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善用法律》教学设计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知道依照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了解获取法律帮助的方式,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等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道德修养 :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践行道德规范。 法治观念 :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能合理维权,自觉遵纪守法。 健全人格 :当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或寻求法律救济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任意识 :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教学 重点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依法维权意识培养教学 难点 认清诉讼途径 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教学过程导入 李某,一名勤奋的大学生,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选择在一家奶茶店兼职。他每天按时到店,认真工作,却未曾想到,这简单的兼职工作会给他带来一场风波。 工作结束后,当李某满心期待地等待工资时,却遭遇了欠薪。奶茶店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支付他应得的报酬。 思考: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提示:面对这不公平的待遇,李某没有选择沉默,他决定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经过法院的调解,李某与奶茶店达成了还款计划,并签订了调解协议。最终,他成功讨回了自己应得的工资,也让这家不守诚信的奶茶店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授新课 探究一: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权? 在宁静的校园里,有一片被阴影笼罩的角落。小杰,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成了校园暴力的目标。起初,只是些微的嘲笑和排挤,但渐渐地,这演变成了恶意的欺凌。 每天,小杰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害怕上学,害怕面对那些恶意的眼神和言语。他曾试图告诉老师,但得到的只是轻描淡写的回应。 思考: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会选择自认倒霉或者沉默吗?你会怎么做? 学生: 教师: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情景创设:情景一: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王某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敌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无法参加高考。 情景二:某村三户农民与村委会签订了橘园承包合同,当年获利颇丰。有的村干部看着眼红,想毁约。 思考:请你帮助情景中的主人公选择合适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学生: 教师:情景一:在弟弟被打伤后,王某应该第一时间报警,让警方介入处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李某的责任。 如果王某认为自己或家人的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权益。 情景二:农民们应该仔细查看承包合同中的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的违约责任和赔偿条款,可以依据这些条款来要求村委会履行合同或承担违约责任。 在发现村干部想毁约的情况下,农民们可以尝试与村委会进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如果协商无果,农民们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村委会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村干部的行为涉及违法或腐败,农民们还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让政府部门介入调查并处理。 笔记: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人民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人民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 思考:这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学生: 教师: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笔记: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权? 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探究二:诉讼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口罩供不应求。巫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口罩销售信息,黄某发现该信息后便通过微信联系巫某购买口罩。巫某称购买500个口罩,单价为4元;购买1000个口罩,单价为3元;购买1万个口罩,单价为1.5元。黄某见购买数量越多,单价越便宜,便与巫某约定购买口罩9万个。2020年2月8日,黄某通过自己的微信向巫某微信转账2.4万元作为定金。随后,黄某催促巫某发货。巫某谎称自己已将口罩发出,黄某查询运单号为空后联系巫某,巫某又谎称口罩在物流运输途中被政府征扣。 思考:你知道什么是诉讼吗? 学生: 教师: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黄某向派出所报警,巫某在广东省潮州市被抓获。龙华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巫某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向不特定人发送诈骗信息,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案发后,被告人认罪认罚,积极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谅解。法院本着宽严相济的处罚原则,对其依法从轻处罚,遂作出判决:被告人巫某以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4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 思考:黄某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说明了什么? 学生: 教师: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某校一名高中生去看电影。到了电影院门口,他把自行车锁好放在电影院门前的存车处,并向看车的阿姨缴了5块钱的存车费,看完电影去取车,发现车没有了。他问看车的阿姨,阿姨说不知道。当即要求赔车,可是看车的阿姨却说,她不承担赔车的责任。于是他将看车人告上法庭。 思考:这是诉讼的什么类型? 学生: 教师: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由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陆先生在为自己孩子取名时,申请了20字姓名,他的申请被上海市公安局驳回。陆先生一纸诉状将上海市公安局告上法庭。陆先生胜诉,孩子姓名经过协商,确定为6字。 思考:陆先生提起的是什么类型的诉讼? 学生: 教师:行政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被告人单某,连续盗用了20多个企业、事业单位停放在路旁的大小卡车28辆作为犯罪工具,到14个菜场和食品厂等单位盗窃20余次,共窃得猪肉、海鲜、蔬菜等副食品及食油、工业用铜、自行车等财物,价值人民币6000余元。 思考:在这个案件中应该提起什么诉讼? 学生: 教师: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笔记:诉讼的类型: 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由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行政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探究三: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观看视频:持械伤人案 市区大南路发生一起持械伤人案件,关键时刻,在附近的辛均高、段龙福果断出手,徒手制服歹徒,救下被刺女子。 思考:1、面对危险,你觉得辛均高应该救该女士吗?为什么? 提示:应该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思考2.如果是我们青少年,你认为在救该女士时还应注意什么? 提示:注意保护好自己,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智为。 笔记:我们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③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观看视频:见义智为擒小偷 思考:1.视频中的女生为什么会受到称赞? 结合案例,说说你认为应该如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提示: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常见方法: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⑤保护好作案现场。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当我们需要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而又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时,我们( ) A.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B.可以借助自己亲朋好友的力量对侵害者进行报复 C.只能自认倒霉,忍气吞声 D.只能放弃自己的权利 2.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关于这两种手段,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②诉讼指的是打官司 ③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④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 A.①② B. ③④C. ②③ D. ①③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则古训告诫我们对待承诺要( ) 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B.无论何事,有求必应 C.满口答应,到时再说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4. 11月11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最有效的维权途径是( ) A. 法律援助 B. 实行法治 C. 投诉 D. 诉讼手段 5.作为消费者,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向下图所示的哪个部门提起诉讼( ) A. 消费者协会 B. 公安机关 C. 劳动仲裁机构 D. 人民法院 6.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 B. 以牙还牙,也侵犯他们的权益 C. 告诉朋友,叫朋友把他们打一顿 D. 看情况而定,如果能打得过对方就打,如果打不过对方,就忍气吞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