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1 夯实法治基础 教案

资源简介

4.1夯实法治基础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健全人格:自觉提高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3、责任意识:理解法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自觉维护法律权威,树立法 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法治道路 难点:描绘法治蓝图 三、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播放《依法治国》宣传视频
教师引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夯 实法治基础》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 1、多媒体呈现案例和图片
A《环保法》保护着生态环境;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义务教育法》保护着受教育权 思考: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提示: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 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处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 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公民)
2、多媒体呈现案例:
思考:各国都选择走法治道路,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世界共识 3、多媒体呈现案例:
(
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明显
成效
)
截至2024年5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4.3万起,抓获一大批违 法犯罪嫌疑人。打击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历史性成就,4.9万名中国 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我方,全国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和损失金额均下降30%,电 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特别是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遭到毁灭性打击,一大批境外诈骗窝 点被成功铲除,狠狠打击了境外诈骗集团的嚣张气焰。同时,国家反诈中心累计 推送预警劝阻指令4.2亿条,公安机关见面劝阻1477万人次、拨打电话劝阻3.1 亿次、发送劝阻短信2.3亿条,会同相关部门拦截诈骗电话37亿次、涉诈短信 29.6亿条,封堵涉诈域名网址1161.9万个,紧急拦截涉案资金4529 亿元,形 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体合力,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阅读材料思考:说一说法治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师提示: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 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 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家)
3、多媒体呈现《汉谟拉比法典》的法条
教师提问:一个国家制定了法律,就是“法治”的国家吗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教师引导学生指出良法的要求:①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 会发展的规律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 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 发展。
教师追问: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实施震慑了犯罪分子,是不是 有了法律就能实现法治
提示: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赋予公民更多参与 的权利,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目标导学二:描绘法治蓝图
1、多媒体呈现案例: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行动指南、总目标、新十六字方针
2、多媒体呈现图片
思考: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学生结合课本畅所欲言: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 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 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四、板书设计
(
法治的意义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法治要求实行善治
夯实法治基础
法治进程
绘就中国法治新蓝图
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
选择法治道路
描绘法治蓝图
)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注意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去感悟,去提升情感认 同。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 于参与,交流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 注意引导。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教
学并有所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