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题1 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题1 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题1 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感受化学反应的作用,欣赏化学反应造福人类的独特价值。 2.学习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并用该方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3.学习从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反应条件、反应现象等视角认识化学反应,初步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系统思维。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燃烧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运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探究燃烧的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情境设置】小明家里有很多食物加热工具,我们来看看它们提供热量的原理。 思考。 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新知探究,认识“燃烧” 活动一: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 【问题1】酒精炉的供热原理是什么? 【引导】阅读教材第165页内容。 【问题2】自热食品发热包的发热原理是什么? 【展示】图片+资料卡片1。 【演示】教材【实验7-1】。 【引导】阅读教材,了解实验原理,记录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结论。 【引导】阅读教材第158页,初识燃烧。 【引导】对于下列食物加热工具,能否从提供能量的原理角度进行分类? 【问题3】燃气灶是怎样利用燃料的燃烧的?燃气灶电池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参与讨论。 阅读,思考。 思考,参与讨论。 观看实验,记录现象,思考。 在学习任务单上整理记录,讨论。 阅读,思考。 思考,参与讨论。 了解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再认识化学反应。 了解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理解燃烧在生活中的应用。 聚焦燃烧,为后面学习“燃烧的条件”做铺垫。
活动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问题4】结合之前学习的蜡烛、木炭、铁丝等物质的燃烧,猜想燃烧反应需要哪些条件。 【演示】实验2(教材“探究——燃烧的条件”),提供资料,引导为“燃烧的条件”的猜想寻找证据。 【提问】哪些变量是控制变量? 【问题5】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思考,参与讨论。 观看实验。 在学习任务单上整理记录,讨论。 梳理,讨论。 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实验猜想,体验如何选择现象证据验证猜想。
环节三:方法导引,分析“燃烧” 【问题6】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的方法是什么? 【引导】阅读教材第160页。 【演示】实验3(教材“探究——燃烧的条件”) 【提问】能否采取措施让水下的白磷燃烧? 【引导】观看实验,根据白磷的现象,可以得出关于燃烧条件的什么结论?填写学习任务单。 思考,阅读,参与讨论。 聆听、讨论,记录。 应用方法继续完善“燃烧的条件”实验设计,整理学习任务单上相应内容。 梳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并加以应用、体会,初步建立燃烧反应模型。
环节四:知识归纳,方法总结 【提问】本节课的收获? 【归纳总结】 1.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 2.关于燃烧的条件 3.关于燃烧条件的验证方法 思考、聆听,参与讨论。 提炼通过本节课知识学习形成的化学方法。
环节五:方法应用,解决问题 活动三:应用燃烧的条件分析问题 【回顾问题3】燃气灶中电池的作用是什么? 【提问】尝试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现象: 1.火上浇油; 2.室内起火时,不能打开门窗; 3.“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加热时纸张不会燃烧。 【演示】“纸火锅”对比实验。 思考,参与讨论。 思考,参与讨论。 在学习任务单上记录、整理。 与课初问题呼应,加深对燃烧的条件的理解。 应用燃烧条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任务 1.尝试解释中国古人节能“黑科技”——省油灯。 2.初步完成《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调查报告》。 任务1:调查家用燃料及其用途、正确使用燃料的方法。 任务2:综合多种因素初步分析家用燃料变迁的原因。 欣赏化学反应造福人类的独特价值,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下一课时做铺垫。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