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3《善用法律》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3《善用法律》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 道德修养: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法治观念: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远离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 重点 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教学 难点 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保安就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因没有发现任何物品,保安才让小华回家。事后经查,小华的妈妈曾在这家超市给他买了一双旅游鞋,因超市消磁器出现故障,旅游鞋没能消磁,导致报警器鸣叫。 思考:(1)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学生: 教师:(1)超市保安的做法侵犯了小华的人身权,是违法行为。小华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应依法维权。 (2)建议小华与超市协商,要求超市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如协商不成,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权,如报警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授新课 探究一: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权? 姜女士在网购平台购买手镯,卖家多次强调手镯为18K真金,但实际检验结果显示,该手镯最高金属元素为铜,属于假货。 思考:姜女士网购平台遇到假货,平台同意退款,姜女士认为假货应当退一赔三,假如你是姜女士你会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 教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因此,姜女士在平台同意退款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退一赔三”是合理的。如果平台或卖家拒绝,姜女士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笔记: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遇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镜头一:王某在高考前夕知道其弟弟被李某打伤。王某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其读大学的愿望也化为泡影。 镜头二:某村三户农民与村委会签订了橘园承包合同,当年获利颇丰。有村干部看着眼红,想毁约。村民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思考: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么应对? 学生: 教师:镜头一中的王某不能依法维权,由受害者变成了侵权者,遇到这种情形,我会劝说弟弟报告老师,通过学校处理或通过报警的方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镜头二中的村民依法维权,依靠法律有效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这种情形,我会像村民一样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笔记: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法律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 法律服务所:写文书,出主意等。 律师事务所:处理法律事务、打官司、辩护等 公证处: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身份等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 法律援助中心:“弱者的保护神”。 探究二:诉讼的含义以及地位 日前,慈溪市人民法院处理了一起特殊的抚养费纠纷案件,提起诉讼的是即将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小凯(化名)。 2020年,小凯即将面临中考。一面是不再主动掏钱的父亲,一面是考入高中后所需开销可能增加,小凯遂向法院起诉,要求父亲支付此前拖欠的费用,并从2020年3月起,将每月抚养费增至1000元,并保证以后不再拖欠。 思考:小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学生: 教师: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知识小结: 1、★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权? 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什么是诉讼?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或称:打官司) 3、★诉讼的作用(地位)?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4、诉讼的类型?(P60相关链接)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刑事诉讼 例如:行政诉讼:贾某将李某打成重伤致残,李某的母亲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诉讼。 刑事诉讼:某照相馆未经小李同意擅自用其照片,小李向法院提起诉讼。 民事诉讼:居民不满当地公安局胡乱执法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被欺凌过的女生小林好不容易回到学校上课,有一天,她和另外两个女同学小方和小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两个手持凶器的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搜身。 小方说:“我们去和两个歹徒拼了。” 小林非常害怕,拉住小方颤抖地说:“我们别管这事了,和我们没关系,他们很恐怖的,我们快走吧!” 小冬说:“你俩盯住歹徒,我去报警。” 小冬去报警期间,一向正义感很强的小方,看到被搜身的同学遭受歹徒的轮番脚踢,忍不住冲了上去,企图拉开歹徒;然而势单力薄的他,最终被手持凶器的歹徒打伤……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总结归纳青少年与违法犯罪作斗争要有勇有谋的原因? 学生: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③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 由于拓宽马路,需要拆迁房屋,老吴因拆迁补偿问题与拆迁办工作人员发生争执。老吴对拆迁不满,于是将有关情况写了一张大字报贴在拆迁办的墙上。老吴的做法是( ) A. 正确的,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不择手段 B. 可以理解的,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方式 C. 错误的,维权的方式不合法 D. 错误的,即使对拆迁不满也要忍耐 2.下列几位同学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小芳: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遵守规矩 ②小程:排队上车太慢了,影响我们上学 ③小坤:排队上车,能保证乘客的安全 ④小萍: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3. 陶林是某中学八年级(3)班的学生,他家附近的建筑工地日夜不停地施工,噪声很大,尤其是在夜间,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陶林因受影响晚上睡不好,上课打瞌睡,严重影响学习。陶林和家长去找工地领导,领导以赶工期为由,拒绝停止施工。请你告诉陶林,最有效的办法是( ) A. 找老师解决B. 向市环保局投诉 C. 偷偷把工地的电线剪断 D. 带一帮人到市政府游行 4.下列属于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专门机构是( ) A. 律师事务所 B. 新闻媒体 C. 共青团组织 D. 社区居委会 5.当我们需要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而又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时,我们(  ) A.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B.可以借助自己亲朋好友的力量对侵害者进行报复 C.只能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D.只能放弃自己的权利 6. 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关于这两种手段,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②诉讼指的是打官司 ③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④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 A.①② B. ③④C. ②③ D. ①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