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设计--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设计--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课程标准】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 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 期》,承接上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叙述了改革开放与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中国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课设置了三个子目: 综合国力的提升、“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教学内容 大多为中国在1978-2012年取得的成就的史实罗列,与学生的生活较为贴近,学 习难度较低。课程结构清晰,教师不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过多的重构。教材中也 插入了大量的图片与文字材料,教师可以使用的材料丰富。本课涉及到大量的史 实,教师按时完成授课存在较大压力,必须对本课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
本节课所在单元正式进入了新中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中 国在正确的道路指引下持续飞速发展。本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尤其是“道 路自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第十一单元新时代的发展新变化与新 成就打下铺垫,帮助学生理解新时期与新时代之间的差异。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九个单元的学习,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获取材料信息能力与分析并 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一定发展,知识储备也更加丰富。学生对于综合国力的提 升、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都有初步了解,初中阶段 对于这些基本内容已经进行了学习。且这些成就的史实与学生的生活较为贴近, 比较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对于这些成就出现背后的原因的理解不够深 刻,没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与新成就紧密联系起来。且在一 节课内学习38年间的大量成就对于学生来说存在较大压力,难以在脑海中留下 印象,大量的时间与事件容易让学生感觉到混乱。基于学情,教师需要对于本课 内容进行提炼和取舍,设计更多的学生任务与探究,在寻找材料进行设计时要注 意材料与学生生活贴近,对于新时期成就的出现进行探究。
【核心素养目标】
1、能够正确回答出新时期指的具体时间,区别新时代所处的时间阶段。(时 空定位)
2、通过分析教师提供的表格、图片与文字材料,能够从政治、经济、科技、 基础设施建设与抗风险能力等五个方面表述出新时期中国在综合国力方面取得 的成就。(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通过学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所采取的外交政策与取得的外交 成就,理解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格局的含义,能够总结并表述出新时期中国 在国际影响力上所取得的成就。(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定位)
4、通过学习“一国两制”的内涵与实践成果,对港澳成功回归的以及回归 后的繁荣稳定现象进行分析,体悟“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以及其对于解决 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在新时期对于解决台湾问题 所做出的努力,认识到中国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定决心。 (时空定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5、通过总结梳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取得的 一些成就,能够探究出中国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原因,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对于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 要意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重点】
1.新时期中国在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上取得的成就。 2.“一国两制”的实践成果与意义。
【难点】
1.“一国两制”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意义。
2、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中国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导入】
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中国正式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也就是(1978-2012年),中国在方方 面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大家观察这四幅图片,从衣、食、住、行方面直观感 受这一时期的发展变化,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观看图片,谈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师:我们再把目光聚集在我们的家乡——汉中,看一看图片上是汉中哪里, 再对比一下今昔变化,从经济、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谈一谈,改 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
生:观看图片,谈家乡汉中的变化。
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和对比图片,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从我们自己到我们居住 的城市在这四十多年产生了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再一起从国家层面看一看改革开 放后的巨变。
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师: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情况的综合指标,其包含的内容很多,经 济、政治、科技、基础设施等等方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经济层面,因为经济是 综合国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教师展示1978-2012年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国内生产总值折线图,引导 学生分析中国经济的变化情况。
【教师提问】:通过这张折线图,能够提取到哪些有用信息呢
【教师总结】:(对学生未提到的内容进行适当补充)1992年南方谈话,明确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有明显提升)改革开放之后, 在短短三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就实现质的飞跃,创造出经济发展上的“中 国奇迹”。
【教师过渡并设问】:经济是综合国力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那综合国力 中的决定性因素又是什么呢
【教师总结和过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国家在这一时期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我国在各大科研重点重要领域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就。
教师播放视频展示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航天领域、信息技术领域和生物技术领 域方面的成就。教师继续播放视频展示中国的国防实力。
【教师过渡】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政策措施下,我国的 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有序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一个必须 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祖国统一的问题。
展示“马岛战争”的相关史料,
材料一:关于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由来已久,在地缘政治上,阿根廷更占优 势,但实际掌握权却一直在英国手中。1982年阿根廷军政府决定突袭马岛,撒 切尔政府做出强势回应。经过40多天激烈战争,最终以阿根廷投降而告终。可 以说,正是这场失败的战争导致了阿根廷民主时代的提前来临。自从1976年通 过政变上台后,阿根廷军政府就面临严峻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国内通货膨胀率居 高不,民众的反对运动亦是风起云涌。
——任柳佳.从阿根廷的角度看马岛战争的原因[J]
提出问题“英国对马岛和香港曾经都实行殖民统治,为何解决二者问题确截 然不同 ”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但是,我们和英国的谈判也并不 顺利,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什么是“一国两制”。
二、“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生: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 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再给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一国两制成功实践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那么香港、澳门回归后情况 怎样呢 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
生:港澳回归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经济持续繁荣,社会保持稳定。
【教师过渡】港澳的繁荣发展证明“一国两制”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行的, 我们也将继续以此来解决台湾问题。
教师展示史料
材料二: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 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
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 “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国家统一、民族复兴 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上讲话 学生思考:请你谈谈台湾问题面临的现状与应对策略。
阻碍因素:外国势力的干涉和台独势力
应对策略:①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②促进两岸经济往来是基础;③ 坚决反对台独和反华势力;④以和平为主,但不放弃武力。
【教师总结】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台湾问题也 会越来越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
【教师过渡】港澳问题的解决其背后的保障是强大的综合国力,那么在外交 中出了综合国力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接下 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外交。我们将分三个阶段来分析。
师: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冷战仍然持续;国内形势:改 革开放拉开序幕。所以我们依据国内外形势和邓小平提出的“当今世界的两大主 题是和平和发展”作为依据,确定我们的国家利益是:经济建设需要稳定的国际 环境。在此基础上外交方针制定为(1)坚持独立自主道路,和各个国家发展友 好关系,不站队。(2)中国决不称霸,也坚决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在次方针下, 我们取得了那些外交成就呢
生:(1)1978年8月,中国同日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2)1979 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3)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4)到 1992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54个。
师:到90年代,我们的外交又有哪些变化 请大家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
生:国际形势是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国内形势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 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师: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呢
生:1.我国积极发展新型大国关系;2.中国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 邻友好关系;3.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师:我们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生:(1)分别同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及欧盟等建立了发展面 向21世纪双边关系的基本框架。(2)倡导并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3)成立上海合作组织;(4)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师:21世纪以来我们又制定了什么样的外交方针呢
生: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 师:有哪些外交成就呢
生:(1)中美关系总体稳定,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周边关系取得突破。(2) 2002年11月,中国同东盟国家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3)2003年,中国与 欧盟确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经贸合作迅速发展。(4)2008年国际金 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5)从2009年开始,中 国和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建立定期会晤机制(6)中国还积极参与安全与反恐等 全球性问题的国际合作.
【教师总结】改革开放后我们在外交方面做了调整,取得了巨大成就,总体 上我们的外交展现了新的特色,归纳为:①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②助 力经济发展。③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堂总结】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 通,而且一定能走得稳,走得好。坚定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我们未 来我们会取得更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借着本节课,为即将到来的祖 国75周年华诞,我们一起为祖国高歌一曲,祝愿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师生同唱。
【课堂练习】1979年,中国科学院将办院方针概括为“侧重基础、侧重提 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1984年,提出的新办院方针是“大力加强应 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办院方针的调整 旨在( )
A. 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B.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C. 促进科学技术人才流动 D. 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板书设计】
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一、综合国力(经济、科技、军事)
二、“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 三、外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