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时政热点精粹——中法建交60周年(5)(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时政热点精粹——中法建交60周年(5)(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年时政热点精粹——中法建交60周年(5)
1.2024年1月25日,习近平向中法建交60周年招待会发表视频致辞,强调双方要以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要在深化传统合作的同时,积极挖掘绿色产业、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坚持把蛋糕做大,以开放汇聚合作力量、共享发展机遇。由此可见,中法双方要( )
①坚持开放包容,以交流超越隔阂
②完善全球治理,引领经济全球化
③开辟增长源泉,培育发展新动能
④破除绿色壁垒,助力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故宫博物院和法国凡尔赛宫联合举办了“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分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三个单元,展出约200件文物精品。
典型展品: 凡尔赛宫的青釉香水瓶 该香水瓶的瓷质瓶身产自中国,于1743年通过贸易往来传至法国,由巴黎铸造匠将其顶部、口沿及底座用洛可可风格的铜镀金饰件加以装饰,使其呈现出喷泉一般的形状。
这一展览( )
①印证了当时的中国文化对法国艺术风尚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为增进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平台
③能凸显各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展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促进东西方文化在交融中实现趋同、创新,使两国人民共享优秀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国法国工商会会长贺明表示:中法建交60周年是一个里程碑,反映了两国持久的伙伴关系和对互利合作的共同坚持。法中经济关系历史悠久而形式丰富,许多法国企业将中国视为重要客户,更视为合作伙伴。中法关系的发展表明( )
A.努力构建以中法关系为核心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拓展共同利益是中国与法国关系持续深化的重要动力
C.两国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准则,以共同发展为出发点推进两国合作
D.中法两国以合作代替竞争、冲突,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
4.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方愿同法方一道,以开放汇聚合作力量,以开放共享发展机遇。面向下一个60年,中法携手合作,必将再创辉煌。可见( )
①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
②中法坚持相互理解、胸怀天下,积极推动全球体制变革
③发展双边关系,以中法关系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④中法两国跨越社会制度差异,携手维护共同的核心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大国的友好相处之道。关于法国的政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内阁总理向总统而不是向议会负责
②既有总统制的特征又有议会制的特征
③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
④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习近平指出,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以中法关系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应对全球性挑战继续作出中法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法两国应( )
①通过对话协商,发展双边关系,让中法友谊历久弥新
②支持欧洲战略自主,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和欧洲一体化
③坚持“和而不同”的精神,在国际事务中协调一致、消除分歧
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维护两国共同利益和同盟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应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习近平主席于5月5日至7日访问法国。期间,双方达成关于中东局势、人工智能和全球智力等数个联合声明和部门间协议。同时两国元首互赠奥运火炬,并就巴黎今年举办第33届夏季奥运会进行合作。这表明( )
①国家间相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②两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
③文化等关系是国际关系的内容 ④国际奥运会是政府间国际组织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8.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面对新时代,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敢于有所作为。法方表示,愿同中方携手努力,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解决国际危机。材料表明( )
①“中法精神”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具体方案
②中法两国立足于共同的根本利益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③两国相向而行可以为正确处理大国关系树立典范
④两国深化合作才能为不稳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习近平主席同马克龙总统互致贺电并发表视频致辞,强调双方要共同务力,将面向下一个60年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得更加牢固和富有活力。中法两国( )
①均是共和制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②同为代议制国家,但各有其特色
③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享有最高权力
④为友好结盟国家,有共同的世界担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豫园灯会已被列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旅年”的开幕活动。本届法国豫园灯会有诸多亮点:入口处的“双龙戏珠”门楼、装点在街巷两侧的盘龙柱、有着美好寓意的“鱼跃龙门”灯组 中法双方将以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契机,全面加强在文化遗产、视觉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中法两国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这有利于( )
①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保持开放的心态,实现中法文化的融合
③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差异,认同不同民族文化
④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促进中法文化交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新时代的黄河故事
【美丽黄河】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沿黄河各地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不能犯急躁病、大干快上,特别是不能搞各种各样的开发区。
(1)结合材料,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知识,说明沿黄河各地应如何落实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友谊黄河】
2024年5月,黄河文化展作为“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巴黎国际博览会精彩亮相。
黄河文化展在展陈内容上突出区域化品牌、数字化呈现、国际化表达几大特点:一方面,利用现场屏幕轮播的《黄河故事娓娓道来》《让传统文化“潮”起来》等多部中法双语字幕视频,彰显黄河文化的千里锦绣、文脉绵长以及中法、中西文明交流互鉴成果;另一方面,展出了沿黄九省区的标志性非遗、文创产品,如曹县江米人面塑牡丹、青海青绣荷包等,充分展示了黄河流域的特色文化与深厚底蕴。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黄河文化展为观众奉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对于续写中法关系新甲子意义深远。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谈谈你对“举办黄河文化展续写中法关系新甲子”的理解。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5月5日至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同法国总统会谈时,习近平指出双方要坚持独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战”或阵营对抗;要坚持高瞻远瞩,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反对“脱钩断链”。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中方提出以上主张的依据。
参考答案:
1.B
【解析】双方要以中法文化旅游年、巴黎奥运会为契机,扩大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要在深化传统合作的同时,积极挖掘绿色产业、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共享发展机遇,这表明双方要坚持开放包容,以交流超越隔阂,开辟增长源泉,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双方的发展,①③入选。中法双方要合作共赢,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但不是引领经济全球化,②不选。双方要积极挖掘绿色产业,清洁能源等,但这与破除绿色壁垒,助力可持续发展无关,④不选。故选B。
2.A
