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读本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3.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年级读本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3.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高年级读本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3.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3.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在社会发展中,如何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公平的机会,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认识到公平与共享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角色和责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公平与共享的概念,了解我国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公平与共享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公平与共享的概念,认识到公平与共享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公平与共享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相关视频资料、小组讨论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关于社会公平的短片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公平与共享的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老师:(播放关于社会公平的短片)同学们,刚刚大家看了这个短片,有什么感受呀?
学生 A:我觉得短片里有的人生活条件很好,有的人却很困难,这不太公平。
老师:嗯,你观察得很仔细。那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要追求公平呢?公平对我们的社会有什么重要性呢?
学生 B:公平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展,社会才能更和谐。
老师:说得真好!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公平与共享这个话题。
讲授新知: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公平与共享的概念、我国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等。同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老师:(展示 PPT 课件)同学们,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公平与共享的概念。公平,简单来说,就是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比如在分配资源、机会、权利等方面,要做到公正平等。而共享呢,就是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老师:那我国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展示具体案例)比如说,在教育方面,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这就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再比如,在扶贫工作中,政府帮助很多贫困地区的人们脱贫致富,这也是在促进社会公平。
学生 C:老师,那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呢?
老师:这是因为公平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呀。只有实现了公平,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学生 D:那这些措施真的有效果吗?
老师:当然有啦!比如说,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教育扶贫政策,有了上学的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有很多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公平与共享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看法,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老师: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来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公平与共享相关的主题,比如就业公平、医疗公平、社会保障公平等等。开始讨论吧!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 1:
学生 A:我们讨论的是就业公平。现在有些企业招聘的时候存在性别歧视,这很不公平。
学生 B:对,还有学历歧视,应该给每个人平等的就业机会。
小组 2:
学生 C:我们觉得医疗公平很重要。有些地方医疗资源不足,人们看病难。
学生 D:应该加大对基层医疗的投入,让大家都能看得起病。
(老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给予指导)
展示成果: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老师:好啦,现在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你们的讨论成果。
小组 1 代表:我们认为要实现就业公平,企业应该消除歧视,政府要加强监管,还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培训和指导。
老师:不错,那其他小组有什么补充或者不同的看法吗?
小组 2 代表:我们觉得还可以建立更完善的投诉机制,让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有地方申诉。
老师:很好,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建设性。
小组 3 代表:我们讨论的是社会保障公平。现在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还有差距,应该缩小这种差距。
老师:那你们有没有想到具体的办法呢?
小组 3 代表:可以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标准,加大财政投入。
总结归纳: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公平与共享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角色和责任。
老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对公平与共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共享是社会发展的目标。
学生 E:老师,那我们个人能为促进社会公平做些什么呢?
老师: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在学校里,要公平对待同学,不欺负弱小;在社会上,要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权利。
学生 F:还有要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
老师:非常对!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意识,并付诸行动,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公平,大家也能更好地共享发展的成果。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观察身边是否存在不公平现象,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
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撰写活动心得。
七、教学反思
本次课通过学生发言和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认识到关心他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对此话题有很高的参与度和共鸣,这表明该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
作业布置方面,我设计了多样化的任务,旨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观察身边的不公平现象并提出改进建议,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公平的含义,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并撰写心得,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我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反馈和引导,以确保讨论能够深入且有序地进行。此外,我还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总之,本次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