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以礼待人》表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以礼待人》表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懂得礼对个人、社会及国家的重要作用,弘扬讲文明礼仪的中华传统美德。 道德修养:树立以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为荣的交往态度。法治观念: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的优雅礼仪,也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责任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以礼待人。
教学 重点 文明有礼的重要意义;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 难点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
导入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思考:他悟出了什么?
授新课 探究一:知礼 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总书记弯腰颁奖致敬,夏森老人几次欲奋力站起,总书记轻轻拦下老人,老人接过证书随轮椅转身向现场致意…… 夏森老人已经99岁高龄;这次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老人是中国社科院原外事局研究员,退休后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省吃俭用捐了203.2万元,其中100万元设立“夏森助学金”,截至目前资助182名贫困孩子圆了大学梦。 思考: 1.老人两次想站起来接受证书,体现了什么? 提示:在接总书记颁发证书之前,年近百旬的老人,两次想站起来,这是对总书记的尊重,更是自己礼貌和修养的体现。 笔记: 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表现: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探究二:识礼 中国长江医疗设备厂准备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欲与美国客商约瑟先生合作。经过详细的考察,约瑟先生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很满意,他已经决定要与范厂长签合同。双方决定第二天正式签定协议。范厂长请约瑟先生到车间参观。车间秩序井然有序,约瑟先生赞许地点着头。突然,范厂长感到嗓子不适,本能地咳了一声,到车间的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连忙用鞋擦去,油漆地面留下了一片痰迹…… 思考:试想约瑟先生会不会签约? 两天后,约瑟先生在给范厂长的信中写道 尊敬的范先生:   我十分佩服您的才智和精明,但是您在车间里吐痰的一幕使我彻夜难眠。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生产的是用于治病的输液管。贵国的成语说得好: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帝会惩罚我..... 思考:为什么约瑟先生拒绝签约? 提示:因为他看到厂长有不文明的行为习惯,这个习惯体现厂长的个人素质有待提升,同时这个习惯也让他对工厂的卫生管理和员工素质产生质疑。 笔记: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讨论: 小丽:我希望人家能够做到把垃圾分类后放入垃圾桶。 小可:小区内,机动车要低速行驶,不鸣笛。 小军:邻里之间应该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 思考: (1)你生活的小区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 (2)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哪些影响?会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3)你对文明小区的期望有哪些?从中你获得了哪些感悟? 提示: (1)小区不文明行为 高空抛物 :存在安全隐患,易伤人损物。 乱停车 :影响交通秩序,可能阻碍救援。 遛狗不牵绳 :狗狗可能吓到人或引发事故。 楼道堆杂物 :阻碍逃生,易引发邻里纠纷。 私改房屋结构 :破坏建筑安全,影响美观。 (2)不文明行为的影响 对居民 :影响生活环境,引发邻里矛盾,存在安全隐患。 对社会 :损害公共形象,增加管理成本,浪费社会资源。 (3)文明小区期望与感悟 治安秩序良好、环境整洁优美、社区服务完善、道德风尚良好、社区文化健康、组织管理有力等。 笔记: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阅兵仪式是国家的重要军事仪式,体现了国家的国威、军威和民族的浩然正气 。在一些特别的年份,如建国50周年、60周年、70周年等,都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来庆祝。阅兵仪式通常规模宏大,如俄罗斯红场阅兵规模为现代史上之最,中国70周年国庆阅兵总规模约1.5万人,时长约80分钟,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阅兵仪式由诸军种、兵种、军事院校、武装警察和群众性武装组织等参加,包括徒步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等,如中国70周年国庆阅兵编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 思考:阅兵仪式除了要展示国家的强大还要展示什么? 学生: 教师: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探究三:懂礼 《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文明礼貌。现在,文明礼貌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友好关系,也反映了公民自身文化修养的水平。 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做到文明有礼呢? 提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①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②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③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展示图片: 思考:从习近平与彭丽媛的穿着上你能发现什么? 提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①容貌整洁。②服装整洁、美观、大方。③举止规范。 从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妈妈过人行道,司机看到了,就主动停车避让。一般人看来“司机礼让行人”是应该的,但是这个小男孩却有一颗感恩的心,他向停车让路的司机鞠躬致谢。 思考:小男孩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兵戈。”这句话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 ( ) A. 重视亲情 B. 善于沟通 C. 诚实守信 D. 礼貌待人 2、文明交往离不开基本的交往礼仪。下列做法符合文明交往要求的是( ) A.遇见他人时微笑点头打招呼B.与人交谈时随意打断别人 C.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D.听他人讲话时心不在焉 3、不少学生见到老师能够主动问候,对老师能主动关怀。老师往往高兴地说:“这孩子真有礼貌!”可见,礼貌是( ) A.尊重的具体表现B.展现我们的风采 C.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需要D.我们具有魅力的体现 4、“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社会有礼祥和。”可见,文明有礼(  ) ①显示和提升个人的文化内涵和良好修养 ②是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 ④影响到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好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5、 目前,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一些游客在出国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国家形象。对此我们应该( ) ①遵守社会公德,提高自身素质 ②减少出国旅游,维护国家形象 ③提倡文明出游,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华文明 ④学会自我保护,掌握旅游知识 A.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说明了(  ) ①在待人接物中,语言有明显的冷暖、美丑之别,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 ②文明用语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 ③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 ④礼貌文明的语言,能让人感到暖意融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