【解析】“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这一展览印证了当时的中国文化对法国艺术风尚产生了深刻影响,①正确。故宫博物院和法国凡尔赛宫联合举办了“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为增进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平台,②正确。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而非各国文化具有包容性,③排除。文化具有多样性,“东西方文化实现趋同”说法错误,④排除。故选A。
3.B
【解析】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中法关系并不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核心,A排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法建交60周年是一个里程碑,反映了两国持久的伙伴关系和对互利合作的共同坚持,法中经济关系历史悠久而形式丰富,许多法国企业将中国视为重要客户,更视为合作伙伴,这强调拓展共同利益是中国与法国关系持续深化的重要动力,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准则,而且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C排除。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合作不能代替竞争、冲突,D排除。故选B。
4.A
【解析】中法携手合作以开放汇聚合作力量,以开放共享发展机遇,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发展双边关系,以中法关系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①③正确。 中法合作推动全球体制变革,夸大了中法合作的作用,②排除。 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各国的核心利益不同,中法合作维护的是共同利益,④排除。 故选A。
5.C
【解析】法国的政体被称为半总统制,既有总统制的特征,又有议会制的特征,总统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②③符合题意。法国的内阁总理向议会而不是向总统负责,①错误。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反映的是国家的结构形式,不是政权组织形式,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6.A
【解析】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以中法关系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法两国应通过对话协商,发展双边关系,让中法友谊历久弥新,①正确。以中法关系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应对全球性挑战继续作出中法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法两国应支持欧洲战略自主,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和欧洲一体化,②正确。在国际事务中消除分歧太绝对,国家间的具体利益存在不一致性,无法消除,③错误。中国坚持不与其他国家结盟的政策,维护两国同盟关系的说法错误,④错误。故选A。
7.D
【解析】国家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不是相同利益,该表述错误,①排除。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表明中法关系继续向前发展着,这既符合时代的潮流,也符合中法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正确。双方达成关于中东局势、人工智能和全球智力等数个联合声明和部门间协议,两国元首互赠奥运火炬,并就巴黎今年举办第33届夏季奥运会进行合作,表明文化等关系是国际关系的内容,③正确。国际奥运会是非政府间国际组织,④错误。故选D。
8.D
【解析】“中法精神”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的是一般指导,不是具体方案,①排除。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法两国的根本利益不同,②排除。中法两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携手努力,相向而行,可以影响其他国家,为正确处理大国关系树立典范,③正确。当今世界仍不安宁,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深化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不稳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④正确。故选D。
9.C
【解析】中法两国国体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法国为资本主义国家,①说法错误。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代议制;法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制,也属于代议制。两国同为代议制国家,但各有其特色,②符合题意。中法两国在国家结构形式上都是单一制,中央享有最高权力,③符合题意。中法不是结盟国家。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与其他国家结盟,且“二者有共同的世界担当”的说法错误,④排除。故选C。
10.B
【解析】本届法国豫园灯会有诸多亮点:入口处的“双龙戏珠”门楼、装点在街巷两侧的盘龙柱、有着美好寓意的“鱼跃龙门”灯组,这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①正确。保持开放的心态,实现中法文化的相互交流,而不是融合,②错误。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差异,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错误。中法双方将以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契机,全面加强在文化遗产、视觉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中法两国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这有利于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促进中法文化交流,④正确。故选B。
11.(1)①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或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②沿黄河各地应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综合考虑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尊重生态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统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黄河文化展聚焦黄河文化特色,运用数字化技术与国际化表达,借助标志性非遗、文创产品等文化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加深法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续写了中法友谊新篇章。
【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把握知识指向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定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可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关键词②: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不能犯急躁病、大干快上,特别是不能搞各种各样的开发区→可联系教材知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或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把握知识指向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定位。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黄河文化展作为“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巴黎国际博览会精彩亮相→可联系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关键词②:利用现场屏幕轮播的《黄河故事娓娓道来》《让传统文化“潮”起来》等多部中法双语字幕视频,彰显黄河文化的千里锦绣、文脉绵长以及中法、中西文明交流互鉴成果→可联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③: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黄河文化展为观众奉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对于续写中法关系新甲子意义深远→可联系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2.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通过平等交流促进文明互鉴、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中法双方坚定不移地发展双边关系,以中法关系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法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能够为世界注入稳定与活力。(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要求分析中方提出的主张的依据,可结合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防止“新冷战”或阵营对抗→可联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关键词②: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可联系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关键词③: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反对“脱钩断链”→可联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