。 【提问】空气污染带来的三大环境问题是什么? 【讲解】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加剧)的成因及危害。 【讨论】保护空气,势在必行。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阅读】阅读资料卡片。 【回答】空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和危害。 【回答】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加剧。 【回答】 (1)减少使用煤。 (2)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3)开发新能源。 (4)减少工业废气排放。 (5)政府部门合理规划。 以空气质量指数日报切入,唤醒学生的已学知识。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保护大气的必要性和措施。 对本节课的知识形成一个体系。 巩固知识。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