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遵守规则》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遵守规则》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标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积极参与公共生活。道德修养: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法治观念:遵守社会规则、学会自我约束、敬畏规则、遵纪守法。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教学 重点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 难点 维护和改进规则。
教学过程
导入 小杰是一个八年级的学生,某天下午,他因为一件急事,心里焦急万分,急匆匆地往学校赶。在路过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时,他看到红灯亮起,但心急如焚的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选择了闯红灯。 就在这时,一位交警迅速拦下了他。 思考:为什么交警将小明拦下?
授新课 无视交通规则,引发安全事故。有的行人过斑马线直闯最后几秒;有的人为了缩短路程骑车逆行;有的人一边骑车一边玩手机;有的人为了赶时间超速行驶;有的人搬运货物为了少跑一趟使车辆超载;有的人为了便捷骑车随便乱穿马路;有的人为了省钱不及时更换破旧的轮胎。这些都是我们日常能看到的现象。 思考:有同学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情,我们怎么走是我们的自由。该同 学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 教师:该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自由不是绝对的,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我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等。 笔记: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列车即将启动,一位乘客蛮横堵住车门,不让列车启动,原因是他老婆还未赶到,面对谴责与劝阻不为所动,导致发车延误。公安机关对其予以行政拘留处罚。 思考:为什么这位乘客最后会受到处罚? 学生: 教师: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相关链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秩序…… (二)扰乱车站、港口、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笔记: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情境一:国庆假期,小明去电影院观看《长津湖》,电影中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志愿军让许多观众感动流泪。而电影结束后,地板上留下的一堆堆纸巾,却与电影的正能量格格不入。一些观众认为:大家都扔地上,我也跟着扔;反正那么黑,扔了也没人知道;反正保洁人员都是要打扫的。 思考:造成满地垃圾的原因何在? 学生: 教师: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情境二:小红说她经常闯红灯,因为上学总是晚几分钟,害怕迟到,反正闯红灯也没啥大问题。只要没有车的时候,跑过去就可以了。 思考1:请你谈谈小红的观点正确吗?我们该怎样自觉遵守规则? 学生: 教师: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笔记: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②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思考2:如你在场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学生: 教师:我会等绿灯亮了以后再走,同时会劝诫小红不要闯红灯。因为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从自己做起,同时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交流讨论:假如你在路上看到有人随地吐痰,你会怎么做? 同学1:随地吐痰和在喷泉池洗手是不对的,我会请工作人员批评教育他们。 同学2:我觉得我会告诉吐痰的人,可以把痰吐到纸巾上,然后扔进垃圾桶。 教师: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笔记: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 ①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②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劝导技巧: 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有“理”,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有“节”,要注意适可而止。 小明说:“有时候,有的地方,红绿灯时间短必须小跑才能过。有时候,有的地方,红绿灯时间长等来等去才能过。有时候,的确车流量很少,仍需等很长的红绿灯。 思考1:请你谈谈该怎样维护规则以及请你给交管部门或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提出改进建议,使市民的通行更加方便、有序。 学生: 教师:适当增加行人过斑马线的通行时间。在斑马线中间设置安全岛,让为过完斑马线的行人安全等待下一个绿灯亮起时再通行。在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的地方修建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 思考2: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我们应该如何改进规则? 学生: 教师: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板书 设计
课堂 检测 1.每个人在自觉接受“他律”的同时,还必须学会“自律”。只有这样,才不会掉入万丈深渊。关于他律和自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他律就是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③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④他律的作用是有限的,自律的意义才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据报道,在2022年高考中,江苏一名考生的英语为0分。考生自述:英语考试结束铃声响后,他发现机读卡上有个空填涂得不太清晰,便拿起涂卡笔描了一下,因此英语科目被取消了成绩。 相关链接:《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规定,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属于考试违纪行为,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 上述材料警示我们要(  ) ①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②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③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④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坚定维护规则要求我们 (  ) ①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②对违反规则的行为,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③既做到独善其身,又做到兼济天下 ④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不遵守社会规则的现象,这时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劝导技巧。正确的劝导技巧有 (  ) ①有“礼”,要用语文明,态度和善 ②有“节”,要严厉批评,不留情面 ③有“理”,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④有“义”,要讲“义气”,大义灭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